資源簡介 九年級思品北師版復習要點第一單元 感受時代的脈動1、我們身邊的變化有哪些?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我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我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2、我們國家和社會發生巨變的原因: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實施了科教興國戰略;始終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全國人民艱苦奮斗;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等等。3、我國國家實力的增強表現是什么?中國的發展吸引著世界的目光;我國的經濟發展充滿活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教育水平提高,為我國經濟增長注入了活力;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4、舉例說明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中國軍人參與國際維和行動;APEC組織上海會議;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舉辦;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在北京召開等。5、科技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何作用(結合第6課科技和教育知識)?科學技術是當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主戰場和焦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和社會對科技的投入不斷增強,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科學技術對生產的貢獻率不斷提高。教育的繁榮,為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6、我國經濟改革的作用、目標?作用:改革為社會主義經濟注入了活力;改革激發了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改革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鞏固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7、在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三個劃時代的標志(1)農村改革拉開了中國大地改革的序幕;(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3)鄧小平視查南方的講話和黨的十四大。8、我國社會主義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9、比較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區別 含義 地位 作用 公有制經濟 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所有制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增強綜合國力、民族凝聚力等 非公有制經濟 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成分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生產力發展。10、我國公民通過什么方式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即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金。11、理財的范圍和意義家庭理財常見的幾種方式:銀行儲蓄、債券、保險、股票。意義:理財在為社會作貢獻的同時也為家庭增加收入,還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12、中學生如何做到合理消費?作為有責任感的公民,消費選擇時應樹立環保意識(綠色消費),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消費觀念;消費要有計劃(適度消費),即在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之后,要更加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費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消費時還要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我們中學生要倡導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觀念13、概括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權利有哪些?(1)選舉的權利;(2)建議權、監督權;(3)六項政治自由。14、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有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5、社會主義民主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16、我國最高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其主要職權有立法權、監督權、人事任免權、重大事項決定權等。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區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主要職權有立法權、監督權、人事任免權、重大事項決定權等.。.政治協商會議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18、人民當家作主的措施和形式(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3)農村基礎民主政治建設、城市社區民主政治建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19、公民行駛建議權、監督權的渠道①走訪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反映自己的看法;②直接向人大機關反映;③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④向電視臺、電臺、報紙反映;⑤參與政府部門舉辦的各種活動等。20什么是公民的監督權?公民監督權的主要內容公民的監督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對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的權利。監督權的兩方面內容:(1)、批評、建議權。 (2)、申述、控告、檢舉權21、中學生應如何行駛自己的權利 ①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②依事實為依據,不能簡單根據自己的好惡作出判斷,要如實反映情況;③不能污染他人人格,更不能采用大字報、聚眾鬧事的方式;④要注意維護國家安全,保守國家秘密22、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和平與發展、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極化。23、中國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國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我國的和平和發展對世界作出了越來越大的貢獻。24、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25、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表現: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2)起止時間: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時間。(3)主要矛盾、根本任務: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生產之間的矛盾,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26、三個代表的指導思想(1)內涵: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27、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1)一個中心:經濟建設(2)兩個基本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立國之本】,堅持改革開放【強國之路】。28、改革的內容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實現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第二單元:踏上興國之路1、 概括本單元我們學過的基本國策和發展戰略:基本國策: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創新新國家戰略。2、 樹立科學發展觀的原因和具體要求:原因:教材P49—52黑體字。具體要求:教材P54—56黑體字。3、我國現階段在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狀況(具體國情):人口:人口數量大,增長迅速。環境:土地荒漠加劇、環境污染嚴重、生態失衡嚴重。資源:自然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但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地區發布不平衡。4、什么是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科學發展觀就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5、什么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6、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意義:開展節約資源活動,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可以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保護資源和環境,更好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7、應對“節能減排”,不僅是國家大事,也是我們中學生應面對現實問題,我們中學生應該怎么做?不斷提高環境憂患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節約每一度電、一滴水;對生活垃圾分類存放,以便回收利用,減少排放。等等。8、發展循環經濟與我國實施什么發展戰略有關系?我國怎樣才能發展好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戰略有關系。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加強資源和環境法規、資源和環境知識的教育,提高公民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意識。9、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性:科學技術是經濟增長的引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也依賴于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科技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人的素質提高要靠教育。要實現我國發展的目標,就要走科教興國之路。10、如何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都發揮重要的作用。在當代,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它直接影響生產力的其他要素,提升和改造著生產力的面貌和水平。11、如何理解科學技術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當今世界,國家間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競爭,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科學技術競爭。科學技術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為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提供著基礎和動力。科學技術競爭已日益成為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占據了它,就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12、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現實意義:科教興國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抉擇。我國科教和教育雖然取得很大進步,但從總體上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與現代化建設還有一定距離。科教興國戰略強調優先發展科教和教育,以此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實現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13、如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教是關鍵,教育是基礎,但最終還是要靠人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需要推進教育創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要加快推進人才強國戰略。14、創新是民族振興的動力。15、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科技創新已經越來越成為當今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標志,是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驅動力。16、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17、你打算怎樣成為一名創新型人才?青少年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現代化理論和知識武裝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學習中要善于獨立思考,要敢于提出問題,不盲從老師和書本;要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實踐和創新能力等。18、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意義: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不斷增強綜合國力的需要;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全面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的需要。19、我國基本治國方略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20、依法治國的含義:領導者:中國共產黨。 主體:廣大人民群眾。 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對象: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務,社會事務。目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等。21、憲法是法治的標志,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22、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在內容上,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在法律效力上,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憲法比普通法律嚴格。23、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前提:有法可依 中心:有法必依 關鍵:執法必嚴 保障:違法必究24、以德治國屬于精神文明,依法治國屬于政治文明。25、以德治國的內容: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利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核 心:為人民服務。原 則:集體主義。重 點:誠實守信。加 強:社會主義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建 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使之成為:全體人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目 的: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26、為什么要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1)、法律的遵守需要道德的有力支持。道德水平的提高,會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使人們更加遵守法律。公民道德的狀況,直接影響和制約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2)、道德的實施需要法律的保障。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必然會使人們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更加規范。(3)、總之,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必須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27、我國公民道德基本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28、在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中,我們青少年學生應該怎樣做?(1)、我們每個公民都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都要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培養守法意識,依法規范自己行為。(2)、我們應該從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做起,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備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自己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第三單元 熔鑄民族之魂1、 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義務?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2、 我國56個民族分布特點及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主要包括什么內容。①我國56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聚居區,形成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狀況。②宗教信仰、民族習俗、生活習慣等(可聯系9課民族文化內容)3、 我國各民族逐漸融合成為統一的中華民族的原因(過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密切聯系和民族分布情況,以及各種原因的遷徙與移民,使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斷走向相互融合。4、 我國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促進了國家的繁榮與穩定5、 我國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6、 我國制定一系列民族政策的依據是什么?基本依據: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直接依據: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7、 處理民族關系的最基本要求及內容民族平等是處理民族關系的最基本要求。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都享有相同的權利,承擔相同的義務。8、 實現民族平等的重要途徑要實現民族平等,需要加強各民族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了解各民族的歷史傳統和心里感情,充分尊重各民族在長期的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和語言等。9、 維護民族團結的重要性維護民族團結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各民族的大團結,是我國統一、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等。10、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及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的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的事務權利的精神,體現了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民族區域自治既保證了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內部的事務,又保證了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鞏固和發展了中華民族大團結。11、我國政府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及前提各是什么基本方針:一國兩制。 前提:一個中國12、我國近幾年反對“臺獨”舉措有哪些(或者做了哪些有利于兩岸統一的大事)制定“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頒布《反分裂國家法》;兩岸春節包機;經濟貿易、文化交流;國民黨和親民黨領導來大陸訪問等。13、民族文化的特點、內容、作用?特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內容:語言文字、文化典籍、科學工藝、哲學思想、道德倫理共同構成中國民族文化的基本內容,茶文化、酒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建筑文化,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作用:民族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是中華民族綿延不絕而且愈益勃發的力量源泉。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華文化是團結和凝聚各民族的思想紐帶。14、什么是文化認同?文化認同就是對本民族生活習慣的傳承,是對民族文化的延續,是對本民族價值的認可,同時也是對本民族未來所持有的堅定信念。15、文化多元化的作用?文化多元化,滿足了人們日益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充實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開闊了人們的視野,促進了人們以寬廣的胸襟海納百川,豐富自己。(民族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16、如何正確處理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關系?(對外來文化的態度)我們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文化,用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來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同時,我們必須深深地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不能割斷與傳統文化的血脈聯系,不能喪失我們的文化之根,不能動搖我們的文化之基。(取其精華,棄其糟粕)17、面對外來文化入侵,我們改怎么辦?正確處理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認同民族文化,不斷豐富民族文化,發展先進文化18、什么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什么關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19、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關系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魂。民族精神產生于民族文化,構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體現了民族文化的深刻本質。民族文化只有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才有前進的動力和方向。20、民族精神的實質?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即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的總和。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我國各民族人民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奮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民族精神對于社會的發展和民族的成長壯大,起著極為重要的引導作用。21、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重要內容是什么?核心:愛國主義。重要內容: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22、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具體要哪些方面?奉獻精神、愛國精神、崇高志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廣闊胸襟、英雄氣概、社會理想等。23、民族精神在不同時期的具體表現各是什么?不同表現說明了什么觀點。新民主主義時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雷鋒精神等社會主義精神新時期(改革開發以來):“兩彈一星”精神、抗洪搶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青藏鐵路精神等說明:民族精神是不斷發展的。九年級思品北師版第一單元中考題目錄九年級思品北師版第一單元中考題目錄第一課 認識社會巨變1、 我們生活發生了哪些變遷?P3--62、 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P33、 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現?P34、 人民文化生活豐富的表現?P55、 從個體角度看,我們生活方式的變化。P66、 從社會角度看,我們生活方式的變化。P67、 國家實力增強的表現。P8--118、 中國發展吸引世界目光的原因。P89、 科學技術的地位。P1010、我國科技發展的表現。P1011、教育繁榮的作用。(意義)P1012、為什么說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P1113、舉例說明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P11第二課 了解經濟生活1、 改革的作用。P15--172、 四個尊重的內容。P173、 四個尊重的意義。P174、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P175、 各種所有制經濟的關系。P176、 公有制經濟的內容。P187、 國有經濟的地位(作用)及原因P188、 非公有制經濟的內容。P189、 公有制、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P1810、怎樣處理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P1811、作為消費者參與經濟生活的表現。P2012、中學生如何合理消費?(消費選擇時注意什么?)P2113、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P2114、常見的理財方式、意義?P2215、如何做到消費有計劃?P2216、消費者維權證據?P22第三課 參與民主政治1、“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做主人翁”說明了什么?P262、我國政治生活的特點。P263、參與政治生活的表現。(我們對國家應盡的責任)P264、人民當家作主的措施(形式或我國三項民主制度)P27--295、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P276、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P277、人民代表的作用。P27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職權。P27--289、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國社會各階層民主參與的重要渠道)P2910、8個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P2911、人民政協的重要職能。P2912、我國的基層民主形式。P3013、如何當好國家的主人?P32--3414、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政治權利的表現。P3215、在政治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P3216、我們可以對哪些事情提出意見和建議?P3217、發現危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怎樣做?P3218、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我們可行使什么權利?P3219、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失職瀆職行為,我們怎么做?P3220、列舉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P3221、行使建議權和監督權的途徑、渠道。P32-3322、政務公開制度的作用、目的?(政務公平制度有利于公民行使哪些權利?)P3323、政府通常就哪些問題舉辦聽證會?P3324、我們如何行使監督權?(行使監督權注意什么?)P3425、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怎么辦?P34第四課 把握時代坐標1、 中國走向世界的表現。P37--392、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P383、 當今世界經濟政治的發展趨勢。P394、 國際格局中強大的一級是美國. P395、 第三世界中的有生力量是東南亞聯盟、非洲聯盟。P396、 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P407、 我國積極倡導建立什么樣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P408、 中國在國際上樹立起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P409、 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及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表現(原因)。P4110、決定我國必須經歷一個相當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原因。P411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P43如何解決這一矛盾?P4312、想問題、辦事情的根本標準。P431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P4314、怎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含義)?P4315、一個中心指什么?兩個基本點指什么?P4316、四項基本原則的地位。(立國之本)P4317、改革開放的地位。(強國之路)P4318、四項基本原則的內容。P4319、改革開放的目的。P4320、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P4421、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P4422、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重要理論成果。P4423、“三個代表”指什么?其地位如何?P44第五課 樹立科學發展觀1.我國的壓力有哪些? P482.如何正視現實的壓力?P49--523.我國堅持計劃生育的原因?(人口眾多的影響)P494.計劃生育的目的?P505.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意義?P506.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及基本特點?P507.人類生存與環境的關系。P508.我國環境的現狀及具體表現。P509.關于保護環境的標語(口號)P5010.為解決環境問題,國家應該怎樣做?P5011.我國資源國情(現狀或特點)P5212.針對資源問題,國家該怎樣做?P5213.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我們應堅持怎樣的發展觀?P5414.如何堅持科學發展觀?P54--5615.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什么?P5416.堅持發展的目的?P5417.堅持以人為本怎樣做?P5418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P5419.為促進人與自然地協調發展怎樣做?P5420.忽視人與自然地協調發展危害有哪些?P5421.可持續發展的含義,首要前提及核心是什么?P56 第六課 實施科教興國1.科學技術的作用?P62-632.為什么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P623.科學技術上的一個重大突破的影響?P634.知識經濟的含義及特征。P645.我國科技和教育的現狀。P646.我國面臨的重大戰略性問題是什么?P647.科教興國戰略強調優先發展什么及其目的是什么?P648.什么是科教興國?P649.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關鍵、基礎及最終靠什么?P6610.我國科技現狀?P6711.如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P66--6912.迎接未來科學技術挑戰最重要的是什么?P6613.為什么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重要性)P6614.為什么要大力發展教育?(優先發展教育)P6815.怎樣進行教育創新?P6816.學習型社會中,我們中學生怎樣做?P6817為什么要加快推進人才強國戰略(人才的重要性或地位或作用) P6918.怎樣使自己成為創新性人才?P6919.我國現代化建設中要堅持的國策、戰略及創新。 第七課 堅持依法治國1.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P722.依法治國的含義及地位。P733.我國人民管理國家的依據和準繩是什么?P734.依法治國要從根本上反對和杜絕什么?P735.人治與法治。P746.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地位。P757.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P758.憲法與法治的關系?P759.為什么樹立憲法權威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P7510.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7611.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要求分別是什么?P76-7712. 依法治國要求我們每個公民怎樣做?P7713.為什么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并重?P7814.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P7815.以德治國的含義、指導思想、核心、原則、重點。P8016.公民思想道德品質的重要性。P8117.怎樣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品質?P8118.中學生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P81--8219.如何保證以德治國的順利實施?P80--8120.我國公民道德基本規范。P81九年級思品北師版第三單元中考題目錄第八課 民族大家庭1.我國各民族分布特點P872.我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原因。P873.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原因。P894.我國的民族關系是怎樣的?P89-905.少數民族三大英雄史詩是什么?P906.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個基本原則。P927.民族平等的地位(處理民族關系的最基本要求)。P92 8.民族平等的內容?P929.如何實現民族平等(團結)?P93 10.為什么要維護民族團結?P9411.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是什么?P941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地位。P9413.我國統一、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是什么?P9414.使少數民族自主權利得到保障的基本政治制度。P9415.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體現了什么?P9416.民族自治機關的職權有哪些?P9417.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P9518.我國的五個自治區名稱。P9519.民族區域自治的作用(意義)?P9520. 國家分裂的危害。P9621.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是什么?P9622. “一國兩制”的含義?P97 23. 我國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是什么?P9724. “一國兩制”是怎樣形成的?P97 25. “一國兩制”的意義?P9726.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什么?P97 27.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P98 第九課 振興民族文化1.民族文化的特點。P102、1042.民族文化的內容(構成)。P1023.我們衣食住行,彰顯傳統文化的表現?P1034.中華民族文化為什么源遠流長?P1045.提起中華民族文化,你能想到什么?P1046.今天,我國民族文化的作用。P1057.民族文化面臨外來文化沖擊的原因?P1078.民族文化面臨外來文化的積極、消極影響是什么?P1079.民族文化面臨外來文化的挑戰,表現有哪些?P10710.如何處理外來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P108 11.如何對待外來文化?P10812.如何對待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P108--10913.在文化的競爭和交流中,我們如何面對?P10914.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P110第十課 弘揚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的關系?P1132.民族精神的含義?P114 3.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P1144.民族精神的作用。P114 5.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P1156.關于民族精神的名言有哪些?P1167.作為中學生,如何實踐愛國主義?P1168.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有哪些?P117 9.體現中華民族精神成語。P11710.新民主主義時期,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P11811..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民族精神體現有哪些?P11912.新的時代條件下,有哪些民族精神品質?P12013.(接12題)上述精神品質的作用?P12014.為什么弘揚民族精神(意義、作用)P12115.弘揚民族精神,怎樣做?P121 16.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表現。P121 第四單元 第十一課 展望祖國未來1.社會發展為什么需要和諧?P1252.我國進入全新時期的表現。P1253.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矛盾和問題。P1254.進入新世紀,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新觀念?P1255.構建和諧社會,怎樣做?P125-1276.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特征。P1257.和諧社會特征的基本要求。P1268.構建和諧社會中學生怎樣做?P1279.小康社會是什么樣的概念?P12910.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是什么樣的?P12911.“三步走”戰略內容。P129(人教P88)12.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的時間?P1301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變化、意義)。P1301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目標。P13015.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目標的地位。P13016.為了實現現階段的奮斗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們應該怎樣做?P130-13117.現階段為什么需要艱苦奮斗?中學生如何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P13118.艱苦奮斗體現在什么意志、美德和精神風貌上?P13119.中華民族的夙愿和夢想。P13320.為什么要實現民族復興?P133-13421.兩個一百年我們的奮斗目標?P13322.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P13423.哪些變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基礎。P13424.到21世紀中葉,我們的目標?P13425.怎樣抓住戰略機遇,實現民族夢想?P13526.中國遇到了發展良機,為什么?P13527.對我國來說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何時?P13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