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酸堿鹽復習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能靈活運用酸堿鹽的知識解決老師創設的問題,達到對已有知識的回顧,并總結構建出知識網絡;(2)掌握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2、過程與方法:(1)通過總結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學會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2)讓學生通過具體題目的要求和條件,學會分析題意,掌握做題的方法,提高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遷移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幫助學生養成嚴謹務實的生活態度;(2)通過創設多樣化學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構建酸堿鹽性質的知識網絡,使知識形成系統化。難點:引導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利用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判斷復分解反應的發生,對物質進行鑒別、討論離子共存問題。教學方法:對比與講練相結合教具準備:多媒體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來 設 計 意 圖【引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復習酸堿鹽,酸堿鹽是初中化學的重點,也是初中化學的難點。在歷屆中考試題命題中都會以酸堿鹽為主線進行考查”。出題一般難度較大,綜合性較強,因此在學習時要加以重視。首先我們來看看這一節的學習目標。 【出示】:學習目標 第1環節:創設情景引入復習:猜猜我是“誰” 鞏固常見的酸堿鹽知識。 第2環節:梳理知識 構建酸堿鹽知識網絡 回憶酸的通性 【針對練習】:生活知多D: 1.“雪碧”是一種無色的碳酸飲料,將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然后再加熱,溶液顏色的變化是( ) A.先變藍后變紫B.變紅后顏色不再改變 C.先變無色后變紅 D.先變紅后變紫 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斯達舒治療胃酸過多癥的原理 我們又來回憶一下可溶性堿的通性 【中考實戰】:0 我們再來回憶鹽的通性 【中考實戰】: 所有的酸堿鹽之間都能發生復分解反應嗎?酸、堿、鹽之間發生反應的規律是什么? 小結復分解反應的定義和發生反應的條件。投影酸堿鹽溶解性表 快速判斷下列物質之間是否發生反應?說明理由。根據知識判斷下列物質能否發生反應, 1.Cu(OH)2 + MgCl2 2. HCl + K2CO3 3. NaCl + H2SO4 4. Ca(OH)2 + Na2CO3 5. NaCl + AgNO3 6.H2SO4 + Fe(OH)3 【小結】:酸堿鹽的知識網絡關系圖 第3環節 知識拓展與延伸 只給你酚酞請鑒別出NaOH、H2SO4、NaCl三種無色溶液? 在一種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酸,沉淀不溶解,則這種溶液中 A 一定含有SO42- B 可能含有SO42-或 Ag+ C 一定含有SO42-和 Ag+ D 一定含有SO42-或CO32- 三)知識拓展與延伸2 除雜 除雜 (括號內為雜質) 1 NaCl ( Na2CO3) 2. CaO ( CaCO3 ) 3. HNO3(HCl)4. Cu ( Fe ) 知識拓展與延伸3推斷題 1、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有CaCO3、Na2SO4、CuSO4、Ba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做實驗得到以下結果: ①將這些固體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層清液為無色; ②該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從實驗可以判斷出,該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2已知 A、B、C、D、E、F 6 種物質的轉化關系如下: (1)A+B→C+H2O (2)C+KOH→D↓(藍色)+E 3)B+D→C+H2O (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 根據上述變化關系,推斷有關物質的化學式: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 知識拓展與延伸4 共存問題 1、下列物質可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 )A、硝酸銀和氯化鈉 B、氯化銅和氫氧化鈉C、氯化鈣和硝酸銅 D、碳酸鈉和鹽酸 2、下列各組離子中,能夠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 )A、CO32- H+、Na+、NO3- B、OH-、NO3-、K+、Na+ C、H+ NH4+、Cl-、OH- D、H+、Ag+、Cl-、SO42- 3在PH=1的無色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的一組是( )A、Cl-、CO32-、Na+、OH- B、NO3-、Cu2+、Cl-、Fe3+C、NO3-、SO42-、K+、Zn2+ D、SO42-、NH4+、Ba2+、Cl- 4、下列各組物質,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是( )A.BaCl2、Na2SO4、Ca(OH)2 B.MgCl2、CuSO4、NaNO3 C.AgNO3、BaCl2、K2SO4 D.CaCl2、K2CO3、NaNO3 這樣引入是為了讓學生了解“酸堿鹽”在每年中的重要地位,引起同學們的重視。 打開學生們的思維,初步感知相關酸堿鹽的知識。 讓學生明白基礎知識和解題方法的重要。 通過生活中化學知識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并自然引出課題。同時這也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可以讓學生感性認識,加深理解,幫助記憶。 通過對中考題實戰演習。讓學生通過具體題目要求和條件,會分析題意掌握做題的方法,提高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遷移能力。不僅增加了課堂容量,而且大大提高復習的效率 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令其知識規律化、系統化。 讓學生通過具體題目要求和條件,會分析題意掌握做題的方法,提高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遷移能力。不僅增加了課堂容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復習效率。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