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酸和堿的性質》復習課教學目標:1、了解鹽酸、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質,掌握鹽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了解酸的通性,知道濃硫酸、硝酸;2、了解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主要物理性質,掌握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了解堿的通性;3、了解HCl、H2SO4、NaOH、Ca(OH)2 的主要用途;教學重點:酸與堿性質的綜合應用。教學難點:酸、堿之間的中和反應。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問題探究法、討論歸納等設計思路:本單元復習,通過活動與探究討論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訓練。本節課抓住本單元的知識點,同時突出知識與問題的整合,即“以知識引問題、以問題帶知識”,把“問題意識”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于整個逐章梳理的復習始終。激活學生的思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1)設計“引導型”問題,理清學生知識脈絡。(2)利用“開放型”問題,拓展學生的知識的深廣度。(3)設計適度的“挑戰型”問題,調動學生積極的思維,進行知識的整合綜合運用。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情景引入】有一天,化學王國里發生了一起神奇的“綁架案”,“大臣”二氧化碳被“綁匪” 綁架了,為了“解救”該“大臣”,國王派去一位“將軍”,“將軍”不辱使命,順利救出二氧化碳。引導學生思考: 綁匪是誰?哪位將軍解救了二氧化碳? 【過渡】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復習內容。【板書本課課題】酸和堿的性質【出示中考要求】1、了解鹽酸、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質,掌握鹽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了解酸的通性,知道濃硫酸、硝酸;2、了解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主要物理性質,掌握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了解堿的通性;3、了解HCl、H2SO4、NaOH、Ca(OH)2 的主要用途;【自主學習】完成導學案1-7題,點名讓學生說出答案,講解出現的問題。寫出下列酸或堿的化學式:鹽酸 硫酸 碳酸 硝酸硝酸 燒堿 熟石灰 。2、打開濃鹽酸瓶蓋可看到 ,這是因為從濃鹽酸中揮發出來的 氣體與空氣中的 結合成鹽酸小液滴的緣故。人的胃液中含 酸可幫助消化。3、濃硫酸 (有、沒有)揮發性;有 性,常用作干燥劑;能溶于水放出大量的 ,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 沿著器壁慢慢地注入 里,并用 不斷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擴散。4、氫氧化鈉俗名為 、 、 。是一種 色的固體,易溶于水,溶解時 ;易吸收空氣中的 而潮解,且與空氣中的 反應而變質生成 ,因此氫氧化鈉要 保存。5、氫氧化鈣俗稱 、 ,它是由生石灰與水反應得到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時放出大量的熱。6、 與 作用生成 和 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中和反應的應用:①改變土壤的酸堿性,如酸性土壤中一般加入 來中和過多的酸;②可用 處理硫酸工廠的廢水;③用于醫藥,用胃舒平(主要含 )治療胃酸過多癥。7、溶液的酸堿度常用 表示;石灰水溶液的PH ,在其中加入酚酞溶液變 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變 色。[共同建構]寫出以下化學反應方程式后,歸納酸、堿的化學性質:1、 鐵和稀鹽酸反應 2、用稀鹽酸清除鐵銹 3、醫療上用氫氧化鋁治療胃酸過多 4、實驗室用碳酸鈣與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 5、氫氧化鈉溶液露置于空氣中與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 6、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藍色沉淀 [學以致用,解決疑難]到底哪個綁匪綁架了二氧化碳?又是哪位將軍解救了它? 引導學生從酸、堿的化學性質入手,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合作探究]在一次化學探究活動中,同學們從不同角度對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進行了探究,請你參與并填寫以下空白.(一)、如何用實驗驗證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第一組同學設計了實驗方案一:(1)寫出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當PH=7時說明 , 當PH>7時說明 。(二)、探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應:第二組同學設計了實驗方案二: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結論取少量上述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若 氫氧化鈉溶液過量若沒有明顯現象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此時有同學提出方案二不能證明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其原因是 。為此,再進行下面的實驗探究。 (三)探究稀鹽酸是否過量: 請你選擇以下藥品自行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 : PH試紙、石蕊試液、酚酞試液、鋅粒、銅片、氧化銅、碳酸鈣、硫酸銅溶液、氯化鐵溶液、AgNO3溶液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結論方法一:取少量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 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若 若 若 若 ……稀鹽酸過量能否用AgNO3溶液?為什么?小組交流討論,上臺演示匯報結果,并說明利用了酸的哪種化學性質。 [典例分析]1、下列物質在空氣中露置一段時間后,因發生化學變化使質量增加的是( )A.氧化鈣 B.氯化鈉 C.濃鹽酸 D.氫氧化鈉2、物質X可發生下列所示的兩個反應,則X可能是 ①X+堿→鹽+H2O ( ) ②X+金屬氧化物→鹽+H2O A.Fe2O3 B.CO C.Ca(OH) D.HCl[課堂演練]3、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用白醋除熱水瓶中的水垢 B.洗潔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氫氧化鈉溶液中和酸性土壤 D用燃燒法區分羊毛制品和純棉制品4、下列各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但反應現象不明顯的一組是( )A.氫氧化鉀溶液與稀鹽酸 B.氯化鐵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 C.硫在空氣中點燃 D.光亮的細鐵絲在氧氣中點燃5、下列試劑中不能區分稀硫酸、燒堿溶液的是( ) A、酚酞溶液 B、石蕊溶液 C、二氧化碳 D、鋅粒 [課后提升]6、現有H、O、S、Cl、Na五種元素,請選用其中的元素寫出符號下列要求的物質各一種(用化學式表示)(1)常見的酸 (2)鹽 堿 、氧化物 。7、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變化:(1)實驗室用稀硫酸與鋅粒反應制取氫氣: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石灰水變渾濁: 。 (3)向盛有少量Na2CO3溶液的試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溶質是Ca(OH)2,有白色沉淀出現. 。8、20g黃銅(Cu-Zn合金)與100g稀硫酸在燒杯中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測得燒杯中剩余物的總質量為119.6g.求:(1)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為 g.(2)稀硫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 [課后反思] 讓學生以“國王”的身份思考問題,讓他們產生聯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溫故知新夯實基礎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H2SO4、H2CO3、HNO3的化學式很多學生寫成SO4。CO3。NO3教師及時糾錯,點評三位學生在黑板上完成,其余學生在導學案上寫完后,幫他們糾錯。由化學方程式歸納總結酸、堿的化學性質,比直接回憶說出他們的化學性質效果更好。讓學生體會知識的建構過程。學以致用,加深對酸和堿的性質理解設計合作探究,讓學生通過交流討論,設計實驗方案,既鞏固酸的化學性質,又鞏固了實驗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題特意設計AgNO3溶液,讓學生體會在檢驗物質時要排除干擾離子的影響。利用中考試題,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順利的解決此類型的題目,讓學生找到解題感覺,增強學生應對中考的信心,進而提高學習興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