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第一單元古代亞非文明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按照單元精選2022年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單元概述】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等,都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知識要點】第1課 古代埃及一、課標要求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二、主要知識點(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1.文明起源古埃及位于非洲東北角,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尼羅河定期泛濫,給兩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農業生產。因此,古埃及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2.古埃及的興起(1)古王國時代: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實現統一。(2)中王國時代(3)新王國時代: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版圖向北延伸至敘利亞與小亞細亞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游,向南擴展到尼羅河“第四瀑布”。3.文明中斷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國吞并。后來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占領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沒有延續下去。4.文明的表現古埃及的科學和文化表現最突出的是:天文學、數學和醫學。太陽歷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二)金字塔1.作用:從古王國時代,法老為自己修建呈角錐體狀的陵墓。2.意義: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三)法老的統治(1)地位:法老是全國的最高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2)危機: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王權受到挑戰,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衰落。第2課 古代兩河流域一、課標要求通過《漢謨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兩河流域文明。二、主要知識點(一)文明的源頭——兩河流域1. “兩河”:指西亞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2.位置: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為中心的狹長地帶。(二)文明的興起——蘇美爾文明文明的表現1.文字:楔形文字2.歷法:制定陰歷,設置閏月3.數學:60進位制計數法(三)文明的高峰——古巴比倫王國1.統一:公元前18世紀,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對外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完成了整個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統一事業,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2.性質: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加強中央集權,制定了一部較為系統和完整的法典。3.影響:漢謨拉比在位時是古巴比倫王國最強盛的時期。(四)文明的標志——《漢謨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內容:從法典中可知,古巴比倫分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三個嚴格的社會等級;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發達,戰俘是奴隸的主要來源,也有買賣奴隸的現象。家庭奴隸制是古巴比倫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長對奴隸有生殺予奪之權,對妻子兒女有絕對權威,在欠債時甚至可以將妻兒送去抵債。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說明商品經濟在古巴比倫比較活躍。3.評價:內容十分廣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4.性質:維護奴隸主的利益。第3課 古代印度一、課標要求通過種姓制度和佛教的創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會。二、主要知識點(一)文明的源頭:印度河1.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亞次大陸。2.印度河:發源于青藏高原,流經今巴基斯坦境內,入阿拉伯海,水量豐沛。(二)文明的興起:哈拉帕文化代表:哈拉帕文化、摩亨佐·達羅文明(三)文明的發展與鼎盛1. 雅利安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來,從事農業生產,后來出現了許多小國家。2.孔雀王朝統治時期(1)孔雀王朝統治時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2)統一:除半島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實現了統一,(3)首都華氏城: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4)農業和工商業比較繁榮,出現了許多工商業中心城市。(四)文明的表現1.種姓制度(1)建立: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的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2)主要內容第一等:婆羅門,掌管祭祀第二等:剎帝利,掌管軍事、行政權力第三等:吠舍,從事農業、畜牧業、商業第四等:首陀羅,由被征服的居民構成,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為前三個等級服務等級之外:賤民,最卑賤人“不可接觸者”(3)特點:各等級世代相襲,彼此貴賤分明。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2.釋迦牟尼創立佛教(1)創立:公元前6世紀,由喬達摩·悉達多創立。(2)教義:反對婆羅門的特權,提出“眾生平等”,宣揚“忍耐順從”。(3)發展:信仰佛教的民眾日益增多,一度成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4)傳播:公元前3世紀后,開始外傳。公元前1世紀,佛教經中亞傳入中國新疆,再傳入中國內地,后又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往南經錫蘭,傳到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統編九上知識要點復習·第二單元:古代歐洲文明【真題精練】一.選擇題1.(2022沈陽中考8.)古埃及人發現,每年7月,當太陰和天狼星在地平線上同時升起時,尼羅河就會開始漲水。他們據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陽歷。材料反陜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是( A )A.天文歷法 B.建筑雕塑 C.解剖醫學 D.文學藝術2.(2022襄陽中考12.)下列屬于古埃及文明象征的是( A )A. 金字塔 B. 長城 C. 佛教的創立 D. 《漢漠拉比法典》3.(2022常德中考14.)人類最早的文明產生于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稱為“尼羅河的贈禮”。這主要是由于尼羅河流域( B )A. 商品經濟比較活躍 B. 適合于農業耕作C. 民主政治起源較早 D. 有利于建金字塔4.(2022桂林中考11.)胡夫金字塔使用了230鄉萬塊石灰石,每塊平均重2300公斤。據估計,大約84000勞力每年工作80天,耗時20年才能完成這項工程。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C )A. 環境的優越 B. 城市的興盛 C. 王權的強大 D. 戰爭的頻繁5.(2022眉山中考8.)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約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約146.5米,基底每邊長230多米,用石200多萬塊,平均每塊重2.5噸左右。這一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C )A. 統治者胡夫很富有 B. 科學技術領先于世C. 國家組織力量強大 D. 建筑材料非常豐富6.(2022南通中考1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這一文明成果誕生于下列哪一大河流域( D )A. B.C. D.7.(2022江西中考15.) 胡夫金字塔修建時至少有10萬人參加,花費了20年時間,意味著要對全國的人力物力資源進行大規模的組織和調用。這說明古埃及(D )A. 文明走向衰落 B. 成為強大封建帝國C. 外族人侵嚴重 D. 國王權力至高無上8.(2022衡陽中考11.)西方有句諺語:“人類懼怕時間,時間懼怕金字塔”。創造金字塔的國度是(D )A. 中國 B. 古巴比倫 C. 古印度 D. 古埃及9.(2022宜昌中考14.)大英博物館有一具木乃伊棺(見下圖),從棺木上的銘文了解到,死者名叫霍尼吉提夫,是托勒密三世時期(公元前246-前222)卡納克阿蒙神廟的大祭司。此文物信息應屬于( A )A. 古代埃及文明 B.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C. 羅馬文明 D.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0.(2022隨州中考8.)某歷史興趣小組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搜集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圖片,他們研究的主題可能是( A )A. 古代埃及文明 B. 古代印度文明 C.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D. 中國古代文明11.(2022齊齊哈爾中考22.) 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屬于古代埃及的一項是(A )A. 金字塔 B. 《漢謨拉比法典》 C. 佛教 D. 甲骨文12.(2022大慶中考26.)下列古跡屬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A )A. B. C. D.13.(2022黔東南州中考8 .) 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古埃及法老為自己修建呈角錐體狀的陵墓,中國人稱之為( A )A. “金字塔” B. 萬神廟C. 帕特農神廟 D. 摩亨佐·達羅遺址14.(2022天水中考9 .)人類早期文明的誕生源于“水”的贈禮。尼羅河孕育的文明古國是( B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C.古代希臘 D.古巴比倫王國15.(2022成都中考15.)世界上迄今已知的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在其前言中宣稱,頒布法典的目的是發揚正義于世,滅除邪惡之人,使強不凌弱。該法典用某種文字鐫刻在黑色石柱上,這種文字是( B )A. 阿拉伯文 B. 兩河流域楔形文字 C. 拉丁文 D. 古埃及象形文字16.(2022十堰中考6.)亞非地區的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文明。如圖反映的文明成果屬于古埃及創造的是(B )A. 刻有文字的甲骨 B. 金字塔C. 《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D. 釋迦牟尼佛像17.(2022宿遷中考13.)《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拐帶奴隸、幫助奴逃跑或窩藏奴隸者,都要被處以死刑。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無公民權的自由民。據此可知,它( A )A.維護奴隸主利益 B.主張君權神授C.提倡自由與平等 D.是歐洲民法的基礎18.(2022重慶中考B卷10.)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區,突出體現了古代文明的( B )A. 傳承性 B. 多元性 C. 交互性 D. 同一性19.(2022重慶中考A卷12.)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屬于下圖所示文明地區的人們所創造的是( B )A.金字塔 B.《漢謨拉比法典》 C.司母戊鼎 D.帕特農神廟20.(2022建設兵團中考13.) 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框架中,才可能對歷史有準確的理解。對下圖所示文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產生于北非的尼羅河流域 B. 人類最早文明發祥地之一C. 此地人們發明了象形文字 D. 奧林匹克運動會源于此地21.(2022天津中考19.)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 )A. 《漢謨拉比法典》 B. 《十二銅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拿破侖法典》22.(2022赤峰中考14.)下表是古巴比倫王國漢謨拉比在位時統治者的行為和職責。據此可以推斷古巴比倫( A )國王漢謨拉比 國王任命的總督 基層公社的首領下令并嚴厲監督總督興修水利,在位的好幾個年份都作為“開鑿河渠之年”而載入史冊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軍事、行政、稅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場、管理稅收和司法等A. 重視發展農業 B. 法律體系嚴密 C. 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 D. 商品經濟活躍23.(2022盤錦中考14.)“法者,治之端也”。下列關于法律文獻的說法正確的是( A )A. 《漢謨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B. 《羅馬民法大全》——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C. 《查士丁尼法典》——集中了古羅馬帝國的全部法律條文D. 《拿破侖法典》——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24.(2022江西中考16.) 古巴比倫王國與拜占庭帝國的相同點是( D )A. 實行森嚴的種姓制度 B. 統治中心位于地中海中部C. 疆域跨歐亞非三大洲 D. 頒布維護統治的成文法典25.(2022蘇州中考15.)讀下列兩張圖片,兩部法律的共同之處是( A )A. 都是成文法典 B. 均產生于歐洲的中世紀C. 使用相同文字 D. 刻在完全相同的材質上26.(2022邵陽中考17.)如下所示知識結構圖,①處的內容應為( A )A. 《漢謨拉比法典》 B. 《十二銅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天方夜譚》27.(2022海南中考13.)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燦爛的人類文明。下列誕生于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 A )A. 《漢謨拉比法典》 B. 《十二銅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法理概要》28.(2022聊城中考18.)右面所列內容為馬克垚主編的《世界文明史》的目錄(部分)。據此推斷,第三章的標題應是( B )第一編農業文明時代第一章古代西亞文明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第三章____________第四章古代中華文明A. 古代希臘文明 B. 古代印度文明 C. 古代羅馬文明 D. 古代阿拉伯文明29.(2022恩施州中考10.)文物古跡見證歷史。如圖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區( C )A. 古代埃及 B. 兩河流域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臘30.(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17.)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特別是那些生活在擁擠貧民窟中的原低種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圖示中能夠反映和造成這個群體低種姓地位的是( A )A. B.C. D.31.(2022福建中考19 .)文明古國 國家機器與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古埃及 軍隊、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陽歷古印度 種姓制度 佛教、發明十個數字符號據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A )A 多樣性 B. 一致性 C. 互信性 D. 互鑒性32.(2022綏化中考20.)“種姓制度”是一種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建立這種制度的國家是(C )A. 古埃及 B. 古巴比倫 C. 古印度 D. 古希臘二.非選擇題1.(2022龍東中考28.)民主與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讓我們回顧歷史,一同探究人類民主與法治的發展歷程。【古代民主與法治】(1)人類法治歷史源遠流長。圖一的人物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強調以法治國。他是誰?(2)圖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是哪個奴隸制國家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3)希臘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頭。誰主政時期把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資本主義民主與法治】(4)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使英國最終確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5)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是什么?(6)拿破侖為了鞏固法國大革命成果,頒布了哪一法律文獻?(7)圖三的文件是哪次革命的重要成果?【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憲法,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莫定了基礎。(8)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什么?【答案】(1)韓非子 (2)古巴比倫(3)伯利克里 (4)君主立憲制(5)1787年美國憲法(6)《拿破侖法典》 (7)辛亥革命(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2022云南省中考2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花了約30年的時間,用了230萬塊大小不等的石頭。平均每塊石頭重約2.5噸,砌筑的石頭之間未用任何黏合物,卻嚴密得天衣無縫。據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撰寫的《歷史》記載:為了修建金字塔,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工作3個月。在頭十年中間,人們苦于修筑可以使石頭運過去的道路。材料二 605-610年間隋煬帝先后征發了200多萬民工,開鑿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開鑿期間,所有民工均自帶干糧、自備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傷死在了工地上。大運河連接了五大水系,把黃河中下游地區與長江中下游地區連為一體。運河通航后,江南的糧食布帛可以很便捷地運輸到都城長安及洛陽,自隋唐以后,沿運河兩岸興起了一批商業都市,杭州、鎮江、揚州、開封等地,逐漸發展成為新興商業都會,這些城市歷經宋、元、明、清而不衰,不僅是一方繁盛都市,而且也成為物資和人文薈萃之所。——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教學參考書》(岳麓版)(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金字塔是哪一地區文明的象征 (2)關于隋朝大運河的修建,同學們有以下觀點:第一種,大運河的修建是隋朝滅亡的禍水,第二種,大運河的修建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發展。你的觀點是什么 請簡要說出你的理由。(要求:明確寫出自己的觀點;說明理由要有史實依據)(3)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你對古代大型工程看法。【答案】(1)古埃及(尼羅河流域)(2)示例一觀點:大運河的修建是隋朝滅亡的禍水。理由:大運河開鑿期間,先后征發200多萬民工,(史實)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簡要解釋)所有民工均自帶干糧、自備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傷死在工地上。(史實)這不僅大大增加了人民負擔,還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激化了發矛盾。(簡要解釋)因此我認為大運河的修建是隋朝滅亡的禍水。示例二觀點:要多方面看待修建大運河的影響。理由:大運河的修建溝通了五大水系,便利了南北交通。從這方面來說,大運河的修建有利于南北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和國家統一的鞏固。另一方面,運河的開鑿征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負擔,激化了社會矛盾,是導致隋朝衰亡的原因之一。(3)都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體現;凸顯人民創造歷史的重要作用;古代大型工程的修建都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會給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沉;古代能夠修建如此的大型工程,反映出國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組織能力等。(回答出一點即可。若學生僅圍繞其中一個大型工程修建的具體情況來談看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第一單元古代亞非文明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按照單元精選2022年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單元概述】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等,都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知識要點】第1課 古代埃及一、課標要求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二、主要知識點(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1.文明起源古埃及位于非洲東北角,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尼羅河定期泛濫,給兩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農業生產。因此,古埃及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2.古埃及的興起(1)古王國時代: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實現統一。(2)中王國時代(3)新王國時代: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版圖向北延伸至敘利亞與小亞細亞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游,向南擴展到尼羅河“第四瀑布”。3.文明中斷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國吞并。后來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占領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沒有延續下去。4.文明的表現古埃及的科學和文化表現最突出的是:天文學、數學和醫學。太陽歷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二)金字塔1.作用:從古王國時代,法老為自己修建呈角錐體狀的陵墓。2.意義: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三)法老的統治(1)地位:法老是全國的最高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2)危機: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王權受到挑戰,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衰落。第2課 古代兩河流域一、課標要求通過《漢謨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兩河流域文明。二、主要知識點(一)文明的源頭——兩河流域1. “兩河”:指西亞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2.位置: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為中心的狹長地帶。(二)文明的興起——蘇美爾文明文明的表現1.文字:楔形文字2.歷法:制定陰歷,設置閏月3.數學:60進位制計數法(三)文明的高峰——古巴比倫王國1.統一:公元前18世紀,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對外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完成了整個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統一事業,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2.性質: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加強中央集權,制定了一部較為系統和完整的法典。3.影響:漢謨拉比在位時是古巴比倫王國最強盛的時期。(四)文明的標志——《漢謨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內容:從法典中可知,古巴比倫分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三個嚴格的社會等級;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發達,戰俘是奴隸的主要來源,也有買賣奴隸的現象。家庭奴隸制是古巴比倫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長對奴隸有生殺予奪之權,對妻子兒女有絕對權威,在欠債時甚至可以將妻兒送去抵債。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說明商品經濟在古巴比倫比較活躍。3.評價:內容十分廣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4.性質:維護奴隸主的利益。第3課 古代印度一、課標要求通過種姓制度和佛教的創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會。二、主要知識點(一)文明的源頭:印度河1.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亞次大陸。2.印度河:發源于青藏高原,流經今巴基斯坦境內,入阿拉伯海,水量豐沛。(二)文明的興起:哈拉帕文化代表:哈拉帕文化、摩亨佐·達羅文明(三)文明的發展與鼎盛1. 雅利安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來,從事農業生產,后來出現了許多小國家。2.孔雀王朝統治時期(1)孔雀王朝統治時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2)統一:除半島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實現了統一,(3)首都華氏城: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4)農業和工商業比較繁榮,出現了許多工商業中心城市。(四)文明的表現1.種姓制度(1)建立: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的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2)主要內容第一等:婆羅門,掌管祭祀第二等:剎帝利,掌管軍事、行政權力第三等:吠舍,從事農業、畜牧業、商業第四等:首陀羅,由被征服的居民構成,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為前三個等級服務等級之外:賤民,最卑賤人“不可接觸者”(3)特點:各等級世代相襲,彼此貴賤分明。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2.釋迦牟尼創立佛教(1)創立:公元前6世紀,由喬達摩·悉達多創立。(2)教義:反對婆羅門的特權,提出“眾生平等”,宣揚“忍耐順從”。(3)發展:信仰佛教的民眾日益增多,一度成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4)傳播:公元前3世紀后,開始外傳。公元前1世紀,佛教經中亞傳入中國新疆,再傳入中國內地,后又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往南經錫蘭,傳到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統編九上知識要點復習·第二單元:古代歐洲文明【真題精練】一.選擇題1.(2022沈陽中考8.)古埃及人發現,每年7月,當太陰和天狼星在地平線上同時升起時,尼羅河就會開始漲水。他們據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陽歷。材料反陜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是( )A.天文歷法 B.建筑雕塑 C.解剖醫學 D.文學藝術2.(2022襄陽中考12.)下列屬于古埃及文明象征的是( )A. 金字塔 B. 長城 C. 佛教的創立 D. 《漢漠拉比法典》3.(2022常德中考14.)人類最早的文明產生于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稱為“尼羅河的贈禮”。這主要是由于尼羅河流域( )A. 商品經濟比較活躍 B. 適合于農業耕作C. 民主政治起源較早 D. 有利于建金字塔4.(2022桂林中考11.)胡夫金字塔使用了230鄉萬塊石灰石,每塊平均重2300公斤。據估計,大約84000勞力每年工作80天,耗時20年才能完成這項工程。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 )A. 環境的優越 B. 城市的興盛 C. 王權的強大 D. 戰爭的頻繁5.(2022眉山中考8.)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約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約146.5米,基底每邊長230多米,用石200多萬塊,平均每塊重2.5噸左右。這一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A. 統治者胡夫很富有 B. 科學技術領先于世C. 國家組織力量強大 D. 建筑材料非常豐富6.(2022南通中考1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這一文明成果誕生于下列哪一大河流域()A. B.C. D.7.(2022江西中考15.) 胡夫金字塔修建時至少有10萬人參加,花費了20年時間,意味著要對全國的人力物力資源進行大規模的組織和調用。這說明古埃及( )A. 文明走向衰落 B. 成為強大封建帝國C. 外族人侵嚴重 D. 國王權力至高無上8.(2022衡陽中考11.)西方有句諺語:“人類懼怕時間,時間懼怕金字塔”。創造金字塔的國度是( )A. 中國 B. 古巴比倫 C. 古印度 D. 古埃及9.(2022宜昌中考14.)大英博物館有一具木乃伊棺(見下圖),從棺木上的銘文了解到,死者名叫霍尼吉提夫,是托勒密三世時期(公元前246-前222)卡納克阿蒙神廟的大祭司。此文物信息應屬于( )A. 古代埃及文明 B.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C. 羅馬文明 D.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0.(2022隨州中考8.)某歷史興趣小組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搜集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圖片,他們研究的主題可能是( )A. 古代埃及文明 B. 古代印度文明 C.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D. 中國古代文明11.(2022齊齊哈爾中考22.) 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屬于古代埃及的一項是( )A. 金字塔 B. 《漢謨拉比法典》 C. 佛教 D. 甲骨文12.(2022大慶中考26.)下列古跡屬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A. B. C. D.13.(2022黔東南州中考8 .) 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古埃及法老為自己修建呈角錐體狀的陵墓,中國人稱之為( )A. “金字塔” B. 萬神廟C. 帕特農神廟 D. 摩亨佐·達羅遺址14.(2022天水中考9 .)人類早期文明的誕生源于“水”的贈禮。尼羅河孕育的文明古國是(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C.古代希臘 D.古巴比倫王國15.(2022成都中考15.)世界上迄今已知的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在其前言中宣稱,頒布法典的目的是發揚正義于世,滅除邪惡之人,使強不凌弱。該法典用某種文字鐫刻在黑色石柱上,這種文字是( )A. 阿拉伯文 B. 兩河流域楔形文字 C. 拉丁文 D. 古埃及象形文字16.(2022十堰中考6.)亞非地區的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文明。如圖反映的文明成果屬于古埃及創造的是( )A. 刻有文字的甲骨 B. 金字塔C. 《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D. 釋迦牟尼佛像17.(2022宿遷中考13.)《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拐帶奴隸、幫助奴逃跑或窩藏奴隸者,都要被處以死刑。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無公民權的自由民。據此可知,它( )A.維護奴隸主利益 B.主張君權神授C.提倡自由與平等 D.是歐洲民法的基礎18.(2022重慶中考B卷10.)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區,突出體現了古代文明的( )A. 傳承性 B. 多元性 C. 交互性 D. 同一性19.(2022重慶中考A卷12.)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屬于下圖所示文明地區的人們所創造的是()A.金字塔 B.《漢謨拉比法典》 C.司母戊鼎 D.帕特農神廟20.(2022建設兵團中考13.) 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框架中,才可能對歷史有準確的理解。對下圖所示文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產生于北非的尼羅河流域 B. 人類最早文明發祥地之一C. 此地人們發明了象形文字 D. 奧林匹克運動會源于此地21.(2022天津中考19.)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 《漢謨拉比法典》 B. 《十二銅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拿破侖法典》22.(2022赤峰中考14.)下表是古巴比倫王國漢謨拉比在位時統治者的行為和職責。據此可以推斷古巴比倫( )國王漢謨拉比 國王任命的總督 基層公社的首領下令并嚴厲監督總督興修水利,在位的好幾個年份都作為“開鑿河渠之年”而載入史冊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軍事、行政、稅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場、管理稅收和司法等A. 重視發展農業 B. 法律體系嚴密 C. 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 D. 商品經濟活躍23.(2022盤錦中考14.)“法者,治之端也”。下列關于法律文獻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漢謨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B. 《羅馬民法大全》——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C. 《查士丁尼法典》——集中了古羅馬帝國的全部法律條文D. 《拿破侖法典》——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24.(2022江西中考16.) 古巴比倫王國與拜占庭帝國的相同點是( )A. 實行森嚴的種姓制度 B. 統治中心位于地中海中部C. 疆域跨歐亞非三大洲 D. 頒布維護統治的成文法典25.(2022蘇州中考15.)讀下列兩張圖片,兩部法律的共同之處是( )A. 都是成文法典 B. 均產生于歐洲的中世紀C. 使用相同文字 D. 刻在完全相同的材質上26.(2022邵陽中考17.)如下所示知識結構圖,①處的內容應為( )A. 《漢謨拉比法典》 B. 《十二銅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天方夜譚》27.(2022海南中考13.)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燦爛的人類文明。下列誕生于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A. 《漢謨拉比法典》 B. 《十二銅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法理概要》28.(2022聊城中考18.)右面所列內容為馬克垚主編的《世界文明史》的目錄(部分)。據此推斷,第三章的標題應是( )第一編農業文明時代第一章古代西亞文明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第三章____________第四章古代中華文明A. 古代希臘文明 B. 古代印度文明 C. 古代羅馬文明 D. 古代阿拉伯文明29.(2022恩施州中考10.)文物古跡見證歷史。如圖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區( )A. 古代埃及 B. 兩河流域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臘30.(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17.)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特別是那些生活在擁擠貧民窟中的原低種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圖示中能夠反映和造成這個群體低種姓地位的是( )A. B.C. D.31.(2022福建中考19 .)文明古國 國家機器與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古埃及 軍隊、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陽歷古印度 種姓制度 佛教、發明十個數字符號據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A 多樣性 B. 一致性 C. 互信性 D. 互鑒性32.(2022綏化中考20.)“種姓制度”是一種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建立這種制度的國家是( )A. 古埃及 B. 古巴比倫 C. 古印度 D. 古希臘二.非選擇題1.(2022龍東中考28.)民主與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讓我們回顧歷史,一同探究人類民主與法治的發展歷程。【古代民主與法治】(1)人類法治歷史源遠流長。圖一的人物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強調以法治國。他是誰?(2)圖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是哪個奴隸制國家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3)希臘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頭。誰主政時期把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資本主義民主與法治】(4)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使英國最終確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5)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是什么?(6)拿破侖為了鞏固法國大革命成果,頒布了哪一法律文獻?(7)圖三的文件是哪次革命的重要成果?【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憲法,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莫定了基礎。(8)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什么?2.(2022云南省中考2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花了約30年的時間,用了230萬塊大小不等的石頭。平均每塊石頭重約2.5噸,砌筑的石頭之間未用任何黏合物,卻嚴密得天衣無縫。據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撰寫的《歷史》記載:為了修建金字塔,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工作3個月。在頭十年中間,人們苦于修筑可以使石頭運過去的道路。材料二 605-610年間隋煬帝先后征發了200多萬民工,開鑿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開鑿期間,所有民工均自帶干糧、自備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傷死在了工地上。大運河連接了五大水系,把黃河中下游地區與長江中下游地區連為一體。運河通航后,江南的糧食布帛可以很便捷地運輸到都城長安及洛陽,自隋唐以后,沿運河兩岸興起了一批商業都市,杭州、鎮江、揚州、開封等地,逐漸發展成為新興商業都會,這些城市歷經宋、元、明、清而不衰,不僅是一方繁盛都市,而且也成為物資和人文薈萃之所。——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教學參考書》(岳麓版)(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金字塔是哪一地區文明的象征 (2)關于隋朝大運河的修建,同學們有以下觀點:第一種,大運河的修建是隋朝滅亡的禍水,第二種,大運河的修建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發展。你的觀點是什么 請簡要說出你的理由。(要求:明確寫出自己的觀點;說明理由要有史實依據)(3)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你對古代大型工程看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上第一單元古代亞非文明(知識要點+真題精選)(學生版).doc 九上第一單元古代亞非文明(知識要點+真題精選)(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