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第七單元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按照單元精選2022年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單元概述】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工業革命,極大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隨后逐漸從英國向歐洲大陸和北美傳播,它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同時顯現出來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為廣大工人開展工人運動埋下伏筆,也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知識要點】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一、工業革命1.首先在英國發生的原因①17世紀,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②圈地運動導致了大批可供雇傭的自由勞動力的出現。③海外殖民掠奪積累了雄厚的資本。④國內外市場的不斷擴大促使人們革新生產技術。2.工業革命的實質: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3.前奏: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4.興起部門:棉紡織業;5.開始標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標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6.主要標志:蒸汽機的廣泛應用。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意義: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7.現代工廠制度的確立: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所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二、火車與鐵路1.1825年,由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火車載著450名乘客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1830年以后,英國掀起投資建設鐵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國建成了總長約1萬千米的鐵路網。2.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3.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積極:①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為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奠定了物質基礎。②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在英國影響下,歐美主要國家也先后進行工業革命。③工業革命推進了城市化進程。消極: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加劇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階級對立,形成西強東弱的世界格局。第21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一、馬克思與恩格斯1.馬克思(1818-1883):《資本論》是其影響巨大的杰作之一。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越來越富有,而工人的待遇卻很差,形成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階級對立。2.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二、《共產黨宣言》1.背景:無產階級隊伍不斷壯大,工人運動蓬勃興起,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2. 《共產黨宣言》的出版: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正式出版。3.主要內容:(1)《共產黨宣言》指出,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人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2)《共產黨宣言》肯定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3)《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的自己的政黨,即共產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4.《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①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②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地發展起來。三、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1.第一國際①成立:186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②活動:第一國際成立后,在各國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國工人階級的斗爭聯合起來,以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為目標進行經濟斗爭。2.巴黎公社①背景: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②公社成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③地位: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偉大嘗試)。④結果:巴黎公社運動。5月28日,資產階級反動政府勾結普軍聯合反撲,公社失敗。詩人歐仁·鮑迪埃創作了無產階級戰歌——《國際歌》,激勵人們為爭取自由解放而斗爭。【真題演練】一.選擇題1.(2022桂林中考13.)觀察圖,分析1750-1865年英國資本總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業革命的開展 B. 君主專制的建立 C. 文藝復興的興起 D. 宗教改革的推動2.(2022云南省中考20.) 開工業文明先河的國家是( )A. 荷蘭 B. 英國 C. 西班牙 D. 葡萄牙3.(2022宿遷中考16.)工業革命之初,修筑公路為解決交通問題發揮了重大作用,但四輪馬車等落后的交通工具,已不能滿足工業飛速發展的需求。下列發明較早解決這一問題的是( )A.蒸汽機車 B.汽船 C.內燃機 D.汽車4.(2022成都中考19.)19世紀初期,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創作了詩歌《郊游》,發出了圖中的感嘆。據此判斷,詩人描繪的景象應該出現在( )A.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 B. 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C. 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 D.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5.(2022臺州中考3.)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材料評述的是工業革命的( )A. 原因 B. 背景 C. 過程 D. 影響6.(2022涼山中考9.)“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其中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人了( )A. 電氣時代 B. 蒸汽時代 C. 信息時代 D. 經濟全球化時代7.(2022營口中考17.)為了紀念瓦特對人類社會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被定義為“瓦特”。他的主要成就是( )A. 發電機的問世 B. 蒸汽機的改進C. 飛梭的發明 D. 珍妮機的發明8.(2022營口中考18.) 中國建設,聞名世界。中國鐵路在進入21世紀以后經歷了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鐵路的運輸能力。標志著人類歷史進入“鐵路時代”的發明是( )A. 火車 B. 汽車 C. 飛機 D. 輪船9.(2022連云港中考16.)19 世紀中后期,英國孩子們在城市的垃圾堆上玩耍,有錢人在污濁不堪的泰晤士河上乘坐汽船游覽。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A.殖民擴張的進程 B.光榮革命的發生C.工業革命的影響 D.經濟危機的爆發10.(2022吉林省中考9.)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的是( )A. 英國 B. 法國 C. 美國 D. 德國11.(2022懷化中考13.)導致下圖中各職業比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開辟 B. 殖民擴張 C. 資產階級革命 D. 工業革命12.(2022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中考11.)下面是英國某時期交通發展簡表,導致這種變化最主要原因是( )類別 大事記內河航運 1761年,開鑿第一條內陸運河18世紀90年代,開鑿42條新運河,耗資650萬英鎊鐵路 至1835年,議會批準了54條鐵路修筑計劃1845~1847年,又有576家鐵路公司被批準成立,筑路8731英里A.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 第一次工業革命C. 三角貿易日益繁榮 D. 第二次工業革命13.(2022恩施州中考12.)如果不是可以得到改良蒸汽機的相對無限的動力,工業革命完全有可能會在僅僅增加紡織品生產速度后便逐漸消失。以下發明能論證這個觀點的是( )A. 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機 B. 斯蒂芬森的火車C. 卡爾 本茨汽車 D. 萊特兄弟的飛機14.(2022大慶中考34.)西方“步入近代”過程:首先是精種層面的變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變革,最后是器物(技術)方面的變革,以下符合這一變革順序的是( )A. 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 B. 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文藝復興C. 文藝復興→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 D. 工業革命→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15.(2022天水中考12 .)王覺非主編的《近代英國史》載:“從西至東,從北至南······機械裝置遍及四方,世界獲得了一種新的動力。”對世界獲得這種“新動力”貢獻最大的人是( )A.阿克萊特 B.富爾頓 C.哈格里夫斯 D.瓦特16.(2022吉林省中考9 .)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的是(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德國17.(2022聊城中考22.)馬克思曾經指出:“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斗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系的一般表述。”據此可知,革命理論主要來源于( )A. 革命實踐 B. 經典著作 C. 經驗積累 D. 科技創新18.(2022內江中考13.)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造成了新的社會矛盾。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發表,科學解答了那個時代的基本問題,產生了巨大影響。“那個時代”是指( )A. 北美獨立戰爭時代 B. 電氣時代 C. 工業革命時代 D. 法國大革命時代19.(2022遂寧中考10.)馬克思主義產生以來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證明,無產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興衰,是與馬克思主義直接關聯的。下列事件與馬克思主義直接相關的是( )A. 印度民族大起義 B. 巴黎公社建立 C. 俄國1861年改革 D. 太平天國運動20.(2022赤峰中考15.)某文獻提到:“工人變成赤貧者,貧困比人口和財富增長得還要快。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資產階級再不能做社會的統治階級了,再不能把自己階級的生存條件當做支配一切的規律強加于社會了”。據此推斷“某文獻”是( )A. 《權利法案》 B. 《人權宣言》 C. 《獨立宣言》 D. 《共產黨宣言》21.(2022江西中考17.) 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致贊同了馬克思、恩格斯所闡述的原理,并委托他倆起草宣言,1848年宣言正式出版。該宣言( )A. 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 B. 導致社會分裂成兩大對立階級C. 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D. 標志著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的建立22.(2022揚州中考14.) 恩格斯指出:“現在,它無疑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具有國際性的著作,是從西伯利亞到加利福尼亞的千百萬工人公認的共同綱領。”這一綱領是( )A. 《權利法案》 B. 《人權宣言》C. 《拿破侖法典》 D. 《共產黨宣言》23.(2022湘潭中考15.)“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出自( )A. 《權利法案》 B. 《獨立宣言》 C. 《國富論》 D. 《共產黨宣言》24.(2022懷化中考14.)《供產黨宣言》自發表以來已經有200多種文字譯本,傳遍世界各個國家。《共產黨宣言》既是世界各國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的必讀經典,也是全人類最重要的精神財富。下面關于《供產黨宣言》的表述,錯誤的是( )A.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B. 《共產黨宣言》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所取代C. 《共產黨宣言》認為資產階級在歷史上不曾起到革命作用,號召工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D. 《共產黨宣言》號召無產階級建立自己的政黨,進行無產階級革命25.(2022衡陽中考16.)1848年在倫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為“所有國家千萬工人共同的綱領,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國際性的著作”。這部著作是( )A. 《共產黨宣言》 B.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C. 《國際歌》 D. 《蘇聯成立宣言》26.(2022十堰中考8.)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A. 巴黎公社的建立 B.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C. 十月革命的勝利 D. 第一國際成立27.(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20.)1848年在倫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為“所有國家千百萬工人共同的綱領,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國際性的著作。”該宣言( )A. 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獨立 B. 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C. 促進了現代工廠制的出現 D. 調動了黑人奴隸的積極性28.(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21.)小麗同學研究性學習中收集了相關的資料,據此判斷,她研究的主題是( )資料一:珍妮機的故事資料二:蒸汽機的圖片資料三:愛迪生生平介紹A. 思想解放 B. 工業革命 C. 啟蒙運動 D. 殖民擴張29.(2022安徽中考12 .) 1880年,恩格斯寫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隨后,這一著作陸續被譯為法文、波蘭文、意大利文、俄文等文字,在工人中得到了廣泛傳播。這說明,當時歐洲()A. 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日益擴大 B. 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C. 各國無產階級已經實現聯合 D. 科學社會主義理想變成現實二.非選擇題1.(2022云南省中考29.)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馬克思在中學畢業時就立志為全人類服務。大學畢業后他來到巴黎,深入調查工人的生活和勞動狀況,經常參加工人集會和斗爭、同時也進行了緊張的理論研究工作。由于從事平命活動,馬克思、恩格斯透到各國反動政府的迫害,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是他們沒有退縮。通過不斷總結革命斗爭的實踐經驗,以及吸收前人優秀的思想成果,馬克思、恩格斯間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生命的最后10年,馬克思的身體狀況極其惡化,仍筆耕不輟,因勞累而倒在安樂椅上水遠地睡著了。——摘編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人民版)材料二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寧看到祖國亟待徹底變革的現狀,毅然投身革命,他積極從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組織馬克思主義小組。他創立了彼得堡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領導工人運動,在學習和宣傳革命理論的同時還進行了大量農村調查。1900年列寧創辦了《火星報》。這些活動從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在俄國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做了準備。在列寧的積極推動下,俄國成立了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布爾什維克黨。——摘編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岳麓版)材料三 毛澤東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領導黨和人民找到了一條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結來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江澤民(1)結合所學知識,寫出1848年發表的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文獻。根據材料一說說,馬克思為什么能將青少年時期的崇高理想發展成為共產主義思想。(2)根據材料二概括出列寧進行了哪些早期革命活動 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在列寧領導下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取得了什么重大勝利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在中國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 (4)歷史蘊含著前人豐富的經驗和智慧,完成以上問題后你可以得到怎樣的啟示 2.(2022聊城中考34.) 閱讀下列有關工業革命的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也不過分。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提供動力的手段。人類也由此而結束了長期以來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依賴,獲得了一個巨大的新能源。材料二 1830年,喬治·史蒂芬孫的機車“火箭號”以平均14英里的時速行駛了31英里,將一列火車從利物浦駛到曼徹斯特。短短數年內,鐵路就因為它能夠以比公路或運河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運送旅客和貨物而支配了長途運輸。——材料一、二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英國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比例的變化1750年 1851年 1870年農業人口 84% 46% 30%城市人口 16% 54% 70%——根據《世界歷史》編制材料四這是個到處都是機器和高聳的煙囪的市鎮……鎮上有一條黑色的水渠,還有一條河,這里面的水被氣味難聞的染料沖成深紫色,許多龐大的建筑物上面開滿了窗戶,里面整天只聽到嘎啦嘎啦的顫動聲響,蒸汽機上的活塞單調地移上移下,就像一個患了憂郁癥的大象的頭。——[英]狄更斯在《艱難時世》中對19世紀中期一座工業城鎮的描述(1)根據以上四則材料,概述工業革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化。(2)上述變化主要說明了什么道理?3.(2022重慶中考A卷18.)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某中學以”致青春”為主題設計了下面的歷史探究活動。請你完成相關任務。任務一【樹理想·勇攀登】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馬克思1835年中學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任務二【逐湖流·探新路】以下為揚老師根據《中國共產黨簡史》等著作,為同學們整理的資料卡。任務三【擔使命·創未來】(1)馬克思在他的中學畢業作文中表達了怎樣的理想?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他與恩格斯于1848年發表的、集中體現了這一理想的光輝著作。(2)根據材料卡,歸納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為中國革命正確道路的探索作出的卓越貢獻,并結合所學知探究得出他能夠作出獻的原因。(3)綜上,作為新時代青年,談談你的認識。4.(2022南充中考23.) 文明交流與碰撞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材料一 第四條 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第十六條 中華民國之立法以參議院行之。第三十條 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第四十八條 法院以臨時大總統及司法總長分別任命之法官組織之。(1)以上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獻?由誰頒布的?有什么意義?材料二 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英國率先開始,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客觀上也影響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第一次工業革命對英國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分別是什么?說明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如何影響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材料三 人類社會每一次重大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思想解放運動都是社會前進的力量源泉,社會變革的內在動力。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等等)也促進新的思想產生,促進思想解放。總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與發展。(3)請從材料三中提煉一個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對此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5.(2022廣元中考16.)科技改變人類社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這次革命可以使人們乘坐輪船以更快的速度跨越海洋,乘坐火車進行長途旅行,還為生活在歐美地區成百上千萬的人帶去了高質量的服裝、各種家居用品和娛樂活動。在此之前,這些是他們不敢想的。——摘編自[英]安德魯·瑪爾《世界史》材料二 1840年,正值以英國為中心的技術革命結束不久,故中國的大門可以認為是新技術這一重錘砸開的……就在中國人模仿這些技術達到高潮的時候,西方正醞釀著又一次技術革命……——摘自楊德才主編《20世紀中國科學技術史稿》材料三 電的發明和應用,打開了解放生產力的大門,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與第一次技術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術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學理論直接指導下興起和發展起來的。科學通過先進的技術直接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從而為工業開辟空前廣闊的領域和提供空前的發展速度。——摘編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這次革命”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砸開“中國的大門”這一歷史事件對中國社會性質有何影響?“中國人模仿這些技術”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3)根據材料三,指出第二次技術革命與第一次技術革命相比有什么顯著特點?(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談談你對科技改變人類社會的看法。6.(2022鹽城中考23.)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821年,英國的工業產值超過農業,英國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19世紀40年代,英國生鐵產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1850 年英國工業總產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對外貿易占世界的21%,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張躍發《近代文明史》材料二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其顯著特點的。它促進了工業的高速發展工業的高速發展又促進資本和生產的集中,從而引起了壟斷組織的產生……壟斷組織的產生推動資本主義列強去加強殖民擴張,因而更加劇了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材料三 2018年12月1日,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遭無端拘押。這是一起由美國一手策劃、加拿大幫助實施的針對中國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目的是打壓中國高技術企業、阻撓中國科技發展。在被拘押了1028 天后,2021年9月25 日晚,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國政府包機,順利回到祖國。——摘編自《人民日報》(2021年9 月 26 日第 04版)據材料一概括英國當時發生的變化。(2分)分析這些變化產生的最主要原因。(1分)(2)據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1分)“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在一戰后是否得到緩和 并說明理由。(3分)(3)據材料三指出這一“政治迫害事件”的本質。(1分)分析孟晚舟得以回國的根本原因。(1分)(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科技發展的認識。(1分)7.(2022黃岡、孝感、咸寧中考14.)【工業革命與經濟發展】材料:英國現代運河自1759年申請修建到19世紀30年代是英國運河的興盛時期;至19世紀50年代被鐵路取代,是運河的衰落時期。英國運河興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工業革命大大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和市場的繁榮,消費量上升和市場擴大對運河發展極為有利;運河豐厚的利潤驅使不同階層的投資者參與其中;技術革新增強了運河的運輸能力和競爭力,為運河經營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運河的經營根據市場變化而及時調整創新,例如采取分類運輸收費標準的細化與商品差異化收費。英國運河衰落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鐵路運輸的發展,鐵路在速度、運輸重量、單位運費成本上獲得了運河難以企及的諸多優勢,但是運河還固守原方式與鐵路競爭,最終導致了運河的完全衰落;其次是英國社會對運河投資形成的“運河熱”偏離了理性方向,這種盲目投資帶來的風險也在所難免了;三是運河經營本身存在的內部缺陷也加速了運河的衰落(如運河收費過多、規定死板造成運輸份額流失)。從英國運河的興衰可以看出:理性判斷與理性投資對經濟發展十分重要;不斷創新與改革是行業和國家發展的長效途徑;經濟發展和商業活動要重視人口的作用。——摘編自時義濱《影響英國運河興衰的要素分析》根據材料,圍繞英國現代運河興衰及經驗教訓,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結合材料和所學世界歷史的相關史實,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8.(2022德陽中考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受到一系列偶然形成的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農業革命將數量龐大的勞動人口從英國農場中解放出來,足以為新機器配置充足人員。——摘編自《世界大歷史(第3卷))(1)根據材料一,指出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結合所學知識,補充一條促使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其他條件,并進行說明。材料二 吾人所采用工業化之界說為:各種生產事業機械化及科學化,而其組織與管理亦科學化及合理化。在此概括的定義下,工業化當然不僅指工業發展之一端,而其內容包括下列各點:①工業本身機械化與科學化……③運輸事業機械化與動力化;④各種生產事業以工業為中心而發展;⑤動力之普遍利用……⑧事業組織及管理科學化與合理化……——摘編自劉大均《工業化與中國工業建設》(2)根據材料二對工業化的定義,并結合兩次工業革命的史實,為其中一項內容尋找史實依據。材料三——摘編自《英國史》等(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運用唯物史觀對材料三進行解讀。(要求:觀點明確,邏輯清晰。)9.(2022黔東南州中考19 .) 科學技術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科學技術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材料一:經過工業革命,紡織、冶金、煤炭、機器制造和交通運輸成為英國工業的五大基本部門。到1830年,工業收入已經超過農業收入。到1850年,英國城市人口超過農村人口。英國從一個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工業革命還促成了城市化的發展,改變了英國地理面貌。——《簡明世界歷史讀本》(1)依據材料一,歸納工業革命給英國帶來的影響。材料二: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也造成了新的社會矛盾。馬克思主義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寫出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首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材料三:1860~1900年主要國家制造業產量相對份額表(單位:%)(3)根據材料三,指出美國制造業產量占比的變化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材料四(4)根據材料四回答,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什么影響?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第七單元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按照單元精選2022年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單元概述】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工業革命,極大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隨后逐漸從英國向歐洲大陸和北美傳播,它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同時顯現出來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為廣大工人開展工人運動埋下伏筆,也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知識要點】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一、工業革命1.首先在英國發生的原因①17世紀,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②圈地運動導致了大批可供雇傭的自由勞動力的出現。③海外殖民掠奪積累了雄厚的資本。④國內外市場的不斷擴大促使人們革新生產技術。2.工業革命的實質: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3.前奏: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4.興起部門:棉紡織業;5.開始標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標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6.主要標志:蒸汽機的廣泛應用。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意義: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7.現代工廠制度的確立: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所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二、火車與鐵路1.1825年,由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火車載著450名乘客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1830年以后,英國掀起投資建設鐵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國建成了總長約1萬千米的鐵路網。2.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3.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積極:①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為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奠定了物質基礎。②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在英國影響下,歐美主要國家也先后進行工業革命。③工業革命推進了城市化進程。消極: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加劇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階級對立,形成西強東弱的世界格局。第21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一、馬克思與恩格斯1.馬克思(1818-1883):《資本論》是其影響巨大的杰作之一。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越來越富有,而工人的待遇卻很差,形成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階級對立。2.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二、《共產黨宣言》1.背景:無產階級隊伍不斷壯大,工人運動蓬勃興起,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2. 《共產黨宣言》的出版: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正式出版。3.主要內容:(1)《共產黨宣言》指出,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人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2)《共產黨宣言》肯定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3)《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的自己的政黨,即共產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4.《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①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②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地發展起來。三、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1.第一國際①成立:186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②活動:第一國際成立后,在各國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國工人階級的斗爭聯合起來,以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為目標進行經濟斗爭。2.巴黎公社①背景: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②公社成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③地位: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偉大嘗試)。④結果:巴黎公社運動。5月28日,資產階級反動政府勾結普軍聯合反撲,公社失敗。詩人歐仁·鮑迪埃創作了無產階級戰歌——《國際歌》,激勵人們為爭取自由解放而斗爭。【真題演練】一.選擇題1.(2022桂林中考13.)觀察圖,分析1750-1865年英國資本總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A. 工業革命的開展 B. 君主專制的建立 C. 文藝復興的興起 D. 宗教改革的推動2.(2022云南省中考20.) 開工業文明先河的國家是( B )A. 荷蘭 B. 英國 C. 西班牙 D. 葡萄牙3.(2022宿遷中考16.)工業革命之初,修筑公路為解決交通問題發揮了重大作用,但四輪馬車等落后的交通工具,已不能滿足工業飛速發展的需求。下列發明較早解決這一問題的是( A )A.蒸汽機車 B.汽船 C.內燃機 D.汽車4.(2022成都中考19.)19世紀初期,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創作了詩歌《郊游》,發出了圖中的感嘆。據此判斷,詩人描繪的景象應該出現在( B )A.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 B. 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C. 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 D.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5.(2022臺州中考3.)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材料評述的是工業革命的( D )A. 原因 B. 背景 C. 過程 D. 影響6.(2022涼山中考9.)“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其中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人了( B )A. 電氣時代 B. 蒸汽時代 C. 信息時代 D. 經濟全球化時代7.(2022營口中考17.)為了紀念瓦特對人類社會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被定義為“瓦特”。他的主要成就是( B )A. 發電機的問世 B. 蒸汽機的改進C. 飛梭的發明 D. 珍妮機的發明8.(2022營口中考18.) 中國建設,聞名世界。中國鐵路在進入21世紀以后經歷了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鐵路的運輸能力。標志著人類歷史進入“鐵路時代”的發明是( A )A. 火車 B. 汽車 C. 飛機 D. 輪船9.(2022連云港中考16.)19 世紀中后期,英國孩子們在城市的垃圾堆上玩耍,有錢人在污濁不堪的泰晤士河上乘坐汽船游覽。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C )A.殖民擴張的進程 B.光榮革命的發生C.工業革命的影響 D.經濟危機的爆發10.(2022吉林省中考9.)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的是( A )A. 英國 B. 法國 C. 美國 D. 德國11.(2022懷化中考13.)導致下圖中各職業比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D )A. 新航路的開辟 B. 殖民擴張 C. 資產階級革命 D. 工業革命12.(2022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中考11.)下面是英國某時期交通發展簡表,導致這種變化最主要原因是( B )類別 大事記內河航運 1761年,開鑿第一條內陸運河18世紀90年代,開鑿42條新運河,耗資650萬英鎊鐵路 至1835年,議會批準了54條鐵路修筑計劃1845~1847年,又有576家鐵路公司被批準成立,筑路8731英里A.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 第一次工業革命C. 三角貿易日益繁榮 D. 第二次工業革命13.(2022恩施州中考12.)如果不是可以得到改良蒸汽機的相對無限的動力,工業革命完全有可能會在僅僅增加紡織品生產速度后便逐漸消失。以下發明能論證這個觀點的是( A )A. 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機 B. 斯蒂芬森的火車C. 卡爾 本茨汽車 D. 萊特兄弟的飛機14.(2022大慶中考34.)西方“步入近代”過程:首先是精種層面的變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變革,最后是器物(技術)方面的變革,以下符合這一變革順序的是( A )A. 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 B. 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文藝復興C. 文藝復興→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 D. 工業革命→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15.(2022天水中考12 .)王覺非主編的《近代英國史》載:“從西至東,從北至南······機械裝置遍及四方,世界獲得了一種新的動力。”對世界獲得這種“新動力”貢獻最大的人是( D )A.阿克萊特 B.富爾頓 C.哈格里夫斯 D.瓦特16.(2022吉林省中考9 .)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的是( A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德國17.(2022聊城中考22.)馬克思曾經指出:“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斗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系的一般表述。”據此可知,革命理論主要來源于( A )A. 革命實踐 B. 經典著作 C. 經驗積累 D. 科技創新18.(2022內江中考13.)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造成了新的社會矛盾。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發表,科學解答了那個時代的基本問題,產生了巨大影響。“那個時代”是指( C )A. 北美獨立戰爭時代 B. 電氣時代 C. 工業革命時代 D. 法國大革命時代19.(2022遂寧中考10.)馬克思主義產生以來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證明,無產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興衰,是與馬克思主義直接關聯的。下列事件與馬克思主義直接相關的是( B )A. 印度民族大起義 B. 巴黎公社建立 C. 俄國1861年改革 D. 太平天國運動20.(2022赤峰中考15.)某文獻提到:“工人變成赤貧者,貧困比人口和財富增長得還要快。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資產階級再不能做社會的統治階級了,再不能把自己階級的生存條件當做支配一切的規律強加于社會了”。據此推斷“某文獻”是( D )A. 《權利法案》 B. 《人權宣言》 C. 《獨立宣言》 D. 《共產黨宣言》21.(2022江西中考17.) 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致贊同了馬克思、恩格斯所闡述的原理,并委托他倆起草宣言,1848年宣言正式出版。該宣言(C )A. 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 B. 導致社會分裂成兩大對立階級C. 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D. 標志著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的建立22.(2022揚州中考14.) 恩格斯指出:“現在,它無疑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具有國際性的著作,是從西伯利亞到加利福尼亞的千百萬工人公認的共同綱領。”這一綱領是( D )A. 《權利法案》 B. 《人權宣言》C. 《拿破侖法典》 D. 《共產黨宣言》23.(2022湘潭中考15.)“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出自( D )A. 《權利法案》 B. 《獨立宣言》 C. 《國富論》 D. 《共產黨宣言》24.(2022懷化中考14.)《供產黨宣言》自發表以來已經有200多種文字譯本,傳遍世界各個國家。《共產黨宣言》既是世界各國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的必讀經典,也是全人類最重要的精神財富。下面關于《供產黨宣言》的表述,錯誤的是( C )A.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B. 《共產黨宣言》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所取代C. 《共產黨宣言》認為資產階級在歷史上不曾起到革命作用,號召工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D. 《共產黨宣言》號召無產階級建立自己的政黨,進行無產階級革命25.(2022衡陽中考16.)1848年在倫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為“所有國家千萬工人共同的綱領,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國際性的著作”。這部著作是( A )A. 《共產黨宣言》 B.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C. 《國際歌》 D. 《蘇聯成立宣言》26.(2022十堰中考8.)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B )A. 巴黎公社的建立 B.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C. 十月革命的勝利 D. 第一國際成立27.(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20.)1848年在倫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為“所有國家千百萬工人共同的綱領,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國際性的著作。”該宣言( B )A. 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獨立 B. 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C. 促進了現代工廠制的出現 D. 調動了黑人奴隸的積極性28.(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21.)小麗同學研究性學習中收集了相關的資料,據此判斷,她研究的主題是( B )資料一:珍妮機的故事資料二:蒸汽機的圖片資料三:愛迪生生平介紹A. 思想解放 B. 工業革命 C. 啟蒙運動 D. 殖民擴張29.(2022安徽中考12 .) 1880年,恩格斯寫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隨后,這一著作陸續被譯為法文、波蘭文、意大利文、俄文等文字,在工人中得到了廣泛傳播。這說明,當時歐洲(A )A. 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日益擴大 B. 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C. 各國無產階級已經實現聯合 D. 科學社會主義理想變成現實二.非選擇題1.(2022云南省中考29.)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馬克思在中學畢業時就立志為全人類服務。大學畢業后他來到巴黎,深入調查工人的生活和勞動狀況,經常參加工人集會和斗爭、同時也進行了緊張的理論研究工作。由于從事平命活動,馬克思、恩格斯透到各國反動政府的迫害,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是他們沒有退縮。通過不斷總結革命斗爭的實踐經驗,以及吸收前人優秀的思想成果,馬克思、恩格斯間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生命的最后10年,馬克思的身體狀況極其惡化,仍筆耕不輟,因勞累而倒在安樂椅上水遠地睡著了。——摘編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人民版)材料二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寧看到祖國亟待徹底變革的現狀,毅然投身革命,他積極從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組織馬克思主義小組。他創立了彼得堡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領導工人運動,在學習和宣傳革命理論的同時還進行了大量農村調查。1900年列寧創辦了《火星報》。這些活動從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在俄國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做了準備。在列寧的積極推動下,俄國成立了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布爾什維克黨。——摘編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岳麓版)材料三 毛澤東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領導黨和人民找到了一條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結來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江澤民(1)結合所學知識,寫出1848年發表的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文獻。根據材料一說說,馬克思為什么能將青少年時期的崇高理想發展成為共產主義思想。(2)根據材料二概括出列寧進行了哪些早期革命活動 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在列寧領導下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取得了什么重大勝利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在中國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 (4)歷史蘊含著前人豐富的經驗和智慧,完成以上問題后你可以得到怎樣的啟示 【答案】(1)《共產黨宣言》。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入社會調查;積極參與工人運動等);善于學習和總結經驗(廣泛吸收前人優秀文化成果);勇于探索;堅持理想;不屈不撓等。(回答出其中兩點即可)(2)活動: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創辦報刊);進行組織建設(組織馬克思主義小組:創立斗爭協會;推動成立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工人運動;進行社會調查等。(回答出其中兩點即可)重大勝利:十月革命的勝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等。(回答出其中一點即可)(3)理論成果:形成了毛澤東思想。(若學生答出中國革命時期體現毛澤東思想的具體內容或者重要著作亦可的情評分,例如:工農武裝割據理論、新民主主義理論、《論持久戰》等)實踐成果: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若學生回答出“領導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階段性的成果)(4)例如:馬克思主義是在解決問題中誕生的,又在指導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得到豐富和發展;理論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創新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個人取得成功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勤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畏挫折,勇于實踐等2.(2022聊城中考34.) 閱讀下列有關工業革命的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也不過分。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提供動力的手段。人類也由此而結束了長期以來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依賴,獲得了一個巨大的新能源。材料二 1830年,喬治·史蒂芬孫的機車“火箭號”以平均14英里的時速行駛了31英里,將一列火車從利物浦駛到曼徹斯特。短短數年內,鐵路就因為它能夠以比公路或運河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運送旅客和貨物而支配了長途運輸。——材料一、二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英國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比例的變化1750年 1851年 1870年農業人口 84% 46% 30%城市人口 16% 54% 70%——根據《世界歷史》編制材料四這是個到處都是機器和高聳的煙囪的市鎮……鎮上有一條黑色的水渠,還有一條河,這里面的水被氣味難聞的染料沖成深紫色,許多龐大的建筑物上面開滿了窗戶,里面整天只聽到嘎啦嘎啦的顫動聲響,蒸汽機上的活塞單調地移上移下,就像一個患了憂郁癥的大象的頭。——[英]狄更斯在《艱難時世》中對19世紀中期一座工業城鎮的描述(1)根據以上四則材料,概述工業革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化。(2)上述變化主要說明了什么道理?【答案】(1)變化: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近代鐵路時代到來;社會流動性增強;城市化進程加快(或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道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能改變人類生活和世界面貌;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體制機制創新有助于推動生產力發展。3.(2022重慶中考A卷18.)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某中學以”致青春”為主題設計了下面的歷史探究活動。請你完成相關任務。任務一【樹理想·勇攀登】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馬克思1835年中學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任務二【逐湖流·探新路】以下為揚老師根據《中國共產黨簡史》等著作,為同學們整理的資料卡。任務三【擔使命·創未來】(1)馬克思在他的中學畢業作文中表達了怎樣的理想?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他與恩格斯于1848年發表的、集中體現了這一理想的光輝著作。(2)根據材料卡,歸納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為中國革命正確道路的探索作出的卓越貢獻,并結合所學知探究得出他能夠作出獻的原因。(3)綜上,作為新時代青年,談談你的認識。【答案】(1)為人類的幸福而獻身。著作:《共產黨宣言》。(2)實踐上,從進攻大城市轉到向農村進軍,領導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理論上,總結斗爭經驗,形成“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原因:積極順應時代潮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積極投身中國革命實踐;在革命斗爭中深入了解中國國情;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善于對革命斗爭實踐進行理論總結。(3)認識:樹立遠大理想;順應時代潮流;把科學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增長知識,增長才干,增強本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等。4.(2022南充中考23.) 文明交流與碰撞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材料一 第四條 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第十六條 中華民國之立法以參議院行之。第三十條 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第四十八條 法院以臨時大總統及司法總長分別任命之法官組織之。(1)以上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獻?由誰頒布的?有什么意義?材料二 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英國率先開始,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客觀上也影響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第一次工業革命對英國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分別是什么?說明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如何影響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材料三 人類社會每一次重大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思想解放運動都是社會前進的力量源泉,社會變革的內在動力。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等等)也促進新的思想產生,促進思想解放。總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與發展。(3)請從材料三中提煉一個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對此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答案】(1)文獻:《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孫中山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2)影響:對英國:使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對人類社會: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對中國影響:①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開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②清政府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軍事和民用工業,開展“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3)觀點:思想解放運動促進社會發展(或社會發展促進思想的解放,或思想解放與社會發展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與發展。)示例:思想解放運動促進社會發展。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的思想大解放。文藝復興運動時期涌現了許多文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5.(2022廣元中考16.)科技改變人類社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這次革命可以使人們乘坐輪船以更快的速度跨越海洋,乘坐火車進行長途旅行,還為生活在歐美地區成百上千萬的人帶去了高質量的服裝、各種家居用品和娛樂活動。在此之前,這些是他們不敢想的。——摘編自[英]安德魯·瑪爾《世界史》材料二 1840年,正值以英國為中心的技術革命結束不久,故中國的大門可以認為是新技術這一重錘砸開的……就在中國人模仿這些技術達到高潮的時候,西方正醞釀著又一次技術革命……——摘自楊德才主編《20世紀中國科學技術史稿》材料三 電的發明和應用,打開了解放生產力的大門,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與第一次技術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術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學理論直接指導下興起和發展起來的。科學通過先進的技術直接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從而為工業開辟空前廣闊的領域和提供空前的發展速度。——摘編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這次革命”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砸開“中國的大門”這一歷史事件對中國社會性質有何影響?“中國人模仿這些技術”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3)根據材料三,指出第二次技術革命與第一次技術革命相比有什么顯著特點?(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談談你對科技改變人類社會的看法。【答案】(1)變化:①乘坐輪船、火車進行長途旅行(或出現了火車、輪船等新式交通工具;或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②出現了高質量的服裝、家居用品,豐富的娛樂活動(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或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2)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或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事件:洋務運動 (3)顯著特點: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或完全是在近代科學理論直接指導下興起和發展起來;或科技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亦可給分)(4)看法: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既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諸如環境破壞、兩極分化等社會問題。6.(2022鹽城中考23.)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821年,英國的工業產值超過農業,英國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19世紀40年代,英國生鐵產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1850 年英國工業總產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對外貿易占世界的21%,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張躍發《近代文明史》材料二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其顯著特點的。它促進了工業的高速發展工業的高速發展又促進資本和生產的集中,從而引起了壟斷組織的產生……壟斷組織的產生推動資本主義列強去加強殖民擴張,因而更加劇了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材料三 2018年12月1日,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遭無端拘押。這是一起由美國一手策劃、加拿大幫助實施的針對中國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目的是打壓中國高技術企業、阻撓中國科技發展。在被拘押了1028 天后,2021年9月25 日晚,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國政府包機,順利回到祖國。——摘編自《人民日報》(2021年9 月 26 日第 04版)據材料一概括英國當時發生的變化。(2分)分析這些變化產生的最主要原因。(1分)(2)據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1分)“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在一戰后是否得到緩和 并說明理由。(3分)(3)據材料三指出這一“政治迫害事件”的本質。(1分)分析孟晚舟得以回國的根本原因。(1分)(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科技發展的認識。(1分)【答案】(1)變化:英國的工業產值超過農業,英國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英國生鐵產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國工業總產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對外貿易占世界的21%,英國成為“世界工廠”。(2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推動(1分)特點:電力的廣泛應用(1分)得到緩和(1分)因為一戰后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2分)沒有得到緩和(1分)因為一戰后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雖然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2分)(3)本質:打壓中國高技術企業、阻撓中國科技發展或稱霸世界。(1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或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1分)(4)科技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當今時代大力發展科技是誰也抵擋不住的發展潮流。7.(2022黃岡、孝感、咸寧中考14.)【工業革命與經濟發展】材料:英國現代運河自1759年申請修建到19世紀30年代是英國運河的興盛時期;至19世紀50年代被鐵路取代,是運河的衰落時期。英國運河興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工業革命大大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和市場的繁榮,消費量上升和市場擴大對運河發展極為有利;運河豐厚的利潤驅使不同階層的投資者參與其中;技術革新增強了運河的運輸能力和競爭力,為運河經營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運河的經營根據市場變化而及時調整創新,例如采取分類運輸收費標準的細化與商品差異化收費。英國運河衰落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鐵路運輸的發展,鐵路在速度、運輸重量、單位運費成本上獲得了運河難以企及的諸多優勢,但是運河還固守原方式與鐵路競爭,最終導致了運河的完全衰落;其次是英國社會對運河投資形成的“運河熱”偏離了理性方向,這種盲目投資帶來的風險也在所難免了;三是運河經營本身存在的內部缺陷也加速了運河的衰落(如運河收費過多、規定死板造成運輸份額流失)。從英國運河的興衰可以看出:理性判斷與理性投資對經濟發展十分重要;不斷創新與改革是行業和國家發展的長效途徑;經濟發展和商業活動要重視人口的作用。——摘編自時義濱《影響英國運河興衰的要素分析》根據材料,圍繞英國現代運河興衰及經驗教訓,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結合材料和所學世界歷史的相關史實,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答案】觀點:國家的發展需要不斷創新與改革。論述: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中期的工業革命,瓦塔改良蒸汽機,促進現代工廠制度的出現,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蒸汽機車出現,英國通過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強國;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廢藩置縣,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大興教育,使日本迅速崛起,通過學習西方,“脫亞入歐”,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利用日趨強盛的國力;1933年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羅斯福宣布新政,采取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整頓金融體系,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調整農業政策等,新政期間,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恢復了美國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綜上所述:創新與改革是國家進步的不竭動力。8.(2022德陽中考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受到一系列偶然形成的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農業革命將數量龐大的勞動人口從英國農場中解放出來,足以為新機器配置充足人員。——摘編自《世界大歷史(第3卷))(1)根據材料一,指出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結合所學知識,補充一條促使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其他條件,并進行說明。材料二 吾人所采用工業化之界說為:各種生產事業機械化及科學化,而其組織與管理亦科學化及合理化。在此概括的定義下,工業化當然不僅指工業發展之一端,而其內容包括下列各點:①工業本身機械化與科學化……③運輸事業機械化與動力化;④各種生產事業以工業為中心而發展;⑤動力之普遍利用……⑧事業組織及管理科學化與合理化……——摘編自劉大均《工業化與中國工業建設》(2)根據材料二對工業化的定義,并結合兩次工業革命的史實,為其中一項內容尋找史實依據。材料三——摘編自《英國史》等(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運用唯物史觀對材料三進行解讀。(要求:觀點明確,邏輯清晰。)【答案】(1)條件:勞動力;其他條件:市場、資金(2)根據材料內容選擇一項進行說明。如⑤動力之普遍利用:瓦特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發明蒸汽機,以之為動力發明火車、輪船,帶動機器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內燃機的發明為汽車、飛機拖拉機發明提供動力。(3)觀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闡述:1770—1861年英國煤和鐵產量大幅度增加,是工業革命創造巨大生產力。工業革命產生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收入出現不平衡,資產階級收入總體呈現較快增長,工人收入緩慢增長,且資產階級和工人收入差距拉大,導致階級矛盾加劇,這是生產發展決定的。為了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英國政府通過《失業工人法》《養老金法》等來減輕階級矛盾的尖銳化、減少工人運動。9.(2022黔東南州中考19 .) 科學技術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科學技術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材料一:經過工業革命,紡織、冶金、煤炭、機器制造和交通運輸成為英國工業的五大基本部門。到1830年,工業收入已經超過農業收入。到1850年,英國城市人口超過農村人口。英國從一個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工業革命還促成了城市化的發展,改變了英國地理面貌。——《簡明世界歷史讀本》(1)依據材料一,歸納工業革命給英國帶來的影響。材料二: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也造成了新的社會矛盾。馬克思主義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寫出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首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材料三:1860~1900年主要國家制造業產量相對份額表(單位:%)(3)根據材料三,指出美國制造業產量占比的變化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材料四(4)根據材料四回答,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什么影響?【答案】(1)產業結構發生了改變;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促進了城市化發展,(2)《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十月革命。(3)特點是增長迅速。原因:美國內戰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美國進行了第二次工業革命。(4)高鐵技術的進步,使出行更為便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科技的發展也帶來環境污染問題,環境危機成為現代社會面臨的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上第七單元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知識要點+真題精選)(學生版).doc 九上第七單元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知識要點+真題精選)(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