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物質運輸的途徑》教案【學習目標】1、掌握血液循環的途徑。2、簡述血液循環過程中血液成分的變化。【教學重點】描述血液循環的途徑。【教學難點】描述血液循環的途徑、總結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血液變化及關系。【教學過程】一、活動1:體循環1、要求學生仔細看動畫并閱讀課本57頁“體循環”一段,思考并交流:(1)體循環的起點和終點分別是哪里?(2)嘗試寫出體循環途徑。(3)血液在何處發生了變化?如何變化的?2、讓學生嘗試歸納:[知識歸納一]:(我參與,我快樂!)體循環的途徑:左心室→_______→_______→身體各處的毛細血管網→_______→_______→右心房3、鞏固練習:通過體循環,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血液中的_____和_____供細胞利用,同時把細胞產生的_____等代謝廢物運走,血液就由_______血變成了_______血。二、活動2:自學“肺循環”1、仔細看動畫并閱讀課本57頁“肺循環”一段,思考并交流:(1)肺循環的起點和終點分別是哪里?(2)嘗試寫出肺循環途徑。(3)血液在何處發生了變化?如何變化的?2、讓學生嘗試歸納:[知識歸納二]:(我參與,我快樂!)(1)肺循環的途徑:右心室→_______→肺部的毛細血管網→_______→左心房(2)經肺循環過程中的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由___血變為____血經體循環過程中的組織細胞周圍的物質交換:_____血變為______血[知識歸納三] 請你總結體循環和肺循環共同的規律。三、鞏固練習:《同步》P30 1、5、6、7、8四、學以致用:假如你就是左心室里的一滴血,離開心臟旅行后,能否再回到左心室?你認為旅行的路線是怎樣的呢?五、思維提升:人體從外界攝取的營養物質被小腸吸收后是如何到達組織細胞的?六、點擊中考 :1、(2010·福建)右圖為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據圖回答以下問題:(1)寫出圖中下列標號中結構名稱:A :E 。(2)通過F處氣體交換后,血液由 血變成 血。(3)臨床上常給肺炎病人點滴青霉素,青霉素隨著血液的流動最先到達心臟的 。(只填字母代號,不能填結構名稱)2、總結:讓學生談收獲!ABC↑NMH←←E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