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急救常識》教案教學目的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急救的基本知識和常用方法。2、提高學生的急救技巧。3、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助人于危難之時。教學重點常用的急救方法。教學難點急救知識與方法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教學過程毛澤東同志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說明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古人云:“天有不測風云”。日常生活中難免發生或遇上各種意外事件,來不及就醫,需要立即處理,這就要我們學一點急救知識、方法來自救或互救。一、急救的基本知識1、重要的生命體征及觀察。2、體溫:正常37 ℃ 。37.5 — 38℃ 為低熱,38 — 39 ℃ 為中熱 39 — 40℃ 高熱。平靜時,心跳每增加20 次,溫度上升 1 ℃ 左右。3、脈膊:正常人在安靜狀態 60 — 100 次 / 分,一般人在70 次 / 分。(自測脈膊)4、呼吸:正常人平靜狀態下16 — 20 次 / 分。5、血壓:血管內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收 / 舒 = 100 — 120 mm Hg / 60 — 80 mm H g收 > 140 mmH g 舒 > 90 mm H g6、瞳孔:光照射一側瞳孔后,雙側瞳孔均能縮小,停照后恢復原狀二、急救中心電話號碼:120:求救注意事項:①在電話中說明病人或傷員人數、病情、傷勢,有利醫生準備。 另外全國統一報警電話:匪警:110,火警:119,交通事故報警:122。1、說清病員或傷員的詳細地點,附近明顯建筑物,聯系人電話、姓名。2、有條件的派人到路口引路,及時清除路礙。3、求助及時向身邊的人員求助,鄰居、心理善良的熱心人在危難時,都能伸出幫助之手。三、常用的急救方法1、外傷止血法成年人的血量為體重的8% ,50kg 的人血液為4000mL ,失血1/3時會有生命危險。(1)出血特點:動脈出血;靜脈出血;毛細血管出血;皮下出血(困跌、撞、擠、挫傷)(2)止血方法:a、指壓止血法:用手指壓迫出血血管的靠近心臟的一端,使血管壓在骨骼上,達到止血的目的。如:橈動脈上臂中段,肱二頭肌肉外側溝處。(學生動手)b、加壓包扎止血法:先用消毒紗布,墊在傷口,再加棉花、紗布、毛巾等放在傷口處,再緊緊包扎,常用于小動脈、靜脈、毛細血管。c、止血帶止血法:用于四肢大動脈的出血,止血帶有:橡膠管、布條、繃帶、三角巾,每隔30—60分鐘松解2—3分鐘。d、加墊屈肢法:用于前臂、手和小腿、足的出血,將棉墊放在肘窩或腘窩、使肘、膝關節盡量屈曲,并作“8”字型包扎,有時候還需要固定,骨折固定法常見的有以下幾類固定方法:a、前臂骨折固定法。b、上臂骨折固定法。c、鎖骨骨折丁字夾板固定法。2、人工呼吸人缺氧4—6分鐘就會引起死亡,人工呼吸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最有效的急救方法。 ①檢查病人有無自主呼吸,確認病人呼吸已停止或極微弱時才能施行。②保啊呼吸:16—20次3、心臟按摩讓病人仰臥地上,搶救者站在左側、雙手重疊、手掌平放在病人的胸骨下處,用掌跟用力向下擠壓,每分鐘60~80 次,并隨時觀察病人的頸動脈,頸動脈有博動時,證明有效。4、觸電的急救方法首先切斷電源[關閉開關或用木棒、竹竿等絕緣體把電線挑開],觸電后會出現心悸、頭暈、局部皮膚灼痛、嚴重的會出現呼吸和心跳停止;需用人工呼吸、心臟按摩來搶救,同時打“120”,千萬不可隨便移動病人、有條件的可用濕沙蓋四肢。5、溺水的急救方法俗語說:“欺山莫欺水”,參加游泳不能大意,萬一有人溺水。a、救人出水面的方法b、排水法:(單膝,跪地法、單肩法、橫背法、兒童倒提法)控水時間不要太長。嚴重的進行人工呼吸、心臟按摩,同時送醫院。6、煤氣中毒的急救方法也叫一氧化碳中毒,人體細胞需要的O2是由紅細胞中的血蛋白來運輸的,O2與血紅蛋易結合也易分離;但CO與血紅蛋的結合的能力是O2的200倍,并且極不容易分離。發現煤氣中毒,首先開窗,把病人移到通過風的地方,松衣,解帶,保暖,暈迷的可針刺人中穴、人工呼吸、心臟按摩,迅速送醫院。7、中暑的急救長時間的高溫下作業或運動較劇烈、排汗機能出現障礙,出現面色蒼白、潮紅、口渴、惡心、煩燥、頭痛、頭暈、疲乏、氣粗、虛汗、高熱,嚴重的出現抽筋、昏迷。a 、在陰涼通過風處休息,可冷敷幫助降溫,喝涼開水或淡鹽水,可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b、如暈倒,掐人中、合谷、送醫院。四、課后思考有人觸電了該怎么進行急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