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第1課時一、教學目標1.概述藻類、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環境。2.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二、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1.藻類、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2.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難點:1.藻類、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2.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三、教學準備教師收集藻類、苔蘚植物的相關視頻、圖片等,PPT。學生課前預習。四、相關資源《【情境素材】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視頻資源、《【教學圖片】淡水藻類——小球藻》圖片資源、《【教學圖片】淡水藻類——水綿》圖片資源、《【教學圖片】淡水藻類——柵藻》圖片資源、《【教學圖片】淡水藻類——衣藻》圖片資源、《【教學圖片】淡水藻類——新月藻》圖片資源、《【教學圖片】淡水藻類——鼓藻》圖片資源、《【教學圖片】海洋藻類》圖片資源、《【生物世界】藻類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知識卡片資源、《【教學圖片】苔蘚植物》圖片資源、《【生物世界】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知識卡片資源。五、教學過程【課堂引入】播放視頻《【情境素材】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先從整體上概述了《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一章的主要內容,生物圈中已知的綠色植物有50余萬種。它們可以分為哪些類群?各自有什么特點?引入本章的學習。《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以上圖片為素材庫中《【情境素材】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視頻截圖)生物圈中已知的綠色植物有50余萬種。它們形態各異,生活環境也有差別,可以分為四大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本節課我們先來學習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新知講解】(一)藻類植物“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春天來了,清澈的湖水泛起綠色,這是為什么呢?講解:春天氣溫升高,陽光明媚,水中的藻類植物大量繁殖。這些綠色的小生物在水中漂浮,使春水蕩起綠波。一滴普通的池塘水里可能有許多藻類植物。從池塘或湖泊中取一滴水,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就有可能看到圖中所示的藻類植物。展示藻類植物教學圖片。此處插入淡水藻類——柵藻、淡水藻類——新月藻、淡水藻類——鼓藻的圖片,并逐步展示。(以上圖片為素材庫中【教學圖片】)藻類植物是多種多樣的,有單細胞的,如衣藻。展示《【教學圖片】淡水藻類——衣藻》。《淡水藻類——衣藻》(以上圖片為素材庫中《【教學圖片】淡水藻類——衣藻》)也有多細胞的,如水綿、海帶。展示《【教學圖片】淡水藻類——水綿》。《淡水藻類——水綿》(以上圖片為素材庫中《【教學圖片】淡水藻類——水綿》)有的是綠色的,如衣藻、小球藻。展示藻類植物教學圖片。淡水藻類——衣藻 淡水藻類——小球藻(以上圖片為素材庫中《【教學圖片】淡水藻類——衣藻》《淡水藻類——小球藻》)也有的是褐色或紫紅色的,如海帶、石花菜等。海帶 石花菜它們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如柵藻、新月藻、鼓藻、小球藻、水綿、衣藻等。有的生活在海水中,如海帶、紫菜、裙帶菜、石莼、馬尾藻等。還有一些種類生活在陸地上潮濕的地方,如發菜。討論1.藻類植物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講解:藻類植物大多數都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潮濕的地表。討論2.藻類植物有根、莖、葉等器官嗎?講解:藻類植物的結構比較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不少藻類植物是單細胞生物。總結藻類的主要特征。講解:對單細胞藻類來說,一個細胞就可以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動。多細胞藻類整個身體都浸沒在水中,幾乎全身都可以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也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沒有專門的吸收和運輸養料以及進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也就是說,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討論3.藻類植物與人類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它們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展示《【生物世界】藻類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知識卡片,主要介紹藻類植物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處,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藻類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以上圖片為素材庫中《【生物世界】藻類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知識卡片)釋放氧氣,可以滿足水中生物呼吸的需要,還可以擴散到大氣中,補充大氣圈中的氧氣。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給水中的植食性魚類等動物提供食物。海帶、紫菜等藻類植物可以提供人類食用。從藻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碘、褐藻膠和瓊脂等,可以供工業和醫藥上使用。你還能舉出更多的實例嗎?(二)苔蘚植物春夏時節,如果你留意,在陰濕的墻角。或者清澈的溪流邊,就有可能發現苔蘚植物的蹤跡。如果你有機會走進溫暖多雨地區的森林中,還會在一些樹干上看到它們;有時腳下似乎有一塊毛茸茸的綠毯,踩上去非常松軟,這些植物主要是苔蘚植物。觀察當地常見的幾種苔蘚植物。展示苔蘚植物教學圖片。此處插入苔蘚植物的圖片,并逐步展示。(以上圖片為素材庫中【教學圖片】)討論1.與藻類植物相比,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有什么不同?講解:藻類植物大多數生活在水中,苔蘚植物大多數生活在陸地上的潮濕環境中。討論2.從形態上看,苔蘚植物與藻類植物有哪些主要區別?與其生活環境有關系嗎?講解: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它們全身都浸沒在水中,幾乎全身都能從環境中吸收自身所需要的無機鹽,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藻類植物的生活不能離開水。苔蘚植物的植株通常具有類似莖、葉的分化,但是莖中沒有導管,葉中也沒有葉脈;它們具有非常簡單的假根。苔蘚植物能在陸地上生活,但只能生活在陸地上的潮濕環境中。總結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展示《【生物世界】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知識卡片。《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以上圖片為素材庫中《【生物世界】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知識卡片)講解:苔蘚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但是莖中沒有導管,葉中也沒有葉脈,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思考: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污染比較嚴重,恐怕就很難見到苔蘚植物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講解:許多苔蘚植物的葉只有一層細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可以從背腹兩面侵入細胞,從而威脅它的生存。人們利用苔蘚植物的這個特點,把它當做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有些沼澤地帶生長的苔蘚植物,遺體一年年地堆積后會形成泥炭。在我國西部和東北的一些地區,泥炭是重要的燃料資源。(三)拓展應用1.魚缸長時間不換水,缸的內壁上就會長出綠膜,水會變成綠色,為什么呢?講解:魚缸長時間不換水,魚的排泄物等會使得魚缸中藻類植物生長所需的養料增加,藻類植物大量增殖。因此,缸的內壁上就會長出綠膜,水會變成綠色。2.有些樹的樹干,背陰的一側常常生長著一些苔蘚,而向陽的一面則不生長,這是為什么?講解:苔蘚植物的受精離不開水,無根、莖、葉,無輸導組織,根是假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較差,適于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如墻壁的背陰處,樹木的背陰處等。因此在樹干的背陰處能發現苔蘚植物的蹤跡,而向陽的一面則不生長。3.苔蘚植物對水和無機鹽的吸收主要依賴哪個部位?講解:苔蘚植物有莖、葉,無根,只有假根。假根主要是固著器官,兼有吸收作用;莖沒有輸導組織,起支撐作用;葉多數為單層細胞,通透性良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從總體上來說,各營養器官都有吸收水和無機鹽的能力,葉起主要作用。典型例題例1.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卻能為生物圈提供70%左右氧氣的植物類群是( )A.藻類植物B.蕨類植物C.苔蘚植物D.種子植物答案:A解析:自然界中藻類植物的數量極為龐大,分布也十分廣泛。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細胞內有葉綠體,全身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氣。自然界中70%~90%的氧氣都是藻類植物產生的,因此藻類植物是空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例2.“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引起春天湖水變綠的生物主要是( )A.藻類植物B.苔蘚植物C.蕨類植物D.種子植物答案:A解析: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沒有根莖葉的分化。“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體現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春天到了,氣溫升高,水中的藻類大量繁殖,這些藻類在水中自養漂浮,是春水蕩漾著著春波。例3.下列關于藻類植物的描述錯誤的是( )A.藻類植物是地球上氧氣的主要來源B.很多海藻可以食用C.藻類可以提取工業原料D.水體中藻類植物越多越好答案:D解析:藻類植物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占空氣中氧氣的90%,是地球上氧氣的主要來源,A正確;很多藻類可以食用,如海帶、紫菜等,B正確;藻類可以提取工業原料,如從海帶中可以提取褐藻膠、甘露醇等工業原料,C正確;藻類植物對人類有重要意義,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水中的某些藻類植物大量繁殖會造成赤潮現象,危害其他水生生物,D錯誤。例4.下列關于苔蘚植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一般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B.開花結果后可以用種子繁殖后代C.通常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有假根D.可以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答案:B解析:苔蘚植物的生殖過程離不開水,一般生活在陰濕處,A正確;苔蘚植物能夠產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B錯誤;苔蘚植物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無根,只有假根,C正確;因苔蘚植物的葉片只由一層細胞構成,有毒氣體易侵入,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D正確。例5.下列不是苔蘚植物對自然界有意義的方面是( )A.有助于形成土壤B.凈化空氣C.能夠防止水土流失D.作為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答案:B解析:苔蘚植物生活在陰濕的陸地上,被稱為植物界的開拓先鋒,能腐蝕巖石,形成土壤,是自然界中的拓荒者,A正確;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點,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但苔蘚植物不能消除污染,B錯誤,D正確;苔蘚植物一般生長茂密,有助于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C正確。例6.下列關于苔蘚植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A.苔蘚植物個體矮小,密集生長B.許多苔蘚植物是植物界的拓荒者C.苔蘚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D.苔蘚植物有真正的根、莖、葉的分化答案:D解析:苔蘚植物長得矮小,有密集成片生長的習性,像一層絨毯一樣蓋在地面上,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AC正確;許多苔蘚植物是植物界的拓荒者之一,因為它能分泌酸性物質,溶解巖面,形成土壤,B正確;苔蘚植物沒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只起到固著作用,一般具有莖和葉,葉內無輸導組織,D錯誤。六、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下面我們來整體回顧一下。(一)藻類植物(二)苔蘚植物七、板書設計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種類 生活環境 形態、結構 常見種類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藻類植物 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 單細胞或多細胞,無根、莖、葉的分化 衣藻、水綿、海帶、紫菜等 釋放氧氣。是動物和人類食物的來源、工業級醫用原料等苔蘚植物 大多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 多細胞,矮小,無根,有假根,有莖、葉,但莖、葉內無輸導組織 墻蘚、葫蘆蘚等 釋放氧氣。儲積水分,保持水土。可用于監測空氣污染程度1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第2課時一、教學目標1.概述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環境。2.蕨類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二、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1.概述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環境。2.蕨類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難點:1.概述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環境。2.蕨類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三、教學準備教師收集蕨類植物的相關視頻、圖片等,PPT。學生課前預習。四、相關資源《【教學圖片】蕨類植物》圖片資源、《【生物世界】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知識卡片資源、《【教學實驗】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及其生活習性》視頻資源。五、教學過程【課堂引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吧!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種綠色植物——蕨類植物。【新知講解】(一)蕨類植物展示蕨類植物教學圖片。此處插入蕨類植物的圖片,并逐步展示。(以上圖片為素材庫中【教學圖片】)你見過這些植物嗎?在森林和山野的陰濕處經常有它們的身影,它們也經常出現在公園里和花卉市場上。它們的葉常呈羽狀,背面會長出許多褐色的斑塊隆起;它們的莖大多生長在地下。這些植物就是蕨類植物。觀察蕨類植物,它與苔蘚植物相比,有什么異同點呢?播放視頻《【教學實驗】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及其生活習性》。《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及其生活習性》(以上圖片為素材庫中《【教學實驗】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及其生活習性》視頻截圖)講解:與苔蘚植物相比,蕨類植物高大得多,結構也復雜得多。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在這些器官中有專門運輸物質的通道——輸導組織。同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一樣,蕨類植物是不結種子的植物。蕨類植物的葉片背面褐色的隆起是孢子囊群,每個孢子囊群中有多個孢子囊,每個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成熟后從孢子囊中散放出來,如果落在溫暖潮濕的地方,就會萌發和生長。總結蕨類的主要特征。展示《【生物世界】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知識卡片,主要介紹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以上圖片為素材庫中《【生物世界】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知識卡片)思考:為什么說與苔蘚植物相比,蕨類植物適應陸地環境的能力更強?講解:蕨類植物之所以比苔蘚植物更適于在陸地上生活,主要是因為它解決了水的問題。蕨類植物的植物體不僅有莖、葉的分化,而且有真正的根和輸導組織,吸收和運輸水分的能力較強。因此,比苔蘚植物更適應陸地生活。思考:蕨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如何呢?講解:蕨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極為密切。例如,蕨的嫩葉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莖可以食用;海金沙可治尿路感染、尿道結石,用卷柏可治水腫、血癥;生長在水田、池塘中的滿江紅,是一種優良的綠肥和飼料。今天我們所見到的蕨類植物一般都比較低矮,然而,據科學家推測,在距今2億多年前,地球上曾經生長著許多高達幾米、幾十米的蕨類植物,它們構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這些蕨類植物的遺體層層堆積,經過漫長的年代、復雜的變化,就逐漸變成了煤。后來,隨著氣候變化,這些高大的蕨類植物基本上都絕滅了。典型例題例1.某同學在野外發現一株植物,如圖所示,初步判斷為蕨類植物,下列不能作為判斷依據的是( )A.該植物具有假根B.該植物具有真正的莖和葉C.該植物葉背面具有孢子D.該植物具有輸導組織答案:A解析:苔蘚植物具有假根,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即具有真正的根,故A選項不能作為判斷蕨類的依據,符合題意;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且體內有輸導組織,能為植株吸收和運輸營養物質,一般長的比較高大,適應陸地的能力較強,故B、D選項能作為判斷蕨類植物的依據,不符合題意;蕨類植物葉背面有許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故C能作為判斷蕨類植物的依據,不合題意。例2.下列植物屬于蕨類植物的是( )A.紅豆杉B.葡萄C.卷柏D.雪松答案:C解析:紅豆杉、葡萄、雪松都能產生種子,屬于種子植物;卷柏有了根莖葉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無機鹽,并且體內有輸導組織,屬于蕨類植物。例3.貫眾的地上部分是( )A.葉 B.莖C.葉和莖 D.根答案:A解析:貫眾屬于蕨類植物,地上部分是葉,由葉片和葉柄構成,地下橫臥的是莖,莖上須狀的是不定根。例4.葫蘆蘚和腎蕨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都是單細胞生物B.都依靠孢子繁殖后代C.都具有輸導組織D.都有根、莖、葉的分化答案:B解析:葫蘆蘚屬于苔蘚植物,是多細胞的,無根,有假根,起固著作用,有了莖、葉的分化,體內無輸導組織,植株長的矮小,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腎蕨屬于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比較高大,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蕨類植物和腎蕨具有的共同特征是都依靠孢子繁殖后代。例5.在古生代遺體被埋在地下形成現代的煤的植物類群是( )A.藻類植物B.苔蘚植物C.蕨類植物D.種子植物答案:C解析:在古生代,地球上曾經茂盛的生長著高達數十米的蕨類植物,它們構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來,這些蕨類植物滅絕了,它們的遺體埋藏在地下,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炭。六、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了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蕨類植物,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比較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類 生活環境 形態、結構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藻類植物 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 單細胞或多細胞,無根、莖、葉的分化 釋放氧氣。是動物和人類食物的來源、工業級醫用原料等苔蘚植物 大多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 多細胞,矮小,無根,有莖、葉,但莖、葉內無輸導組織 釋放氧氣。儲積水分,保持水土。可用于監測空氣污染程度蕨類植物 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 多細胞,具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 釋放氧氣。優良的綠肥和飼料,可供人類食用、藥用、觀賞等七、板書設計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三)蕨類植物1.生活環境:潮濕的陸地2.形態特征:多細胞,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3.作用:(1)釋放氧氣;(2)食用;(3)藥用;(4)優良的綠肥和飼料;(5)觀賞。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第1課時) 教學設計.docx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第2課時) 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