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初中八年級生物上冊《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學設計課題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學目標 細菌和真菌是怎樣參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細菌和真菌對人和動植物有哪些影響?教學重點 細菌和真菌的共生方式教學難點 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相關的網絡資料。學生準備:預習細菌和真菌腐生、寄生、共生等相關資料。教學過程 課前回顧:細菌和真菌的差異對比,回憶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新知引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示森林落葉的照片, 教師介紹并引導學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考:秋冬時分,森林里枯葉紛紛落下,年復一年,森林里的落葉會不會越積越厚呢?為什么?(自然界中的細菌和真菌等會分解落葉。)二、目標領航出示本課的學習目標。請同學朗讀。細菌和真菌是怎樣參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細菌和真菌對人和動植物有哪些影響?【設計意圖】讓學生掌握本課學習重點。 三、知識探索(一) 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1. 出示面包發霉后的照片,請大家思考:其中的有機物被分解成什么物質?二氧化碳、水、無機鹽。2. 出示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圖,思考細菌和真菌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可以看出:細菌和真菌能將動植物遺體 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可以被植吸收和利用,制造有機物。3. 帶領學生再次總結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強調細菌和真菌起分解者的作用,對自然界的物質循環起重要作用。4. 引出腐生的概念。細菌和真菌分解有機物或已經死亡的生物體,并攝取養分以維持生活,這種現象叫做腐生。(二)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1. 出示寄生的概念:細菌和真菌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種類是寄生生活的,它們能夠從活的動植物和人體內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這種現象叫做寄生。2. 寄生案例介紹:鏈球菌可使人患扁桃體炎、猩紅熱、丹毒等多種疾病。真菌引起的手癬,念珠菌引起的口角炎,鼻竇炎、氣管炎、肺炎、痢疾等都是由細菌引起的。結核桿菌引起肺結核:又叫“癆病”,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除少數發病急促外,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癥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炭疽桿菌引起的炭疽病: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皮膚壞死、潰瘍、焦痂和周圍組織廣泛水腫及毒血癥癥狀,皮下出血;血液凝固不良。黑斑病:由許多種真菌所引致。侵染發生在潮濕季節,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黑色葉斑,有時發生在葉柄、莖和花部。棉花枯萎病:由尖孢鐮刀菌引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發生在棉花的病害。是棉花生產中危害最嚴重的病害之一。在苗期即可發生,嚴重時大量死苗,定苗以后,大量棉株發病,葉片變黃、干枯脫落、直至萎蔫枯死。水稻稻瘟病: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減產,嚴重時減產40%~50%,甚至顆粒無收。小麥葉銹病:由小麥隱匿柄銹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小麥上的病害。主要危害小麥葉片,產生皰疹狀病斑。玉米瘤黑粉病:又名瘤黑粉病、黑穗病等。一般苗期發病較少,抽雄后迅速增多,受害組織因受病原菌刺激而腫大成瘤。3. 引出寄主和宿主的概念。4. 出示共生的概念。有些細菌和真菌與動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們相互依賴,彼此有利,這種現象叫做共生。提問:既然是共生,那么共生中的各種生物為對方提供了什么?5. 共生案例分享:地衣——生長在舊墻壁、樹干或巖石上,呈灰綠色、硬殼狀的植物斑塊。 ( http: / / www.21cnjy.com / )豆科植物的根瘤——根瘤菌可與豆科植物形成共生固氮體系。根瘤菌可以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質。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牛、羊、駱駝等食草動物的胃腸內,生活著一些細菌,可以幫助動物分解草料中的纖維素。動物又可以為這些細菌提供生存的場所和食物。人的腸道中也有多種細菌,大部分屬于正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菌群,對人體沒有危害,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能制造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益生菌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抑制有害菌生長。6. 過多服用抗生素會對腸胃有什么影響?過多吃抗生素類的藥物,可以殺死對人體有用的細菌,使腸道內的有益菌群失衡,有可能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四、歸納總結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小試牛刀師生一起完成課堂測驗。課后作業 1.完成課后對應習題2.預習下節課內容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本課是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的第4節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對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進行具體研究,對腐生、寄生、共生的異養生活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大量的案例分享,加深學生的印象。由于本課內容與學生息息相關,因此可鼓勵學生多分享自己知道的案例。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 腐生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異養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 寄生與動物、植物、人 共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