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免疫教學目標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2.區別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4.提高資料收集、分析及處理能力;5.懂得如何健康生活,珍愛生命。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2.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教學難點】說出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區別。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設疑:流感流行季節,有的人能始終健康的工作、學習、生活,而有的人卻未能幸免。每當春暖花開之季,有人會因對花粉過敏而出現打噴嚏、流鼻涕或皮膚出現紅斑等癥狀。我們怎樣解釋這些現象呢?【學生】帶著疑問進入新課的學習。二、講授新課(一)人體的免疫功能【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天花疫苗的誕生過程,感受人類在抵御傳染病的過程中作出的不懈努力。【學生】閱讀教材。【教師】除了天花以外,人類的生活環境中還存在著其他病原體,我們每時每刻都可能接觸病原體,但在多數情況下,仍然健康地生活著,這是為什么呢?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說出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由哪些結構組成?【學生】閱讀教材,嘗試回答。【教師】評價學生的回答并講解:皮膚和黏膜等作為天然屏障,構成了人體抵御病原體入侵的一道免疫防線。【教師】當人體受到損傷時,一部分病原體能夠突破人體的天然屏障——皮膚和黏膜,侵入人體。這時,人體靠什么來抵御病原體呢?【學生】閱讀教材,回答。【教師】評價學生的回答并講解:當病原體侵入人體時,人體內多種殺菌物質和具有吞噬能力的細胞就會發揮作用,清除病原體,如血液中的白細胞吞噬病原體,阻止病原體在人體內傳播。殺菌物質和具有吞噬能力的細胞,構成了保護人體的第二道免疫防線。【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人體第一、二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學生】總結、回答。【教師】小結人體第一、二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建議播放演示動畫:【知識探究】人體抵御病原體侵害的第一、二道防線)【教師】提問:第一、二道防線有何共同特點?【學生】閱讀教材,回答。【教師】總結講解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和特點:由皮膚、黏膜和具有吞噬能力的細胞等構成的免疫防線,是人體生來就有的。它們既不針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又不具有選擇性或特異性,對多種病原體都具有防御作用,這樣的免疫作用稱為非特異性免疫。【教師】講述:不管第一、二道防線多么堅固,病原體仍可能突破這些防線,損害機體,危及健康。幸好,人體還有第三道防線。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關于人體第三道防線的內容。提問:(1)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由什么組成?(2)人體免疫器官主要有哪些?免疫細胞主要指什么?【學生】閱讀教材,回答。【教師】評價學生的回答并講解:(1)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2)人體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脾、扁桃體和淋巴結。它們能促進免疫細胞發揮功能。【教師】第三道防線主要靠什么物質發揮免疫功能?【學生】閱讀教材,回答。【教師】當某種病原體侵入人體時,受到刺激的淋巴細胞能夠產生抵抗這種病原體的抗體。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病原體等稱為抗原,抗體是一類特殊的蛋白質,能夠識別相應的抗原并消滅它們。在抗原被消滅后,有些抗體仍然能夠較長時間地留在體內,當同樣的病原體再次侵入時,存在于人體內的這些抗體就會迅速識別并消滅它們。通過免疫細胞產生抗體來抵御病原體,也是人體的一道免疫防線。這種免疫功能是后天獲得的,通常只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發揮作用,這樣的免疫作用稱為特異性免疫。(建議播放視頻:【知識解析】免疫作用的過程)【教師】總結人體三道防線的作用。(建議播放視頻:【生物世界】人體免疫系統對抗流感病毒)(二)計劃免疫【教師】同學們都進行過預防接種嗎?都打過哪些預防針?【學生】結合自身經歷,回答。【教師】引出計劃免疫的概念,并進行講解。【學生】聽講,了解計劃免疫的概念。【教師】為了保護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兒童從剛出生即開始進行預防接種。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計劃免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建議使用知識卡片:【生物世界】“四苗”預防接種)【學生】聽講或閱讀卡片,了解“四苗”預防接種的知識,感受我國對預防接種工作的重視,以及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關注。【教師】講述計劃免疫的意義:計劃免疫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簡便易行的手段,可以達到控制和消滅傳染病的目的,也是貫徹以“預防為主”的主要措施,對于保護兒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質、造福子孫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生】聽講,認同計劃免疫的意義。【教師】指導學生課下調查社區的預防接種情況。(建議使用活動卡片:【活動設計】調查疫苗接種率)【學生】分小組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查預防接種情況。課堂反饋1.有些哺乳動物常用沾滿唾液的舌舔傷口,能使傷口好轉。其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C )A.抗體 B.消化酶 C. 溶菌酶 D. 抗原2.下列屬于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的是( C?。?br/>A. 溶菌酶和肝臟 B. 血液和消化液C. 淋巴結和淋巴細胞 D. 皮膚、黏膜3.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是( A ?。?br/>A. 抗原 B. 病毒 C. 病原體 D. 細菌四、課堂小結【教師】和學生一起小結本節的知識,學生邊講教師邊板書,或通過課件展示。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