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水的凈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認識自然界中的水與純水的區別。 2、知道吸附、沉淀、過濾等方法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凈化。 3、初步學會過濾的基本操作方法。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水的凈化過程的初步探究,認識凈化水的方法及根據物質的性質進行分離的實驗原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過濾實驗、吸附實驗等,學會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增強學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學的欲望。二 、教學重點認識沉淀、過濾、吸附等凈水的方法。三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過濾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四 、教學準備 準備好一杯渾濁的天然水; 準備過濾所用儀器、材料:漏斗、燒杯(100mL,每組3只,一只內有渾濁的天然水)、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濾紙、剪刀、滴管。五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引入課題 告訴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課題2《水的凈化》。 傾聽 引入本課主題—水的凈化。二、純水與天然水 1、檢查學生完成《導學案》情況 抽學生匯報《導學案情況》純水與天然水的認識答案。 學生傾聽、比較。 督促學生做好課前預習。2、小結學生完成《導學案》情況 評講《導學案》答案,并出示河水、井水、純凈水等樣品給學生認識。 學生傾聽、觀察、比較。 加深學生對水、天然水組成的認識。3、天然水的組成 結合PPT告訴,天然水中含有許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雜質。 學生傾聽、比較、記憶。 不斷豐富學生的化學知識。4、什么是水的凈化 告訴學生把水中的不溶性和可溶性雜質除去,得到純凈的水的過程就叫水的凈化。 學生傾聽,理解,記憶。 學生理解什么是水的凈化三、凈化水的方法 1、我們家里采用哪些方法來進行水的凈化 提問:同學們說說家里采用哪些方法來進行水的凈化?老師點評。(沉淀、煮沸) 學生思考、匯報。 化學與生活相聯系。2、自來水廠采用的進水方法 安排學生看PPT(或圖4-14)完成教材第74頁討論。 學生看PPT(或圖4-14)完成教材第74頁討論,并匯報結果。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老師評講學生匯報的結果。(沉淀、過濾、吸附、消毒) 學生記憶 不斷的化學豐富知識。3、明礬在水的凈化中的作用 教師演示(實驗4-1) 學生觀察、思考填好教材(實驗4-1)現象結論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教師小結明礬在水的凈化中的作用。 學生熟記 培養學生的記憶力。4、凈化水的方法 小結水的凈化方法。 學生熟記 豐富學生的化學知識。四、過濾(實驗4-2) 1、過濾器的制作。 教師演示;指導。 學生觀看并制作過濾器。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2、組裝過濾裝置 教師示范。 學生觀察組裝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3、過濾 教師示范,并對學生過濾中的問題點評。 學生過濾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4、過濾操作要點。 教師小結過濾操作要點(一貼、兩低、三靠)并用PPT放出 學生記住。 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五、課堂小結 1.天然水的凈化方法有:沉淀、過濾、吸附、蒸餾。 2.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和液體分離的方法,過濾時要注意“一貼、兩低、三靠”。六、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與應用2-4題。附板書設計課題2水的凈化1、天然水有河水、井水、海水等;含有許多不溶性和可溶性的雜質。2、水的凈化方法有:沉淀、過濾、吸附、蒸餾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