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6.1《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學案 第 課時主備教師: 審查人:【學習要求】了解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主要見證是文字和史學典籍理解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義 再創中華文化新的輝煌重、難點 中華文化的特征源遠流長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自學過程】自主探究基礎知識(抓關鍵詞) 小組合作探究一、古代輝煌的歷程 1、結合教材P62-63的圖片、材料,請簡要分析四個文明發祥地的存在與發展、簡述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華文化具有怎樣的基本特征?二、薪火相傳,一脈相承1.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1)文字:①作用:②意義:(2)史書典籍:①意義:②原因:③特點: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1)原因:(2)包容性:①含義:②意義: 2、學生展示自己掌握的外語的文字書寫。3、舉例說明文字怎樣在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作用?4、舉例分析史書典籍是如何見證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的。三、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1.古代:2.近代:3.現代:再創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5、教材P65的活動。【知識測評】一、最佳選擇題:1.中華文化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期是( )A.春秋戰國時期 B.秦朝 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2.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相比較,從發展結果看,其特征是( )A.發源地不同 B.傳承的民族不同C.傳承的范圍、地區不同 D.傳承的時間不同3.下列說法能夠證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是①發源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漢字是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③北宋時的《資治通鑒》為后世所傳播,被統治階級所借鑒 ④我國民族眾多,方言也較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下列對中華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確的有①對中華文化的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 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③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并與之和諧相處 ④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近代中國文化衰微的原因有①中國封建統治的日漸沒落 ②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沖擊 ③維新運動出現 ④洋務運動出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二、綜合探究6.材料一:考古學家在六千年前刻畫在陶器上的符號上發現了漢字的雛形,中華民族創造的燦爛文化,大部分是用漢字記錄下來、流傳后世的,歷朝歷代都以漢字作為官方文字。材料二:相傳我國在夏商時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歷朝歷代都設置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終身世襲,這使他們能夠將大量的史實記載下來,將豐富的史料積累下來。結合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有關知識回答:(1)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2)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起到了什么作用?1、B 2、D 3、C 4、D 5、A6、(1)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漢字和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2)漢字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見證之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文字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數千年來,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漢字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www.3.6.2《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導學案 第 課時主備教師: 審查人:【學習要求】了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表現理解 各民族文化特征、關系及對中華文化的意義重、難點 各民族文化特征、關系及對中華文化的意義【自學過程】自主探究基礎知識(抓關鍵詞) 小組合作探究一、獨樹一幟,獨領風騷1.文學藝術①作用:②風格:③地位:2.科學技術①地位:②特點:③意義: 1、閱讀P66-68,思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通過哪些方面來表現的,請舉例說明。2、舉例(或是從所給出的作品中選擇一個)各國的文學藝術的代表作品及其反映的時代精神生活。3、從科技的角度舉例分析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1.成因:2.關系:3.表現: 4、選擇一個具體的文化形式舉例分析其地域差異,說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5、閱讀P68-69的材料,比較吳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異。三、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1.我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①雕刻建筑藝術:②民族文學:2.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意義:①關系(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②地位:③關系(民族文化之間):④意義: 6、“憶一憶”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指的是什么?其本質上有怎樣的特點?7、在課前準備的基礎上,選擇其中的優秀者給大家介紹民族文化的特色。【知識測評】一、最佳選擇題:1.下列對中國文學藝術評價不正確的是( )A.中華文學藝術歷史悠久 B.中華文學藝術內涵豐富,形式絢爛多彩C.中華文學藝術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D.中華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中獨樹一幟,占居首位2.下列關于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對中華文化重要性的看法正確的是( )A.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B.我國的“神舟”系列載人航天成功體現了我國科技處于世界前列C.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特點D.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3.下列對“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理解正確的有( )A.這是由我國各地的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造成的B.這體現了我國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C.吳越文化是典型的水鄉文化,滇黔文化具有邊陲山寨文化特征D.不同區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4.中華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對民族文化認識錯誤的是( )A.民族文化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無認同感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性,又有中華文化的共性 D.都是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二、綜合探究5.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出自維吾爾族人民,是一部著名套曲。二十四史中的《遼史》、《金史》和《宋史》是許多少數民族史學家參加編寫的。藏族的《格薩爾王傳》、蒙古族的《江格爾》和柯爾孜族的《瑪納斯》被譽為三大英雄史詩。維吾爾族的《福樂智慧》和彝族的《阿詩瑪》也是譽滿中外的敘事詩。同時,早在唐朝,白族張勝溫繪出的梵畫長卷,長達十丈,共有628個菩薩像,工細生動,是我國古代繪畫精品。上述材料體現了中華文化發展的什么特點或道理?參考答案:1、D 2、D 3、A 4、B5、(1)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著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2)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www.ks5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2013-2014學年高中政治(必修三)精品導學案:6.1《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doc 【人教版】2013-2014學年高中政治(必修三)精品導學案:6.2《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