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 水的浮力(1)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浮力: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向上托起的力。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物體浸在氣體中也會受到浮力的作用。2.浮力的測量:先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測量出物體的重力G,再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重力G′,兩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差就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G-G′。3.阿基米德原理 (1)原理內容: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所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數學表達式:F浮=G排液=ρ液gV排。 (2)從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只跟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有關。 (3)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浮力的計算。二、重要提示在運用阿基米德原理進行計算時應注意:在公式F浮=ρ液gV排中,ρ液是指物體所浸入液體的密度,而不是物體的密度;當物體全部浸入液體時,V排=V液,當物體僅部分浸入時,V排公式中g是個常量,單位是牛/千克,因而在計算時,密度的單位必須用千克/米3,體積的單位用米3,浮力的單位是牛。若單位不符合,則必須先進行換算后才能計算。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論證明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如何從理論上對這一原理作出證明呢? 我們設想在靜止的液體中,取外形不規則的一部分液體(如圖1.3—1所示),我們甚至可以設想,這部分液體與外界液體之間用一層極薄的膜隔開。圖中箭頭表示周圍液體對這部分液體的表面不同位置的作用力。如果我們用一個力F代替這部分液體表面不同位置受到的力,使這個力產生的效果與液體表面受到的所有力產生的效果相同,那么,這個力就是這部分液體受到外界液體的浮力。由于整個液體是靜止的,可見力F必與這部分液體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現在假設把這部分液體取出,用形狀完全相同的固體代替,那么,這個固體表面上各點所受的壓力跟原來取出的這部分液體完全一樣。也就是說,這個固體受到液體向上的浮力與原 圖1.3一l 來那部分液體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完全一樣。由此可得,固體受到外界液體對它向上的浮力就等于被固體排開的那部分液體受到的重力,方向向上。【例l】如圖1.3—2所示是認識浮力的探究實驗。圖1.3—2(1)將物體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時,如圖甲所示,物重G=__________牛。(2)當用手向上托物體時,如圖乙所示,手對物體向上的托力F2=___________牛。(3)當物體浸入水中后,如圖丙所示。將實驗丙與實驗甲、乙對照,說明水對物體也有向上的托力,即浮力。實驗中水對物體的浮力F浮=__________牛。 (4)該實驗是通過 ____________的方法建立起浮力概念的。【解析】本題通過等效替代的科學方法,以稱重法測浮力為載體建立起了浮力的概念。【答案】(1)5 (2)3 (3)2 (4)等效替代關于浮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及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B.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C. 體積大的物體受到的浮力一定大D.浸在空氣中的物體也受到浮力的作用【解析】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有F浮=ρ液gV排,A、B選項說法正確。因為阿基米德原理不僅適用于液體,也同樣適用于氣體,所以D選項說法也正確。物體的體積大,不一定排開液體的體積也大,例如物體只有部分體積浸入液體中,另外,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答案】C同步訓練 A組如圖是小軍同學探究“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示意圖,彈簧測力計上的每格表示0.5牛。請回答下列問題:(第1題) (1)根據a、c兩圖可知,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牛。 (2)根據a、b、c三次實驗,他得出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無關,你認為他的觀點是__________(填“正確”或“錯誤”)的。 (3)根據圖______和圖d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它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2.人在齊胸深的水中時,會感到輕飄飄的,這是因為 ( ) A.人在水中受到的重力變為零 B.人在水中受到的重力變小了,但不為零 C人在水中受到水對他向上的浮力 D.人在水中受到水對他向下的壓力3.在學習“浮力”的知識時,老師要求同學們完成下面四項內容。 (第3題)如圖甲所示,在水桶中裝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飲料罐按入水中越深(未完全浸沒),觀察發現水面升得越高,說明飲料罐排開水的重力越大;同時感受到手對飲料罐向下的壓力也越大,這說明飲料罐受到向上的浮力_______(填“越大”“越小”或“不變”)。于是同學們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跟排開水的重力有關。如圖乙所示,在彈簧測力計下面掛一石塊,測得石塊重力為G,把石塊浸入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則石塊所受浮力的表達式為F浮=_______。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重力大小的關系”時,老師提供足夠的器材,同學們設計并完成實驗,下表是某組同學記錄的數據,請在空格處填上適當的數據。 (4)分析上表數據可得出結論:___________。4.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于2012年6月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下潛6次,下潛深度突破7000米。設海水的密度不變,下列與潛水器有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下潛越深,受到海水的壓強越大 B. 受到海水的壓強與其自身的體積有關 C.浸沒前,下潛過程中受到的浮力越來越大 D.浸沒后,下潛過程中受到的浮力不變5.甲、乙兩物體的體積相等,在液體中分別向上和向下運動,如圖所示, 它們此時受到的浮力的大小關系是 ( )A. 甲大 B.乙大C. 一樣大 D.無法比較 (第5題) 6.熱氣球飛行作為一個體育項目正日趨普及。如圖所示,現有一個體積為100米3的熱氣球,靜止在空中,若已知空氣的密度為l.29千克/米3,則此時它所受的浮力是(ρ取10牛/千克) ( )A. 129牛 B. l290牛C.12900牛 D.129000牛7.目前在長江上有很多游覽長江三峽的豪華游輪,已知某游輪滿載時的排水量是4860噸,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是2.7米。 (第6題)(ρ取l0牛/千克) (1)滿載時游輪的總重是多少牛?游輪浸入水中的體積是多少? (2)當該游輪從長江駛到海里時,吃水深度是變大還是變小?請說明理由。同步訓練 B組8.一棱長為a的立方體鐵塊從如圖所示的實線位置(此時該立方體的下表面恰好與水面相平),下降至圖中的虛線位置,則下列能正確反映鐵塊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鐵塊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關系的 圖象是 ( ) (第8題) 9.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實驗中,小明同學的一次實驗操作過程如圖所示。 (第9題)(1)測出鐵塊所受到的重力G鐵;(2)將水倒人溢水杯中;(3)把鐵塊浸入溢水杯,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F;(4)測出小桶和被排開水的總重G;(5)記錄分析數據,歸納總結實驗結論,整理器材。分析評估小明的實驗,指出存在的問題并修正。10.一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有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如圖已給出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實驗圖象,已知徘一l.0×103千克/米3,ρ取10牛/千克。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圓柱體在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700帕 B.圓柱體的重力為l2牛 C.圓柱體所受的最大浮力為8牛 D.圓柱體的密度為l.5×103千克/米3 (第10題)11.小明和小華分別用重為1牛的橡皮泥、彈簧測力計、細線、燒杯和水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形狀的關系。他們將各自的橡皮泥依次捏成圓錐體和圓柱體進行實驗,實驗過程及相關數據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第11題)(1)圖A中橡皮泥所受浮力為_________牛。(2)他們經過交流發現實驗結論不一致,你認為__________的實驗方案得出的結論更可靠,另一方案得出的結論不可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初中科學學習中與上述實驗方法相同的實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舉一例即可)。1.3 水的浮力(2)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浮沉條件:浸沒在液體里的物體同時受到重力和浮力作用,它的浮沉取決于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系。(1) F浮>G物,物體上浮;(2) F浮=G物,物體懸浮;(3)F浮2.漂浮條件:F浮=G物。 +3.浮沉條件的應用(1)輪船:根據物體漂浮在液面上的條件工作。(2)潛水艇: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上浮和下潛。(3)氣球和飛艇:利用氣體的浮力來升空,靠改變氣囊里氣體的體積從而改變浮力的大小來實現浮沉。(4)密度計:利用物體漂浮在液面上的條件工作。二、重要提示1.“上浮”“漂浮”和“懸浮”的區別(1)上浮是當F浮>G物時,物體向上運動的過程;(2)漂浮是物體部分露出液面靜止在液面上,此時物體受平衡力作用,F浮=G物,V排(3)懸浮是物體全部浸入液面下,可以停留在液體中任何深度處,F浮=G物,V排=V物。2.“浸在”與“浸沒”的區別(1)“浸在”——既可指物體全部浸入液體中,也可指物體部分浸入液體中;(2)“浸沒”——指物體全部浸入液體中。3.根據實心物體的密度ρ物和液體密度ρ液判別浸沒在液體中物體的浮沉。 F浮=G排液=ρ液gV排 G物=m物g=ρ物gV物g是常數,V物相等,因而比較F浮和G物的大小,只要比較ρ液和ρ物的大小即可。若ρ物<ρ液,則物體上浮;若ρ物=ρ液,則物體懸浮;若ρ物>ρ液,則物體下沉。科學廣場 深海潛水,中國有蛟龍2010年8月26日,科學技術部和國家海洋局在北京聯合宣布,我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到海平面以下3759米處,并將一面國旗插在3759米深的南海海底(如圖1.3—3所示)。2011年7月26日,它首次成功下潛至5000米 。據介紹,未來“蛟龍號”的使命包括運載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進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熱液噴口等復雜海底地形有效執行各種海洋科學考察任務,開展深海探礦、海 圖1.3—3底高精度地形測量、可疑物探測和捕獲等工作,并可以執行水下設備定點布放、海底電纜和管道的檢測以及其他深海探尋打撈等各種復雜作業。據現場總指揮劉峰介紹,“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采用的是無動力下潛與上浮。所謂無動力就是在下潛的過程中,艙內有兩塊壓鐵,使潛水器具備負浮力,就會按照一定的速度下潛。當到達指定的深度后,會把其中的一塊壓 鐵拋載,潛水器就處于零浮力狀態,可以在這個深度實現一些 作業。當任務完成后,再拋棄另一塊壓鐵,則潛水器就具備了正浮力,潛水器就會自動上浮,到達水面。 中國載人深潛試驗完成了從零到3700米水深的重大跨越。專家稱,這一海上試驗成功實現了中國深海裝備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標志著中國繼美、法、俄、日之后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提升了我國在深海技術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增強了中國海洋科技界走向深海的信心。解題指導【例l】體積是5分米3的鐵球重39.2牛,將它放人水中,它將 ( )A.上浮 B.下沉C.懸浮 D.無法判斷【解析】判斷物體的浮沉有兩種方法:受力分析法:鐵球受到的浮力為F浮=G排液=ρ液gV排=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5×10-3米3=49牛>39.2牛,因為F浮>G球,所以鐵球上浮。(2)密度比較法:計算出球體的平均密度,與水的密度相比較,確定其沉浮。鐵球的密度:ρ====0·8X 103千克/米3<1.0×103千克/米3,因為ρ球<ρ水,所以鐵球上浮。 【答案】A【例2】將質量為100克的物體投入盛有l00毫升酒精(已知ρ酒精=0.8×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的量筒中,物體靜止后,酒精液面上升到200毫升刻度線處,則該物體在量筒中的情況是 ( )A.物體沉在量筒底部B. 物體漂浮在酒精液面上C.物體懸浮在酒精中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解析】方法一:物體的浮沉取決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V排=20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1×10-4米3。F浮=m排g=ρ酒精g V排=0.8×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10-4米3=0.8牛,G物=m物g=0.1千克×10牛/千克=1牛>F浮=0.8牛,則物體在酒精中下沉。方法二:也可以比較m排與m物來判斷物體的浮沉。m排=ρ酒精V排=0.8×103千克/米3×1×10-4米3=0.08千克【答案】A同步訓練 A組1.下列場景中,主要依靠空氣浮力而“飛天”的是 ( )小明將重為3牛的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先后浸沒在水和鹽水中,石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甲、乙所示,則石塊在水中所受浮力為______牛;從圖中還可看出石塊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________有關,若剪斷圖中的細線,石塊將________(填“上浮”“懸浮”或“下沉”)。 (第2題) (第3題)如圖所示,甲、乙兩杯鹽水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同一只雞蛋先后放入甲、乙兩杯中,在甲杯中處于懸浮狀態,所受浮力為F甲;在乙杯中處于漂浮狀態,所受浮力為F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F甲< F乙 D. F甲> F乙 4.某航空母艦出海試航,當航母在平靜的水面航行時,它所受的浮力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的總重力。當航空母艦上艦載飛機起飛后,它排開水的體積_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在幫媽媽做家務的時候,小明發現兩根相同體積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圖所示。由此可知甲比乙 ( ) A.所受浮力小 B.質量大 C.所受壓強大 D.密度大 (第5題) 6.有一種被稱作“跟屁蟲”的輔助裝備是游泳安全的保護神。如圖所示,“跟屁蟲”由一個氣囊和腰帶組成,兩者之間由一根線連接。正常游泳時,連接線是松弛的,氣囊漂浮著,跟人如影相隨。在體力不支等情況下,可將氣囊壓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情況下 ( )A. 人的重力減小了B.人所受重力的方向改變了C.氣囊排開水的體積變小了D.氣囊受到的浮力變大了(第6題)7.如圖,某物塊用細線系在彈簧測力計下,在空氣中稱時示數是15牛,浸沒在水中稱時示數是5牛, 則此時物塊受到水的浮力為_________牛,物塊的密度為________千克/米3。(水的密度為1.0×103千克/米3) (第7題) (第8題)8.在探究“物體的上浮或下沉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中,同學們將新鮮蘿卜浸沒在水中松手后,蘿卜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圖所示。為了使漂浮的蘿卜沉下去,小明將一根鐵釘全部插入蘿卜中,小華也用同樣的鐵釘,但只將其一半插入蘿卜中,再次將蘿卜浸沒在水中松手,結果兩只蘿卜均沉入水底。從物體受力的角度來看,他們在蘿卜中插入鐵釘是為了改變_____力的大小,從而使浮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從他們探究的方法來看,_____(填“小明”或“小華”)的方法更合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步訓練 B組9.如圖所示,體積相同的A、B兩實心球靜止在水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兩球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B. 兩球受到的浮力不等,A球受到的浮力較大 C.兩球的密度不等,B球的密度大 D.A球的重力一定大于B球 (第9題)10.在一根表面涂蠟的細木棍的一端繞著適量的鐵絲,把它分別放到甲、乙、丙三種密度不同的液體中,木棍浸入液體里的情況如圖所示,則木棍在三種液體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種液體密度P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 )(第10題)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B.F甲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11.小明和小華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器材,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他們探究活動的過程如下:(第11題)(1)探究蠟塊上浮的條件 ①測量蠟塊的重力 小明設計的方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蠟塊的重力。 小華設計的方案:用天平測出蠟塊的質量,求出重力。你支持________(填“小明”或“小華”)的方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測量蠟塊受到的浮力小明在量筒中放入適量的水,當把蠟塊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時,測出蠟塊排開水的體積,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認為上述操作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過比較蠟塊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體上浮的條件。 (2)探究石塊下沉的條件 ①測量石塊的重力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塊的重力。 ②測量石塊受到的浮力 小明利用量筒測出石塊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小華依據另一種原理,采用不同的方法也測出了石塊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過比較石塊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體下沉的條件。12. 在“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實驗中,張聰同學將雞蛋放入盛有密度為l.1×103千克/米3的鹽水的量筒中,雞蛋恰好能處于靜止狀態,測得雞蛋排開鹽水的體積是5×10-5米3。該雞蛋的重力是多少?g取l0牛/千克)(2)請說出使雞蛋下沉的可行方案。1.3 水的浮力(3)學習指要求浮力的常用方法稱重法:F浮=G物一F。其中G物是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F是物體浸入液體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2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3)平衡條件法:當物體在液體中處于懸浮或漂浮狀態時,F浮=G物。在以上公式的運用中,首先要考慮的是平衡條件法,即F浮=G物。 ,解題指導【例l】用如圖l.3--4所示的實驗,研究浮力大小與深度的關系。根據測得的實驗數據,作出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物體下表面在水中所處深度h的關系圖象。根據該圖象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g取10牛/千克) ( ) 圖1.3-4 A.物體的質量是12千克B.物體的密度為1.5×103千克/米3。C.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為6牛D.浮力的大小總是隨著深度的增加而變大【解析】分析圖象,當h=0時,F=12牛,物體的重力 G=12牛,m物= ==l.2千克。當h從4厘米到6厘米時,F=4牛,則物體浸沒在水中時F浮=l2牛-4牛=8牛,V物=V排===8×10-4米3ρ物===1.5×103千克/米3【答案】B【例2】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這一問題時,班里的“物理小博士”為同學們做了如圖l.3--5所示的一系列實驗,請你從中選出一些圖,針對某一個因素進行探究,并通過分析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說明你的探究結果。 圖1.3—5(1)探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選用的圖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3)探究的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該題是一道探究題。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浮力的大小只跟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這兩個因素有關。題目中物體所受的浮力可以用稱重法計算出,因為浮力的大小同時與兩個因素相關,故在探究時應利用控制變量法,先使其中一個因素不變,再探究得出物體所受的浮力與另一個因素的關系。【答案】(1)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2)①②③或①②④ (3)在同種液體中,物體排開的液體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或:(1)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2)①④⑤ (3)在不同液體中,液體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同步訓練 A組金魚缸中小金魚口中吐出的小氣泡,在升至水面的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這個過程中氣泡所受浮力將 ( ) A.不變 B.變大 C.變小 D.無法確定 (第l題) (第2題)小明看到雞蛋在鹽水中漂浮,他沿燒杯壁緩慢加入清水使雞蛋下沉,如圖所示。在此過程中,雞蛋受到的浮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是 ( )有一個實心圓柱形物體,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稱重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10牛;當把物體一半體積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4牛。求:(g取10牛/千克) (1)物體的體積; (2)把物體從彈簧測力計上取下投入水中靜止時,物體受到的浮力。4.一個雞蛋懸浮在配制好的鹽水中,要使它浮到水面上,可以 ( ) A.向鹽水中加些水 B.向鹽水中加些鹽 C. 將鹽水倒掉一些 D.以上方法都不行5.某物體的質量為60克,當把它放進盛滿水的容器時,溢出50毫升的水,則此物體 ( )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容器底部 C.懸浮在水中 D.無法判斷6.如圖所示,三個體積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分別靜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A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B. A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C.C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D.C球所受的浮力最小(第6題)7.小科同學家里有一金屬塊,不知由什么金屬制成。小科為了測定它是何種金屬,進行了如下實驗:先用細線吊著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然后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 (第7題)(1)金屬塊所受的重力是________牛,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牛。(2)根據小科同學測得的數據,請通過計算來判定它可能是什么金屬。(g取10牛/千克)同步訓練 B組8.一個密度均勻的實心物體懸浮在某一種液體中,若將此物體均勻地切成兩塊,并輕輕地取出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液體中 ( ) A.將上浮 B.將下沉 C.仍然是懸浮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9.假如地球的引力減小一半,那么對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來說,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與原來相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船受到的重力和船的吃水深度都不變 B.船受到的重力和船的吃水深度都減小 C. 船受到的重力減小,船的吃水深度不變 D.船受到的重力不變,船的吃水深度減小10.小吳同學為探究力之間的關系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彈簧測力計下端吊著的鋁塊逐漸浸入臺秤上盛有水的燒杯中,直至剛沒入水中(不接觸容器,無水溢出)。在該過程中,下列有關彈簧測力計和臺秤示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不變 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也不變 C.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增大 D.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增大11.如圖甲所示,石料在鋼繩拉力的作用下從水面下方以恒定的速 度上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圖乙所示是鋼繩拉力F隨時間t變 (第l0題)化的圖象,若不計水的摩擦力,求:(g取10牛/千克) (第ll題) (1)石料完全浸沒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 (2)該石料的體積; (3)該石料的密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名師導學——1.3 水的浮力(1).doc 名師導學——1.3 水的浮力(2).doc 名師導學——1.3 水的浮力(3).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