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學期復習提綱第一單元 步入青春年華第一課 感受青春律動(P2)第一站 青春多美好(P3) 1、人的一生需要經歷哪些發展時期?從人類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來看,人的一生需要經歷八個連續發展的不同時期,即:胎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2、進入青春發育期后,人的生理有哪些變化?(1)性機能發育成熟,第一、第二性征開始出現。(2)身體外形急劇變化。(3)體內機能迅速健全,特別是大腦和神經系統基本成熟。3、為什么說青春期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P4)(1)青春期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2)青春期也是智力迅速發展的時期。(3)青春期還是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4)青春期的情感、情緒十分豐富。(5)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階段。第二站 五彩青春路(P7) 1、青春期有哪些心理特征?(P8)(1)困惑是青春期的正常反應。(2)獨立意識不斷增強是青春期的重要心理特征。(3)嘗試接觸社會、理解社會是青春期的行為特點。2、青春期的三個主要心理矛盾是什么?(P9)(1)渴望獨立與現實依賴的矛盾。(2)心里閉鎖與求得理解的矛盾。(3)性發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第三站 青春圓舞曲(P10)1、怎樣度過我們的青春期?(P11)(1)我們要主動適應生活中的變化。(2)我們要積極尋求適當的解決方案。(3)我們要學會設計自己的青春之路。第二課 共享花季友情(P15)第一站 青春平行線(P16) 1、男女生之間有何差別?(P17)女性的感知覺、注意力一般優于男性;女性擅長形象記憶、情感記憶、機械記憶;男性比較擅長邏輯記憶和理解記憶;思維發展方面,女性的形象思維勝于男性,男性的抽象思維超出女性;意志發展方面,男性在堅持性、果斷性等方面普遍優于女性;在個人興趣方面,男性的興趣要比女性更廣泛、更持久、更具有效能。等等2、為什么說異性同學之間的交往是必要的?(P18)與異性同學的正常交往,不僅能夠擴大我們的生活交往范圍,增強我們與人溝通的能力,還能使不同的個體相互影響,彼此在性格上相互滲透,促進我們的身心發展。能使我們的性格更為豁達,情感更為豐富,一直更加堅強,在學習與生活中共同成長。第二站 友情價更高(P18) 1、怎樣與異性相處?(P19)(1)學會與異性相處。①注意把握分寸,既不能過于冷淡、拘謹,也不能太親密、隨便。②要注意和對方保持適當的空間距離。(2)學會正確對待異性的好感①對異性產生好感,是一種正常現象,但不能沉溺其中。②應全面了解和認識對方,既要看到對方的優點,還要提醒自己:欣賞對方的優點是為了向對方學習。③當對方表達愛慕之情時,要學會拒絕。(3)要更多地參加集體活動。集體活動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交往空間,能使同學減少獨自面對異性的羞澀和困窘,滿足我們的交往需要。2、異性同學交往的注意事項(P20)第二單元 養成交往品德第三課 誠實為本(P26)第一站 誠實最好(P27) 1、誠實的意義有哪些?(P27)(1)誠實能使我們心懷坦蕩,形成健康的人格。(2)誠實能使我們獲得他人的信任和友誼。。(3)誠實能使社會生活更加健康和諧。2、關于誠實的法律規定有哪些?(P29)第二站 誠實待人(P30) 1、怎樣做到誠實待人?(P30)(1)我們要真誠待人。(2)做誠實的人,就必須履行承諾。(3)做誠實的人,要堅持實事求是。(4)做誠實的人,就要在自己做錯事后敢于承擔責任,認真改正錯誤。(5)做誠實的人,也要講究策略。第四課 信任無價(P35)第一站 信任最珍貴(P36) 1、誠實與信任有何關系?(P36)誠實和信任是不可分的,只有誠實的人才能獲得信任。2、信任他人和獲得他人的信任有何重要意義?(P37)3、信任的重要性是什么?(P37)信任是人們感情的重要紐帶,可以使交往更為順暢。4、信任的作用是什么?(P37)相互信任可以增進人們的情感。信任能夠減少猜忌,消除疑慮,降低交往成本,提高交往效率。第二站 相互信任(P39) 1、怎樣才能做到相互信任?(P39)(1)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信任他人。(2)要珍視他人對自己的信任。(3)要努力做一個值得信任的人。(4)信任不等于輕信。第五課 尊重他人(P43)第一站 尊重乃公德之始(P44) 1、尊重的含義是什么?(P44)(1)尊重是對他人的尊敬和重視。(2)尊重是對他人的人格而言。2、尊重的意義是什么?(P45)(1)尊重是公德的前提。(2)尊重是和諧社會的基礎。第二站 學會尊重(P47)1、我們要如何尊重他人?(P48)(1)尊重他人,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能妨礙他人。(2)尊重他人,需要有禮貌地與人交往。(3)尊重他人,還應該懂得敬重老人、照顧女性、關愛兒童。(4)尊重他人,還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宗教和習俗。(5)尊重要發自內心,出自真誠。第三單元 珍視公民資格第六課 公民的權利(P54)第一站 我們是公民(P55) 1、公民的涵義(P55)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國國籍并受該國法律保護的人。2、公民取得國籍的方式有哪些?(P56)(1)以出生的方式取得國籍,叫原始國籍。(2)以申請加入的方式取得國籍,叫繼有國籍。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對中國公民的國籍有何具體規定?(P57)4、公民身份有何意義?(P57)公民身份意味著我們對國家的歸屬,對民族的依附和對文化的認同,意味著我們對國家的責任和義務。同時,會受到國家的幫助與保護。一個人喪失了自己的國籍,也就喪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園。第二站 公民的基本權利(P58) 1、什么是憲法?(P59)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它規定和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憲法在郭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2、憲法規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有哪些?(P59)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人身自由權利、通信自由權、受教育權、政治自由權利、宗教自由權利、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進行科學研究和文化活動的自由權利、社會經濟權利。3、如何理解基本權利?(P62)第七課 保障未成年人權益(P66)第一站 我們的權利(P67)1、什么是未成年人?(P68)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2、我國未成年人在哪些方面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P68)(1)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不受侵害。(2)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3)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應該受到保護。(4)未成年人的財產權也要受到保護。(5)未成年人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應該受到保護。3、未成年人的權益受法律保護的途徑有哪些?(P72)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4、名譽權和榮譽權有何不同?(P69)第二站 正確對待權利(P74)1、我們應怎樣正確對待權利?(P75)(1)珍視自己的權利。(2)我們應采取合法手段獲得權利。(3)我們應充分尊重他人的權利。(4)我們應在合法范圍內采用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P78)第八課 做守法的公民(P81) 第一站 認真履行義務(P82)1、權利和義務有何關系?(P83)(1)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2)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的。(3)權利的實現要求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要求權利的實現。(4)在我國,不允許參在只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義務的公民,也不存在只履行義務而不享有權利的公民。2、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P84)(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2)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3)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4)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5)依法納稅。(6)其他基本義務: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第二站 培養守法精神(P86)1、怎樣做一個守法的公民?(P87)(1)知法----要學會懂法,了解法律的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2)守法----要自覺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辦事,在法律的范圍內活動。(3)護法----要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敢于并善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公共利益。2、我國法律將違法行為分為哪兩類?(P89)一般違法行為、嚴重違法行為即犯罪第四單元 承擔社會責任第九課 維護公共秩序(P92)第一站 生活需要秩序(P93)1、秩序和規則有何關系?(P93)(1)生活離不開秩序。(2)秩序離不開規則。(3)規則離不開人們的自覺遵守。2、規則有哪些類別?(P93--94)社會規則既包括完備的法律法規,也包括道德規范。法律是最嚴格的規則。第二站 自覺維護秩序(P96) 1、我們應如何維護社會秩序?(P96)(1)維護社會秩序是文明的表現。(2)維護社會秩序,要從自己做起。(3)維護社會秩序,也要做一個監督員。(4)維護社會秩序,應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行為習慣。2、《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的主要內容有哪些?(P98)第十課 勇于承擔責任(P101) 第一站 我們的責任(P102) 1、樹立責任意識有何重要意義?(P103)負責任的人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尊敬和贊賞,不負責任,就會受到人們的鄙視和譴責。。2、責任的本質是什么?(P103)責任產生于人們之間的相互約定。3、不同的社會角色各有何不同的社會責任?(P105)4、我們未成年人有哪些責任?(P105)作為子女,我們有責任為父母分憂;作為學生,我們有責任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作為公民,我們還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第二站 做負責任的人(P106) 1、我們應怎樣做個負責任的人(P106)(1)我們要對自己負責。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培養自己的責任感;還要預先考慮行為的后果,對自己行為的后果負責,三思而后行。(2)我們要對他人負責。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考慮他人的利益;還要守約踐諾。(3)我們要對社會和國家負責。我們應以飽滿的熱情關注社會、服務人民、奉獻國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