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小石潭記》教學設計葉縣實驗學校張克華2013年6月小石潭記 柳宗元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積累文言詞語。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 融情于景的寫法。3、理解作者失意被貶,寄情山水而抑郁憂傷的感情。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積累文言詞語。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 融情于景的寫法。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失意被貶,寄情山水而抑郁憂傷的感情。教學方法誦讀教學法、開放式討論法、提問法、練習法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伴隨著一曲《高山流水》,師口述導入:同學們,孔子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之磅礴,水之靈動,使人陶醉。山水之美,不僅是自然的折光,更是心靈世界的折光。置身于優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賞水水有意。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永州就覓得了這樣一處清幽之境,讓我們隨他一同走進《小石潭記》,看看作者在文中描繪了什么樣的美景?又抒發了什么樣的情感呢?(二)明確學習目標多媒體顯示學習目標,學生默看,師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目標。(三)讀中識——積累文言知識1、檢測字音坻 ( ) 佁 ( ) 翕 ( ) 俶 ( )邃 ( ) 參差( ) 悄愴( )指名讀,齊讀,學生識記重點字音字形。2、正確練讀課文。1)(課件展示)朗讀指南:讀準字音。讀好節奏。(語速、停頓)讀出情味。(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2)范讀,教師放伴有音樂的朗讀錄音并給予聽讀要求;3)學生聽讀,然后齊讀,自由讀,男女學生朗讀比賽。4)指名學生朗讀,教師組織學生聽讀、評議,教師最后總結;3、恰當譯,疏通文意。1)小組交流、疏通文意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著重翻譯前四段,每人一段,將翻譯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字、詞或句記錄在本子上,準備在全班交流中提出來。2)集體質疑學生提出疑問,由學生幫助解決,教師點撥,同時引導學生劃出本課的重點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見的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類。3)當堂檢測:(1)解釋劃橫線詞語的意思。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潭中魚可百許頭影布石上,佁然不動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乃記之而去(2)試著譯一譯吧!皆若空游無所依。其岸勢犬牙差互。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四)讀中品——與柳宗元同游理解課文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多種寫作手法進行表現的方法。1)投影問題,引導學生思考:①本文寫景條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②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哪些手法來表現?2)自主閱讀3分鐘后,在學習小組內展開討論,小組代表總結發言。師適時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強調讀出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教師做定性評價并板書。(五)讀中悟——與柳宗元對話1、精讀感悟,體會寓情于景的寫法1)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暢說優美景色給人的感受:如果你也坐在潭邊,會有什么感受?2)與柳宗元對話,深入探究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面對如此優美景色,作者卻是“情愴幽邃”。 可以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說一說你的理解?(結合作者簡介)(課件顯示:作者簡介)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滿腹才華,并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謀略為朝廷出力。因此你積極參與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敗,一紙調令把你發配到了偏遠的永州地區,并讓你做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司馬。但你不想把自己蜷縮在悲痛和無助之中,你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之中。所幸的是,永州山水接納了你,也讀懂了你的快樂和悲哀。指名讀,師引導學生在悟讀中,結合作者簡介,悟出作者情感的變化:樂——凄,悲涼凄苦是文章的情感基調。3)學生自主選背喜歡的段落,指名背誦,師生評議。(六)課堂小結(課件顯示)1、這堂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知識?學生討論總結,指名回答。教師最后歸納。(關于文言知識積累和相關寫景方法)(七)、課外作業 收集已學過的寫景的古代詩文,并欣賞積累。板書設計小石潭記 柳宗元發現小潭 幽 移步換景潭中景物 樂 定點特寫 樂小潭源流 奇 形象比喻 ↓潭中氣氛 清 寓情于景 凄悲涼凄苦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觀摩課”作品信息表河南 省 平頂山 市(省轄市) 葉縣 (縣、區) 項目: 觀摩課作品名稱 小石潭記學科 語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學段 初中組 知識點年級 八年級 冊別 下冊作品內容著作人 主講人姓名 張克華 在省資源網用戶名教學指導老師 錄制人員電子郵箱 聯系電話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7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唐·柳宗元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2、學習抓住特點描寫景物,融情于景的寫法。文言文學習的關鍵在于讀讀中識讀中品讀中悟學習方法看誰讀得準 坻( ) 佁( )翕( ) 俶( )邃( ) 參差( )悄愴( )chíyǐchùxīqiǎo chuàngcēncīsuì讀中識朗讀指南:1、讀準字音。2、讀好節奏。(語速、停頓)3、讀出情味。(作者的情感)唐·柳宗元解釋加點的字1、為坻,為嶼,為嵁,為巖2、潭中魚可百許頭3、影布石上,佁然不動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5、乃記之而去(西南,向西南方向。斗,像北斗星那樣)(形成,成為)(大約)(布,映。佁然,呆呆的樣子)(離開)試著譯一譯吧1、皆若空游無所依。2、其岸勢犬牙差互。3、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學生思考:①本文寫景條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②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哪些手法來表現?讀中品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情感愉悅 語調輕快 有緩有急)美景描繪大家快來看潭中的魚,它們在清澈見底的水中快活的搖著尾巴,似乎與陽光玩著捉迷藏的游戲,有的靜靜地倚在巖石上,透過清澈的水,陽光似乎找不到它們。哇,魚兒們瞬間全游開了,透過斑斑駁駁的樹影,看,他們張開嘴,調皮的對著陽光吐出一串串的水泡,這是和大家在搖尾問好呢!走近柳宗元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滿腹才華,并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謀略為朝廷出力。因此你積極參與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敗,一紙調令把你發配到了偏遠的永州地區,并讓你做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司馬。但你不想把自己蜷縮在悲痛和無助之中,你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之中。所幸的是,永州山水接納了你,也讀懂了你的快樂和悲哀。(情感憂傷 語調低沉 語速緩慢)樂→凄讀中悟課堂小結這堂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知識?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小石潭記》說課稿葉縣實驗學校張克華2013年6月《小石潭記》說課稿《小石潭記》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陳述我的教學設計和設計理念。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六單元選的課文都是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小石潭記》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記“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小石潭的各種景物,著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愴的氣氛,借景抒發自己在貶官失意時的悲涼、凄愴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行、游覽、返回的全過程,描寫生動、細致,充滿詩情畫意。新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優美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定根據新課標提出的“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等要求。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和課文自身的特點,本篇文言文的教學目標設定如下: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積累文言詞語。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 融情于景的寫法。3、理解作者失意被貶,寄情山水而抑郁憂傷的感情。本文個別語句晦澀,詞語活用現象較多,是學生理解課文的一大障礙,因而我把疏通文意、積累文言實詞是本課的重點;由于年代久遠,加之本文作者感情流露又很含蓄,理解文中的樂與凄是本文教學的難點。三、教學方法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誦讀教學法、開放式討論、提問法、練習法等。四、 教學對象分析(一)學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學生語文素質參差不齊,有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樂于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而另一部分學生則習慣于在課堂上保持言語沉默,甚至思維 “休眠”,因此不斷激發學習興趣獲得成就感尤為重要。(二)學法指導: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于初中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通過教學應使學生能熟練朗讀課文并能在課后背誦,能運用已有的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進行自主的學習。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學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為此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有:1、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語感,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2、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與學習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3、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采取師生互動的形式,與作者同游、與作者對話,體會課文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寫作能力;五、課時安排:一課時六、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伴隨著一曲《高山流水》,教師緩緩導入,隨之課件展示課題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導入語可以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二)明確學習目標多媒體顯示學習目標,學生默看,師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目標。(三)讀中識——積累文言知識1、檢測字音坻 ( ) 佁 ( ) 翕 ( ) 俶 ( )邃 ( ) 參差( ) 悄愴( )指名讀,齊讀,學生識記重點字音字形。2、正確練讀課文。1)(課件展示)朗讀指南:讀準字音。讀好節奏。(語速、停頓)讀出情味。(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2)范讀,教師放伴有音樂的朗讀錄音并給予聽讀要求;3)學生聽讀,然后齊讀,自由讀,男女學生朗讀比賽。4)指名學生朗讀,教師組織學生聽讀、評議,教師最后總結;古人云:“三分詩七分讀”。文言文教學應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要達到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朗讀。我設計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語氣語感,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3、恰當譯,疏通文意。1)小組交流、疏通文意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著重翻譯前四段,每人一段,將翻譯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字、詞或句記錄在本子上,準備在全班交流中提出來。2)集體質疑學生提出疑問,由學生幫助解決,教師點撥,同時引導學生劃出本課的重點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見的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類。此環節意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3)當堂檢測:(1)解釋劃橫線詞語的意思。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潭中魚可百許頭影布石上,佁然不動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乃記之而去(2)試著譯一譯吧!皆若空游無所依。其岸勢犬牙差互。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四)讀中品——與柳宗元同游理解課文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多種寫作手法進行表現的方法。1)投影問題,引導學生思考:①本文寫景條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②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哪些手法來表現?2)自主閱讀3分鐘后,在學習小組內展開討論,小組代表總結發言。師適時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強調讀出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教師做定性評價并板書。(五)讀中悟——與柳宗元對話1、精讀感悟,體會寓情于景的寫法1)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暢說優美景色給人的感受:如果你也坐在潭邊,會有什么感受?2)與柳宗元對話,深入探究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面對如此優美景色,作者卻是“情愴幽邃”。 可以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說一說你的理解?(結合作者簡介)(課件顯示:作者簡介)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滿腹才華,并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謀略為朝廷出力。因此你積極參與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敗,一紙調令把你發配到了偏遠的永州地區,并讓你做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司馬。但你不想把自己蜷縮在悲痛和無助之中,你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之中。所幸的是,永州山水接納了你,也讀懂了你的快樂和悲哀。指名讀,師引導學生在悟讀中,結合作者簡介,悟出作者情感的變化:樂——凄,悲涼凄苦是文章的情感基調。新課標要求學生 “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說出自己的體驗”,而且“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我設計這個環節,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3)學生自主選背喜歡的段落,指名背誦,師生評議。積累是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六)課堂小結(課件顯示)1、這堂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知識?學生討論總結,指名回答。教師最后歸納。(關于文言知識積累和相關寫景方法)意在讓學生學會反思。(七)、課外作業 收集已學過的寫景的古代詩文,并欣賞積累。板書設計小石潭記 柳宗元發現小潭 幽 移步換景潭中景物 樂 定點特寫 樂小潭源流 奇 形象比喻 ↓潭中氣氛 清 寓情于景 凄悲涼凄苦(力求突出重難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doc 《小石潭記》說課稿.doc 葉縣實驗學校 張克華 小石潭記.ppt 小石潭記張老師.flv 第四屆觀摩課信息表.doc 純音樂-高山流水(古琴).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