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導學案1.2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思想政治 年級 高一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通過學習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歷史前提和理論基石,強化“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一認知,樹立“四個自信”,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科學精神】:知道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能夠理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 【公共參與】:了解科學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經歷的曲折,深刻的體會我國社會主義成果的來之不易。尊重社會發展的規律,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論,做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重點 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創立者、理論基石、標志;馬克思主義的特征;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難點 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教學 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發展過程和形成影響。 2、識記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兩大歷史條件:空想社會主義的形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發展; 3.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的3個歷史性飛躍 【能力目標】 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歷史成就對后世產生的重要影響。 理解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挑戰自我、自主學習(學習任務單)第一目----.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閱讀教材P11-13探究與分享及課文思考1、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背景、發展歷程、積極意義及局限性是什么?2.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是什么,有什么歷史意義和教訓?3、什么標志著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4.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的三種基本形式分別是什么?5.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是什么?第二目-----.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閱讀教材P13-17探究與分享及課文思考: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是什么?2、兩大發現是什么?其理論來源和歷史意義是什么?3.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4.《共產黨宣言》的基本內容有哪些?5、《共產黨宣言》論述的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是什么?6、馬克思主義包括什么?馬克思主義的特征是什么?第三目---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閱讀教材P17-19探究與分享及課文思考:1.社會主義運動由理論到實踐的初步嘗試是什么?其歷史意義是什么?2.十月革命的爆發的時間是什么時候?領導者是誰?其勝利意義是什么?3.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是什么?4.什么時候社會主義實現了一國到多國的實踐的歷史性飛躍?5、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失敗嗎?6、什么證明了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7、總結: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3次歷史性飛躍是什么?本框易錯題旨(請同學們找出來)1.不同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潮的共同點在于都揭露了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都看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修改:2.馬克思主義全面吸收了空想社會主義對未來社會的設想修改:3.馬克思主義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修改:4.馬克思主義為人類從自由王國向必然王國飛躍指明了途徑修改:5.馬克思主義為建設社會主義提供了具體的方法修改:6.科學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沒有任何聯系修改:7.資本主義國家可以通過學習《資本論》克服經濟危機修改:8.資本主義國家開始接受《資本論》的理論指導。修改:9.《資本論》揭示了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和新特點修改:10.《共產黨宣言》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修改:11.《共產黨宣言》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修改:12.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是唯物史觀和空想社會主義修改:13.《共產黨宣言》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消滅資本主義修改:14.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帆風順的修改:15.科學社會主義為各國實踐提供了具體方案修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