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15.《孫權勸學》說課稿【說教材】 《孫權勸學》一文是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最后一課。在延續前面四課展現名人風采的同時,又產生一些新的變化。就內容而言,本文情節簡單,語言通俗易懂,是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絕佳教材。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借助課文的注釋和相關資料,應該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故事大意。同時,由于本文的主題與學生的學習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對于解決學生在學習上的態度和方法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因此,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習上的自信心,也是教材設置這一課的主要目的。【說教學目標】 針對前面提到的教材設置目的,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點:1、能正確朗讀、譯講全文。2、 品味人物對話,把握人物性格。3、 明白“開卷有益”的道理。【說教法學法】 這一課里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第1, 誦讀法;文言文只有多讀才能深入理解文意,如果連文章都讀不熟,很難想像學生會懂得文章的意思。第2, 點撥法,主要是針對一些學生能回答上來,但不一定能意識到的問題,通過逐步的啟發和點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問題;第3, 討論法。【說教學設計思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安排了三次“先學后教”:第一次“先學后教”:比正確朗讀課文第二次“先學后教”:比正確譯講課文第三次“先學后教”:比正確回答問題。1、文章圍繞文題中的哪個字展開?2、文中有幾次對話? 表現了人物什么性格?3.學了這篇文章, 對你有什么啟示?然后是拓展與提高呂蒙能聽取孫權的勸學,最終變得文武雙全,這固然是好事。然而我們不得不聯想到北宋神童方仲永,五歲能詩,但由于不注重后天學習,最張“泯然眾人”的悲劇,讓人痛心不已。呂蒙和方仲永雖一個在三國時期,一個在北宋,但我們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假設有一天,“呂蒙巧遇方仲永”,他們這間會有怎樣的一段對話呢?請小組內同學們為他們設計幾句簡短的對話。最后,當堂訓練:準備達標測試。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6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蘇東坡門楹身 居 陋 室作者作品簡介:《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即為統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鑒。司馬光字 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孫權勸學《資治通鑒》鄭州市登封嵩陽中學 楊玉永1.能正確朗讀、譯講全文,積累文言字詞。2.品味人物對話,把握人物性格。3.明白“開卷有益”的道理。學習目標:第一次“先學后教”:比正確朗讀課文1、聽錄音,給生字注音。2、自由朗讀幾遍,讀出情感。自 學 指 導各小組分角色朗讀。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評比出朗讀優秀小組!第二次“先學后教”:比正確譯講課文1、先把補充注釋寫到課文有關詞語旁:初:當初; 豈:難道; 但:只是; 耳:罷了;孰若孤:誰比得上我(事物多)呢?就:從事;士:讀書人; 即:就; 遂:于是,就;2.結合文下注釋,直接翻譯3、五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譯講。自 主 翻 譯 指 導積累成語① 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尚淺。②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來對待別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第三次“先學后教”:比正確回答問題1、文章圍繞文題中的哪個字展開?2、文中有幾次對話? 表現了人物什么性格?3、學了這篇文章, 對你有什么啟示?自 學 指 導《孫權勸學》之人物性格孫權:善于勸說 關心下屬魯肅:敬重人才 愛惜人才呂蒙:知錯就改 勤奮好學學了這篇文章, 你有什么收獲?呂蒙能聽取孫權的勸學,最終變得文武雙全,這固然是好事。然而我們不得不聯想到北宋神童方仲永,五歲能詩,但由于不注重后天學習,最終“泯然眾人”的悲劇,讓人痛心不已。呂蒙和方仲永雖一個在三國時期,一個在北宋,但我們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假設有一天,“呂蒙巧遇方仲永”,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一段對話呢?請小組內為他們設計幾句簡短的對話,待會小組內推薦兩個同學演示一下。腹有詩書氣自華!達標測試:獨立測試 快速準確作業:1、背誦全文;2、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冰心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孫 權 勸 學》教學設計鄭州市登封市嵩陽中學: 楊玉永一、導入新課:(介紹司馬光和《資治通鑒》)同學們,上課之前先介紹一位大家童年的伙伴,他就是砸水缸,救同伴的司馬光。司馬光的砸水缸救同伴的故事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長大。(課件展示:簡介司馬光和《資治通鑒》)《資治通鑒》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手下有一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曾隨周瑜大破曹軍于赤壁,后又占領荊州,在麥城生擒關羽父子,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受吳王孫權常識。但他年青時不愛讀書,斗大的字不認識幾個,孫權多次勸他學習,他總是找各種借口推辭,還說自己一介武夫,只要會領兵打仗就行了,這不,孫權又來勸學了,這次結果如何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板書:孫權勸學)2、出示目標:(一)過渡語: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大屏幕顯示)1. 能正確朗讀、譯講全文。2. 品味人物對話,把握人物性格。3. 明白“開卷有益”的道理。(二)過渡語:怎樣實現這個目標呢?我們搞三次“先學后教”:三、第一次“先學后教”:比正確朗讀課文(一)出示:第一次先學后教:比正確朗讀課文自 學 指 導1. 聽錄音,給生字注音。2. 自由朗讀幾遍,讀出情感。3.根據提示,讀出下面句子的正確語氣。A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B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強調學的目的,有責怪的語氣。)C "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托辭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D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驚訝贊嘆的語氣)E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感嘆句,帶有自豪的語氣。)(二)1、過渡語:先聽錄音。然后自由朗讀,準備比賽。2、學生聽錄音,給生字注音。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質疑問難。(三)1、過渡語:朗讀比賽開始。比誰能讀準字音,讀得聲情并茂。其他同學當評委,舉手更正。Xx你先讀。2.指名朗讀課文,有錯即停,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地方。師表揚讀音正確、聲音響亮的學生。(四)1.過渡語:請看黑板,齊讀生字兩遍。2.學生齊讀師出示的字詞兩遍。可能讀錯的字音:(五)1.過渡語:請大家端正坐姿,我們來齊讀課文。2.學生齊讀課文,再分角色朗讀課文。3.過渡語:大家通過自學,已經能正確朗讀課文了。接著,開展第二場比賽。4、第二次“先學后教”:比正確譯講課文(一)出示:第二次先學后教:比正確譯講課文自 學 指 導先把補充注釋寫到課文有關詞語旁: 初:當初; 豈:難道; 但:只是; 耳:罷了; 孰若孤:誰比得上我(事物多)呢? 就:從事; 士:讀書人; 即:就; 遂:于是,就;再邊看課文,邊看注釋和課本插圖,練習翻譯。五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譯講。(2)生練習,準備譯講;師巡視,了解學情。(3)過渡語:譯講比賽開始。指名譯講前三句,其他同學補充。再譯講后幾句,并積累成語: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尚淺。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來對待別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4)過渡語:下面進行第三場比賽,比正確回答問題。5.第三次“先學后教”:比正確回答問題。(1)出示:第三次先學后教:比正確回答問題自 學 指 導1、文章圍繞文題中的哪個字展開?2、文中有幾次對話? 表現了人物什么性格?3.學了這篇文章, 對你有什么啟示?(2)學生自學討論,師巡視。(3)指名回答,老師點撥,板書:孫權勸學呂蒙就學 學魯肅贊學六、拓展與提高呂蒙能聽取孫權的勸學,最終變得文武雙全,這固然是好事。然而我們不得不聯想到北宋神童方仲永,五歲能詩,但由于不注重后天學習,最張“泯然眾人”的悲劇,讓人痛心不已。呂蒙和方仲永雖一個在三國時期,一個在北宋,但我們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假設有一天,“呂蒙巧遇方仲永”,他們這間會有怎樣的一段對話呢?請小組內為他們設計幾句簡短的對話,待會小組內推薦兩句同學演示一下。七、當堂訓練(一)過渡語:這節課大家自學的很認真,準備達標測試。《孫權勸學》學案達標測試一、達標測試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蒙辭( )以軍中多務( ) 但( )當涉獵 見( )往事耳 自以為( )大有所益 及( )魯肅過尋陽 即更( )刮目相待蒙乃( )始就學 權謂( )呂蒙曰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古今意義。博士:古義 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往事:古義 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但:古義 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過:古義 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孤:古義 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文言文中的許多語句是成語的重要來源,請根據下面兩句話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應的成語,并分別用成語造句。(1)比喻人學識尚淺。(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譯下列句子。 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言多務,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1、用原文回答孫權指導呂蒙讀書的方法和目的事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勸學的名言,請寫出兩句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呂蒙有什么變化?(用原文詞語回答)他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表示什么語氣,并指出它和現代漢語中的哪個語氣詞相近? 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②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③大兄何見事之晚乎!5、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8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孫權勸學》說課登封市嵩陽中學 楊玉永一、說教材《孫權勸學》一文是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最后一課。在延續前面四課展現名人風采的同時,又產生一些新的變化。就內容而言,本文情節簡單,語言通俗易懂,是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絕佳教材。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借助課文的注釋和相關資料,應該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故事大意。同時,由于本文的主題與學生的學習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對于解決學生在學習上的態度和方法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因此,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習上的自信心,也是教材設置這一課的主要目的。二、說教學目標1、能正確朗讀、譯講全文。2、品味人物對話,把握人物性格。3、明白“開卷有益”的道理。三、說教法學法1、誦讀法;文言文只有多讀才能深入理解文意,如果連文章都讀不熟,很難想像學生會懂得文章的意思。2、點撥法,主要是針對一些學生能回答上來,但不一定能意識到的問題,通過逐步的啟發和點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問題;3、討論法。四、說教學設計思路第一次“先學后教”:比正確朗讀課文第二次“先學后教”:比正確譯講課文第三次“先學后教”:比正確回答問題。 1、文章圍繞文題中的哪個字展開? 2、文中有幾次對話? 表現了人物什么性格?3.學了這篇文章, 對你有什么啟示?拓展提高呂蒙能聽取孫權的勸學,最終變得文武雙全,這固然是好事。然而我們不得不聯想到北宋神童方仲永,五歲能詩,但由于不注重后天學習,最終“泯然眾人”的悲劇,讓人痛心不已。呂蒙和方仲永雖一個在三國時期,一個在北宋,但我們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假設有一天,“呂蒙巧遇方仲永”,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一段對話呢?請小組內為他們設計幾句簡短的對話,待會小組內推薦兩個同學演示一下。腹有詩書氣自華!達標測試:獨立測試 快速準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孫權勸學》說課.ppt 《孫權勸學》說課稿.doc 《孫權勸學》音頻課文朗讀.mp3 孫權勸學》上課 楊玉永.ppt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楊玉永.doc 孫權勸學楊老師.fl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