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華師大版九上科學 1.2化合反應與分解 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初步認識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知道區分它們;2、理解氧化物,能區分金屬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 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的概念:1)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木炭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 (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分解產生水和氧氣 ( )2)觀察上述所寫的化學方程式,如果從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數目變化來看,上述反應可以如何分類?并說明每一類的特點。歸納:化合反應: 物質反應生成了 物質,這樣的反應稱為化合反應。分解反應: 由 生成 物質的反應,稱為分解反應。實驗探究1:用砂紙將粗銅絲擦亮,再將光亮的銅絲繞成螺旋狀,用坩堝鉗夾住置于酒精燈外焰加熱片刻,觀察銅絲表面有何變化。現象: ;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是否化合反應?為什么?;實驗設計:硫與鐵粉反應1)查閱讀資料可知,鐵與硫能在加熱的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叫硫化亞鐵的固體物質。且硫化亞鐵沒有鐵磁性。如何證明生成物硫化亞鐵是一種不同與硫和鐵的新物質。2)實驗主要步驟與方法:①將鐵粉與硫粉混合,用 吸引,現象: ;②將混合粉末放入大試管中,加熱;現象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屬于 反應)探究實驗2:碳酸氫鈉受熱分解①取適量碳酸氫鈉(小蘇打)粉末,小心裝入 中,并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②將裝置用鐵架臺固定,并使導管的另一端插入裝 的小試管(或小燒杯)中;③用 小心給大試管中的碳酸氫鈉加熱;觀察到的現象:a.試管壁上有 出現,說明有 生成。B.澄清石灰水變 ,說明有 生成;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應該還有 生成。若生成物只有上面提到的三種,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屬于 反應)。知識點2、氧化物、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1)金屬氧化物:由 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 的化合物;如, ;2)金屬氧化物:由一種 元素和 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如, ;3)非金屬氧化物:由一種 元素和 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如, 。二、例題講解:例題1、下列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A.H2+CuOCu+H2O B.2KMnO4K2MnO4+MnO2+O2↑C. HCl+NaOH===NaCl+H2O D.2Mg+O22MgO例題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發生的反應,叫化合反應B.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叫分解反應C.分解反應需要加熱,化合反應需要點燃D.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的反應是化合反應例題3、下列關于各種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A.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應 B.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是化合反應C.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是分解反應 D.黃泥水經過過濾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應例題4、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混合變化的微觀示意圖,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下列有關該變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甲、乙、丙三種物質均屬于化合物 B.變化的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C.甲、乙、丙三種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 D.每個甲、乙、丙的分子都是由2個原子構成的例題5、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H2SO4 C. MnO2 D. NaCl例題6、把A、B、C、D四種純凈物放在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物質 A B C D反應前質量(g) 5 27.5 5 4反應后質量(g) 19.9 3 5 未知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后D的質量是 g。(2)C物質可能是__ __(填“反應物”、“生成物”、“催化劑”)。(3)容器中發生反應的反應類型是 。三、隨堂練習:1、分解反應一定是( )A.只有一種生成物 B.只有兩種生成物C.只有一種反應物 D.只有兩種反應物2、下列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A.A+B=AB B.A2B3=A2C+BC2 C.A+BC=AC+B D.A+B+C=ABC3、下列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A.煅燒石灰石:CaCO3高溫CaO+CO2↑B.用稀鹽酸除鐵銹:Fe2O3+6HCl=2FeCl3+3H2OC.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D.二氧化碳溶于水:H2O+CO2=H2CO34、如圖是兩種氣體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C. 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D.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發生了變化5、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M、N、Q、P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認識不正確的是( )物質 M N Q P反應前質量(g) 18 1 2 32反應后質量(g) x 26 2 12A.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B.反應后x的值為13C.反應中N、P的質量比為5:4 D.物質Q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6、下列有關基本反應類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化合反應的生成物一定是氣體B.有單質參加的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C.分解反應一定只有一種反應物D.生成兩種化合物的反應一定是分解反應7、對知識的比較與歸納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現有以下三個化學方程式:①H2CO3═H2O+CO2↑ ②CaCO3高溫CaO+CO2↑ ③2NaHCO3△Na2CO3+H2O+CO2↑通過比較發現:(1)它們有許多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似之處,請寫出其中的兩條: ;(2)它們也有許多不同,請指出其中一個化學方程式與另外兩個的不同之處:______ (答一條即可)。8、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方程式:(1)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 ;(2)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 ;(3)只有化合物生成的分解反應: 。四、課后鞏固: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分解反應一定有單質生成B.物質與氧氣化合反應中一定有氧化物生成C.化合反應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D.化合反應一定二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2、下列關于各種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A.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應B.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是化合反應C.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是分解反應D.黃泥水經過過濾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應3、過氧化氫( H202)俗稱雙氧水,是一種無色的液體,常被用作氧化劑、消毒殺菌劑和漂白劑.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H202分子由1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構成B.H202分子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C.H202是氧化物D.H202是由兩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水電解生成氧氣和氫氣,說明水發生了分解反應B.物質在變化中所表現出的性質,就是物質的化學性質C.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D.水的蒸發和水的電解都生成氣體,它們都是化學變化5、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A.O2 B.MnO2 C.H2SO4 D.NaCl6、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A. H2CO3==H2O+CO2↑ B. CaO+H2O==Ca(OH)2C. 2Al+3CuSO4==3Cu+Al2(SO4)3 D. NaOH+HCl==NaCl+H2O7、下列屬于氧化物的是( )A.液態氧 B.水 C.碳酸鈣 D.氫氧化鈣8、下列關于物質屬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氮氣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B.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叫做化合物C.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叫做單質D.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9、葡萄糖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質,其化學式為C6H12O6,下列有關葡萄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葡萄糖屬于氧化物B.葡萄糖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C.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D.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0010、采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可將非金屬氧化物分為不同的類型.例如從某種意義上可將P2O5、SO2、SO3、Cl2O7等歸為一類,則下列氧化物與它們屬于同一類的是( )A.CO B.NO C.N2O5 D.Na2O11、在一密閉容器中有A、B、C、D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使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則該密閉容器中發生的反應類型為( )物質 A B C D反應前質量/g 90 10 8 2反應后質量/g 11 59.25 29.75 10A.物理反應 B.分解反應 C.化合反應 D.不能確定12、如圖是采用加熱銅絲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分析后,請回答以下問題:(1)在此實驗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有 、 ;(2)為什么加熱時,要同時緩慢交替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 ;(3)如果在由兩個針筒組成的密閉系統內留有30mL空氣,停止加熱后冷卻至室溫,將氣體推至一注射器中,注射器內氣體體積為 mL,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某同學經實驗測定氧氣的體積分數誤差較大,你認為他造成誤差的原因主要有: 、(回答兩點即可)。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1)寫化學方程式:2)分類:為一類 為一類歸納:兩種或兩種以上 一種 一種物質 兩種或兩種以上實驗探究1:現象:銅絲表面變黑色,化學方程式:2Cu+O2Δ2CuO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這是因為:銅與氧氣反應時,符合“多變一”的化合反應特征。實驗設計:1)證明:加熱硫粉和鐵粉的混合物前,先用磁鐵吸引一下,鐵粉是可以被吸引的。充分加熱他們的混合物,完全反應后,再用磁鐵去吸收生成物,結果不能被吸引才說明鐵已經被反應了,生成了不同于鐵的新物質。2)①磁鐵 鐵被磁鐵吸引 ②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Fe +S Δ FeS (化合)實驗探究2:①大試管 ②澄清石灰水 ③酒精燈 現象: 水珠 水 渾濁 二氧化碳 碳酸鈉化學方程式:2NaHCO3ΔNa2CO3+H2O+CO2↑( 分解 )知識點2、1)兩種元素 氧元素 例子:H2O 、P2O5、MgO等合理均可2)金屬元素 氧元素 例子:MgO、Al2O3等合理均可3)非金屬元素 氧元素 例子:H2O、CO2等合理均可二、例題講解:例題1、B分析:分解反應是一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所以只有B符合題意;而A是置換反應、C是復分解反應(后面會學到)、D是化合反應。例題2、D分析: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是從反應物的種類和生成物的種類考慮分類的,化合反應是“多變一”的反應,分解反應是“一變多”的反應,而A沒有涉及生成物是否一種,B沒有涉及反應物是否一種,所以A和B都不正確;C、分解反應有些需要加熱,有些可能是高溫、通電、催化劑或其他條件等,也有的常溫常壓下就能反應,條件不是唯一的加熱,所以不正確。例題3、B分析:化合反應或分解反應,都是針對化學反應而言的類型;A.把糖和水混合形成混合物溶液,是物理變化,所以不可能是化合反應,A不正確; C.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是物理變化,不屬于分解反應,C不正確;D.黃泥水經過過濾分成泥和水是物理變化,不屬于分解反應。例題4、A分析:由圖可知,甲、乙是單質,丙是化合物,它們都是分子構成的,且每種物質都是2個原子構成1個分子,所以A錯、C和D對;甲與乙反應生成丙,“多變一屬于化合反應,所以B正確。例題5、C分析:氧化物是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只有一種元素所以不是氧化物;B三種元素組成也不是氧化物,C由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符合氧化物特征,屬于氧化物;D、雖然也是兩種元素,但翅沒有氧元素,也不是氧化物。例題6、(1)21.6g (2)催化劑 (3)分解反應分析:(1)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總質量;( 5+27.5+5+4)g=41.5g,反應后總質量應該不變,所以未知量應該為:49.5g-(19.9+3+5)g=21.6g;(2)由有可知,B質量是減少的,是反應物,而A與D的質量是增加的,A與D屬于生成物,C質量未變,C既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故可能是催化劑,從而可知該反應是分解反應。三、隨堂練習:1、C 2、B 3、D 4、C 5、A 6、C7、 (1)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生成物都有氣體(二氧化碳);都是分解反應(合理都可以)(2)第1、2反應生成物2種,第3個反應生成物3種;第1個反應常溫下可發生,第2、3個反應需要加熱或高溫條件下才反應;第1、2個反應生成物是氧化物,第3個反應中生成物有氧化物和非氧化物(合理均可)8、(1)2H2O通電2H2+O2↑(合理均可) (2)C+O2點燃CO2 (合理均可)(3)2NaHCO3△Na2CO3+H2O+CO2↑(合理均可)四、練習鞏固1、C 2、B 3、C 4、A 5、B 6、B7、B 8、A 9、C 10、C 11、B12、(1)(每空1分)紅色的銅絲逐漸變為黑色;氣體體積減少了約1/5(2)(2分)使銅絲與空氣中的氧氣充分反應(3)(每空2分)24;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4)(每空1分)裝置的氣密性不好交替緩緩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時少量空氣排出,銅絲太少,反應時間不夠,加熱溫度不夠,未交替緩緩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加入的銅絲的量不足,沒有完全消耗掉氧氣,讀數時沒有冷卻至室溫等.答案合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