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2019版)必修二知識梳理及訓練1.2.2孟德爾實驗方法的啟示、遺傳規律的再發現及其應用1.基于科學事實,通過歸納與概括,闡述孟德爾成功的原因。2.說出基因型、表型和等位基因的含義。3.基于科學事實,借助演繹推理,運用自由組合定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新知探究一 孟德爾實驗方法的啟示、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再發現活動:閱讀教材P12~13,思考回答下列問題。問題(1):孟德爾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正確選用豌豆作實驗材料,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假說—演繹法,先分析一對相對性狀然后再分析兩對相對性狀。問題(2):D與D是否為等位基因 說出判斷理由。提示:不是,等位基因是指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D和D均控制顯性性狀。問題(3):表型相同個體的基因型是否一定相同 為什么 提示:不一定,在完全顯性條件下基因型為DD、Dd的個體均表現為顯性性狀。(1)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①正確選用豌豆作為實驗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條件。②在對生物的性狀分析時,首先針對一對相對性狀進行研究,再對兩對或多對相對性狀進行研究。③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④科學地設計了實驗的程序,按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解釋)→合理演繹→實驗驗證→總結規律的科學實驗程序進行。(2)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再發現①1900年,三位科學家分別重新發現了孟德爾的論文。②1909年,丹麥生物學家約翰遜將“遺傳因子”命名為基因,并提出了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a.表型: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如豌豆的高莖和矮莖。b.基因型:指與表型有關的基因組成,如DD、Dd、dd。c.等位基因:指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如D和d。1.遺傳學的奠基人孟德爾之所以在研究遺傳規律時獲得了巨大成功,關鍵在于他在實驗過程中選擇了正確的方法。下面各項中,哪一項不是他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 )A.先只針對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律進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對性狀的遺傳規律B.選擇了嚴格自花傳粉的豌豆作為實驗材料C.選擇了多種植物作為實驗材料,做了大量的實驗D.應用了統計學的方法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解析:選項C不是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因為無目的、無意義的大量實驗只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孟德爾曾花了幾年時間研究山柳菊,結果卻一無所獲,也可以說明正確選擇實驗材料是科學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2.下列關于表型和基因型的敘述,錯誤的是( D )A.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相同環境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相同環境下,基因型相同,表型也相同D.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解析:基因型相同,如果環境不同,表型也可能不同;相同環境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如AA與Aa都表現為顯性性狀;相同環境下,基因型相同,表型也相同。新知探究二 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資料1:有兩個純種小麥,一為高稈(D)抗銹病(T),另一為矮稈(d)不抗銹病(t)。這兩對性狀獨立遺傳,現要培育矮稈抗銹病的新品種,過程如圖。請思考下列問題。問題(1):寫出圖中所示過程所表示的處理方法。a過程為雜交,b過程為自交,c過程為連續自交及篩選。問題(2):由圖可知,在哪一代開始出現矮稈抗銹病植株 出現的新品種植株能否直接用于農業生產 為什么 提示:F2。不能,F2中的矮稈抗銹病植株中有純合子,也有雜合子,雜合子不能用于農業生產。問題(3):如何操作才可以獲得我們需要的類型 提示:將F2中的矮稈抗銹病植株連續自交,直到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為止。資料2:幼兒黑蒙性白癡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這是一種隱性遺傳病(以A、a表示基因),兩個正常雙親生了一患此病的女兒和一個正常的兒子。請思考下列問題。問題(4):這對夫婦、患病的女兒的基因型分別是什么 提示:這對夫婦的基因型均為Aa,患病女兒的基因型為aa。問題(5):正常兒子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是多少 提示:2/3。問題(6):如果這個正常兒子與一個患有該病的女性結婚,則他們生出病孩的概率是多少 提示:1/3。孟德爾遺傳規律的應用(1)在雜交育種中的應用:人們有目的地將具有不同優良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使兩個親本的優良性狀組合在一起,再篩選出所需要的優良品種。(2)在醫學實踐中的應用:人們可以依據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對某些遺傳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學的推斷,從而為遺傳咨詢提供理論依據。3.某興趣小組用已知基因型為AAbb和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某種植物進行雜交育種實驗,下列關于他們實驗設計思路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A )A.要獲取aabb植株,可從F1中直接選育出表型符合要求的個體B.要獲取AABB植株,可從F2中選出表型符合要求的個體連續自交C.要獲取AaBb植株,可將親代上所結的種子直接保存進行播種D.要獲取AaBb植株,可將親本保留起來進行年年制種解析:親本基因型為AAbb和aaBB,子代基因型為AaBb,故在F1中不能得到aabb的個體。新知探究三 用分離定律的思想解決自由組合問題活動1:閱讀教材中孟德爾在研究豌豆的相對性狀后得出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問題(1):請從數學角度建立9∶3∶3∶1與3∶1間的數學聯系,此聯系對理解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結果有何啟示 提示:從數學角度看,(3∶1)2的展開式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為兩個3∶1的乘積,由此可獲得如下啟示:針對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結果,如果對每一對相對性狀進行單獨分析,如單獨考慮圓和皺或黃和綠一對相對性狀遺傳時,其性狀的數量比是圓粒∶皺粒≈3∶1,黃色∶綠色≈3∶1。即每對性狀的遺傳都遵循分離定律。這說明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結果可以表示為它們各自遺傳結果的“乘積”,即9∶3∶3∶1來自(3∶1)2。問題(2):列表比較自由組合定律與分離定律。項目 分離定律 自由組合定律研究性狀 一對 兩對或兩對以上等位基因 一對 兩對或兩對以上遺傳實質 等位基因 分離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F1 基因對數 1 n(n≥2)配子類型 及其比例 2種 1∶1 4或2n種 數量相等F2 配子組合數 4 42或4n基因型種類 3種 32或3n表型種類 2種 22或2n表型比 3∶1 9∶3∶3∶1 或(3∶1)nF1 測交 子代 基因型種類 2種 22或2n表型種類 2種 22或2n表型比 1∶1 數量相等活動2:已知A與a、B與b、C與c為3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現有AaBbCc與AaBBCc的兩個個體進行雜交。問題(3):求AaBbCc產生的配子種類以及AaBbCc產生ABC配子的概率。提示:2(A、a)×2(B、b)×2(C、c)=8(種);1/2(A)×1/2(B)×1/2(C)=1/8。問題(4):AaBbCc與AaBBCc雜交,求子代的基因型種類以及后代中AaBBcc出現的概率。提示:求子代的基因型種類,可將其分解為3個分離定律。Aa×Aa→后代有3種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有2種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有3種基因型(1CC∶2Cc∶1cc)。所以,后代中有3×2×3=18(種)基因型。后代中AaBBcc出現的概率為1/2(Aa)×1/2(BB)×1/4(cc)=1/16。問題(5):AaBbCc與AabbCc雜交,求其雜交后代可能出現的表型種類數(完全顯性條件下) 以及后代中出現A Bbcc的概率。 提示:可分解為3個分離定律。Aa×Aa→后代有2種表型(3A ∶1aa); Bb×bb→后代有2種表型(1Bb∶1bb);Cc×Cc→后代有2種表型(3C ∶1cc)。 所以,后代中有2×2×2=8(種)表型。出現A Bbcc的概率為3/4×1/2×1/4=3/32。 “拆分法”求解自由組合定律的計算問題(1)原理:分離定律是自由組合定律的基礎。(2)思路:在獨立遺傳的情況下,有幾對基因就可分解為幾個分離定律問題,如AaBb×Aabb可分解為Aa×Aa,Bb×bb兩個分離定律,然后根據題目要求的實際情況進行重組。(3)常見題型及解題示例。①種類問題題型分類 解題規律 示例配子種類數 2n(n為等位基因對數) AaBbCCDd產生配子種類為23=8(種)配子間結合方式 配子間結合方式種類數等于配子種類數的乘積 AABbCc×aaBbCC,配子間結合方式有4×2=8(種)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種類 已知基因型的雙親雜交,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種類數等于各性狀按分離定律所求基因型(或表型)的乘積 AaBbCc×Aabbcc,基因型為3×2×2=12(種),表型為2×2×2=8(種)②概率問題題型分類 解題規律 示例基因型(或表型)的概率 按分離定律求出相應基因型(或表型)的概率,然后利用乘法原理進行組合 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比例為1×1/2×1/2=1/4純合子或雜合子出現的概率 按分離定律求出每對基因純合子的概率,乘積為純合子出現的概率,雜合子概率=1-純合子概率 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比例為1/2×1/2×1/2=1/84.黃鼠基因A對灰鼠基因a為顯性,短尾基因B對長尾基因b為顯性,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若讓基因型為AaBb的雌鼠與“某雄鼠”交配,子代黃色短尾∶灰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長尾=3∶3∶1∶1,則“某雄鼠”的基因型為( B )A.AaBb B.aaBbC.aaBB D.Aabb解析:后代中黃色∶灰色=1∶1,屬于測交,說明親本的基因型為Aa和aa;后代中短尾∶長尾=3∶1,說明親本的基因型均為Bb。因此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5.已知各對基因獨立遺傳,每對等位基因分別控制一對相對性狀且完全顯性,基因型為AabbDdEe(親本1)與aaBbDDEe(親本2)的個體雜交得到子代。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D )A.子代中有24種基因型,有16種表型B.親本1可以產生8種配子,如ABDE、abde等C.子代中各性狀均表現為顯性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是3/8D.子代中基因型為AabbDdEe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是1/16解析:完全顯性條件下AabbDdEe與aaBbDDEe的個體雜交,Aa與aa雜交子代表型有2種,基因型有2種;bb×Bb雜交子代表型有2種,基因型有2種;Dd×DD雜交子代表型有1種,基因型有2種;Ee×Ee雜交子代表型有2種,基因型有3種,故子代中基因型有2×2×2×3=24(種),表型有2×2×1×2=8(種);親本1基因型為AabbDdEe,每對基因獨立遺傳,產生的配子類型有2×1×2×2=8(種),但不能產生ABDE的配子;子代中各性狀均表現為顯性的個體基因型為A B D E ,所占的比例是1/2×1/2×1×3/4=3/16;子代中基因型為AabbDdEe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是1/2×1/2×1/2×1/2=1/16。 新知探究四 特定條件下的特殊分離比問題資料1: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兩種,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D、d控制,當顯性基因A和D同時存在時開紫花。兩個純合白花品種雜交,F1開紫花;F1自交,F2的性狀分離比為紫花∶白花=9∶7。問題(1):兩個純合白花品種親本的基因型分別是什么 F2中白花個體的基因型有幾種 F2紫花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提示:兩個純合白花品種的基因型是AAdd和aaDD。F2中白花個體的基因型有5種(分別為A dd、aaD 、aadd)。F2紫花中純合子占1/9。 問題(2):預測F1測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提示:紫花∶白花=1∶3。問題(3):F2中白花個體中純合子的比例是多少 提示:3/7。資料2:某動物的羽毛綠色與黃色(A、a)、條紋和無紋(B、b)分別由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兩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其中一對基因顯性純合時會出現致死現象。綠色條紋與黃色無紋個體交配,F1中綠色無紋和黃色無紋個體的比例為1∶1。F1中綠色無紋個體相互交配后,F2中綠色無紋∶黃色無紋∶綠色條紋∶黃色條紋=6∶3∶2∶1。問題(4):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顯性性狀分別是什么 提示:綠色和無紋。問題(5):親代綠色條紋與黃色無紋個體的基因型是什么 提示:Aabb、aaBB。問題(6):由題意判斷顯性純合致死是哪個基因型 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F2中致死基因型有哪些 提示:綠色AA;F2中綠色∶黃色=2∶1。F2中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共3種。問題(7):若含AB的精子不能參與受精作用,而不是一對基因顯性純合時出現致死。F1中綠色無紋個體相互交配后,F2四種表型及比例是什么 提示:F1中綠色無紋的基因型為AaBb,若含AB的精子不能參與受精作用,則綠色無紋∶黃色無紋∶綠色條紋∶黃色條紋=5∶3∶3∶1,如下表。 雌配子 雄配子 1/4AB 1/4Ab 1/4aB 1/4ab1/3Ab 1/12AABb 1/12AAbb 1/12AaBb 1/12Aabb1/3aB 1/12AaBB 1/12AaBb 1/12aaBB 1/12aaBb1/3ab 1/12AaBb 1/12Aabb 1/12aaBb 1/12aabb(1)特定條件下異常分離比的原因分析特定條件 自交后代 性狀分離比 測交后代 性狀分離比存在一種顯性基因(A或B)時表現為同一種性狀,其余正常表現 9∶6∶1 1∶2∶1即A bb和aaB 個體的表型相同 A、B同時存在時表現為一種性狀,否則表現為另一種性狀 9∶7 1∶3即A bb、aaB 、aabb個體的表型相同 a(或b)成對存在時表現雙隱性性狀,其余正常表現 9∶3∶4 1∶1∶2即A bb和aabb的表型相同或aaB 和aabb的表型相同 續表特定條件 自交后代 性狀分離比 測交后代 性狀分離比只要存在顯性基因(A或B)就表現為同一種性狀,其余正常表現 15∶1 3∶1即A B 、A bb和aaB 的表型相同 顯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個數影響性狀表現(數量遺傳)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1∶4∶6∶4∶1 AaBb∶(Aabb、 aaBb)∶aabb=1∶2∶1(2)特定條件下特殊分離比題目的解題思路①看比看F2的表型比例,若表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樣的比例呈現,都符合自由組合定律。②分析將異常分離比與正常分離比9∶3∶3∶1進行對比,分析合并性狀的類型。如比例為9∶3∶4,則為9∶3∶(3∶1),即4為兩種表型的合并結果。③定因根據具體比例確定出現異常分離比的原因。④推測根據異常分離比出現的原因,推測基因型與表型的對應關系,最后依據基因型及其比例推斷子代相應表型的比例。(3)分離比“和”小于16的特殊分離比的成因在自然界中由于某些致死現象的存在,導致F2中有些個體不能成活,而使分離比的總和小于16。①顯性純合致死a.b.②隱性純合致死a.b.③配子致死:致死基因在配子時期發生作用,從而不能形成有活力的配子的現象。④合子致死:致死基因在胚胎時期或成體階段發生作用,從而不能形成活的幼體或使個體夭折的現象。致死類問題解題技巧第一步,從每對相對性狀分離比角度分析,如:6∶3∶2∶1 (2∶1)(3∶1) 一對顯性基因純合致死。4∶2∶2∶1 (2∶1)(2∶1) 兩對顯性基因純合致死。第二步,從F2每種性狀的基因型種類及比例分析,如BB致死:6.某種植物的花色由基因A、a和基因B、b控制。讓紫花植株與紅花植株雜交,所得F1全開紫花,F1自交,所得F2中紫花∶紅花∶白花=12∶3∶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D )A.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B.F1的基因型與親本紫花植株的不同C.F2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6種D.若F2中的紅花植株自交,子代會出現3種花色解析:根據題意可知,白花植株基因型是aabb;F1基因型是AaBb,而親本紫花是AAbb或aaBB,基因型不同;F2紫花植株的基因型A B (4種)、A bb(或aaB )(2種),所以共6種基因型;F2中的紅花植株基因型為aaBB、aaBb或AAbb、Aabb,因此自交子代只有兩種表型。 7.番茄的花色和葉的寬窄分別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這兩對基因中的某一對基因純合時會使受精卵致死。現用紅色窄葉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為紅色窄葉∶紅色寬葉∶白色窄葉∶白色寬葉=6∶2∶3∶1。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D )A.這兩對基因的遺傳不符合自由組合定律B.兩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分別是紅色和寬葉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隱性純合致死效應D.自交后代中雙隱性個體所占比例為1/12解析:根據題意可知,這兩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分別是紅色和窄葉;根據“紅色窄葉∶紅色寬葉∶白色窄葉∶白色寬葉=6∶2∶3∶1”,可知紅色窄葉和紅色寬葉中都有致死的基因型,由于紅色窄葉中死亡占3份,而紅色寬葉中死亡占1份,進而確定是控制花色的顯性基因純合致死,它們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自交后代中純合子只有aaBB和aabb,其中雙隱性個體所占比例為1/12。 [科研情境]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和藍色兩種,為了研究其遺傳機制,研究者利用純系品種進行了雜交實驗,結果見表。(一對等位基因用A/a表示,兩對等位基因用A/a、B/b表示,依此類推)雜交 組合 父本植 株數目 (表型) 母本植 株數目 (表型) F1植 株數目 (表型) F2植 株數目 (表型)Ⅰ 10 (紫色) 10 (紫色) 81 (紫色) 260 (紫色) 61 (藍色)Ⅱ 10 (紫色) 10 (藍色) 79 (紫色) 247 (紫色) 82 (藍色)探究:(1)該植物的花色至少由幾對等位基因控制 簡述判斷的依據。提示:2對(A/a、B/b)。雜交Ⅰ,紫色與紫色雜交,子一代都是紫色,子二代藍色∶紫色接近3∶13,因此該植物的花色由2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2)將兩個雜交組合中的F2紫色植株相互授粉(既能自交也能雜交),產生的后代中紫色和藍色的比例是多少 提示:雜交Ⅰ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子二代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表示為A B ∶A bb∶aabb=9∶3∶1,分解成2對等位基因,則AA∶Aa∶aa=4∶8∶1和BB∶Bb∶bb=3∶6∶4;雜交Ⅱ子二代的紫色植株基因型是AABB∶AaBB=1∶2,二者雜交,后代都一定含有B基因,因此分析時只考慮A(a)基因即可,雜交Ⅰ子二代紫色個體產生的含有a配子的比例是1/13+8/13×1/2=5/13,雜交Ⅱ子二代紫色個體產生含有a配子的比例是1/3,后代藍色個體的比例是aaB =5/13×1/3=5/39,紫色的比例是1-5/39=34/39,故紫色和藍色的比例為34∶5。 課堂小結完善概念圖 關鍵語句1.孟德爾成功的原因:①正確選用豌豆作為實驗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條件;②對相對性狀遺傳的研究,從一對到多對;③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④運用假說—演繹法這一科學方法,并創新地驗證假說。 2.相關概念:①表型是指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②基因型是指與表型有關的基因組成;③等位基因是指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3.雜交育種是有目的地將具有不同優良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使兩個親本的優良性狀組合在一起,再篩選出所需要的優良品種。 4.醫學實踐上人們可以依據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對某些遺傳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學的推斷,從而為遺傳咨詢提供理論依據。隨堂反饋1.下列有關自由組合定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D )A.自由組合定律是孟德爾根據豌豆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結果及其解釋直接歸納總結的,不適用于多對相對性狀的遺傳B.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C.在形成配子時,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是隨機的,所以稱為自由組合定律D.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表現為自由組合解析:自由組合定律的內容為:①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②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自由組合定律也適用于多對相對性狀的遺傳。2.豌豆的子葉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種子圓粒(R)對皺粒(r)為顯性。兩種豌豆雜交的子一代表現為圓粒∶皺粒=3∶1,黃色∶綠色=1∶1。讓子一代中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子二代的性狀分離比為( A )A.2∶1∶2∶1 B.9∶3∶3∶1C.1∶1∶1∶1 D.3∶1∶3∶1解析:由子一代中圓粒∶皺粒=3∶1知,親代的基因型組合為Rr×Rr;由子一代中黃色∶綠色=1∶1知,親代的基因型組合為Yy×yy,故親代的基因型組合為YyRr×yyRr。則子一代中黃色圓粒的基因型為1/3YyRR或2/3YyRr,綠色皺粒的基因型為yyrr,則F2的性狀分離比每對先按分離定律分析而后組合,即F2中R ∶rr=2∶1,Yy∶yy=1∶1,綜合后可得結果。 3.基因型分別為aaBbCCDd和AaBbCcdd的兩種豌豆雜交,其子代中雜合子的比例為( D )A.1/2 B.3/4C.7/8 D.15/16解析:基因型分別為aaBbCCDd和AaBbCcdd的兩種豌豆雜交,可以分解成aa×Aa、Bb×Bb、CC×Cc、Dd×dd四個分離定律問題。根據自由組合定律,子代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2aa×1/2(BB+bb)×1/2CC×1/2dd=1/16,故雜合子的比例為1-1/16=15/16。4.某種小鼠的體色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體色遺傳與性別無關),現用一對純合灰鼠雜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2體色表現為黑∶灰∶白=9∶6∶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A.小鼠體色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若F1與白鼠雜交,后代表現為黑∶灰∶白=2∶1∶1C.F2灰鼠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1/2D.F2黑鼠有兩種基因型解析:根據F2性狀分離比可判斷小鼠體色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1(AaBb)與白鼠(aabb)雜交,后代中AaBb(黑)∶Aabb(灰)∶aaBb(灰)∶aabb(白)=1∶1∶1∶1,即黑∶灰∶白=1∶2∶1;F2灰鼠(A bb、aaB )中純合子占1/3;F2黑鼠(A B )有4種基因型。 5.小麥的毛穎和光穎是一對相對性狀(由基因D、d控制),抗銹病與感銹病是另一對相對性狀(由基因R、r控制),這兩對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以純種毛穎感銹病植株(甲)和純種光穎抗銹病植株(乙)為親本進行雜交,F1均為毛穎抗銹病植株(丙)。再用F1與丁進行雜交,得F2,F2有四種表型,對每對相對性狀的植株數目進行統計,結果如圖:(1)兩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分別是 、 。 (2)親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別是 、 ;丁的基因型是 。 (3)F1形成的配子有 種,產生這幾種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過程中 。 (4)F2中基因型為ddRR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光穎抗銹病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 (5)F2中表型不同于雙親(甲和乙)的個體占全部F2的比例是 。 解析:(1)由于純種毛穎感銹病植株(甲)和純種光穎抗銹病植株(乙)進行雜交,F1均為毛穎抗銹病植株(丙),所以毛穎、抗銹病為顯性性狀,光穎、感銹病為隱性性狀。(2)甲、乙為純種,基因型分別為DDrr、ddRR,所以F1的基因型為DdRr,與丁雜交后,F2中抗銹病與感銹病之比為3∶1,毛穎與光穎之比為1∶1,所以丁的基因型為ddRr。(3)由于F1的基因型為DdRr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因此可以形成4種配子。(4)F1(DdRr)×丁(ddRr)產生的F2中,ddRR的個體占1/2×1/4=1/8,光穎抗銹病植株(ddR )占1/2×3/4=3/8。(5)F2中,與甲(DDrr)表型相同的個體占1/2×1/4=1/8,與乙(ddRR)表型相同的個體占1/2×3/4=3/8,所以F2中表型不同于雙親的個體占1/2。 答案:(1)毛穎 抗銹病(兩空可互換) (2)DDrr ddRR ddRr (3)4 決定同一性狀的基因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 (4)1/8 3/8 (5)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