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7課 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2022年課標】通過封君封臣制、基督教的傳播,了解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發展變化。【思維導學】【背記要點】知識點1 基督教的興起1.背景:1世紀時,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救世主”的到來。2.過程:傳道者宣傳耶穌就是“救世主”?!熬仁乐鳌痹谙ED語中稱作“基督”,這種信仰耶穌基督的宗教后來被稱為“基督教”。3.確立:4世紀末,羅馬皇帝確定基督教為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知識點二 法蘭克王國4.建立:481年在高盧地區建立。法蘭克王國的建立者是克洛維。5.鞏固:(1)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后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了基督教。(2)克洛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法蘭克王國不斷擴張。知識點三 封君與封臣6.背景: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11世紀時,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7.內容: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要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對封臣也有義務,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8.結果: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著嚴格的等級性,而且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知識點四 查理曼帝國9.8世紀,法蘭克國王丕平之子查理繼位后,四處征伐。10.800年前后,法蘭克王國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王國,查理繼續實行鼓勵基督教發展的政策,后教會勢力強大起來。11.800年的圣誕節,教皇為查理加冕,被稱為“查理大帝”,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12.814年,查理曼去世,帝國走向分裂。13.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三個王國彼此間不存在隸屬關系。【名詞解釋】采邑制:西歐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之一,是中世紀在西歐實施的一種土地占有制度。【知識拓展】西歐封建社會與中國封建社會的不同(1)西歐封建社會長期處于分裂狀態;而中國封建社會長期處于統一狀態,分裂是暫時的;(2)在西歐封建社會,神權大于王權,而在中國封建社會、皇權大于一切;(3)西歐進入封建社會比中國進入封建社會晚約1000年。【三年真題】(一)、2022年中考真題1.(2022年江蘇鹽城)中古西歐社會,僧侶是祈禱的人,騎士是作戰的人,農民是勞作的人,其中“僧侶”來自于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印度教【答案】B【解析】由題意可知中古西歐社會,僧侶是祈禱的人,騎士是作戰的人,農民是勞作的人,它體現了中古西歐社會的分工。在中古西歐社會基督教會統治之下,居民幾乎都是基督教徒。所以其中“僧侶”來自于基督教,而非佛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2.(2022·湖南張家界·中考真題)宗教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某同學用引擎搜索關鍵詞“1世紀”“耶穌”“救世主”等,他查找到的宗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1世紀”“耶穌”“救世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他查找的宗教是基督教。1世紀時產生于巴勒斯坦一帶的基督教,創始人是耶穌,他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臘語中稱作“基督”,這種信仰耶穌基督的宗教后來被稱為“基督教”,B項正確;佛教創立的時間是公元前6世紀 ,創始人是釋迦牟尼,排除A項;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排除C項;伊斯蘭教創立公元7世紀,創始人是穆罕默德,排除D項。故選B項。3.(2022·內蒙古通遼·中考真題)在世界古代歷史上,帝國的戰爭與擴張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下列關于戰爭與擴張客觀上促進文明交流的表述準確的是A.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催生了伊斯蘭教B.阿拉伯帝國的不斷擴張孕育了佛教C.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國教D.中國的造紙術在波斯帝國擴張時傳到歐洲【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國家,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C項正確;伊斯蘭教創立于阿拉伯半島,故“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催生了伊斯蘭教”說 法錯誤,排除A項;佛教創立于公元前6世紀,阿拉伯帝國帝國擴張是公元7世紀開始的,排除B項;中國的造紙術在阿拉伯帝國擴張時傳到歐洲,排除D項。故選C項。4.(2022·吉林·中考真題)請列舉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答案】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解析】結合所學可知,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此三種宗教之所以能成為前三大,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各自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歐美的一些國家、伊斯蘭教在中亞、西亞和北非一些國家、佛教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分別被列為國教。(二)、2021年中考真題1.(2021·遼寧阜新·中考真題)西歐封建制度是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通過層層分封形成的,在分封過程中, 接受土地的人稱為A.封君 B.封主 C.封臣 D.地主【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封君封臣制度是中世紀西歐在政治上的顯著特征,其紐帶是土地,受封土地的人是封臣,因此C正確,ABD排除。故選C。2.(2021·湖北黃石·中考真題)814年查理曼去世后,843年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后形成三個國家的雛形分別是A.法蘭西英格蘭意大利 B.德意志法蘭西英格蘭C.德意志法蘭西意大利 D.德意志意大利英格蘭【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814年,查理曼去世,強盛一時的帝國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了日后德意志、法蘭西、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C正確;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后形成三個國家的雛形中沒有英格蘭,排除ABD。故選C。3.(2021·浙江金華·中考真題)作為中世紀歐洲封建制度的維護者——騎士階層,縱橫歐洲近1000年,它的興衰與中國傳人的兩項發明直接相關。這兩項發明分別是A.馬鐙、火藥 B.指南針、火藥 C.印刷術、指南針 D.馬鐙、印刷術【答案】A【解析】據所學可知,六七世紀時期馬鐙的普及,不僅使騎兵成為了一千多年來不可阻擋的一個兵種,還催生了騎士精神,一種延續一千多年的騎士制度;而由于火藥的傳入,熱兵器代替了冷兵器時代,騎士階層走向了沒落,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故A正確;指南針是海上導航工具,與騎士無關,B排除;印刷術有利于文化的傳播,但與騎士無關,C、D排除。4.(2021·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世界三大宗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下列與公元元年的確定有關的宗教是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答案】C【解析】公元1世紀,在羅馬帝國控制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產生了后來影響著整個歐洲社會的宗教——基督教,公歷紀年就是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作為元年算起,以這一年為界,在此以前的時間稱公元前,在此以后的時間稱公元后,故C正確;佛教創始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伊斯蘭教產生時間為6世紀,道教創立于東漢末年,故排除ABD。故選C。5.(2021·湖北荊門·中考真題)德國的一位法學家說:“羅馬曾經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蘭教【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基督教。1世紀,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誕生了基督教,創始人是耶穌,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早期基督教反對羅馬暴政,譴責富人剝削。公元2世紀以后,基督教教義發生變化,宣揚忍耐順從、君權神授等思想。4世紀后期,羅馬帝國確定基督教為國教,大大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800年的圣誕節,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所以B項符合題意;A項是中國土生土長得宗教,排除;C項起源于古印度,流行于亞洲,排除;D項興起于阿拉伯半島,排除。故選B。6.(2021年浙江金華中考真題)作為中世紀歐洲封建制度的維護者——騎士階層,縱橫歐洲近1000年,它的興衰與中國傳人的兩項發明直接相關。這兩項發明分別是A.馬鐙、火藥 B.指南針、火藥 C.印刷術、指南針 D.馬鐙、印刷術【答案】A【詳解】據所學可知,六七世紀時期馬鐙的普及,不僅使騎兵成為了一千多年來不可阻擋的一個兵種,還催生了騎士精神,一種延續一千多年的騎士制度;而由于火藥的傳入,熱兵器代替了冷兵器時代,騎士階層走向了沒落,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故A正確;指南針是海上導航工具,與騎士無關,B排除;印刷術有利于文化的傳播,但與騎士無關,C、D排除。7.(2021·山東聊城·中考真題)4世紀末, ________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843年,_______帝國一分為三。【答案】 羅馬 查理曼【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375年,被稱為“蠻族”的日耳曼人開始大舉侵入羅馬帝國。4世紀末,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的打擊下滅亡。814年,查理曼去世,強盛一時的帝國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因此①是羅馬;②是查理曼。(三)、2020年中考真題1.(2020年山東濟南)有些諺語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拔业母接沟母接?,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A.印度種姓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 C.歐洲封建等級制度 D.日本大化改新【答案】C【考點】西歐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西歐封建等級制度。題干關鍵信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解答】8世紀前期西歐法蘭克王國,查理 馬特任宮相時,進行改革,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土地是主要的財富,國王和大封建主層層向自己的臣屬分封土地,受封土地的人們成為他們的封臣。西歐大大小小的封建主主要依靠剝削農奴為生,從而形成了階梯式的嚴格的等級制度,但在不同等級的貴族間,沒有嚴格的上下級制約關系,當時流傳著一句話“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歐洲封建等級制度。C符合題意。【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中世紀歐洲封建社會狀況的相關知識。2.(2020年山東日照)“整個中世紀,各種重疊的管轄權互相爭奪統治權。”在中世紀歐洲政治舞臺上占主導地位的是A.國王 B.教會 C.領主 D.市民【答案】B【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歐封建社會時期,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羅馬教廷權力至高無上。他們加緊對人民的精神統治,殘酷壓制與教會觀點相悖的“異端”思想,在精神和文化領域,神權凌駕一切。據題干關鍵信息“整個中世紀,各種重疊的管轄權互相爭奪統治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中世紀歐洲政治舞臺上占主導地位的是教會。B符合題意。【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中世紀歐洲封建社會狀況的相關知識。3.(2020年山東棗莊)新冠疫情向,某同學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時,搜素到如下三描圖片由此判斷他正在學習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答案】B【解析】基督教創立時間是1 世紀,創立者是耶穌。主要教義是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巴黎圣母院》諷刺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腸的特點。三幅圖均與基督教有關。B符合題意;佛教創立者是釋迦牟尼,排除A;伊斯蘭教的創立者是默罕默德,排除C;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排除D。故選B。4.(2020黔南州)德國的一位法學家說:“羅馬曾經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蘭教【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基督教。1世紀,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誕生了基督教,創始人是耶穌,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早期基督教反對羅馬暴政,譴責富人剝削。公元2世紀以后,基督教教義發生變化,宣揚忍耐順從、君權神授等思想。4世紀后期,羅馬帝國確定基督教為國教,大大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800年的圣誕節,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所以B項符合題意;A項是中國土生土長得宗教,排除;C項起源于古印度,流行于亞洲,排除;D項興起于阿拉伯半島,排除。故選B。5.(2020貴州遵義)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眾多王國,被稱為“蠻族王國”。其中法蘭克王國最為強大,它的建立者是A.屋大維 B.凱撒 C.穆罕默德 D.克洛維【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可知,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克洛維建立法蘭克王國,故D符合題意;屋大維、凱撒是古羅馬領導人,故AB均不符合題意;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創始人,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6.(2020年湖南長沙)“一個擁有幾個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許就是更高一等級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級封君又是一個更大關系網絡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毕铝羞x項與材料一致的是A.“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答案】B【解析】考查點:封君封臣制度。解題思路:根據材料“一個擁有幾個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許就是更高一級封君的封臣”等信息可知,通過土地的封賜形成了封君與封臣之間的關系。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8世紀前期查理馬特改革,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為封主服兵役。這次改革后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但是這種封君封臣制度必須以土地封賜為直接紐帶,因此第一級封君由于沒有直接對二次分封的封臣賜予土地,所以雙方之間就不存在契約關系,也就出現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現象。B正確;“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是西周的分封制,與材料不符,A錯誤;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與材料不符,C錯誤;“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是指城市發展, 與材料不符,D錯誤。綜上故選B。7.(2020年青島)著名學者劉景華在《人類六千年》中寫道:“由于層層封受土地,9世紀至10世紀的西歐便形成了一種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級關系?!毕铝袠嫵伞敖鹱炙降姆饨ǖ燃夑P系”的是A.莊園與法庭 B.教會與大學 C.封君與封臣 D.富農與市民【答案】C【解析】考查點:西歐封建關系。解題思路:根據材料中“9世紀至10世紀的西歐便形成了一種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級關系”可知,這項制度是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9世紀至10世紀,以土地關系為紐帶,通過層層分封而形成了封君封臣關系。C正確;莊園是西歐中世紀的基層組織形成,不屬于等級關系,A錯誤;大學出現于11世紀,B錯誤;市民通常是指具有城市有效戶籍和常住在市區的合法公民,富農與市民不是等級關系。D錯誤。綜上故選C。8.(2020年山東臨沂)公元800年前后,該國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王國。800年,教皇在羅馬為該國國王舉行了加冕禮,稱之為“羅馬人的皇帝”。這個國家是A.法蘭克王國 B.西羅馬帝國 C.法蘭西王國 D.意大利王國【答案】A【解析】依據題干關鍵信息“羅馬人的皇帝”并結合所學可知,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大小不同的王國,被稱為“蠻族王國”,其中最強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蘭克王國。800年的圣誕節,教皇在羅馬為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因此A項符合題意;B項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滅亡,與題干時間“800年”不符,排除;CD項是843年由查理曼帝國分裂而成,排除。故選A。9.(2020年遼寧沈陽)在世界歷史上,5到15世紀一般被稱為“中古時期”。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產生了西歐的封建社會。它在政治上的基本制度是A.奴隸制民主政治 B.聯邦制 C.封君封臣制 D.君主立憲制【答案】C【解析】考查點:封君封臣制。解題思路:從題干中提取“西歐的封建社會”的信息,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后的一千多年間,西歐封建社會以封君封臣制為歐洲封建社會基本的政治特征,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則須保護封臣的觀點日益流行開來,到11世紀,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C項符合題意;西方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形成是在原始社會解體,奴隸制度形成過程中,氏族貴族與平民斗爭和奴隸制經濟發展的產物,A項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聯邦制是由幾個成員國(如共和國或邦、州等)聯合組成統一國家的政治體制,它是國際交往中的主體,有自己的最高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有統一的憲法和法律,聯邦行使國家的外交、軍事、財政等主要權力。聯邦同成員國間的權限劃分由聯邦憲法規定,典型國家為美國,B項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但不采用共和政體,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英國的“光榮革命”為君主立憲制國家開啟了先例,D項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