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5 物質的溶解(1)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物質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一定條件下,一種物質可溶解在另一種物質中的量是一定的。2.影響固體物質溶解能力的因素有:溶質、溶劑的種類,溫度高低。氣壓也是影響氣體溶解能力的一種重要因素。3.物質溶解時,有的要放出熱量,溫度會升高;有的要吸收熱量,溫度會降低。 ’4.如果事物的變化可能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為了研究某個因素的變化對結果的影響,我們往往保持其他因素不變,這種方法稱為控制變量法。二、重要提示1.溶質、溶劑的性質是影響物質溶解快慢的內在因素,水溫的高低、溶解物質的顆粒大小和攪拌與否是影響物質溶解快慢的外在因素,但這三個外在因素中,除溫度還能影響物質溶解能力的大小外,物質的顆粒大小和攪拌與否都不能影響物質的溶解能力。2.物質的溶解能力與溶解速度不同,溶解能力反映的是物質能完全溶解的數量的多少,溶解速度是指物質溶解的快慢。科學廣場 價值連城的攪拌光學玻璃是軍事國防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照相機、望遠鏡、潛水艇、飛機等如果沒有它就成了瞎子。對于這種用來加工制成鏡頭的玻璃,最起碼的要求是不能含有氣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世界上能生產無氣泡鏡頭玻璃的工廠只有三家,一家在德國,一家是英國的謙斯兄弟工廠,一家是法國的曼杜阿工廠,他們各自擁有制造光學玻璃的絕招。1916年,由于戰爭的需要,俄國派了幾名科學家偷渡德國封鎖線,先后到英、法兩國求助,卻遭到拒絕。最后通過多次談判,俄國才以沉重的代價從英國的謙斯兄弟工廠得到了一份光學玻璃制造技術說明書。但是,用如此高昂的代價換回來的秘密概括起來卻只有兩個字——攪拌。說明書只寫道:生產光學玻璃的最大秘密是在熬熔玻璃時必須長久不停地攪拌。因攪拌能使原料混合均勻,反應充分,溫度一致,易使氣泡逸出。看起來極其簡單的攪拌,其作用不能等閑視之。解題指導【例l】當天氣又悶又熱時,氣壓較低,魚塘中常常出現魚兒“浮頭”的現象(魚缺氧,浮上水面呼吸)。根據上述現象,可以說明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對氣體的溶解性有何影響?你還能找出生活中的其他例子加以說明嗎?請將結果填入下表中。【解析】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可知,魚兒“浮頭”是氣溫高且氣壓低,而引起水中溶解氧氣減少造成的。由此可逆推出,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受溫度和壓強的影響,具體表現是:液體的溫度越高,氣體溶解的能力越弱,反之越強;壓強越大,氣體在液體中溶解的能力越強,反之越弱。例如,給水加熱,在水沸騰之前,隨著溫度的升高,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就以氣泡的形式逸出;又如打開汽水瓶的瓶蓋,壓強減小,有大量氣泡涌出。【答案】【例2】餐具上的油污用水不容易洗凈,而用洗潔精則很容易洗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的認識。物質的溶解能力與物質的種類、溫度等有關。同一物質在不同物質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餐具上的油污在水中不能溶解,而在洗潔精等有機溶劑中能溶解,所以洗潔精能除去油污。【答案】油污不溶于水中,而能溶于洗潔精中【例3】小英在做飯時,發現很多因素都能影響食鹽在水中溶解的速率。從你能想到的可能影響食鹽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寫出其中兩項,并推測此因素對食鹽溶解速率的影響: 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推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的推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從你所列因素中選出一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你的推測。【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影響物質溶解速率的外界因素的理解,以及設計實驗說明外界因素是如何影響物質溶解速率的。實驗設計時要注意:(1)控制變量。該實驗設計除了要觀察的變量(如攪拌)外,其余變量(如水的體積、食鹽的質量、顆粒大小、放入的時間、溫度等)都應該始終相同。(2)測量變量。實驗設計要說清楚變量如何測量(如通過觀察食鹽全部溶解所需的時間,確定溶解快慢)。食鹽用量要保證最終能完全溶解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答案】(1)溫度 溫度升高(降低),食鹽溶解加快(減慢) 晶體顆粒大小 食鹽顆粒越小(大),溶解越快(慢)(合理即可) (2)攪拌影響:在兩個燒杯中各放入50毫升水,分別稱取2克顆粒大小相同的食鹽,同時放進燒杯中,在其中一個燒杯中攪拌;觀察并記錄兩個燒杯中食鹽完全溶解所需的時間(設計溫度、顆粒大小對溶解速率的影響實驗時的要求相同)同步訓練 A組1.下列條件中,對物質的溶解性沒有影響的是 ( ) A.溫度和物質的種類 B.壓強和物質的種類 C.溫度和壓強 D.物質的顆粒大小2.小明同學往一杯水中加了三勺蔗糖,攪拌后發現蔗糖全部溶解;在相同條件下食鹽卻不能全部溶解。這說明物質的溶解能力與下列哪個因素有關? ( ) A.溫度高低 B.物質本身的性質 C.水的多少 D.時間的長短3.做湯時,往湯里放芝麻油和鹽,攪拌后看到芝麻油漂在上面,而鹽粒卻看不見了,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倒了一杯開水,太燙不能喝,他就在開水中放入了一些冰糖,一會兒冰糖溶解了,他發現開水比以前涼一些了,據此判斷冰糖溶于水時要____________,這個事實說明了物質在溶解過程中伴隨著_________的變化。小李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他在A、B兩個相同的盛水的燒杯中逐漸加入硫酸銅晶體,得到下表所示的實驗結果。(第5題)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的x=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 (2)由實驗結果可以得到的結論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將食鹽溶解在水中的實驗中,下列儀器一定需要用到的是 ( ) ①玻璃棒 ②藥匙 ③燒杯 ④溫度計 A. 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同步訓練 B組7.小科同學的校服是用化纖面料做成的,不小心沾上了油漆,若要在不破壞衣服的前提下把衣服洗干凈,你認為應選擇哪種溶液來進行洗滌? ( )8.如圖所示,玻璃管中有色液體的左右移動可反映出瓶內氣體溫度的變化。當向盛有水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固體氫氧化鈉時,發現有色液體向右移動,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當向盛有水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銨時,發現有色液體向左移動,這又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題)9.一個年輕人想到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實驗室里去工作,愛迪生接見了他。這個年輕人充滿信心地說:“我想發明一種萬能溶劑,它可以溶解一切物質。”“真的嗎?”愛迪生聽完后笑了笑,接著向年輕人提了個問題,問得那年輕人啞口無言。請你想一想,愛迪生提的可能是什么問題?為什么發明“萬能溶劑”是不可能的?10.探究氫氧化鈉溶于水后液體溫度的變化的實驗如下表所示.諳回答問顥: (1)使用氫氧化鈉固體時必須注意安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示中的操作存在一處錯誤,應改正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示中的錯誤操作改正后,上述實驗能否測得氫氧化鈉溶解前后液體溫度的改變,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物質的溶解(2)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1)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該種溶質的溶液。 (2)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該種溶質的溶液。2.濃溶液和稀溶液 (1)濃溶液:在一定量的溶劑里溶有較多溶質的溶液。 (2)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劑里溶有較少溶質的溶液。 (3)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就是不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二、重要提示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這兩個概念首先要指明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飽和溶液在條件不變時,同種溶質不能溶解,但異種溶質還能溶解。如向20℃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鈉固體不能再溶解,但加入蔗糖還能繼續溶解。相互轉化的一般方法: 改變溫度或加入溶劑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改變溫度、蒸發溶劑或加入溶質解題指導【例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同溫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B.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C.不飽和溶液降溫不一定會變成飽和溶液D.對于同一種溶質來講,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要濃【解析】相同溫度下,對于同一種溶質來說,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要濃,因而A、D項錯誤;溶液的濃與稀,與該溶液是否飽和沒有必然關系。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因而B項錯誤;對于溶解能力隨著溫度降低而減弱的物質而言,不飽和溶液降溫會變成飽和溶液;對于溶解能力隨著溫度降低而增強的物質而言,不飽和溶液降溫仍然是不飽和溶液。【答案】C同步訓練 A組1.判斷一種溶液是否飽和,可采用 ( ) A.升溫,看是否有晶體析出 B.降溫,看是否有晶體析出 C.加入任何一種可溶物,看是否溶解 D.加入原溶質,看是否溶解2.要使固體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 ) A.增大壓強 B.降低溫度 C.升高溫度 D.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3.20℃時,下列氯化鈉溶液已達到飽和的是( ) A取少量溶液降溫至l5℃,仍無晶體析出 B.20℃時向溶液中投入氯化鈉晶體,晶體不再溶解 C.20℃時向溶液中投入氯化鈉晶體,晶體溶解 D.加熱蒸發部分溶劑后,發現有晶體析出4.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溶液是均一、穩定、無色透明的混合物 B.某溫度下,在硫酸銅飽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質 C.某溫度下,從一瓶硝酸鉀的飽和溶液中取出一部分,則剩余溶液仍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 D.有一杯無色透明、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5.請用“一定”或“不一定”填空: (1)飽和溶液降溫時_________析出晶體。 (2)不飽和溶液降溫時_____________析出晶體。 (3)析出晶體后的溶液____________是該溫度下該溶質的飽和溶液。6.一杯20℃的硝酸鈉溶液,能證明它是飽和溶液的是 ( ) A.蒸發10克的水,有硝酸鈉晶體析出 B.降溫至l0℃時,有硝酸鈉晶體析出 C.加入l0克硝酸鈉晶體,仍有硝酸鈉晶體未溶解 D.在該溫度下,加入少許硝酸鈉晶體,晶體質量不再減少7.通常情況下,欲將一杯不飽和食鹽水變成飽和食鹽水,最適宜的方法是 ( ) A.往食鹽水中加入食鹽 B.往食鹽水中加入水 C. 往食鹽水中加入飽和食鹽水 D.把食鹽水放人冰箱中8.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B.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氮氣的溶解度隨著壓強的升高而減小C.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D.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滌劑將其洗去同步訓練 B組9.20℃時,將不同質量的食鹽固體分別加入到l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過濾,所得溶液質量與加入食鹽質量的對應關系如下表。其中所得溶液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 )10.某同學在探究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換關系時,做了如下實驗,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第10題) (1)甲圖中的B試管是硝酸鉀的_____ 溶液,C試管是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據實驗可知, 把硝酸鉀的飽和溶液轉變成不飽和溶液可用_____的方法,并可推測,把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 (2)由圖乙可知,要使食鹽的飽和溶液轉變成不飽和溶液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11.如圖所示,在室溫下的飽和食鹽水中放了一個塑料小球。 (1)現加入少量食鹽晶體,充分攪拌和靜置后,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試分析小球在液面處的沉浮情況有何變化,并簡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ll題)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況下使小球略上浮,你準備采取的具體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D 2.D 3.B 4.C 5.(1)不一定 (2)不一定 (3)一定6.D 7.A 8.D 9.D 10.(1)飽和升高溫度 降低溫度 (2)增加溶劑11.(1)小球仍然漂浮,原因是溫度未變,本來已飽和的食鹽溶液再加入食鹽無法溶解,溶液密度未變 (2)加食鹽升溫(或加入另一種溶質,如硝酸鉀)1.5 物質的溶解(3)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溶解度(1)物質溶解能力的大小定量地用溶解度來量度。(2)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3)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 ②溫度:大多數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有些同體(如食鹽)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顯著,少數固體(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氣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溶解性等級:根據物質在室溫(20℃)時的溶解度(用S表示),將它們在水中的溶解性分成四個等級。 (5)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①溶解度表(會查看)。②溶解度曲線:橫坐標表示溫度,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曲線上的點表示某物質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 二、重要提示 對固體溶解度概念的理解要抓住四個要素: (1)條件——“在一定溫度下”。因為溫度不同,溶解度大小不同。 (2)標準一一“在100克溶劑里(通常指水)”。因為在一定溫度下,物質溶解的量的多少與溶劑的量成正比。 (3)狀態一一“達到飽和狀態”。指溶質溶解的量達到了最大值。 (4)單位——“溶解的質量(克)”。溶解度的單位是克,不是度或千克等。解題指導【例l】下列對“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克”的解釋正確的是 ( )A.20℃時,31.6克硝酸鉀溶解在水中B.20℃時,100克溶液中含31.6克硝酸鉀C.31.6克硝酸鉀溶解在100克水中達到飽和狀態D.20℃時,31.6克硝酸鉀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達到飽和狀態【解析】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選項A未指明100克水及溶液達到飽和;選項B未指明溶液達到飽和,指明了100克溶液而不是l00克水;選項C未指明溫度;只有D符合要求。【答案】D【例2】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給出的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硝酸鉀的溶解性屬于 ( )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難溶 (2)在60℃時,2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硝酸鉀?【解析】根據溶解性等級的劃分,在20℃時,溶解度大于l0克為易溶,1~10克為可溶,0.01~1克為微溶,小于0.01克為難溶。查表可知在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克,是易溶物質。由于在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110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10克硝酸鉀,則在2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的質量為2×110克=220克。 【答案】(1)A (2)220克同步訓練 A組1.影響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 A.氣壓高低 B.蔗糖的顆粒大小 C. 是否攪拌 D.溫度的高低2.下列與固體物質溶解度有關的是 ( ) ①溶質的多少 ②溶質的性質 ③溶劑的多少 ④溶劑的性質 ⑤溶液是否飽和⑥是否攪拌 ⑦溫度 A.全部 B.②④⑦ C.②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⑥3.已知50℃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50克,則在50℃時的氯化銨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等于 ( ) A.1:2:3 B.2:3:1 C.3:1:2 D.1:3:24.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20℃時.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6% B.20℃時,100克飽和溶液中含氯化鈉36克 C.20℃時,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鈉36克 D.20℃時,飽和氯化鈉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質5.在一定溫度時向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水后,溶質的溶解度 ( ) A.變小 B.變大 C.不變 D.不一定變6.20℃時食鹽的溶解度為36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溫度下將30克食鹽 投入50克水中,所得食鹽溶液為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7.20℃時,將52克蔗糖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攪拌,結果蔗糖全部溶解。這說明 ( ) A.20℃時.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為52克 B.20℃時,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52克 C.20℃時,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52克 D.20℃時,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小于52克8.有A、B、(:三種物質,在20℃時溶解在水中制成飽和溶液。已知20克水能溶解2克A物質;B物質制成ll5克飽和溶液用了15克B;C物質375克飽和溶液用去350克水,這三種物質在20℃時溶解度大小的順序為 ( ) A.BB>A C.A>B>C D.B>A>C9.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變固體溶解度的是 ( ) A.把固體研細 B.加熱 C.攪拌 D.振蕩10.小欣拉開易拉罐汽水的拉環時,聽到“嘭”的一聲,并有氣體自汽水中沖出。下列有關此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因壓強減小使氣體的溶解度變小 B.因壓強減小使氣體的溶解度變大 C. 因壓強增大使氣體的溶解度變小 D.因壓強增大使氣體的溶解度變大11.20℃時,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l5克某固體物質,該物質的溶解性等級應是 ( )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無法判斷12.20℃時,5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5克A物質; 40℃時,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l0克B物質,則A和B的溶解度相比 ( ) A.SA>SB B.SB>SA C. SA=SB D.無法比較13.如圖所示的三條溶解度曲線,當它們的溶液接近飽和時,分別采用升高溫度、蒸發溶劑、增加溶質的方法,均可使它變為飽和溶液的是 ( )A.a溶液 B.b、c溶液C.C溶液 D.a、b溶液14.下列對圖示的溶解度曲線圖分析正確的是 ( ) (第13題)A.30℃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乙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比甲大C.18℃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D.上述說法都不正確(第l4題)15.t℃時,向一支盛有0.2克熟石灰的試管里加人20毫升水.充分振蕩后,靜置,試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固體,下列對于試管內上層澄清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0.2克 B.溶液是t℃時的飽和溶液 C.升高溫度,溶液將變為不飽和溶液 D.該溶液是濃溶液 1.5 物質的溶解(4)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溶質的質量分數 (1)概念: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之比,可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 (2)科學上用溶質的質量分數來定量表示溶液的組成。 (3)有關計算公式 溶質的質量分數=×l00%=×l00%2.配制溶液時,固體用天平稱取,液體用量筒量取,倒入燒杯中配制。二、重要提示1.溶解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比較2.溶液稀釋和濃縮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即m濃×A濃%=(m濃+m水)×A稀% m濃——濃溶液的質量 A濃%——濃溶液的質量分數 A稀%——稀溶液的質量分數3.相同溶質不同質量分數的兩種溶液混合 m濃×A濃%+m稀×A稀%= (m濃 + m稀)×A混% m稀——稀溶液的質量 A混%——混合溶液的質量分數4.溶液體積、質量、密度三者之間的關系: 溶液的質量=溶液的體積×溶液的密度科學廣場 醫用鹽水的質量分數為何必須是0.9% 醫院里常給失血或失水過多的病人注射生理鹽水,以使病人的血液循環恢復正常。但注射用的生理鹽水一定要是質量分數為0.9%的,因為它對人體各組織及細胞都沒有損害作用。如果用質量分數比0.9%低的鹽水(也叫低滲鹽水),那么就會有較多的水滲入紅細胞中,于是紅細胞脹大,大到一定程度,紅細胞破裂,就是溶血。如果用質量分數比0.97%高的鹽水(也叫高滲鹽水),那么紅細胞中的水就會滲出,導致紅細胞縮小,這就是皺縮。所以為了防止紅細胞產生溶血和皺縮,又要達到治療的效果,一定要把注射用鹽水配成0.9%。解題指導【例l】 t℃時,兩個裝有10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不帶結晶水的甲、乙物質各80克,充分攪拌。根據如圖l.5—1溶解度曲線判斷,此時 溶液是飽和溶液,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溶解度曲線能告訴我們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還能告訴我們某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要抓住這幾點來解答。【答案】乙44.4% 圖1.5—1【例2】 配制500毫升20%的硫酸(密度為1.14克/厘米3)需要98%的硫酸(密度為1.84克/厘米3)多少毫升?【解析】設需要98%的硫酸2毫升,98%的硫酸溶液的質量為1.84x克,其中含硫酸溶質的質量為1.84x× 98%克。配制得到500毫升20%的硫酸溶液,其中溶液的質量為500毫升×1.14克/毫升=570克(1.14克/厘米3=1.14克/毫升),含硫酸溶質的質量為570克×20%=114克。根據“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不變”得1.84xX×98%=ll4。X=63.2(毫升)【答案】63.2將50克溶質的質量分數為40 %的氫氧化鈉溶液與100克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A.10% B.26.7% C.35.2% D.60%【解析】本題考查有關溶液混合的計算。設混合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x。50克×40%+100克×20%=(50克+100克)·x,解之得x=26.7%。【答案】B同步訓練 A組1.(1)將質量分數為5%的蔗糖水倒出1/5,余下蔗糖水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 (2)一杯食鹽溶液,上層的質量分數為l0%,則下層的質量分數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3)將90℃時質量分數為15%的硫酸銅溶液降溫到10℃(無晶體析出),此時硫酸銅溶液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2.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該溫度下,某氯化鈉溶液的組成模型如圖所示,請回答: (1)該溶液的溶質是__________。 (2)保持溫度不變蒸發l0克水后,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 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2題)3.將80克質量分數為35%的濃鹽酸,稀釋成10%的稀鹽酸,需加水的質量為 ( ) A.80克 B.100克. C.200克 D.280克4.20℃時,將一杯接近飽和的食鹽水不斷恒溫蒸發水分,表示水分蒸干之前其溶質的質量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的曲線是 ( ) 在25℃時,向不飽和氯化鉀溶液中加人少量氯化鉀固體至溶液剛好飽和,在這一過程中,下列各量不變的是 ( ) ①溶液中水的質量 ②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③溶液中氯化鉀的質量分數④25℃時氯化鉀的溶解度 ⑤氯化鉀溶液的質量 A.①④ B.⑦③ C.③④ D.④⑤6. 汽車、電動車一般使用鉛酸蓄電池。某鉛酸蓄電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質量分數為20%的稀硫酸。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若用l00克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克/厘米3)配制該稀硫酸,需要蒸餾水(密度為l克/厘米3)的體積為_________毫升(精確到0.1)。該實驗的主要步驟有計算、量取、稀釋配制、裝瓶并貼標簽。請填寫右側的標簽。 (3)用量筒量取濃硫酸時俯視讀數,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 (第6題)同步訓練 B組7.已知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數據如下表所示:如果要配制該物質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飽和溶液200克,需要水________克,此時溶液的溫度應為__________℃。8.小華實驗操作考試的題目是: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碳酸鈉溶液并測定其酸堿度。考試時,小華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操作:(第8題) (1)請填寫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以上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上圖所示的操作中,若C中砝碼的質量為10克,游碼的讀數為3.5克,則碳酸鈉的實際質量為___________克。(4)小華在測定所配制溶液的酸堿度時,先將pH試紙用蒸餾水潤濕,再進行測定,則測得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響”)。9.20℃時,氯化鈉溶解于水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 B.20℃時l0克水最多能溶解4克氯化鈉 C.③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D.①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 10.配制10%的氯化鈉溶液時,會引起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偏小的是(可多選) ( ) A.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 B.配制溶液的燒杯用少量蒸餾水潤洗 C.氯化鈉晶體不純 D.轉移已配好的溶液時,有少量溶液濺出11.有這樣一道例題:配制1000毫升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需要溶質的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多少毫升?(已知:l0%的稀硫酸的密度為1.07克/厘米3,98%的濃硫酸的密度為1.84克/厘米3)小華和小瑛都解出了正確答案:濃硫酸的體積為59.3毫升。 (1)請你替他們把解答的過程寫出來。 , (2)接著老師又叫同學們求加水的體積。 小華的解法:V加水=V稀-V濃=l000毫升-59.3毫升=940.7毫升小瑛的解法:m加水=m稀一m濃=1000毫升×1.O7克/厘米3—59.3毫升×1.84克/厘米3=960.89克 V加水===960.89毫升你認為__________同學的解法正確,另一位同學的解法不正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5% (2)等于 (3)15% 2.(1)氯化 (2)不變 3.C 4.B 5.A 6.(1)390 (2) (3)小于 7.160 60 8.(1)玻璃棒藥匙 (2)ECADB (3)6.5 (4)偏小 9.C 10.BC ll.(1)略 (2)小瑛 由于分子之間有空隙,V稀≠V濃+V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名師導學——1.5 物質的溶解(1).doc 名師導學——1.5 物質的溶解(2).doc 名師導學——1.5 物質的溶解(3).doc 名師導學——1.5 物質的溶解(4).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