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乘車》說課稿楊 坤我的說課內容是選自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乘車》一課。一、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通過乘車這一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方法,并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時,首先要引導學生看懂圖意,然后用教材上的問題,開展估算活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鼓勵學生嘗試根據圖意來提出問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對于56-27+19,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索計算方法,學生可能會出現27-19=8(人),56-8=48(人),教師都應給予肯定。【教學目標】 1.在模擬上下車的情境中,使學生體會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并正確計算。 2.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展學生的探索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教學重、難點】能正確熟練的進行10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二、教法學法1、為了完成上述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創設富有情趣的活動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容易疲勞,由此,我引導孩子們說,和爸媽出過遠門嗎,會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呢?以此引出新課的學習,將數學知識融于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之中,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2、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盡量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開放性的討論中架起從已知到未知的橋梁,去獲取新的知識,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探索方法的過程中,發現新舊知識的聯系,發現不同于常規的思維方法和途徑。三、教學程序本節課我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學前準備、探求新知、獨立探索,解決問題和課堂練習。學前準備,讓學生通過開火車的游戲方式對簡單的加減混合運算進行了復習,鞏固了算法。探求新知,讓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先進行估算,然后,通過自己單獨和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索不同的算法,以達到掌握新知的目的。課堂練習,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最后我對本節課所學重點做了小結,幫學生弄清在運算加減混合運算中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時要認真仔細,并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 2011年5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