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元課題2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1課時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元課題2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1課時教案

資源簡介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第1課時)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元課題2的內容,本節課重點講解了中和反應的實質,本課題從實驗入手來介紹中和反應,從酸堿性的角度介紹了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中和反應是酸和堿的重要性質,是貫穿酸堿鹽知識體系的一個重要紐帶,既建立了酸和堿之間的聯系,又為鹽與復分解反應奠定了基礎,同時為高中學習酸、酸性氧化物、酸式鹽等物質的性質以及離子反應打下良好的基礎。尤其重要的是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所以,教材沒有簡單將它作為酸或堿的性質來介紹,而是專門編成一個課題來說明。為了說明中和反應的產物,簡單介紹了鹽的概念。關于中和反應的應用,教材從酸堿性的角度說明了它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堿度pH及其應用。 教材安排的3個活動與探究,目的是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鍛煉動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讓學生獲得自信心和滿足感,增強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酸和堿之間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初步領會中和反應的概念。
(2)了解這中和反應的實質,學會書寫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了解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的影響,以及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鹽酸的實驗探究,掌握中和實驗的操作方法,強化實驗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識。
(2)通過驗證酸堿之間的反應,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3)通過展示中和反應實質的微觀圖片,建立宏觀現象與微觀實質的聯系。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通過中和反應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化學來源于生活,并廣泛地運用于生活;感受到實驗是化學探究中經常使用地科學方法;體會化學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體會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人體健康的密切聯系,從而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中和反應的概念、實質。
難點:了解中和反應的探究過程及其實質的理解,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難點的依據:中和反應的探究過程和原理的理解較抽象;學生需要借助示意圖顯示微觀過程。
【教學方法】圖片展示、實驗探究、討論分析、歸納總結、聯系實際。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驗相關器材及用品:試管、滴管、燒杯、玻璃棒、NaOH溶液、稀鹽酸、酚酞溶液、石灰水、稀硫酸等。
學生準備:教材、學案等課堂用品。
【課時安排】 1課時 ,
【教學過程】
一、 知識回顧:
1.常見酸和堿及其化學式書寫。(學生演板)
2.常見酸和堿的化學性質。[設計意圖:對酸和堿之間的反應進行鋪墊]
二、新課
(一)情境引入
前面我們講到安全使用濃酸濃堿時交代大家,如果濃酸沾到皮膚上時,應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如果堿液沾到皮膚上,應該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在生活中,我們吃的皮蛋會有澀味,但是蘸醋后就沒有澀味了,如果蚊蟲叮咬后,我們涂上肥皂水后就會緩解癢痛。那么,酸和堿之間是否能發生化學反應 ,如果能反應,它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反應?你怎么證明 本節課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酸和堿之間的反應—中和反應。
[提出問題]:什么是中和反應?
(二)實驗探究,分析推理
(演示實驗)把適量的稀鹽酸滴加到盛有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觀察現象。
(提問)同學們觀察到了什么現象?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了嗎?
(學生)觀察到沒有什么明顯的現象,有的說發生了反應,有的說沒有反應,有的說不知道。
(教師)同學們為什么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呢?該實驗中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究竟發生了反應沒有?
(學生)該實驗我們看不到它們是否發生了反應,因為它們反應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
(教師)我們之所以不能通過該實驗得出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是否發生了反應,確實是因為該實驗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
現在我們改進一下實驗,大屏幕展示,如下圖所示:先在小燒杯內加入約10mL稀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用膠頭滴管慢慢地逐滴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溶液,要目不轉睛地觀察實驗。(可以把小燒杯改成試管進行實驗)
(教師)實驗完成之后,提問學生觀察到了什么現象?該實驗能否說明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為什么?你能否給同學們說出你的理由?
(學生)學生發言。觀察實驗現象并交流: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變紅色,逐滴滴加稀鹽酸的過程中,紅色逐漸變淡,有一瞬間突然消失。
(教師)學生發言后,教師做出分析小結。
(三)分析小結,得出結論
(教師)溶液中紅色逐漸變淺以至恰好完全消失,說明稀鹽酸滴加到一定程度后,溶液不再顯堿性了,氫氧化鈉這種物質沒有了,那氫氧化鈉這種物質為什么會消失沒有了呢?那肯定與滴加進來的稀鹽酸有關,肯定是與稀鹽酸反應把氫氧化鈉消耗了,從而證明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所以酚酞不再顯示紅色。
[過渡]其它的酸和堿之間能發生類似的情況嗎?
(四) 分組實驗,合作探究。
3個實驗小組分別利用不同的酸和堿進行實驗。實驗結束,各小組匯報交流實驗情況,并試著寫出本組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
NaOH + HCl = NaCl + H2O
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反應:
2NaOH+H2SO4=Na2SO4+2H2O
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
Ca(OH)2+2HCL=CaCL2+2H2O
【提出問題】觀察三個化學方程式,發現了什么共同點
【學生回答】都是酸和堿生成一個化合物和水。
【教師講授】氯化鈉、氯化鈣、硫酸鈉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我們把這樣的化合物叫做鹽。鹽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板書]:中和反應的概念: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即:酸 + 堿 = 鹽 + 水
[設疑]:中和反應的實質是什么?
[圖片展示]:中和反應的實質(借助黑板展示NaOH和HCl反應過程)
[分析]:我們來看看微觀模擬圖:反應前,HCl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H+和Clˉ,NaOH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 Na+ 和OHˉ?;旌虾箅x子的種類有沒有改變呢?Na+和Clˉ在溶液中粒子形式存在;HCl中的H+和NaOH的中的OHˉ在混合后的溶液中沒有了,它們結合生成了一個H2O分子。H+和OHˉ沒有了,因此溶液的酸性和堿性都消失了,所以我們說NaOH和HCl發生了化學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這一過程就是
H++OH_=H2O
[板書]:中和反應的實質:H++OH_=H2O
[設疑]: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生成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嗎?
小練習:完成下列方程式,并判斷哪一個是中和反應
CaCO3 + HCl -------
CO2 + NaOH -------
KOH + HNO3 -------
H2SO4+ Fe2O3-------
[板書]:
1. 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生成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2. 判斷中和反應的依據:反應物:酸和堿,生成物:鹽和水。
(五)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
【閱讀】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中和反應在農業、工業和醫藥生產等方面的應用。
【提出問題】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同學們能否舉出幾個中和反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案例
【學生自學回答】
①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以中和其酸性。
②硫酸廠的污水中加入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在印染廠的堿性廢水中加入硫酸進行中和。
③人被蚊蟲叮咬后,蚊蟲在皮膚內分泌出蟻酸,涂上堿性物質可以減輕痛癢。
④用“胃舒平”可以緩解胃酸分泌過多造成的胃部不適或消化不良。
【歸納】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1. 改良酸性土壤 :由于空氣污染造成酸雨,導致土壤呈酸性,必須在土壤中加入適量熟石灰,中和土壤的酸性。
2. 處理工廠的廢水:硫酸廠的污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在印染廠的堿性廢水中加入硫酸進行中和。
3. 用于醫藥:胃酸(主要成分是HCl)過量,可用氫氧化鋁中和。(分析胃樂膠囊的說明書 )
3HCl+Al(OH)3=AlCl3+3H2O
[知識拓展]:
1. 如何證明造紙工廠的廢水顯堿性?應如何使廢水呈中性?
2. 如何證明冶煉廠的廢水顯酸性?應如何使廢水呈中性?
(六)【知識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談談這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1. 中和反應:酸 + 堿 → 鹽 + 水
(屬于復分解反應)
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叫做鹽。
2. 中和反應的應用:
(1)農業 (改良土壤的酸堿性)
(2)工業 (處理工廠的廢水)
(3)生活 (用于醫藥)
(七)【課堂練習】
1.下列物質屬于鹽的是( )
A. CuO B .Cu(OH)2 C .CuSO4 D .HCl
2.在下表的空格中寫出相應的物質名稱、化學式或物質的類別(指單質、氧化物、酸、堿、鹽)。
物質名稱 氫氧化鉀 氯化鈉
化學式 MgO HNO3
物質類別 單質((金屬)
3.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因此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堿中都含有氫元素,所以含有氫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堿。
D、置換反應一定有單質生成,所以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八)教學反思:
1. 聯系先前學習過的酸、堿都能與指示劑反應,使指示劑變色的知識,暗示、鼓勵學生想辦法證明NaOH和HCl這個反應的確發生了。最后讓學生完成該實驗設計,通過活動與探究讓學生歸納出該反應的現象和特點,能把學生的探究活動與“雙基”緊密結合,既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課程目標,又兼顧了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
2.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較好的掌握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在教師指導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在交流討論中獲得知識,同時體驗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學習興趣。
3.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后,發現學生最薄弱的是酸、堿、鹽的分類學習,即使每節課上可以把常見的酸的性質、用途,常見堿的俗名、性質、用途和鹽的概念探究分析清楚,但綜合起來就容易混淆,因此應在后續的鞏固或輔導中加以重視,另外需要強調中和反應并不是基本反應類型,所以今后接觸到復分解反應時,要交代中和反應只是復分解反應的一種,是特指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九)板書設計: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第一課時
中和反應
中和反應:酸 + 堿 = 鹽 + 水
中和反應的實質:H+ + OHˉ= H2O
1. 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2. 判斷中和反應的依據:反應物必須是酸和堿,生成物是鹽和水。
二、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1.改良酸性土壤 2.處理工廠的廢水 3.用于醫藥
PAGE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云| 苏尼特左旗| 临湘市| 龙州县| 镇平县| 汉沽区| 茌平县| 八宿县| 根河市| 白沙| 清河县| 达孜县| 阳东县| 常山县| 渭南市| 宿州市| 马公市| 长岭县| 郴州市| 道真| 大宁县| 漠河县| 日照市| 新泰市| 利川市| 绵竹市| 迁安市| 宁蒗| 曲麻莱县| 南江县| 霍州市| 苗栗市| 枣阳市| 和龙市| 客服| 获嘉县| 双流县| 乃东县| 彭水| 定西市| 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