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7講 酶和ATP[課程導學]內容要求 2.2.1.說明絕大多數酶是一類能催化生化反應的蛋白質,酶活性受到環境因素(如pH和溫度等)的影響。2.2.2.解釋ATP是驅動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實驗: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與舊教材對比 增:①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②ATP供能機制及實例;③“~”特殊化學鍵不穩定的原因;④吸能反應與放能反應的實例。改:①ATP中文名稱,“~”代表特殊的化學鍵,不再說高能磷酸鍵;②能量“通貨”改為能量“貨幣”。強化:過酸、過堿或高溫對酶活性影響由小字改為宋體。考點一 細胞的能量“貨幣”ATP1.ATP的結構和功能2.ATP和ADP的相互轉化過程比較[提醒] 細胞中ATP含量很少,ATP與ADP之間轉化非常迅速、及時。無論是飽食還是饑餓,只要機體處于存活狀態,ATP與ADP含量都保持動態平衡。3.ATP的利用[提醒] 這些生命活動所涉及的化學反應都是吸能反應,需ATP水解提供能量才能順利進行。4.ATP產生量與O2供給量之間的關系模型分析解讀:(1)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時伴隨有ATP的生成。( )(2)人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所以不能合成ATP。( )(3)人長時間劇烈運動時,骨骼肌細胞中每摩爾葡萄糖生成ATP的量與安靜時相等。( )(4)線粒體內膜、內質網膜和葉綠體中進行光反應的膜結構中都能合成ATP。( )(5)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可用于細胞內的吸能反應。( )(6)無氧條件下,光合作用是葉肉細胞產生ATP的唯一來源。( )答案:(1)× (2)× (3)× (4)× (5)√ (6)×1.(必修1 P86問題探討T2、T3)(1)螢火蟲體內有特殊的發光物質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螢火蟲發光的過程中有能量轉化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有。螢火蟲腹部后端細胞內的熒光素是其特有的發光物質(2)有。螢火蟲腹部細胞內一些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只有在轉變成光能時,螢火蟲才能發光2.(必修1 P86相關信息)寫出圖中標出的“A”的含義: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提示:腺苷 腺嘌呤 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3.(必修1 P87圖5-4)ATP與ADP的相互轉化是不是一個可逆反應?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不是 雖然從物質方面來看是可逆的,但從酶、進行的場所、能量的來源等方面來看是不可逆的突破1 ATP的結構和功能核心素養 生命觀念1.(2022·河北邯鄲高三期末)ATP是腺嘌呤核苷的衍生物,下圖是ATP的分子結構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圓圈內所示為含氮堿基腺嘌呤B.方框內所示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細胞合成蛋白質時利用①斷裂釋放的能量D.②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容易形成但不易斷裂解析:選A。ATP由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團(三個)構成,有兩個特殊的化學鍵(圖中①②),圖中圓圈內為腺嘌呤,A正確;腺嘌呤與核糖一起形成方塊內的結構,即腺苷,B錯誤;細胞合成蛋白質時,ATP中遠離A的那個特殊的化學鍵(②)斷裂供能,C錯誤;光合作用過程中,ATP中遠離A的那個特殊的化學鍵容易形成也容易斷裂,光反應階段ADP與Pi利用光能形成ATP,而暗反應階段ATP水解(即②斷裂)供能,D錯誤。2.(2022·黑龍江哈爾濱高三期末)在有關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來標記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脫氧)上三個磷酸基團所處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中絕大多數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動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B.一分子dATP由三分子磷酸基團、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組成C.用32P標記dATP的α位磷酸基團,利用其合成DNA,可將32P標記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D.用32P標記細胞中染色體的DNA,一次有絲分裂后子細胞中所有染色體都有放射性解析:選B。一分子dATP由三分子磷酸基團、一分子脫氧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組成,B錯誤。突破2 ATP的轉化和應用核心素養 科學思維、社會責任3.(2022·湖北黃岡高三月考)下圖表示ATP與ADP的相互轉化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的M指的是腺嘌呤,N指的是核糖B.食物為ATP充電指的是呼吸作用分解來自食物中的有機物產能C.運動時肌肉細胞中ATP的充電速率遠高于其放能速率D.ATP的“充電”和“放能”所需要的酶不同解析:選C。ATP的合成和分解速率始終處于一種動態平衡狀態,C錯誤。4.(不定項)“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讓我們重溫唐代詩人杜牧這情景交融的詩句。螢火蟲發光的相關化學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催化熒光素氧化反應的酶與催化ATP水解的酶不是同一種酶B.螢火蟲腹部后端(發光器官)細胞內含有大量的ATP,以保證其正常發光C.螢火蟲發光的過程實現了ATP中的化學能向光能的轉化D.熒光素發熒光的化學反應是吸能反應,該過程伴隨著ATP的水解解析:選ACD。熒光素酶催化熒光素氧化反應,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A正確;細胞中ATP含量少,但ADP和ATP的轉化非常迅速并處于動態平衡之中,B錯誤;題圖中熒光的產生過程體現了ATP中的化學能轉變為光能,C正確;熒光素與O2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為吸能反應,D正確。[原因分析類]1.[2021·全國甲,T30(1)(2)]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DNA片段可以確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某研究人員使用放射性同位素 32P標記的脫氧腺苷三磷酸(dATP,dA—Pα~Pβ~Pγ)等材料制備了DNA片段甲(單鏈),對W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進行了研究,實驗流程的示意圖如下。(1)該研究人員在制備32P標記的DNA片段甲時,所用dATP的α位磷酸基團中的磷必須是32P,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研究人員以細胞為材料制備了染色體樣品,在混合操作之前去除了樣品中的RNA分子,去除RNA分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合成DNA時,dATP先水解成腺嘌呤脫氧核苷酸,β位和γ位的磷酸基團脫離形成游離的磷酸,只有α位的磷酸基團參與形成DNA (2)避免RNA與DNA片段甲形成雜交分子,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定位造成干擾2.科學家發現,一種化學結構與ATP相似的物質GTP(鳥苷三磷酸)也能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請從化學結構的角度解釋GTP也可以供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GTP含有兩個特殊的化學鍵,遠離鳥苷的那個特殊的化學鍵容易水解斷裂,釋放能量3.運動員參加短跑比賽過程中,肌細胞中ATP的相對含量隨時間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在B→C過程中,ATP含量增加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速率增強,使更多ADP形成ATP,以補充細胞中ATP含量的不足;從整個曲線來看,肌細胞中ATP的含量不會降為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細胞呼吸 ATP的生成和分解是同時進行的(ATP與ADP相互迅速轉化,處于動態平衡)[開放思維類]4.在某細胞培養液中加入32P標記的磷酸分子,短時間后分離出細胞中的ATP,發現其含量變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帶上放射性標記,分析該現象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ATP中遠離A的磷酸基團容易脫離;②該過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水解;③部分 32P標記的ATP是重新合成的5.實驗室里有螢火蟲尾部研磨粉、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ATP溶液,請設計實驗證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質。寫出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實驗步驟:①將螢火蟲尾部研磨粉用生理鹽水配制成懸濁液;②取兩支試管并編號為甲、乙,分別加入等量的已配制的懸濁液;③向甲試管中加入兩滴ATP溶液,向乙試管中加入兩滴葡萄糖溶液,在黑暗環境中觀察兩試管。實驗結果:觀察到甲試管發出熒光,乙試管沒有發出熒光考點二 酶的本質、作用和特性1.酶的本質及作用(1)關于酶本質的探索(2)酶的本質及作用[提醒] 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不能產生酶。(3)酶的作用機理分析(如下圖)(4)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①實驗流程②變量分析[提醒] a.自變量:人為控制的對實驗對象進行處理的因素。b.因變量:因自變量改變而變化的變量。c.無關變量:保證出現正確的實驗結果的其他一切條件或因素。2.酶的特性[提醒] (1)溫度、pH都能影響酶的空間結構,改變酶的活性,進而影響酶促反應速率。(2)底物濃度和酶濃度是通過影響底物與酶的接觸面積,進而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并不影響酶活性。(1)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和脫氧核糖核苷酸。( )(2)酶分子在催化反應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3)酶提供了反應過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4)酶不一定都在核糖體上合成,但構成酶的化學物質都可以在核糖體上找到。( )(5)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因此酶只能在細胞內發揮作用。( )(6)酶活性的發揮離不開其特定的結構。( )答案:(1)× (2)× (3)× (4)√ (5)× (6)√1.(必修1 P84相關信息)已知胃蛋白酶的最適pH為1.5,小腸液的pH為7.6,胃蛋白酶隨食糜進入小腸后還能發揮作用嗎?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不能。因為沒有了適宜的pH,胃蛋白酶活性大大下降甚至喪失2.(必修1 P85科學·技術·社會)溶菌酶能夠溶解細菌的________,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在臨床上與抗生素復合使用,能增強抗生素的療效。提示:細胞壁3.(必修1 P85科學·技術·社會)利用脂肪酶處理廢油脂,制造生物柴油,既保護了環境又使其得到合理利用,這是利用了酶的哪一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專一性1.高中教材中常見的酶(1)DNA聚合酶——催化脫氧核苷酸鏈與單個脫氧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用于DNA復制。(2)RNA聚合酶——催化核糖核苷酸鏈與單個核糖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用于RNA合成(轉錄)及RNA復制。(3)基因工程工具酶(4)解旋酶——用于DNA復制時雙鏈間氫鍵的打開。(5)核酸水解酶(6)各種消化酶——可對應催化相關物質的水解,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7)細胞工程工具酶:纖維素酶、果膠酶(降解細胞壁);胰蛋白酶、膠原蛋白酶(動物細胞培養)。2.與酶有關的曲線分析(1)酶的特性①圖1中加入酶的曲線和加入無機催化劑的曲線比較,說明酶具有高效性,而與不加催化劑的曲線比較只能說明酶具有催化作用。②圖2中兩曲線比較說明酶具有專一性。(2)酶促反應的影響因素①溫度和pHa.圖甲和圖乙顯示:高溫、過酸或過堿都會使酶失活,而低溫不會使酶失活。低溫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空間結構未被破壞,溫度適當升高后,酶可恢復活性。b.從圖丙和圖丁可以看出:pH或溫度的變化不影響酶作用的最適溫度或最適pH。②底物濃度和酶濃度圖甲中OP段酶促反應速率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濃度,而P點之后的限制因素可能為酶濃度或酶活性;圖乙對反應底物的要求是底物足量。突破1 酶的本質、作用和特性核心素養 生命觀念1.(2022·安徽合肥高三摸底考試)下圖表示某種酶催化作用的圖解。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該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苷酸B.底物活化所需的能量由酶提供C.高溫通過影響酶的空間結構從而影響催化效率D.酶與底物間的堿基配對方式無法體現酶的專一性解析:選B。 酶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但不能為化學反應提供能量,B錯誤。2.(2022·安徽宿州高三期中)在生命活動中,酶、激素、神經遞質、抗體、tRNA等都有一定的專一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RNA聚合酶能催化轉錄過程,也能使DNA中的氫鍵斷裂B.性激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體的參與C.細胞因子、溶菌酶都是免疫活性物質,均在第二道防線中發揮作用D.神經遞質通過載體進入突觸后神經元時發生了“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解析:選A。RNA聚合酶能催化轉錄過程,也能使DNA中的氫鍵斷裂,A正確;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固醇,在內質網中合成,B錯誤;細胞因子、溶菌酶都是免疫活性物質,溶菌酶可以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中發揮作用,細胞因子在第三道防線中發揮作用,C錯誤;神經遞質通過與突觸后膜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突觸后神經元發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D錯誤。具有專一性的五類物質 突破2 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核心素養 科學思維3.(2022·湖南長沙高三月考)右圖是某生物興趣小組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活性影響因素時繪制的實驗結果圖(實驗中用鹽酸創造酸性條件,鹽酸能催化淀粉水解)。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實驗中溫度、淀粉用量、淀粉酶的濃度等為無關變量B.pH為1時淀粉酶可能已經失活,淀粉發生分解是鹽酸起催化作用C.pH為3和9時淀粉剩余量相同,說明兩種條件下淀粉酶的酶活性相同D.實驗中用適量的H2O2和過氧化氫酶代替淀粉和淀粉酶作實驗材料更為科學解析:選C。分析題圖可知,pH為3和9時淀粉剩余量基本相等,而由于淀粉在酸性條件下易分解,因此pH為3時的酶活性小于pH為9時的酶活性,C錯誤。4.(不定項)(2022·山東日照月考)右圖abc與abd為不同類型的酶促反應實驗曲線,有關曲線的判斷正確的是( )A.若曲線abc為溫度影響酶活性的曲線,c點時酶空間結構發生改變,所含有的肽鍵數比b點時少B.若曲線abc為pH影響酶活性的曲線,則b點時酶的最適溫度和a點時酶的最適溫度不同C.曲線abd,若x為底物濃度,y可表示反應速率,bd段不再增加可能是酶濃度的限制D.若曲線abd為某一化學反應產物的產量隨時間的變化,bd段不再增加可能是底物已消耗完解析:選CD。若曲線abc為溫度影響酶活性的曲線,c點時酶空間結構發生改變,是因為高溫破壞了酶的空間結構,但是高溫不會破壞肽鍵,A錯誤;pH不影響酶的最適溫度,若曲線abc為pH影響酶活性的曲線,則b點時酶的最適溫度和a點時酶的最適溫度相同,B錯誤;曲線abd,若x為底物濃度,y可表示反應速率,bd段不再增加可能是受酶濃度的限制,C正確;若曲線abd為某一化學反應產物的產量隨時間的變化,bd段產物不再增加,可能是底物已消耗完,D正確。突破3 影響酶活性的機理及酶應用核心素養 科學思維、社會責任5.下圖為兩種抑制劑影響酶活性的機理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兩種抑制劑影響酶活性的機理相同B.示意圖體現了酶催化的專一性C.非競爭性抑制劑可以改變酶的結構,使酶不適于接納底物分子D.高溫抑制酶活性與非競爭性抑制劑降低酶活性的機理相同解析:選A。競爭性抑制劑、非競爭性抑制劑影響酶活性的機理不同,前者是和底物競爭活性位點,后者是改變酶的空間結構,A錯誤。6.(不定項)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在生活中有多種應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果膠酶能分解果肉細胞壁中的果膠,提高果汁產量B.溶菌酶能溶解細菌細胞壁,具有抗菌消炎作用C.發燒時食欲減退是由于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D.胃蛋白酶進入小腸后,能使蛋白質初步水解解析:選CD。發燒時,唾液淀粉酶等酶活性下降,食欲減退,C錯誤;胃蛋白酶的最適pH為1.5,進入小腸后變性失活,不能分解蛋白質,D錯誤。[事實概述類]1.[2016·全國Ⅱ,T29(4)]生物體內酶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答案:蛋白質或RNA 高效性、專一性2.ATP酶復合體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將生物膜一側的H+搬運到另一側,并催化ATP的形成。右圖表示ATP酶復合體的結構和主要功能,ATP酶復合體具有的功能說明膜蛋白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答案:運輸、催化[原因分析類]3.[2016·全國Ⅱ,T29(3)改編]如果開始時三組底物濃度相同,在時間t2時,向60 ℃組反應體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條件保持不變,那么在t3時,60 ℃組產物總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變 60 ℃條件下,t2時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應產物總量也不會增加4.研究發現,溶酶體內pH為5.0左右,含有多種酸性水解酶,這些酶合成的場所為________,若這些水解酶少量進入細胞質基質不會引起細胞損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核糖體 細胞質基質與溶酶體內的pH不同,導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5.右圖中,接近0 ℃時,A點卻不與橫軸相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低溫條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沒有失活(低溫沒有改變酶的空間結構,只是酶活性降低)6.設計實驗時不建議用H2O2溶液為底物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溫度會影響H2O2的分解速率,從而影響實驗結果7.在pH為7的條件下,取四支盛有等量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分別保溫在0 ℃、30 ℃、60 ℃、90 ℃的恒溫水浴鍋中,再滴加2滴肝臟研磨液,以探究溫度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該實驗能得出正確結論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 高溫下過氧化氫會大量分解8.在溫度為37 ℃的條件下,取等量肝臟研磨液分別加到四支盛有等量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再滴加鹽酸或氫氧化鈉使各試管pH分別為3、5、7、9,以探究pH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該實驗能得出正確結論嗎?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 調節各試管的pH之前過氧化氫已在酶的催化下分解9.有機溶劑與重金屬離子影響酶活性的主要原因是有機溶劑與重金屬離子和蛋白類酶上的某些化學基團結合使酶的活性完全喪失。當人誤食了含有重金屬的食物或農藥后,有一種應急措施就是立刻給病人喝大量牛奶或豆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牛奶和豆漿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可以和重金屬或有機溶劑結合從而降低有毒物質與人體中正常的酶接觸的機會,從而保護了這些酶的活性考點三 探究影響酶活性的條件1.實驗原理(1)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①反應原理②鑒定原理:溫度影響酶的活性,從而影響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據是否出現藍色及藍色的深淺來判斷酶的活性。(2)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①反應原理(用反應式表示):2H2O22H2O+O2。②鑒定原理:pH影響酶的活性,從而影響O2的生成速率,可用帶火星的衛生香燃燒的情況來檢驗O2的生成速率。2.實驗步驟和結果(1)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取6支試管,分別編號為1與1′、2與2′、3與3′,并分別進行以下操作。試管編號 1 1′ 2 2′ 3 3′實驗步驟 一 2 mL淀粉酶溶液 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 mL淀粉酶溶液 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 mL淀粉酶溶液 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二 在冰水中水浴5 min 在60 ℃溫水中水浴5 min 在沸水中水浴5 min三 1與1′試管內液體混合,搖勻 2與2′試管內液體混合,搖勻 3與3′試管內液體混合,搖勻四 在冰水中水浴數分鐘 在60 ℃溫水中水浴數分鐘 在沸水中水浴數分鐘五 取出試管,分別滴加2滴碘液,搖勻,觀察現象實驗現象 呈藍色 無藍色出現 呈藍色結論 酶發揮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條件,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酶活性(2)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序號 實驗操作內容 試管1 試管2 試管31 注入等量的過氧化氫酶溶液 2滴 2滴 2滴2 注入等量的不同pH的溶液 1 mL蒸餾水 1 mL 5%的HCl 1 mL 5%的NaOH3 注入等量的體積分數為3%的H2O2溶液 2 mL 2 mL 2 mL4 觀察實驗現象 有大量氣泡產生 無明顯氣泡產生 無明顯氣泡產生5 將帶火星的衛生香插入試管內(液面的上方) 燃燒劇烈 燃燒較弱 燃燒較弱3.注意事項(1)實驗材料選擇時的注意事項①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不能選擇過氧化氫(H2O2)和過氧化氫酶作為實驗材料,因為過氧化氫(H2O2)在常溫下就能分解,加熱的條件下分解會加快,從而影響實驗結果。②在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不宜選用淀粉和淀粉酶作為實驗材料,因為在酸性條件下淀粉分解也會加快,從而影響實驗結果。(2)實驗步驟和結果檢測的注意事項①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底物和酶溶液應先分別在預設的溫度中保溫一段時間后再混合,保證反應從一開始就是預設的溫度。②在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宜先保證酶的最適溫度(排除溫度干擾),且將酶溶液的pH調至實驗要求的pH后再讓反應物與酶接觸,不宜在達到預設pH前讓反應物與酶接觸。③若選擇淀粉和淀粉酶來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檢測底物被分解的試劑宜選用碘液,不能選用斐林試劑,因為用斐林試劑鑒定時需要水浴加熱,而該實驗中需嚴格控制溫度。1.若除酶外所有試劑已預保溫,則在測定酶活性的實驗中,下列操作順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緩沖液→保溫并計時→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計時→加入緩沖液→保溫→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C.加入緩沖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溫并計時→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D.加入底物→計時→加入酶→加入緩沖液→保溫→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解析:選C。測定酶活性的實驗中緩沖液可維持溶液的pH,所以緩沖液應在底物與酶混合之前加入,反應時間的測定則應在底物與酶混合之后開始,C符合題意。2.(2021·湖北省選擇性考試模考)甲同學從某哺乳動物的胃液中分離到了一種酶。為探討該酶的最適pH,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方案 pH范圍 溫度 酶活性測定 最適pHA 1~6 25 ℃ 每間隔一個pH梯度進行酶活性測定 以pH對酶活性作圖,酶活性最高時對應的pH為最適pHB 1~14 25 ℃C 1~6 37 ℃D 1~14 37 ℃解析:選C。哺乳動物的胃中存在胃酸,pH呈酸性,故選取的pH范圍應該是1~6。哺乳動物的體溫一般在40 ℃左右,和人類的體溫相似,作為本實驗無關變量中的溫度應選擇較適宜的溫度(37 ℃),C合理。3.(不定項)(2022·山東青島期末)現有兩種淀粉酶A與B,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不同溫度條件下這兩種淀粉酶的活性,進行了相關實驗。下圖甲是將淀粉溶液與淀粉酶溶液混合搖勻,保溫5分鐘后,對各組淀粉剩余含量進行檢測的結果;下圖乙是40 ℃時測定酶A催化淀粉水解生成的麥芽糖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根據實驗結果分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無關變量有pH、反應時間、溶液的量等B.酶A在20 ℃條件下活性較高,酶B在40 ℃條件下活性較高C.其他實驗條件不變,若適當升高溫度,圖乙中P點將向左移動D.該實驗不能用斐林試劑檢測生成物麥芽糖的含量來表示酶的活性解析:選CD。題圖甲實驗的自變量有溫度和酶的種類,A錯誤;從題圖甲可知,酶A在50 ℃時,淀粉剩余量最少,所以酶A在50 ℃時活性較高,B錯誤;由于酶A在50 ℃ 時活性比40 ℃時高,因此如果適當升高溫度,則反應時間縮短,P點左移,C正確;斐林試劑在使用時需要水浴加熱,會改變實驗的設定溫度,D正確。1.(2021·重慶選擇考模考)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衰老過程中所有酶的活性降低B.胰蛋白酶能徹底水解蛋白質C.赤霉素能誘導α 淀粉酶產生D.過氧化氫酶能升高過氧化氫的活化能解析:選C。細胞衰老過程中,大部分酶的活性降低,但與細胞衰老有關的酶的活性可能上升,A錯誤;胰蛋白酶水解蛋白質成多肽,但蛋白質徹底水解需要肽酶,B錯誤;赤霉素能誘導α 淀粉酶產生,使種子無需萌發即可產生α 淀粉酶,C正確;酶的作用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D錯誤。2.(2021·高考山東卷)某興趣小組在生物實驗室中發現一酶試劑,由于標簽受損,無法確定該酶的具體種類(該酶可能是淀粉酶也可能是蔗糖酶),為判斷該酶的具體種類和作用條件,該小組成員給出了以下建議。下列選項中,均合理的一項是( )①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溶液混合,一段時間后,滴加碘液檢測 ②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液混合,一段時間后,利用斐林試劑檢測 ③若已確定該酶是淀粉酶,可使用斐林試劑作為檢測劑來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④若已確定該酶是蔗糖酶,可利用蔗糖來研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3.(2021·湖北省選擇性考試模考)在生物體內,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下列關于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A.過氧化氫酶、脲酶和麥芽糖酶的化學本質都是蛋白質B.DNA聚合酶和DNA連接酶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鍵的形成C.胰蛋白酶的合成及分泌與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有關D.淀粉酶和鹽酸通過降低反應物的活化能催化淀粉水解解析:選D。淀粉酶是生物催化劑,可以通過降低反應物的活化能來催化淀粉水解;鹽酸不是催化劑,不能降低反應物的活化能,D錯誤。4.(2021·湖南適應性考試)ATP是細胞生命活動的能量“貨幣”。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等有機物中儲存了大量ATPB.等量的葡萄糖通過酒精發酵和有氧呼吸產生的ATP數量不同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產生ATP,所需的ADP可共用D.ATP與ADP的相互轉化由不同的酶催化完成解析:選A。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等有機物中都儲存著化學能,但ATP是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不能儲存在這些有機物中,A錯誤。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