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微專題2 酶的相關實驗拓展[專題整合]1.“試劑檢測法”鑒定酶的本質(1)設計思路:從酶的化學本質上來講,絕大多數的酶是蛋白質,少數的酶是RNA。在高中教材中常見的一些酶,如淀粉酶、蛋白酶等,其本質都是蛋白質,所以對酶本質的鑒定常常是變相地考查蛋白質或RNA的鑒定方法。因此,利用雙縮脲試劑與蛋白質作用產生紫色反應,若出現紫色反應,則該酶的本質為蛋白質,若不出現紫色反應,則酶的本質為RNA。(2)設計方案2.“對比法”驗證酶的高效性和專一性(1)驗證酶的高效性①設計思路:通過將不同類型催化劑(主要是酶與無機催化劑)催化底物的反應速率進行比較,得出結論。②設計方案項目 實驗組 對照組材料 等量的同一種底物試劑 與底物相對應的酶溶液(如生物材料研磨液) 等量的無機催化劑現象 反應速率很快,或反應用時短 反應速率緩慢,或反應用時長結論 酶具有高效性(2)驗證酶的專一性①設計思路:常見的方案有兩種,即底物相同但酶不同或底物不同但酶相同,最后通過觀察酶促反應能否進行得出結論。②設計方案項目 方案一 方案二實驗組 對照組 實驗組 對照組材料 同種底物(等量) 與酶相對應的底物 另外一種底物試劑 與底物相對應的酶 另外一種酶 同一種酶(等量)現象 發生反應 不發生反應 發生反應 不發生反應結論 酶具有專一性[專題集訓]1.(2022·遼寧丹東高三聯考)豬籠草是一種食蟲植物,為了驗證豬籠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學生設計了兩組實驗,如下圖所示,在35 ℃水浴中保溫一段時間后,甲、乙試管中加入適量的雙縮脲試劑,丙、丁試管中不加任何試劑,下列對實驗現象的預測正確的是( )A.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丙和丁中蛋白塊消失B.甲中溶液呈紫色,乙中溶液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塊消失,丁中蛋白塊不消失C.甲和乙中溶液呈紫色;丙中蛋白塊消失,丁中蛋白塊不消失D.甲和乙中溶液都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塊消失,丁中蛋白塊不消失2.(2019·浙江4月選考改編)為研究酶的特性,進行了實驗,基本過程如下表所示:步驟 基本過程 試管A 試管B1 加入2%過氧化氫溶液 3 mL 3 mL2 加入肝臟研磨液 少許 —3 加入FeCl3 — 少許4 檢測據此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實驗的可變因素是催化劑的種類B.可用產生氣泡的速率作檢測指標C.該實驗能說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D.不能用馬鈴薯勻漿代替肝臟研磨液進行實驗3.下列有關酶的探究實驗的敘述,合理的是( )選項 探究內容 實驗方案A 酶的高效性 用FeCl3和過氧化氫酶分別催化等量H2O2分解,待H2O2完全分解后,檢測產生的氣體總量B 酶的專一性 用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檢測是否有大量還原糖生成C 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用淀粉酶分別在熱水、冰水和常溫條件下催化淀粉水解,反應相同時間后,檢測淀粉分解程度D pH對酶活性的影響 用H2O2酶在不同pH條件下催化H2O2分解,用斐林試劑檢測4.研究人員從一種野生植物的貯藏根中提取出一種化學物質,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鑒定此物質的化學本質是否是蛋白質的兩種方法:第一種鑒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種鑒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為了探究此物質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還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員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過程,請預測可能的實驗結果。水浴加熱后,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該物質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該物質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參考答案1解析:選C。本實驗屬于驗證性實驗,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蛋白酶和蛋白液的化學本質都是蛋白質。鑒定蛋白質常用的試劑是雙縮脲試劑,呈紫色反應。實驗①中的甲和乙試管始終顯示紫色,不能形成對照;而實驗②改用觀察蛋白塊的存在情況(丙中蛋白塊消失,丁中蛋白塊不消失),形成鮮明的對照,說明了豬籠草的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2解析:選D。該實驗能用馬鈴薯勻漿代替肝臟研磨液進行實驗,兩者都含有過氧化氫酶,D錯誤。3解析:選C。酶的高效性是指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催化效率更高,酶并不能改變反應到達平衡時產物的生成量;可以用FeCl3和過氧化氫酶分別催化等量H2O2分解,反應相同時間,檢測氣泡產生的快慢或者帶火星衛生香的復燃情況,來探究酶的高效性,A不合理。探究酶的專一性,可以使用不同的底物為自變量,比如用淀粉酶分別催化等量的淀粉和蔗糖(均為非還原糖)水解,檢測兩組是否有還原糖生成,B不合理。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溫度是自變量,用淀粉酶分別在熱水、冰水和常溫條件下催化淀粉水解,反應相同時間后,檢測淀粉分解程度,C合理。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用過氧化氫酶在不同pH條件下催化H2O2分解,檢測并比較相同時間產生的氧氣量,D不合理。4答案:(1)用雙縮脲試劑 用蛋白酶處理 (2)兩支試管均出現磚紅色沉淀 兩支試管均不出現磚紅色沉淀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