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備考2023】高中生物新教材一輪復習學案第26講 免疫調節[素養目標]1.通過比較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異同形成辯證統一的觀點。(生命觀念)2.通過分析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過程的模式圖,培養模型分析能力與建模的思維習慣。(科學思維)3.通過總結艾滋病的流行與預防等知識,形成健康生活、關愛他人的人生態度。(社會責任) 人體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1.免疫系統的組成(1)免疫系統組成(2)抗原呈遞細胞: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都能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并且可以將抗原信息暴露在細胞表面,以便呈遞給其他免疫細胞,這些細胞統稱為抗原呈遞細胞。(3)抗原與抗體①抗原:病原體進入機體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質等物質,能夠與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從而引發免疫反應,這些能引發免疫反應的物質稱為抗原。②抗體:機體產生的專門應對抗原的蛋白質。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即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抗原結合。抗體能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2.免疫系統的功能(1)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比較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來源 遺傳而來,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與病原體接觸后獲得的后天性免疫對象 對多種病原體起作用 對某一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基礎 (1)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2)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如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 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借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而組成)特點 無特異性、作用弱 有特異性、作用強聯系 起主導作用的特異性免疫是在非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三道防線是統一的整體,共同起作用(2)免疫的三大基本功能①免疫防御是指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②免疫自穩是指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身調節,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功能。③免疫監視是指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的功能。1.(選擇性必修1 P66圖4 1)B淋巴細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2.(選擇性必修1 P67圖4 2)脾參與制造新的血細胞與清除衰老的血細胞等。(√)3.(選擇性必修1 P68圖4 3)樹突狀細胞具有強大的吞噬、呈遞抗原的功能。(√)4.(選擇性必修1 P68“相關信息”)大多數抗原是糖類,它既可以游離,也可以存在于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細胞上。(×)5.(選擇性必修1 P69正文)唾液中的溶菌酶殺菌屬于第二道防線。(√)6.(選擇性必修1 P69正文)免疫監視是指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1.選擇性必修1 P66圖4 1:免疫活性物質都是由免疫細胞產生的嗎?提示:免疫活性物質并非都由免疫細胞產生,如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細胞、淚腺細胞等非免疫細胞產生。2.選擇性必修1 P69“相關信息”改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者的血清為什么可以治療新冠患者?提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者的血清中含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提取這樣的血清輸給臨床病人,其中的抗體可以與新型冠狀病毒結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康復。1.免疫細胞[生命觀念](1)概念:免疫細胞是執行免疫功能的細胞,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2)種類2.巧用“三個依據”判斷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科學思維]3.免疫系統三大基本功能的判斷[科學思維][探究意圖:以吞噬細胞殺滅病菌的圖示為情境信息考查理解能力]如圖為人體內的吞噬細胞殺滅病菌的示意圖,據圖思考討論:(1)這種吞噬細胞吞噬病菌的方式和結構基礎分別是什么?提示:胞吞;細胞膜的流動性。(2)這種吞噬細胞直接殺滅病原體屬于第幾道防線?提示:第二道或第三道。(3)說出人體內這種吞噬細胞殺滅病原體的免疫類型?提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4)說出免疫系統的三大基本功能。提示:免疫防御、免疫自穩和免疫監視。突破點1 1.下列有關免疫細胞與免疫活性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免疫細胞只能分布在免疫器官中B.體內的抗體均在細胞外發揮作用C.免疫細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細胞在胸腺中成熟D.抗原、抗體、細胞因子和溶菌酶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解析:免疫細胞也能分布在血液中,A錯誤;體內的抗體屬于分泌蛋白,均在細胞外發揮作用,B正確;免疫細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細胞在骨髓中成熟,T細胞在胸腺中成熟,C錯誤;抗原不屬于免疫活性物質,D錯誤。答案:B2.樹突狀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TLR是位于其細胞表面的一種識別病毒的重要受體,能有效激發T細胞應答,其途徑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樹突狀細胞的形成過程能體現細胞膜有流動性B.樹突狀細胞能識別抗原C.樹突狀細胞不能呈遞抗原D.圖中病毒相當于抗原解析:由題圖可知,樹突狀細胞有許多突起,其形成過程可體現細胞膜的流動性,A正確;樹突狀細胞通過其表面的TLR受體識別病毒,B正確;樹突狀細胞屬于抗原呈遞細胞,能將抗原信息呈遞給T細胞,有效激發T細胞的免疫應答,C錯誤;病毒作為外來異物,被樹突狀細胞表面的受體識別,相當于抗原,D正確。答案:C突破點2 3.制備抗蛇毒血清時,需將減毒的蛇毒注入家兔體內,引起免疫反應。所用蛇毒和這一免疫反應以及得到的抗蛇毒血清分別是( )A.抗原,非特異性免疫,抗體B.抗體,非特異性免疫,抗原C.抗原,特異性免疫,抗體D.抗體,特異性免疫,抗原解析:將滅活的蛇毒注入家兔體內引起免疫反應,能刺激免疫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則這種蛇毒相當于抗原;其產生的抗體只對蛇毒起作用,對其他病原體無效,可見其免疫作用是后天獲得的、特定的、有針對性的,因此是特異性免疫;抗蛇毒血清是家兔經特異性免疫獲得的,其中會含有抗蛇毒的抗體。答案:C4.科學家研究發現了兩種現象:①動物體內的B淋巴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輔助性T細胞及其分泌的物質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②給動物注射從某種細菌獲得的物質乙后,此動物對這種細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則這兩種物質中( )A.甲是抗體,乙是抗原B.甲是抗體,乙是細胞因子C.甲是細胞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細胞因子,乙是抗體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動物體內的B淋巴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物質甲可促進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由此分析可知物質甲是細胞因子;物質乙是該細菌中能引起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的物質,即抗原,C正確。答案:C5.(多選)下列與人體免疫系統功能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機體排除新型冠狀病毒體現了免疫系統的免疫防御功能B.艾滋病患者易患惡性腫瘤,是因為免疫系統免疫監視功能低下C.免疫系統清除體內衰老、死亡或損傷的細胞,能維持內環境穩態D.免疫系統具有免疫防御功能,故不可能導致組織損傷解析:免疫防御是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新型冠狀病毒的蛋白質外殼可以作為抗原性異物,機體排除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體現免疫系統的免疫防御功能,A正確;艾滋病病毒攻擊人體免疫系統,使機體免疫監視功能低下或失調,機體會有腫瘤發生,B正確;免疫系統清除體內衰老、死亡或損傷的細胞,屬于免疫系統的免疫自穩功能,能維持內環境穩態,C正確;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過強,則可能導致組織損傷,D錯誤。答案:ABC當中性粒細胞(吞噬細胞的一種)不能僅憑吞噬作用來消滅病菌時,會分解核膜以釋放出自己的DNA NETS(DNA網)來阻止病菌感染。有人推測中性粒細胞可能是由于啟動了細胞周期蛋白,分解自己的核膜釋放DNA NETS,請你設計一實驗檢驗這一觀點是否正確(僅寫出實驗思路及結論)。(1)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取等量的兩組中性粒細胞,其中一組抑制中性粒細胞周期蛋白(實驗組);另一組不做處理(對照組),然后均將其暴露于大量病菌中,一段時間后檢測并對比釋放DNA NETS的量(2)相比對照組,若抑制組(實驗組)DNA NETS的量降低或者幾乎沒有,則上述觀點正確 特異性免疫1.體液免疫(1)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的識別:免疫細胞靠細胞表面的受體,來辨認區分人體細胞或病原體帶有的分子標簽。(2)體液免疫過程①免疫過程②結果:在多數情況下,漿細胞產生的抗體與抗原結合,形成沉淀等,進而被其他免疫細胞吞噬消化。記憶細胞可以長時間存活,當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會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大量抗體。2.細胞免疫(1)免疫過程(2)免疫結果:細胞毒性T細胞裂解靶細胞,釋放出病原體,抗體與之結合,或被其他細胞吞噬。3.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協調配合(1)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調節機體穩態①輔助性T細胞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中都起關鍵性作用:既參與B細胞的活化,也參與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②侵入細胞病原體的消滅:a.需要細胞毒性T細胞發動細胞免疫,裂解靶細胞,釋放抗原;b.失去藏身之所的抗原,再被體液免疫中漿細胞產生的抗體結合;c.抗原與抗體結合形成的沉淀等被吞噬細胞清除。(2)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構成調節網絡1.(選擇性必修1 P71正文)人體并不是所有的細胞都有身份標簽。(×)2.(選擇性必修1 P72圖4 6文字)在抗原的刺激下輔助性T細胞產生抗體發揮免疫作用。(×)3.(選擇性必修1 P72~73圖4 6、圖4 7)在特異性免疫中,只有細胞毒性T細胞產生記憶細胞。(×)4.(選擇性必修1 P73正文)當同一種抗原再次進入機體時,產生的漿細胞均來自記憶細胞。(×)5.(選擇性必修1 P73“相關信息”)通常情況下,一個B細胞只針對一種特異的病原體,活化、增殖后只產生一種特異性的抗體。(√)1.選擇性必修1 P74“思考·討論”: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分別是如何體現針對某種病原體的特異性的?提示:體液免疫通過抗體特異性識別相應的病原體;細胞免疫通過細胞毒性T細胞特異性識別、接觸被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2.選擇性必修1 P74“思考·討論”:輔助性T細胞在免疫調節過程中起著關鍵的調控作用。你認同這一觀點嗎?提示:認同。體液免疫中,受抗原刺激后的輔助性T細胞與B細胞結合并參與激活B細胞,輔助性T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能促進B細胞的增殖、分化過程。細胞免疫中,輔助性T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能加速細胞毒性T細胞分裂并分化。1.理清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關系[科學思維]2.初次免疫與二次免疫的模型構建及判斷技巧[科學思維](1)圖示(2)“三看法”判斷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探究意圖:以特異性免疫為情境信息考查實驗與探究能力]記憶T細胞可能會儲存在脂肪組織中。研究人員進行的有關實驗,見下圖:(1)記憶T細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形成的,其免疫反應的特點是如果再次接觸相同的抗原,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細胞毒性T細胞或記憶T細胞 立即分化為細胞毒性T細胞,迅速、高效地產生免疫反應(2)僅圖示實驗能否充分證明移植脂肪組織中有記憶T細胞?請說明理由。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不能,因為缺少不移植脂肪組織的直接感染病原體的對照組突破點1 1.人體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抗病毒抗體可特異性地與血液中游離的病毒結合并直接使其降解B.某些病毒可破壞其感染的免疫細胞從而造成免疫系統受損C.病毒抗原和細胞因子可參與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的過程D.細胞毒性T細胞接觸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細胞的裂解解析:抗病毒抗體可特異性地與血液中游離的病毒結合,但不能直接使其降解,A錯誤;某些病毒可破壞其感染的免疫細胞從而造成免疫系統受損,如HIV可侵染輔助性T細胞,B正確;在抗原和細胞因子的刺激下,B細胞可增殖分化成漿細胞,C正確;細胞毒性T細胞可與靶細胞密切接觸使靶細胞裂解死亡,D正確。答案:A“三看法”判斷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突破點2 2.(多選)如圖所示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時間采血所測得的抗體水平(箭頭指示的甲、丁時刻為疫苗注射時間)。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與丁時間注射的疫苗不同B.多次注射疫苗是為了刺激記憶細胞產生大量抗體C.A、B曲線表明抗體在體內的壽命是有限的D.丙時間段抗體突然上升,表明漿細胞可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對某種抗原的記憶解析:根據分析可知,甲與丁時間注射的疫苗不同,A正確;多次注射疫苗是為了刺激機體產生大量的記憶細胞,B錯誤;A、B曲線表明抗體在體內的壽命是有限的,C正確;丙時間段抗體突然上升,表明記憶細胞可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對某種抗原的記憶,D錯誤。答案:BD3.(2019·全國Ⅲ卷節選)動物初次接受某種抗原刺激能引發初次免疫應答,再次接受同種抗原刺激能引發再次免疫應答。某研究小組取若干只實驗小鼠分成四組進行實驗,實驗分組及處理見表。小鼠分組 A組 B組 C組 D組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間隔一段合適的時間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抗原甲 抗原乙回答下列問題。(1)為確定A、B、C、D四組小鼠是否有免疫應答發生,應檢測的免疫活性物質是________(填“抗體”或“抗原”)。(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組小鼠中能出現再次免疫應答的組是__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機體能產生記憶細胞,再次注射同種抗原后這些記憶細胞能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時間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會出現沉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免疫活性物質是指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如抗體、淋巴(細胞)因子、溶菌酶等。(2)四組小鼠分別用抗原甲和抗原乙進行刺激后,會產生相應的記憶細胞,要產生再次免疫應答,則需再次注射與初次注射時相同的抗原,即A組和D組小鼠能出現再次免疫應答;初次免疫后,機體會產生大量的記憶細胞,相同抗原再次刺激后,這些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快速產生大量抗體。(3)A組小鼠經抗原甲刺激后產生了相應的抗體,抗體分布在血清中,再次加入抗原甲后,抗體能夠與抗原特異性結合形成沉淀。答案:(1)抗體 (2)A、D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產生大量抗體 (3)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 免疫失調及免疫學的應用1.免疫失調癥(1)過敏反應①概念: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時,有時會發生引發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的免疫反應。②反應機理:③特點:反應有快慢之分;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④預防措施:找出過敏原,并且盡量避免再次接觸該過敏原。(2)自身免疫病①概念:免疫系統對自身成分發生免疫反應,對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傷并出現癥狀。②病例: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3)免疫缺陷病①概念:由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②類型(4)艾滋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2.免疫學的應用(1)疫苗①概念:通常用滅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②作用:接種疫苗后,人體內可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對特定的病原體具有抵抗力。③原理:抗原刺激免疫系統發生的免疫反應具有特異性,而且具有記憶性,免疫力可維持較長時間。④應用: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有效武器,而且對某些疾病來講,注射疫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預防措施。(2)器官移植①概念:用正常器官置換喪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術。②成功的條件:器官保存技術和外科手術方法的不斷改進,高效免疫抑制劑的陸續問世。③面臨的問題a.免疫排斥問題:白細胞識別移植器官的HLA,并進行攻擊。器官移植的成敗,主要取決于供者與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似。b.供體器官短缺的問題普遍存在。1.(選擇性必修1 P77正文)人體第一次接觸過敏原時就會發生過敏反應。(×)2.(選擇性必修1 P78正文)免疫系統“敵我不分”引起的系統性紅斑狼瘡屬于自身免疫病。(√)3.(選擇性必修1 P79“思考·討論”)HIV侵入人體后存在潛伏期,在潛伏期HIV復制能力較弱。(×)4.(選擇性必修1 P81“科學·技術·社會”)HIV侵染人體細胞時,進入細胞的只有其RNA。(×)5.(選擇性必修1 P84正文)只有供者和受者的HLA完全一致,才能進行器官移植。(×)1.選擇性必修1 P83“思考·討論”節選:某同學接種了流感疫苗,大夫提醒他說:“這一兩天要留意,可能會有輕微發熱或其他癥狀。”為什么接種疫苗可能會有輕微的反應?提示:疫苗通常是用滅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的疫苗作為外來抗原可激發機體發生免疫反應,有些疫苗尤其是減毒疫苗引發的免疫反應相對強烈,能引起可感知的反應。2.選擇性必修1 P83“旁欄思考”:疫苗必須包含一個完整的病原體嗎?為什么?提示:疫苗不必包含一個完整的病原體。一般情況下,引起免疫反應的并不是整個病原體,而是病原體所含有的抗原。因此,可以利用病原體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質、多糖莢膜類)及其產物制備疫苗。隨著免疫學、生物技術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DNA疫苗也已經在臨床中使用。3.選擇性必修1 P84“思考·討論”:利用由自體干細胞培養出的組織、器官進行移植,有何優點?提示:利用由自體干細胞培養出的組織、器官進行移植,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1.過敏反應及與體液免疫的比較[科學思維](1)過敏反應發病機理的模型構建(2)過敏反應與體液免疫的區別與聯系項目 過敏反應 體液免疫區 別 發生時間 再次接觸抗原 機體第一次接觸抗原抗體分布 在某些細胞表面 主要在血清中聯系 過敏反應是異常的體液免疫2.目前應用的主要疫苗類型[生命觀念](1)滅活的死疫苗這類疫苗中的病原體已被殺死,安全性很好,但產生的免疫效果不如減毒活疫苗,常需要多次強化免疫,如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2)減毒活疫苗接種后能感染人體而使人產生免疫力,從而達到預防效果。如“糖丸”就是一種減毒活疫苗,口服后可預防小兒脊髓灰質炎。(3)亞單位疫苗亞單位疫苗是通過基因工程方法,在工程細胞內表達純化病原體的抗原蛋白,然后制備成疫苗。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疫苗的抗原,是基于結構設計的S蛋白受體結構域(RBD)二聚體抗原,具有獨特的結構。這種疫苗通過工程化細胞株進行工業化生產,產能高、成本低。(4)新型疫苗新型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①DNA疫苗DNA疫苗是指將編碼某種蛋白質抗原的重組真核表達載體(如質粒)直接注射到動物體內,使外源基因在活體內表達,產生的抗原(外源基因表達的蛋白質)激活機體的免疫系統,從而誘發強而持久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應答。②RNA疫苗RNA疫苗的機理是將編碼抗原決定簇的mRNA通過一定的設計和修飾,導入細胞,以細胞為“工廠”,生產相應的蛋白質,進而引起機體產生免疫應答。3.免疫預防與免疫治療的區別[科學思維]時間 注射的物質 目的免疫預防 病原體感染前的預防 疫苗(經處理的抗原) 激發機體自身免疫反應,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免疫治療 病原體感染后的治療 抗體、細胞因子、血清等 直接清除病原體或產生的毒素,使患者恢復健康[探究意圖:以免疫學的應用為情境信息考查問題解決能力]如圖中的曲線顯示了兩種使人體獲得免疫力的方法。請思考判斷:(1)當一個人被瘋狗咬傷時采用(圖中的)哪種方法進行免疫比較好?提示:人被瘋狗咬傷后,需要抗體盡快與抗原結合。方法②進行免疫產生抗體需要一段時間,故用方法①較好。(2)方法①與方法②哪種方法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提示:方法②是通過注射抗原刺激機體自身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會獲得比方法①更持久的免疫力。(3)方法②往往要多次注射相同抗原類物質,為什么?提示:通過多次注射相同抗原類物質(疫苗)可以增加體內記憶細胞數量,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突破點1 1.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患者體內某種T細胞過度激活為細胞毒性T細胞后,選擇性地與胰島B細胞接觸,導致胰島B細胞死亡而發病。臨床上可通過注射免疫抑制劑緩解該糖尿病癥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病與系統性紅斑狼瘡屬于同一類免疫失調疾病B.患者癥狀緩解的檢測指標是血液中胰島素水平高于健康人C.胰島B細胞死亡的原因是細胞毒性T細胞產生的抗體與之結合D.治療該病的過程不會導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變解析:結合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可知,該病為自身免疫病,而系統性紅斑狼瘡也是一種自身免疫病,A正確;患者癥狀緩解的檢測指標是血液中胰島素水平接近健康人,B錯誤;胰島B細胞死亡的原因是細胞毒性T細胞與之結合使其裂解死亡,C錯誤;治療該病的過程會抑制T細胞的活性,進而導致患者免疫能力下降,D錯誤。答案:A2.如圖是過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圖。當外源性過敏原首次進入機體后,會使機體產生相應的漿細胞并分泌相應的抗體,抗體可被吸附在肺組織中肥大細胞的表面,當該過敏原再一次進入機體后,可促使肥大細胞釋放出組胺等各種過敏介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漿細胞識別過敏原后能夠分泌特異性抗體B.臨床藥物可以通過促進過敏介質的釋放來治療哮喘C.過敏介質需要與受體結合才能發揮效應D.哮喘是人體特異性免疫應答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解析:漿細胞沒有識別功能,A錯誤;臨床治療哮喘應該是抑制過敏介質釋放,B錯誤;過敏介質是信息分子,需要與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C正確;哮喘屬于過敏反應,是免疫失調引起的,不是正常的生理現象,D錯誤。答案:C免疫異常的判斷方法突破點2 3.(2021·廣東卷)我國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全球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為更有效地保護人民身體健康,我國政府正在大力實施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計劃,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民的關愛。目前接種的新冠疫苗主要是滅活疫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通過理化方法滅活病原體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 ②接種后抗原會迅速在機體的內環境中大量增殖 ③接種后可以促進T細胞增殖分化產生體液免疫 ④二次接種可提高機體對相應病原的免疫防御功能A.①④ B.①③C.②④ D.②③解析:通過理化方法滅活病原體,使其內部核酸失活,失去繁殖和感染能力,該方法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①正確;接種后,疫苗作為抗原會引起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反應,疫苗已滅活不能大量增殖,②錯誤;接種后,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產生體液免疫,③錯誤;二次接種后,體內的記憶細胞會識別抗原,迅速增殖分化并產生大量抗體,可提高機體對相應病原體的免疫防御功能,④正確。答案:A4.(多選)將某小鼠的皮膚移植給多只同種小鼠后,將受皮鼠分成甲、乙兩組。甲組小鼠注射一定劑量的環孢霉素A,乙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并每天統計植皮的存活率,結果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受皮鼠與供皮鼠的細胞表面抗原完全不同B.甲組小鼠對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強度小于乙組小鼠C.環孢霉素A可能通過抑制T細胞增殖從而減弱免疫應答D.使用環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人體器官移植的存活率解析: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其細胞表面抗原不會完全不同,故受皮鼠與供皮鼠細胞表面的抗原不完全相同,A錯誤;由曲線可知,甲組小鼠存活時間比乙組小鼠長,說明甲組小鼠對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強度小于乙組小鼠,B正確;甲組小鼠存活時間比乙組小鼠長,說明環孢霉素A可減弱機體的免疫排斥,此過程可能是通過抑制T細胞增殖從而減弱免疫應答實現的,C正確;由動物實驗證明,環孢霉素A能提高植皮存活率,故使用環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人體器官移植的存活率,D正確。答案:BCD[構建知識網絡][強化生命觀念]1.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都能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并且可以將抗原信息暴露在細胞表面,以便呈遞給其他免疫細胞,因此,這些細胞統稱為抗原呈遞細胞。2.免疫系統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穩和免疫監視三大基本功能。3.B細胞活化需要兩個信號的刺激,此外,還需要細胞因子的作用。4.在細胞免疫過程中,靶細胞、輔助性T細胞等參與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過程。真題再現 感悟考情1.(2021·湖南卷)雞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細胞的發生場所。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雛雞后,可導致法氏囊嚴重萎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法氏囊是雞的免疫器官B.傳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導致雛雞出現免疫功能衰退C.將孵出當日的雛雞摘除法氏囊后,會影響該雛雞B淋巴細胞的產生D.雛雞感染IBDV發病后,注射IBDV滅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縮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法氏囊是B淋巴細胞的發生場所”可推斷,法氏囊是雞的免疫器官,A正確;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雛雞后,可導致雛雞的法氏囊嚴重萎縮,會使雛雞無法正常產生B淋巴細胞,由此判斷傳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導致雛雞出現免疫功能衰退,B正確;結合題中信息分析,摘除法氏囊后,會影響雛雞B淋巴細胞的產生,C正確;雛雞感染IBDV發病后,其體內法氏囊可發生嚴重萎縮,從而影響該雛雞產生B淋巴細胞,影響其免疫功能,而IBDV滅活疫苗應在雛雞還未感染病毒之前注射,以預防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發生,D錯誤。答案:D2.(2020·山東卷)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檢測法和抗體檢測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抗體檢測法利用了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B.感染早期,會出現能檢測出核酸而檢測不出抗體的情況C.患者康復后,會出現能檢測出抗體而檢測不出核酸的情況D.感染該病毒但無癥狀者,因其體內不能產生抗體不適用抗體檢測法檢測解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體后會刺激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抗體可以與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抗體檢測法就是利用這一特點進行的,A項正確;抗體是機體通過體液免疫產生的,感染早期,可能會出現能檢測到病毒核酸,但抗體還沒有產生的情況,B項正確;患者康復后,如果病毒已經全部清除,就可以出現檢測結果有抗體而無核酸的情況,C項正確;患者感染病毒而無癥狀,機體也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可以用抗體檢測法進行檢測,D項錯誤。答案:D3.(多選) (2021·山東卷)吞噬細胞內相應核酸受體能識別病毒的核酸組分,引起吞噬細胞產生干擾素。干擾素幾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吞噬細胞產生干擾素的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B.吞噬細胞的溶酶體分解病毒與細胞毒性T細胞抵抗病毒的機制相同C.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吞噬細胞參與免疫反應的速度明顯加快D.上述過程中吞噬細胞產生的干擾素屬于免疫活性物質解析:干擾素幾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吞噬細胞產生的干擾素不針對特定病原體,該過程屬于非特異性免疫,A錯誤;吞噬細胞的溶酶體分解病毒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細胞毒性T細胞抵抗病毒的機制為特異性免疫,二者不同,B錯誤;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參與免疫反應的速度明顯加快的細胞是記憶細胞,C錯誤;抗體、干擾素等屬于免疫活性物質,D正確。答案:ABC4.(2021·河北卷)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兒童,臨床特征為全身出現丘疹、水皰。接種VZV減毒活疫苗(VarV)是預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對某地2007—2015年出生兒童的VarV接種率及水痘發病率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注:推薦滿18月齡、4歲兒童各接種一劑次VarV回答下列問題:(1)感染初期患者皮膚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皰,其中的液體主要來自內環境中的________。(2)呼吸道黏膜受損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VZV感染引發機體的____________(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被感染的細胞統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痘臨床診斷時,須注意與蕁麻疹相區分。與水痘的發病機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蕁麻疹屬于機體的________反應,是免疫系統的________功能過強的表現。(4)圖中統計結果顯示,隨VarV接種率的提高,水痘發病率呈下降趨勢。接種VarV后,B淋巴細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4年、2015年出生兒童的接種率與發病率數據提示,應及時接種第二劑VarV,原因是第一劑疫苗接種一段時間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感染VZV初期,患者皮膚表面出現的水皰實際上是由局部組織液增多引起的。(2)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由皮膚和黏膜構成,呼吸道黏膜受損,人體很容易感染各種病毒。特異性免疫針對特定的病原體,VZV感染可以引發人體特異性免疫,被病毒入侵的細胞稱為靶細胞。(3)花粉不屬于特定的病原體,對于某些過敏體質的人來說,花粉是一種過敏原,某些花粉引起的蕁麻疹屬于機體的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是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過強的表現。(4)接種疫苗后,B淋巴細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記憶細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長時間內保留著對抗原的記憶,當病原體再次入侵時,記憶細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快速產生大量的記憶細胞和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5)VarV接種第一劑后,產生的抗體和記憶細胞數量有限,若人感染VZV,仍可能患病,通過注射第二劑疫苗,可以引發二次免疫,從而產生更多的抗體和記憶細胞,若人感染VZV,患病程度會很輕,甚至不患病。答案:(1)組織液 (2)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受損 特異性 靶細胞 (3)過敏 防衛(防御) (4)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 (5)抗體和記憶細胞的數量都比較少,若人感染VZV,仍可能患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