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課題2 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一、 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九年級化學中第七單元課題2的內容。本節課介紹了燃料和燃燒,是學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化學物質和化學現象,本節課根據生活和生產中常用燃料的來源,向學生介紹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及其綜合利用的知識,使學生知道自然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認識人類要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資源,樹立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應該說,本節課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非常緊密,總體難度不大,學生比較感興趣。2 學情分析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所獲得的這些巨大成就主要不是由教師傳授,而是出自兒童本身,是兒童主動發現、自發學習的結果。在知識上,學生已經了解了空氣的主要成分,也知道一些關于氧氣、二氧化碳等物質的作用,但對氮氣、稀有氣體等物質的性質和用途都有待了解。如果課堂上變成老師的一味講解,課堂會變得枯燥、無味,所以,讓學生通過課前查找資料,與同伴共同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影響,就能集思廣益,使學習效果更佳。3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特點以及《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 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如下。【知識與技能】(1)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資源。(2)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燒對環境的影響,懂得選擇對環境污染較小的燃料。(3)認識化石燃料綜合利用和開發新能源的意義。(4)了解化學與社會的相互聯系,并能以此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過程和方法】(1)通過對學習內容的社會調查和有關資料的查閱,培養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取信息的能力,并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2)積極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3)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以化石燃料的利用為載體,培養學生對社會的關注意識。(2)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3)培養學生逐步樹立珍惜能源,愛護環境,合理利用各種能源的觀念。【重點】樹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意識。【關鍵】相關資料的搜集和對資料的分析。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煤、石油、天然氣的形成過程煤、石油的分布煤、石油的利用天然氣的用途、分布 大屏幕演示動畫創設問題情境:你能說出我國較大的煤礦、油田的名稱及分布地區嗎?創設問題情境:你知道煤、石油有什么重要的應用嗎?為大家準備煤、石油經加工得到的產品的樣品展示圖片 觀看動畫思考、回答問題看大屏幕結合生活、生產實際和自己搜集的資料,討論研究。觀看樣品談感想觀看圖片介紹“西氣東輸”工程 這樣的引課比較有趣自然,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飽含熱情地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在結合地理知識的同時,了解到我國燃料的分布情況,簡練、自然。通過一段生動的煤用途的錄像、石化圖片資料以及化石燃料產品的觀察,使他們感受到身邊的化學物質和變化,讓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習的興趣,加深他們對化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認識。煤、石油、天然氣利用的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現在使用的燃料的優缺點開發新能源小結 展示煤、石油、天然氣的組成元素,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化石燃料在利用的過程中會對環境造成哪些污染?錄像:酸雨的危害目前,我們的生活、生產中應用的燃料有哪些?如果推廣這些燃料需考慮哪些因素?創設情境:你知道哪些生活、生產中使用的或正在開發的新能源?你有什么收獲? 思考,回答,談觀點討論、交流探究活動:利用調查結果研究分析:煤、天然氣、液化氣、管道煤氣應優先推廣什么燃料?小組競賽談收獲 結合化石燃料中所含的元素及其燃燒的現象,猜測它們在利用的時候可能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借助于酸雨的錄像來體會他們在利用時的弊端,樹立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讓學生在交流談論中了解到現行的燃料使用時有利有弊,培養學生辨證地看待問題的觀點。同時,也很自然地提出開發新能源的意義,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學生舉出一些新能源,使學生了解大自然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從而樹立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為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了一段有關“可燃冰”的資料,增強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的進步學習化學的志向。練習 略作業 1.書后相關習題2.以“科學合理利用化石燃料”為題,寫一篇文章板書設計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課題2 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 用途 化石燃料污染 開發新能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