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1.浮力 知識梳理1、浸入水中的物體會受到水豎直向上托舉的力,這種力叫作浮力。正因為有浮力,物體才能漂浮在水面。如果石塊在水里受到浮力,那么浮力+石塊在水里受到的拉力=石塊在空氣中受到的拉力,所以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比在空氣中測得的提起石塊的力要小。3、研究影響物體沉浮狀態的因素體積相同 預測 結果1號球 沉 沉2號球 沉 浮3號球 浮 浮我發現:同樣體積的物體,質量越小的越容易上浮。體積相同 預測 結果1號球 浮 浮2號球 浮 浮3號球 沉 沉我發現:同樣質量的物體,體積越大的越容易上浮。同樣重的物體,改變它的形狀,將它的體積適當變大,能排開更多的水,就會浮在水面,就能承載更多的物體。比如實心的金屬球在水里會下沉,但是把它制成空心的船就能浮在水面了。6、采用什么方法,讓A4紙承載更多的硬幣?方法一:將白紙折成一張紙船的形狀,可以承載更多的硬幣。方法二:將白紙折疊成長方體的形狀,把接觸水面的面積折得更大一些,這樣白紙受到的浮力更大,就可以承載更多的硬幣。曹沖稱象這個故事中蘊含的科學道理:漂浮在水面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該物體排開水的重力。在船舷齊水處做記號就是為了確保船先后排開水的體積相等,船與石頭受到的浮力等于船與大象受到的浮力,而兩種情況下它們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們的重力,所有石頭和大象的重力相等,質量也相等。簡單點說,曹沖稱象就是利用了浮力的原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