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微專題10 基因自由組合現象的特殊分離比[專題整合]1.“和”為16的特殊分離比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F1測交后代比例9∶7 當雙顯性基因同時出現時為一種表型,其余的基因型為另一種表型 1∶39∶3∶4 存在aa(或bb)時表現為同一種性狀,其余正常表現 1∶1∶29∶6∶1 單顯性表現為同一種性狀,其余正常表現 1∶2∶115∶1 有顯性基因就表現為同一種性狀,其余表現為另一種性狀 3∶112∶3∶1 雙顯性和一種單顯性表現為同一種性狀,其余正常表現 2∶1∶113∶3 雙顯性、雙隱性和一種單顯性表現為一種性狀,另一種單顯性表現為另一種性狀 3∶11∶4∶6∶4∶1 A與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顯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強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 1∶2∶12.“和”小于16的特殊分離比(1)成因:致死現象導致性狀分離比的改變。①顯性純合致死a.b.②隱性純合致死a.雙隱性純合致死(aa和bb):F1自交后代:9A_B_∶3A_bb∶3aaB_。b.單隱性純合致死(aa或bb):F1自交后代:9A_B_∶3A_bb 或9A_B_∶3aaB_。(2)解答致死類問題的方法技巧若存在“致死”現象,則可導致子代比例偏離“16”的“失真”現象,如A基因中兩顯性基因純合致死時可導致子代基因型為AA_ _的個體死亡,此比例占有1/4,從而導致子代成活個體組合方式由“16”變成“12”。同理,因其他致死類型的存在,“16”也可能變為“15”、“14”等,但解題時仍需按“16”模式推導,找出后代的組合比“16”少了哪種特定的類型,再舍棄“致死”類型。[專題集訓]角度1 基因互作類1.(2021·湖北省選擇性考試模考)某植物花的色素由非同源染色體上的A和B基因編碼的酶催化合成(其對應的等位基因a和b編碼無功能蛋白),如下圖所示。親本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花授粉產生子一代,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白色物質黃色物質紅色物質A.子一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色∶黃色=9∶7B.子一代的白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C.子一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色∶白色∶黃色=9∶4∶3D.子一代紅色個體中能穩定遺傳的基因型占比為1/32.(不定項)鮮食玉米顏色多樣、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用兩種純合鮮食玉米雜交得F1,F1 自交得到F2, F2 子粒的性狀表現及比例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紫色與白色性狀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親本性狀的表型不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C.F1的花粉離體培養后經秋水仙素處理,可獲得紫色甜粒純合個體D.F2中的白色籽粒發育成植株后隨機受粉,得到的子粒中紫色籽粒占8/49角度2 基因累加類3.(2022·黑龍江牡丹江高三月考)某植物花色遺傳受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當不存在顯性基因時,花色為白色,當存在顯性基因時,隨顯性基因數量的增加,花色紅色逐漸加深。現用兩株純合親本植株雜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有白花植株和4種紅花植株,按紅色由深至淺再到白的順序統計出5種類型植株數量比例為1∶4∶6∶4∶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植物的花色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親本的基因型可能為AAbb和aaBBC.同一花色的個體基因型最多有4種D.用F1作為材料進行測交實驗,測交后代有3種表型4.(2022·河南新鄉高三月考)人類的膚色由A/a、B/b、E/e三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AABBEE為黑色,aabbee為白色,其他性狀與基因型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即膚色深淺與顯性基因的個數有關,如基因型為AaBbEe、AABbee與aaBbEE等與含任何3個顯性基因的膚色一樣。若雙方均為含3個顯性基因的雜合體婚配(AaBbEe×AaBbEe),則子代膚色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別有多少種( )A.27,7 B.16,9C.27,9 D.16,7角度3 致死類5.(2022·安徽黃山高三模擬)現用山核桃的甲(AABB)、乙(aabb)兩品種作親本雜交得F1,F1測交結果如下表,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測交類型 測交后代基因型種類及比例父本 母本 AaBb Aabb aaBb aabbF1 乙 1 2 2 2乙 F1 1 1 1 1A.F1產生的含AB的花粉50%不能萌發,不能實現受精B.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種C.F1花粉離體培養,將得到四種表型不同的植株D.正反交結果不同,說明這兩對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6.(2022·山東濟寧期末)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響后代性狀比例。現有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但具有某種基因型的配子或個體致死,不考慮環境因素對表型的影響,若該個體自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后代分離比為5∶3∶3∶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死亡B.后代分離比為6∶3∶2∶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某一對基因顯性純合致死C.后代分離比為4∶1∶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D.后代分離比為7∶3∶1∶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解答致死類問題的方法技巧(1)從每對相對性狀分離比角度分析,如:①6∶3∶2∶1 (2∶1)(3∶1) 一對顯性基因純合致死。②4∶2∶2∶1 (2∶1)(2∶1) 兩對顯性基因純合致死。(2)從F2每種性狀的基因型種類及比例分析,如BB致死: 參考答案1解析:選C。分析可知,子一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色∶白色∶黃色=9∶4∶3,A錯誤,C正確;子一代的白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aaBb和aabb,B錯誤;子一代紅色個體(A_B_)中能穩定遺傳的基因型(AABB)占比為1/9,D錯誤。2解析:選CD。F2紫色和白色的性狀分離比為9∶7,甜和非甜性狀的分離比為1∶3,說明紫色性狀和白色性狀是由兩對自由組合的基因(記為A、a和B、b)控制的,A_B_基因型表現紫色性狀,其余基因型(A_bb、aaB_、aabb)都表現白色性狀;甜和非甜性狀是由一對等位基因(記為C、c)控制的,顯性性狀是非甜。F1的基因型為AaBbCc。由分析可知紫色與白色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親本可以是紫色甜(AABBcc)和白色非甜(aabbCC),F1的基因型為AaBbCc,B錯誤;F1的花粉有8種,存在ABc類型,離體培養后經秋水仙素處理使染色體數目加倍,可獲得紫色甜粒純合個體(AABBcc),C正確;F2中的白色籽粒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aaBb=1∶1∶1∶2∶2,能夠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Ab∶aB∶ab=2∶2∶3,所以紫色后代的概率為Ab(精)×aB(卵)=(2/7)×(2/7)和Ab(卵)×aB(精)=(2/7)×(2/7)的和,即8/49,D正確。3解析:選C。由題意可知,該植物花色的性狀是數量性狀,F1自交得F2,F2的性狀分離比是1∶4∶6∶4∶1,是16種組合,因此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且F1的基因型是AaBb,4種紅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AABb和AaBB、AaBb和AAbb與aaBB、Aabb和aaBb,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兩個親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由分析可知,控制該植物花色的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由分析可知,親本的基因型有可能是AAbb和aaBB,B正確。由分析可知,同一花色的基因型最多是3種,C錯誤。F1的基因型是AaBb,測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AaBb表現為一種性狀,Aabb和aaBb表現為一種性狀,aabb表現為另一種性狀,共有3種表型,D正確。4解析:選A。AaBbEe×AaBbEe后代的基因型有3×3×3=27(種),由題意可知,子代性狀與顯性基因個數有關,AaBbEe×AaBbEe這對組合是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以顯性基因個數有6個、5個、4個、3個、2個、1個、0個,共7種表型。5解析:選D。正常情況下,雙雜合個體測交后代四種表型的比例應該是1∶1∶1∶1,而作為父本的F1測交結果為AaBb∶Aabb∶aaBb∶aabb=1∶2∶2∶2,說明父本F1產生的含AB的花粉有50%不能完成受精作用,A正確;F1自交后代(F2)中有9種基因型,B正確;F1花粉離體培養,將得到四種表型不同的單倍體植株,C正確;根據題意可知,正反交后代均有四種表型,說明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D錯誤。6解析:選A。若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產生的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則配子組合為(Ab∶aB∶ab)×(AB∶Ab∶aB∶ab),后代分離比為5∶3∶3∶1,A錯誤;當AA(或BB)純合致死時,后代表型比例為(2∶1)×(3∶1)=6∶3∶2∶1,B正確;若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產生的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則配子組合為(AB∶Ab∶aB)×(AB∶Ab∶aB∶ab),后代分離比為4∶1∶1,C正確;若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產生的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則配子組合為(AB∶aB∶ab)×(AB∶Ab∶aB∶ab),后代分離比為7∶3∶1∶1,D正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