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考點梳理 生物總復習 】30第13講 基因的分離定律(Word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考點梳理 生物總復習 】30第13講 基因的分離定律(Word版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3講 基因的分離定律
[課程導學]
內容要求 3.2.3.闡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種可能,并可由此預測子代的遺傳性狀。
與舊教材對比 增:①單性花的自交;②分離定律在生物遺傳中的普遍性及實例。改:①融合遺傳由“問題探討”變成開篇正文;②豌豆7對相對性狀中的種皮的顏色換成了花的顏色。
考點一 基因的分離定律及其驗證
1.用豌豆做雜交實驗的方法與程序
[提醒] 如果用玉米做雜交實驗,省去了人工去雄這一步。
2.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假說—演繹”分析
[提醒] F1(Dd)產生配子的數量中D(♂)=d(♂)、D(♀)=d(♀);D(♂)≠D(♀)、d(♂)≠d(♀)。
[提醒] “演繹”不同于測交實驗,前者只是理論推導,后者則是進行實驗驗證。分離定律的演繹過程:若F1的遺傳因子組成為Dd,則產生的配子可能為D∶d=1∶1。
3.基因的分離定律
(1)F1產生雌雄配子的比例為1∶1,此比例為雌雄配子的數量之比。(  )
(2)孟德爾巧妙設計的測交方法只能用于檢測F1的基因型。(  )
(3)用豌豆雜交時,必須在開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
(4)用玉米驗證孟德爾分離定律時所選相對性狀必須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
(5)雜合子與純合子基因組成不同,性狀表現也不同。(  )
(6)F2的3∶1性狀分離比一定依賴于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  )
答案:(1)× (2)× (3)× (4)√ (5)× (6)√
1.(必修2 P2相關信息)玉米也可以作為遺傳實驗的材料,結合玉米花序與受粉方式模式圖思考:
(1)玉米為雌雄同株且為________(填“單性”或“兩性”)花。
(2)圖中兩種受粉方式中,方式Ⅰ屬于________(填“自交”或“雜交”),方式Ⅱ屬于________(填“自交”或“雜交”),因此自然狀態下,玉米能進行____________。
(3)如果人工雜交實驗材料換成玉米,則操作步驟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單性 (2)自交 雜交 自由交配 (3)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2.(必修2 P6討論)如果孟德爾當時只對F2中10株豌豆的性狀進行統計,他還能正確地解釋性狀分離現象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不一定。因為實驗統計的樣本數目足夠多是孟德爾能夠正確分析實驗結果的前提條件之一。只對10株豌豆的性狀進行統計,會出現較大的誤差
3.(必修2 P8思維訓練)本來開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現了開紫花的植株,請寫出獲得開紫花的純種植株的兩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用紫花植株的花粉進行花藥離體培養,然后用秋水仙素處理,保留紫花品種;讓該紫花植株連續自交,直到后代不再出現性狀分離為止
1.概念辨析
(1)性狀類
①性狀是指生物體所有特征的總和,任何生物都有許許多多的性狀。
②相對性狀的理解要點。“兩個同”:同種生物、同一種性狀;“一個不同”:不同表現類型。
③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純種親本雜交,子一代表現出的親本性狀。
④隱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純種親本雜交,子一代未表現出的親本性狀。
⑤性狀分離: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
(2)基因類
①顯性基因:決定顯性性狀的基因,如圖中A、B、C和D。
②隱性基因:決定隱性性狀的基因,如圖中b、c和d。
③相同基因: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狀的基因,如圖中A和A。
④等位基因: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如圖中B和b、C和c、D和d。
⑤非等位基因(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圖中A和D;還有一種是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圖中A和b。
(3)個體類
①基因型與表型
a.基因型:與表型有關的基因組成。
b.表型: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
c.二者的關系: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環境中,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表型是基因型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②純合子與雜合子
a.純合子: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如DD、dd、AABB、AAbb)。
b.雜合子:遺傳因子組成不同的個體(如Dd、AaBB、AaBb)。
(4)交配類
①雜交:基因型不同的同種生物體之間相互交配。
②自交:a.植物的自花(或同株異花)受粉;b.基因型相同的動物個體間的交配。
③測交:雜合子與隱性純合子之間的一種特殊方式的雜交。
④正交與反交:是相對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本和母本分別是反交中的母本和父本。
⑤自由交配(或隨機交配):在一個有性生殖的生物種群中,任何一個雌性或雄性個體與任何一個異性個體交配的機會均等。
2.“四法”驗證分離定律(也可用于純合子和雜合子的鑒定) 
突破1 遺傳學核心概念辨析
核心素養 生命觀念
1.(2022·海南海口高三月考)下列有關一對相對性狀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具有隱性遺傳因子的個體都表現出隱性性狀
B.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的是F2的表型比為3∶1
C.通過測交可以推測被測個體產生配子的數量
D.若要鑒別和保留純合的抗銹病(顯性)小麥(個體),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法
解析:選D。具有隱性遺傳因子的個體不一定表現出隱性性狀,如雜合子Aa,A錯誤;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的是F1產生兩種類型的配子且比例為1∶1,B錯誤;測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可反映待測個體產生配子的類型及比例,C錯誤;鑒別顯性性狀個體是純合子或雜合子的方法有自交法和雜交法,若要鑒別和保留純合的抗銹病(顯性)小麥(個體),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法,D正確。
2.下列鑒定生物遺傳特性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鑒定一只灰毛兔是否是純合子用測交法
B.區分狗的長毛與短毛的顯隱性關系用雜交法
C.不斷提高小麥抗病系的純度宜用連續自交的方法
D.測定雜種豌豆F1的遺傳因子組成宜用雜交的方法
答案:D
突破2 假說—演繹法及分離定律的驗證
核心素養 科學思維、科學探究
3.(2022·湖南長沙聯考)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該方法孟德爾發現了兩個遺傳規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爾發現的遺傳規律可以解釋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核遺傳現象
C.孟德爾在發現基因分離定律時的“演繹”過程:若F1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則F2中三種基因型個體的數量比接近1∶2∶1
D.提出問題是建立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基礎上的
解析:選D。孟德爾未提出“基因”這一概念,A錯誤;孟德爾遺傳規律不能解釋連鎖互換現象,B錯誤;孟德爾在發現基因分離定律時的“演繹”過程:若F1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會出現兩種性狀,分離比接近1∶1,C錯誤;提出問題是建立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基礎上的,D正確。
4.(不定項)(2022·山東青島期末)水稻的非糯性(W)對糯性(w)為顯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藍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紅色。將W基因用紅色熒光標記,w基因用藍色熒光標記。下列對純種非糯性水稻與糯性水稻雜交的子代的敘述,正確的是(不考慮基因突變) (  )
A.觀察F1未成熟花粉時,發現2個紅色熒光點和2個藍色熒光點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是分離定律的直觀證據
B.觀察F1未成熟花粉時,發現1個紅色熒光點和1個藍色熒光點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說明形成該細胞時發生過染色體片段交換
C.選擇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論上藍色花粉和紅色花粉的比例為1∶1
D.選擇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論上藍色花粉和紅色花粉的比例為3∶1
解析:選ABC。純種非糯性水稻與糯性水稻雜交,F1的基因型為Ww,則觀察F1未成熟花粉時,發現2個紅色熒光點和2個藍色熒光點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是因為染色體已經發生了復制,等位基因發生分離,移向細胞的兩極,這是分離定律最直接的證據,A正確;觀察F1未成熟花粉時,若染色單體已經形成,且發生過染色體片段交換,則可觀察到1個紅色熒光點和1個藍色熒光點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B正確;控制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性狀的為一對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因此F1產生的糯性和非糯性的花粉的比例為1∶1,故理論上藍色花粉和紅色花粉的比例為1∶1,C正確;依據題干可知,F1的基因型為Ww,F2所有植株中非糯性(W_)∶糯性(ww)=3∶1,但它們產生的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W∶w的比例不是3∶1,D錯誤。
遺傳實驗常用的其他材料及特點
 
[事實概述類]
1.孟德爾運用“遺傳因子”解釋豌豆雜交實驗現象,控制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分離發生的時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減數分裂Ⅰ后期
2.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中F2出現3∶1的分離比的條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所研究的該對相對性狀只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對性狀為完全顯性;(2)每一代不同類型的配子都能發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結合的機會相等;(3)所有后代都處于比較一致的環境中,且存活率相同;(4)供實驗的群體要大,個體數量要足夠多
3.觀察下圖并分析問題。
能正確表示基因分離定律實質的圖是①~④中的____,其具體內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 控制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在形成配子時彼此分離
[原因分析類]
4.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若統計的樣本數量足夠大,子二代的性狀分離比是1∶2∶1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顯性基因相對于隱性基因為不完全顯性
5.短尾貓之間相互交配,子代中總是出現約1/3的長尾貓,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短尾貓相互交配,子代短尾貓中顯性純合子死亡
6.鳳仙花的花瓣有單瓣和重瓣兩種,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重瓣鳳仙花自交,子代表型都是重瓣花,單瓣鳳仙花自交,子代單瓣和重瓣的表型比例為1∶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鳳仙花的重瓣為隱性性狀,單瓣為顯性性狀。單瓣鳳仙花產生的含顯性基因的精子或卵細胞死亡(或不能受精)
7.測交法可用于檢測F1基因型的關鍵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孟德爾用隱性純合子對F1進行測交實驗,隱性純合子只產生一種含隱性基因的配子,分析測交后代的性狀表現及比例即可推知F1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從而檢測出F1的基因型
8.花農培育了一種兩性花觀賞植物,該植物有多種花色。將開粉紅花的植株進行自交,后代出現開紅花的植株84株、開白花的植株82株、開粉紅花的植株170株,此現象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分離定律,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遵循 根據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粉紅花∶白花≈1∶2∶1可知,粉紅花為雜合子,自交后代的分離比為1∶2∶1,遵循基因分離定律
[開放思維類]
9.現有甲、乙兩瓶世代連續的果蠅,控制灰身(B)、黑身(b)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甲瓶中的果蠅均為灰身,乙瓶中的果蠅既有灰身也有黑身,甲、乙兩瓶中果蠅的性別未知,異性果蠅之間能自由交配,不考慮基因突變等。若甲瓶中灰身果蠅為雜合子,請分析并寫出乙瓶中果蠅作為甲瓶中果蠅的親本的必要條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乙瓶中所有黑身果蠅的基因型為bb且性別相同,灰身果蠅的基因型為BB且性別相同,灰身果蠅與黑身果蠅為異性果蠅
考點二 基因分離定律的重點題型突破
突破點1 巧用4種方法判斷性狀的顯隱性
(1)根據概念判斷顯隱性
→甲性狀→
(2)根據子代表型判斷顯隱性
(3)設計雜交實驗判斷顯隱性
(4)根據遺傳系譜圖判斷顯隱性
[突破訓練]
1.(2022·山東煙臺三校聯考)玉米甜和非甜是一對相對性狀,隨機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進行間行種植。其中一定能夠判斷甜和非甜的顯隱性關系的是(  )
解析:選C。A選項中,當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都是純合子時,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B選項中,當其中有一個植株是雜合子時,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C選項中,非甜玉米與甜玉米雜交,若后代只出現一種性狀,則該性狀為顯性性狀;若出現兩種性狀,則說明非甜玉米和甜玉米中有一個是雜合子、有一個是隱性純合子,此時非甜玉米自交,若后代出現性狀分離,說明非甜是顯性性狀,若沒有出現性狀分離,則說明非甜玉米是隱性純合子。D選項中,若后代有兩種性狀,則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
2.(2022·湖南長沙高三月考)遺傳學上的平衡種群是指在理想狀態下,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都不再改變的大種群。在自由放養并處于遺傳平衡的馬群中,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兩種,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正常情況下,每匹母馬一次只生產一匹小馬。在不考慮基因突變的情況下,下列不同實驗結果中能判斷出顯隱性性狀的是(  )
A.若選擇一對栗色馬交配,所生的一匹小馬表現為栗色
B.選擇多對栗色馬與白色馬雜交,若子代白色小馬明顯多于栗色小馬
C.若隨機選出一匹栗色公馬和六匹白色母馬分別交配,所生六匹小馬有三匹栗色和三匹白色
D.自由放養的該馬群中,隨機交配一代,若子代栗色小馬明顯多于白色小馬
解析:選B。若選擇一對栗色馬交配,所生的一匹小馬表現為栗色,所選數量太少,不能判斷性狀的顯隱性,A不符合題意;選擇多對栗色馬與白色馬雜交,若子代白色小馬明顯多于栗色小馬,則白色為顯性性狀,栗色為隱性性狀,B符合題意;若隨機選出一匹栗色公馬和六匹白色母馬分別交配,所生六匹小馬有三匹栗色和三匹白色,由于子代數量太少,具有偶然性,無法判斷顯隱性,C不符合題意;自由放養的該馬群中,隨機交配一代,由子代栗色小馬明顯多于白色小馬并不能判斷性狀的顯隱性,D不符合題意。
小樣本問題——小樣本不一定符合遺傳定律
遺傳定律是一種統計學規律,只有樣本足夠大時才有規律性。當子代數目較少時,不一定符合預期的分離比。如兩只雜合黑豚鼠雜交,生下的4只小豚鼠不一定符合3黑1白的分離比,有可能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也有可能既有黑色又有白色,甚至還可能是3白1黑。 
突破點2 純合子與雜合子的判斷
(1)測交法(在已確定顯隱性性狀的條件下)
待測個體×隱性純合子→子代
(2)自交法
待測個體子代
結果分析
(3)花粉鑒定法
待測個體花粉
結果分析
(4)單倍體育種法
待測個體→花粉→幼苗→秋水仙素處理獲得植株
[突破訓練]
3.(2022·河南濮陽高三月考)現有一株高莖(顯性)豌豆甲,欲知其是否為純合子,最簡便易行的辦法是(  )
A.選另一株矮莖豌豆與甲雜交,子代中若有矮莖植株出現,則甲為雜合子
B.選另一株矮莖豌豆與甲雜交,子代若都表現為高莖,則甲為純合子
C.讓甲與多株高莖豌豆雜交,子代中若高、矮莖植株之比接近3∶1,則甲為雜合子
D.讓豌豆甲進行自花傳粉,若子代中有矮莖植株出現,則甲為雜合子
解析:選D。鑒定某生物個體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時,對植物而言,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法,對動物而言,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是測交法。所以要確定豌豆甲是否為純合子,最簡便易行的辦法是讓豌豆甲進行自花傳粉,若子代中有矮莖植株出現,則甲為雜合子,若子代全為高莖,則甲是純合子。
4.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對黑毛為顯性。現有一只灰毛雌鼠(M),為了確定M是否為純合子(就毛色而言),讓M與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窩共4個子代。不考慮變異,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子代出現黑毛鼠,則M一定是雜合子
B.若子代全為灰毛鼠,則M一定是純合子
C.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3∶1,則M一定是雜合子
D.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1∶1,則M一定是雜合子
解析:選B。因子代的數量較少,即使子代全為灰毛鼠,也不能確定M一定是純合子,B不合理。
鑒定某生物個體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當待測個體是動物時,常采用測交法; 當待測個體是植物時,可采用測交法、自交法、花粉鑒定法、單倍體育種法,但自交法較簡單。
突破點3 不同條件下連續自交與自由交配
(1)兩種自交類型的解題技巧
①不淘汰相關基因型
a.雜合子(Aa)連續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況如下表所示:
Fn 雜合子 純合子 顯性純合子 隱性純合子 顯性性狀個體 隱性性狀個體
所占比例 1- - - + -
b.根據上表比例,純合子、雜合子所占比例的坐標曲線圖為:
由該曲線得到的啟示:在育種過程中,選育符合人們要求的個體(顯性),可進行連續自交,直到性狀不再發生分離為止,即可留種推廣使用。
②逐代淘汰隱性性狀個體
雜合子(Aa)連續自交且逐代淘汰隱性性狀個體,自交n代后,顯性性狀個體中,純合子比例為 ,雜合子比例為 。
(2)兩種自由交配類型的解題技巧
①雜合子(Aa)連續自由交配n代
后代雜合子比例為,顯性純合子比例為,隱性純合子比例為。
②雜合子(Aa)連續自由交配n代且逐代淘汰隱性性狀個體
后代顯性個體中,純合子比例為,雜合子比例為。
[突破訓練]
5.(2022·四川成都高三模擬)已知牛的體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其基因型為AA的個體是紅褐色,基因型為aa的個體是紅色,在基因型為Aa的個體中,雄牛為紅褐色,雌牛為紅色。現有一群牛,只有AA、Aa兩種基因型,其比例為1∶2,且雌∶雄=1∶1。若讓該群體的牛分別進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個體交配)和自由交配,則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分別是(  )
A.自交:紅褐色∶紅色=5∶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8∶1 
B.自交:紅褐色∶紅色=3∶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4∶1 
C.自交:紅褐色∶紅色=2∶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2∶1 
D.自交:紅褐色∶紅色=1∶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4∶5 
解析:選C。由題干可知,親本的基因型及概率為1/3AA、2/3Aa,雌∶雄=1∶1,自交的子代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1/3)×1+(2/3)×(1/4)=1/2,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2/3)×(1/2)=1/3,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2/3)×(1/4)=1/6,其中在基因型為Aa的子代個體中有1/2為紅褐色(雄牛)、1/2為紅色(雌牛),因此,子代中紅褐色個體占1/2+(1/3)×(1/2)=2/3,紅色個體占1/6+(1/3)×(1/2)=1/3,即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褐色∶紅色=2∶1。求自由交配產生子代的基因型時,可利用配子的概率,親本產生的雄(或雌)配子中A占2/3、a占1/3,則自由交配產生的子代基因型為AA的概率=(2/3)×(2/3)=4/9,Aa的概率=2×(2/3)×(1/3)=4/9,aa的概率=(1/3)×(1/3)=1/9,其中在基因型為Aa的子代個體中有1/2為紅褐色(雄牛)、1/2為紅色(雌牛),因此,子代中紅褐色個體占4/9+(4/9)×(1/2)=2/3,紅色個體占1/9+(4/9)×(1/2)=1/3,即自由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褐色∶紅色=2∶1。
6.(2022·河南南陽高三月考)某植物可自交或自由交配,在不考慮生物變異或致死情況下,下列哪種情況可使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交配3次后所得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為2/5(  )
A.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基因型為aa的個體
B.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基因型為aa的個體
C.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基因型為aa的個體
D.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基因型為aa的個體
解析:選D。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基因型為aa的個體,則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利用公式Aa=(1/2)n=(1/2)3=1/8,A不符合題意。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基因型為aa的個體,子一代中AA占1/3、Aa占2/3;子二代中AA占3/5、Aa占2/5,則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為[(2/5)×(1/2)]÷[1-(2/5)×(1/4)]=2/9,B不符合題意。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基因型為aa的個體,子一代中A基因的頻率為1/2,a基因的頻率為1/2,自由交配基因頻率不變,則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為(1/2)×(1/2)×2=1/2,C不符合題意。基因型為Aa的該植物連續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基因型為aa的個體,子一代中AA占1/3、Aa占2/3,A基因的頻率為2/3、a基因的頻率為1/3;子二代中AA占4/9、Aa占4/9、aa占1/9,去除基因型為aa的個體后,AA占1/2、Aa占1/2,此時A基因的頻率為3/4、a基因的頻率為1/4,則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為[(3/4)×(1/4)×2]÷[1-(1/4)×(1/4)]=2/5,D符合題意。
突破點4 復等位基因
[突破訓練]
7.(不定項)(2022·山東日照高三聯考)二倍體噴瓜有雄性(G)、兩性(g)、雌性(g-)三種性別,三個等位基因的顯隱性關系為G>g>g-,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雄性噴瓜中不存在GG基因型的個體
B.兩性植株自交后代中不存在雄株
C.雄株與雌株雜交子代中雄株所占比例為2/3
D.若兩性植株群體內隨機傳粉,子代純合子比例小于50%
解析:選CD。分析題干可知,雌性植株(g-g-)和兩性植株(g_)均不能產生基因型為G的卵細胞,因此沒有基因型為GG的受精卵,即雄性噴瓜中不存在GG基因型的個體,A正確;兩性植株的基因型為gg、gg-,其自交后代中不存在含有G基因的個體,即不存在雄株,B正確;雄株的基因型為Gg、Gg-,雌株的基因型為g-g-,二者雜交子代中雄株所占比例為1/2,C錯誤;兩性植株的基因型為gg、gg-,若群體內隨機傳粉,gg自交后代均為純合子,gg-自交和gg×gg-雜交,其后代純合子與雜合子比例相等,因此子代純合子比例大于50%,D錯誤。
8.(不定項)異色瓢蟲的鞘翅斑紋有3種常見類型:淺色的黃底型(ss)、黑色的四窗型和二窗型。群體中還存在罕見的斑紋類型:黑緣型(SA)、均色型(SE)和橫條型(ST)等多種,它們的斑紋遺傳機制有一種特殊的鑲嵌顯性現象,即純種雙親的性狀在后代的同一個體的不同部位表現出來,如下圖所示。已知ST、SE和SA對s均為顯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鞘翅斑紋遺傳遵循遺傳學上的分離定律
B.黑緣型(SAs)與橫條型(STs)雜交后代是淺色的黃底型的概率是1/4
C.使用雜合的橫條型、黑緣型異色瓢蟲2個群體進行雜交實驗,不能篩選出黑緣型和橫條型純種
D.假如各種基因型的個體均有機會交配,則異色瓢蟲鞘翅的斑紋遺傳中子一代表型一定與親本不同
解析:選AB。遺傳圖解中SA、SE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分析可知鞘翅斑紋遺傳遵循遺傳學上的分離定律,A正確;SAs×STs→1/4SAST(新類型)、1/4SAs(黑緣型)、1/4STs(橫條型)、1/4ss(淺色的黃底型),B正確;先取多只雌性(或雄性)鞘翅斑紋為橫條型異色瓢蟲雜合子(STs)與多只雄性(或雌性)鞘翅斑紋為黑緣型異色瓢蟲雜合子(SAs)雜交,子代基因型為SAST、SAs、STs、ss,然后根據鑲嵌顯性現象,可以將基因型為SAST的個體選出,再雌、雄交配,從中獲得黑緣型和橫條型的個體即為純系(SASA、STST),C錯誤;假如各種基因型的個體均有機會交配,則異色瓢蟲鞘翅的斑紋遺傳中子一代表型與親本表型可能相同,如SAs×SASA,后代不會出現性狀分離,與親本的表型一樣,D錯誤。
突破點5 分離定律異常分離現象的四大成因
(1)不完全顯性(A、a分別控制紅花和白花)
(2)存在致死現象
(3)從性遺傳
[提醒] 從性遺傳≠伴性遺傳。
(4)母性效應
“母性效應”是指子代的某一表型受到母本基因型的影響,而和母本的基因型所控制的表型一樣,因此正反交所得結果不同,但不是細胞質遺傳。這種遺傳不是由細胞質基因所決定的,而是由核基因的表達并積累在卵細胞中的物質所決定的。
[提醒] 母性效應≠母性遺傳。
[突破訓練]
9.(2022·湖南株洲高三月考)在牽牛花的遺傳實驗中,用純合紅色牽牛花和純合白色牽牛花雜交,F1全是粉紅色牽牛花。將F1自交后,F2中出現紅色、粉紅色和白色三種類型的牽牛花,比例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紅色牽牛花和紅色牽牛花進行自交,則后代表型及比例應該為(  )
A.紅色∶粉紅色∶白色=1∶2∶1
B.紅色∶粉紅色∶白色=3∶2∶1
C.紅色∶粉紅色∶白色=1∶4∶1
D.紅色∶粉紅色∶白色=4∶4∶1
解析:選B。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由題意分析可知,F2中粉紅色牽牛花(Aa)與紅色牽牛花(AA或aa)的比例為2∶1,因此自交時,2/3Aa自交子代為1/6AA、2/6Aa、1/6aa,1/3AA(或aa)自交子代為1/3AA(或aa),合并起來為3/6AA(或aa)、2/6Aa、1/6aa(或AA),對應表型及比例為紅色∶粉紅色∶白色=3∶2∶1。
10.一豌豆雜合子(Aa)植株自交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由含有隱性基因的配子50%的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由隱性個體有50%的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由含有隱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由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
解析:選D。一豌豆(Aa)植株自交,理論上,后代基因型比例為AA∶Aa∶aa=1∶2∶1。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為2∶3∶1,則可能是由含隱性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有50%的死亡造成的,A錯誤;若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2∶2∶1,則可能是由雜合子和隱性個體都有50%個體死亡造成的,B錯誤;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即AA=(2/3)×(2/3)=4/9,則可能是由含有隱性基因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各有50%死亡造成的,C錯誤;50%的花粉死亡不影響花粉的基因型及比例,故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由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D正確。
11.從性遺傳是指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在表型上受個體性別影響的現象。安哥拉兔的長毛和短毛是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的。現用純種安哥拉兔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實驗一 長毛(雌)×短毛(雄)
F1 雄兔 全為長毛
雌兔 全為短毛
實驗二 F1雌、雄個體交配
F2 雄兔 長毛∶短毛=3∶1
雌兔 長毛∶短毛=1∶3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安哥拉兔的長毛和短毛的性狀遺傳屬于從性遺傳
B.安哥拉兔的短毛在雌性中為顯性性狀,在雄性中為隱性性狀
C.純種短毛雌兔與F2長毛雄兔雜交,若子代出現長毛兔一定為雄性
D.純種短毛雄兔與F2長毛雌兔雜交,若子代出現短毛兔一定為雄性
解析:選D。純種短毛雄兔(aa)與F2長毛雌兔(AA)雜交,子代的基因型為Aa,Aa在雌性個體中為短毛,在雄性個體中為長毛,若子代出現短毛兔則一定為雌性,D錯誤。
12.(2022·江西南昌高三期末)“母性效應”是指子代某一性狀的表型由母本的染色體基因型決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實螺是一種雌雄同體的軟體動物,一般通過異體受精繁殖,但若單獨飼養,也可以進行自體受精,其螺殼的旋轉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區分,旋轉方向符合“母性效應”,遺傳過程如圖所示。現有純系右旋和左旋椎實螺若干,回答下列問題:
(1)螺殼表現為左旋的個體其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螺殼表現為右旋的個體其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
(2)F1自交得到F2,其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性狀的遺傳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3)欲判斷某左旋椎實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右旋椎實螺作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進行交配,統計雜交后代F1的性狀。若子代表現情況是________,則該左旋椎實螺是純合子;若子代的表現情況是________,則該左旋椎實螺是雜合子。
答案:(1)dd或Dd dd或Dd或DD (2)左旋∶右旋=0∶1(或0∶4) 遵循 (3)父本 左旋螺 右旋螺
突破點6 表型模擬問題
(1)表型模擬:生物的表型不僅僅取決于基因型,還受所處環境的影響,從而導致基因型相同的個體在不同環境中的表型有差異。
(2)實例分析:果蠅長翅(V)和殘翅(v)的遺傳受溫度的影響,其表型、基因型與環境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3)實驗設計:設計實驗確認隱性性狀個體是“aa”的純合子還是“Aa”的表型模擬。
[突破訓練]
13.兔的毛色黑色(W)與白色(w)是一對相對性狀,與性別無關。下圖所示兩種交配中,親代兔E、F、P、Q均為純合子,子代兔在不同環境下成長,其毛色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兔G和兔H的基因型相同
B.兔G與兔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30 ℃環境下成長,其毛色最可能全為黑色
C.兔G與兔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15 ℃環境下成長,最可能的表型及其比例為黑色∶白色=1∶1
D.由圖可知,表型是基因型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解析:選B。兔G(Ww)與兔R(ww)交配所得子代的基因型為Ww和ww,若子代在30 ℃環境下成長,則子代的表型均為白色,B錯誤。
14.(不定項)某種兩性花的植物,可以通過自花傳粉或異花傳粉繁殖后代。在25 ℃條件下,基因型為AA和Aa的植株都開紅花,基因型為aa的植株開白花,但在30 ℃的條件下,各種基因型的植株均開白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不同溫度條件下同一基因型植株花色不同,說明環境能影響生物的性狀
B.若要探究一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簡單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條件下進行雜交實驗
C.在25 ℃條件下生長的開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會出現開紅花植株
D.在30 ℃條件下生長的白花植株自交,產生的后代在25 ℃條件下生長不會出現紅花植株
解析:選BD。探究該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Aa還是aa,最簡單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條件下進行自交,并在25 ℃條件下培養后代,如果后代全部是開紅花植株,說明該植株的基因型為AA,如果都為開白花植株,說明該植株的基因型為aa,如果既有開白花植株,也有開紅花植株,則說明該植株的基因型為Aa,B項錯誤;在30 ℃條件下,各種基因型的植株均開白花,所以在30 ℃條件下生長的開白花植株自交,產生的后代在25 ℃條件下生長可能會出現開紅花植株,D項錯誤。
生物的表型=基因型+環境條件,受環境影響,存在表型與基因型不符合的現象。
1.(2021·浙江6月選考)某同學用紅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顯性遺傳病的遺傳模型,向甲、乙兩個容器均放入10顆紅色豆子和40顆白色豆子,隨機從每個容器內取出一顆豆子放在一起并記錄,再將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搖勻,重復100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模擬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
B.重復100次實驗后,Bb組合約為16%
C.甲容器模擬的可能是該病占36%的男性群體
D.乙容器中的豆子數模擬親代的等位基因數
解析:選C。該實驗僅涉及一對等位基因,其遺傳不符合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每個容器中的紅豆(或白豆)的比例表示人群中攜帶B(或b)配子的比例,即人群中攜帶B、b配子的概率分別為0.2、0.8,故Bb的概率為2×0.2×0.8×100%=32%,B錯誤;當人群中B=0.2、b=0.8時,患病比例為BB+Bb=0.2×0.2×100%+32%=36%,即甲容器模擬的可能是該病占36%的男性群體,乙容器模擬的可能是該病占36%的女性群體,C正確;乙容器的豆子數模擬的可能是人群中男性或女性B、b的基因頻率,D錯誤。
2.(2021·高考湖北卷)人類的ABO血型是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IA、IB和i三者之間互為等位基因決定的。IA基因產物使得紅細胞表面帶有A抗原,IB基因產物使得紅細胞表面帶有B抗原。IAIB基因型個體紅細胞表面有A抗原和B抗原,ii基因型個體紅細胞表面無A抗原和B抗原。現有一個家系的系譜圖(如圖),對家系中各成員的血型進行檢測,結果如表,其中“+”表示陽性反應,“-”表示陰性反應。
個體 1 2 3 4 5 6 7
A抗原抗體 + + - + + - -
B抗原抗體 + - + + - + -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個體5基因型為IAi,個體6基因型為IBi
B.個體1基因型為IAIB,個體2基因型為IAIA或IAi
C.個體3基因型為IBIB或IBi,個體4基因型為IAIB
D.若個體5與個體6生第二個孩子,該孩子的基因型一定是ii
解析:選A。由題表可知,呈陽性反應的個體紅細胞表面有相應抗原,個體5只含A抗原,個體6只含B抗原,而個體7既不含A抗原也不含B抗原,故個體5的基因型只能是IAi,個體6的基因型只能是IBi,A正確;個體1既含A抗原又含B抗原,說明其基因型為IAIB,個體2只含A抗原,但個體5的基因型為IAi,所以個體2的基因型只能是IAi,B錯誤;個體3只含B抗原,個體4既含A抗原又含B抗原,個體6的基因型只能是IBi,故個體3的基因型只能是IBi,個體4的基因型是IAIB,C錯誤;個體5的基因型為IAi,個體6的基因型為IBi,故二者生的孩子基因型可能是IAi、IBi、IAIB、ii,D錯誤。
3.(2021·廣東省適應性考試模考)某二倍體兩性花植物的自交不親和是由15個共顯性的等位基因Sx(S1、S2、…、S15)控制的。該植物能產生正常的雌、雄配子,但當花粉與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時,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植物有15種基因型分別為S1S1、S2S2、…、S15S15的純合個體
B.Sx復等位基因說明突變具有普遍性和不定向性的特點
C.S1S2(父本)和S2S4(母本)雜交,F1的基因型有2種
D.可以通過雜交育種的方法獲得各種基因型的植株
解析:選D。由題意可知,當花粉與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時,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因此該植物不可能存在純合個體,A錯誤;突變的普遍性是指突變在自然界的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不能單指一種生物,B錯誤;S1S2(父本)和S2S4(母本)雜交,由于不存在純合體,基因型有3種,即S1S2、S2S4、S1S4,C錯誤;通過雜交育種的方法,可以獲得各種基因型的植株,D正確。
4.(不定項)(2021·江蘇適應性考試模考)苯丙酮尿癥是一種嚴重的單基因遺傳病。圖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譜圖,其中部分成員Ⅰ1、Ⅰ2、Ⅱ1和Ⅱ2的DNA經限制酶MspⅠ酶切,產生不同的片段,經電泳后用苯丙氨酸羥化酶cDNA探針雜交,結果見圖2。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個體Ⅱ1是雜合體的概率為2/3
B.個體Ⅱ2與一雜合體婚配生患病孩子的概率為0
C.個體Ⅱ3是隱性純合體,有19 kb探針雜交條帶
D.個體Ⅱ4可能為雜合體,有2個探針雜交條帶
解析:選BCD。苯丙酮尿癥為單基因遺傳病,假設該病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由Ⅰ1、Ⅰ2不患病而Ⅱ3患病可知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Ⅰ1和Ⅰ2的基因型都為Aa,再結合圖2的酶切結果可知,Ⅰ1、Ⅰ2和Ⅱ1的基因型相同,故個體Ⅱ1的基因型為Aa,是雜合體的概率為1,A錯誤;由圖分析可知,個體Ⅱ2的基因型為AA,她與一雜合體(Aa)婚配,生患病孩子(aa)的概率為0,B正確;個體Ⅱ3是患者,是隱性純合體(aa),有19 kb探針雜交條帶,C正確;個體Ⅱ4是Ⅰ1(Aa)和Ⅰ2(Aa)所生的表現正常的后代,其可能為純合體(AA),也可能為雜合體(Aa),若為雜合體就有2個探針雜交條帶,D正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北县| 富蕴县| 嘉义县| 娄底市| 蒙阴县| 迁安市| 宜宾县| 台中市| 寻甸| 阳泉市| 华宁县| 金堂县| 莱芜市| 大宁县| 崇左市| 东辽县| 黔西县| 扬中市| 古蔺县| 湄潭县| 偏关县| 清河县| 扬州市| 利川市| 南召县| 剑阁县| 建水县| 都江堰市| 舒兰市| 中阳县| 当雄县| 云阳县| 姜堰市| 桓仁| 惠东县| 鄂托克旗| 万宁市| 鄂温| 永清县| 正蓝旗| 大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