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食物與消化系統【回顧】1.食物的消化(1)物理消化:牙齒——咬切、磨碎;舌——攪拌;胃、小腸——蠕動。(2)化學消化:各種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3)淀粉、脂肪、蛋白質的消化淀粉→麥芽糖→葡萄糖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蛋白質→初步消化產物→氨基酸2.營養物質的吸收(1)胃:吸收少量水分、酒精和無機鹽。(2)小腸: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3)大腸:吸收少量的水分、無機鹽和維生素。3.消化腺與消化酶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臟 腸腺流入 部位 口腔 胃 十二 指腸 十二 指腸 小腸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膽汁 腸液所含消化酶 唾液淀粉酶 胃蛋 白酶 多種消化酶 無消化酶 多種消化酶 4.七大類營養物質的主要作用營養物質 主要作用蛋白質 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糖類 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脂肪 生物體內貯藏能量的主要物質維生素 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水 水是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無機鹽 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膳食纖維 對人體有著重要的生理作用 5.無機鹽的作用無機鹽的種類 缺乏時的癥狀含鈣的無機鹽 佝僂病(兒童)、骨質疏松癥(中老年人)含磷的無機鹽 厭食、貧血、肌無力、骨痛含鐵的無機鹽 缺鐵性貧血含碘的無機鹽 地方性甲狀腺腫、智力障礙含鋅的無機鹽 生長發育不良 6.維生素的作用: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會影響生長發育,甚至患病。種類 功能 缺乏時的癥狀 食物來源維生素A 維持人的正常視覺 夜盲癥、皮膚干燥等 肝臟、魚肝油、胡蘿卜、玉米維生素B1 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經炎、腳氣病、消化不良等 牛肉、腎、谷類種皮、豆類維生素C 維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 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水果、蔬菜維生素D 促進鈣、磷的吸收和骨骼發育 佝僂病(如雞胸、X形或O形腿等)、骨質疏松癥等 肝臟、雞蛋、魚肝油例 如圖18-1表示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情況。甲、乙、丙分別代表三種主要的營養物質,A、B、C、D、E等代表各段消化道。請據圖回答:圖18-1(1)甲、乙、丙分別代表的物質是:甲________;乙 ________;丙________。(2) 各段消化道的具體名稱是B________;C________;E ________。(3)蛋白質的最初消化是在[ ]________;最終消化是在[ ]________。[答案] (1)淀粉 蛋白質 脂肪(2)咽、食管 胃 大腸 (3)C 胃 D 小腸營養物質進入消化道的先后順序是: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和肛門,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腸。淀粉在口腔內開始消化,蛋白質在胃內開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腸內消化。(1)從圖中可以看出,物質甲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質乙被消化,最后是丙被消化,可以判斷甲是淀粉,乙是蛋白質,丙是脂肪。(2)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和肛門組成,B是咽、食管,C是胃,D是小腸,E是大腸,其中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是D小腸。(3)蛋白質最初消化的場所是C胃,最終消化場所是D小腸。[方法點撥] 做這類題首先要學會識圖,還要知道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情況。淀粉在口腔內開始消化,蛋白質在胃中開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腸內消化。這三類營養物質都能在小腸內消化,三種營養物質消化的最終產物分別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1.有甲乙丙丁四種消化液,它們都不是胰液,其他相關信息如表,則這四種消化液分別是( )甲 能消化淀粉 丙 不能消化淀粉;能使蛋白質得到初步消化乙 能消化淀粉 丁 不能消化淀粉;能促進乙的消化作用,不能促進甲的消化作用A.唾液、膽汁、腸液、胃液B.唾液、胃液、腸液、膽汁C.唾液、腸液、胃液、膽汁D.腸液、唾液、胃液、膽汁2.淀粉酶可以將人體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轉變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如圖18-2是淀粉酶對淀粉作用過程的示意圖。對該過程的表述錯誤的是( )圖18-2A.酶起催化作用B.該過程說明酶的專一性C.是化學變化D.酶的化學性質沒有改變3.圖18-3甲表示的是pH值對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圖乙表示的是三種脫氫酶(A、B、C)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圖18-3A.從圖甲中可以知道pH=7時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B.從圖甲中可以知道淀粉酶由酸性變成堿性時活性逐漸升高C.從圖乙中無法知道脫氫酶C的最適溫度D.從圖乙中可以知道酶活性范圍最廣的是B酶4.回到家后,大山一直感覺難受,大山的爸媽帶他去了醫院。醫生從他的消化道內取出一些內容物,經化驗內有維生素、水、氨基酸、少量麥芽糖、無機鹽、脂肪酸、纖維素。這些物質最可能來自( )A.口腔 B.胃C.小腸 D.大腸5.如圖18-4是某人飯后約30 min時,測得的血液流入和流出某消化器官時四種物質的相對含量。請問該器官最可能是________。圖18-46.如圖18-5表示人體消化吸收過程,①~⑤表示消化液。縱向箭頭表示消化液對相應物質的消化作用,a、b、c分別表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圖18-5(1)④和⑤發揮作用的場所是________;在這里脂肪將被分解成________和________。(2)①為_______,能將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②中的消化酶若要發揮作用,需要________環境。(4)③中沒有消化酶,它是________,是由________分泌的。7.杭州中考某同學用含有不同種類酶的洗衣液和如圖18-6所示裝置進行了如下實驗。請回答:組別 洗衣液 膠片規格 污染物 水溫甲 含蛋白酶的洗衣液 6 cm×6 cm 蛋白質膜 37 ℃乙 含脂肪酶的洗衣液 6 cm×6 cm 蛋白質膜 37 ℃丙 含蛋白酶的洗衣液 6 cm×6 cm 淀粉膜 37 ℃圖18-6(1)該實驗中甲與乙、甲與丙分別構成兩組對照實驗,則實驗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除溫度外,影響實驗結果的其他變量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寫出2個)。(3)該同學在實驗過程中可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判斷酶的催化效率。(4)含蛋白酶的洗衣液不能用于洗滌絲質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溫州中考研究發現豚鼠血清對人淋巴瘤細胞有抑制作用,而對正常細胞無影響。進一步研究發現,發揮作用的物質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將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細胞自身不能合成該氨基酸,增殖被抑制。(1)為驗證該酶對兩種細胞的影響,某興趣小組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材料:正常細胞、淋巴瘤細胞、培養基(含細胞生長所需的物質)、L—天冬酰胺酶實驗步驟:a.分組實驗組:培養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細胞對照組:培養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適宜條件下培養后,觀察細胞的生長狀態,檢測L—天冬酰胺含量。實驗結果(如下表):實驗分組 生長狀態 L—天冬酰胺含量培養液 細胞內實驗組 ① 缺乏 缺乏對照組 正常 缺乏 正常結果分析:該實驗利用了酶的________;表中①應為________;對照組細胞內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酶口服無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實驗結果,你認為理想的抗腫瘤藥物應該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 2.B3.C 從圖甲中可以知道pH=5時,植物淀粉酶活性最高;由圖甲可知,在酶未失活的情況下,pH由酸性變成堿性時,淀粉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由圖乙可以看出,酶C的最適溫度大于40 ℃,根據此圖無法得知酶C的最適溫度;從圖乙中可以知道酶活性溫度的范圍最廣的是酶C。4.C 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當淀粉和麥芽糖進入小腸后,由于小腸中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的酶,因此,淀粉等糖類物質在小腸內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蛋白質的消化是從胃開始的,當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進行初步消化后進入小腸,小腸里的胰液和腸液含有消化蛋白質的酶,在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質被徹底消化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開始于小腸,小腸內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時,肝臟分泌的膽汁也進入小腸,膽汁雖然不含消化酶,但膽汁對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變成微小顆粒,增加了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醫生從他的消化道內取出一些內容物中含有氨基酸、脂肪酸等物質,說明內容物取自小腸。5.小腸葡萄糖是淀粉在消化道內的消化終產物,淀粉的消化過程是: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當淀粉和麥芽糖進入小腸后,由于小腸中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的酶,因此,淀粉等糖類物質在小腸內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因此在各段消化道中只有小腸內含有葡萄糖。各段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也是不同的,小腸是主要的吸收場所,能夠吸收大部分的水、無機鹽、維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酒精。大腸是形成糞便的場所,能夠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維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沒有吸收功能。因此從流出該消化器官中的血液里含有的葡萄糖來看,該器官應該是小腸。6.(1)小腸 甘油 脂肪酸(2)唾液 淀粉 麥芽糖(3)酸性(4)膽汁 肝臟(1)④胰液,⑤腸液都進入小腸,所以④和⑤發揮作用的場所都是小腸,在小腸內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另外圖示中判定它們的依據是這兩種消化液對三種營養物質都有消化作用。(2)①為唾液,能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3)②為胃液,含有胃蛋白酶,需要酸性環境。(4)③中沒有消化酶,它是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的,只能促進脂肪消化。7.(1)酶的專一性(2)洗衣液的用量、衣服的污染程度(3)蛋白膜消失的時間長短(4)蛋白酶能促進蛋白質的分解(1)該實驗中甲與乙探究的是蛋白酶和脂肪酶對蛋白質的作用,甲與丙探究的是蛋白酶對蛋白質和淀粉的作用,通過對照實驗探究酶的專一性。(2)除溫度外,影響實驗結果的其他變量還有洗衣液的用量、衣服的污染程度等。(3)該同學在實驗過程中可通過觀察蛋白膜消失的時間長短來判斷酶的催化效率。(4)含蛋白酶的洗衣液不能用于洗滌絲質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蛋白酶能促進蛋白質的分解。8.(1)L—天冬酰胺酶+正常細胞 專一性 抑制能合成L—天冬酰胺(有合成L—天冬酰胺的酶)(2)酶會被分解喪失作用(3)對腫瘤細胞有專一性殺傷作用,對正常細胞無影響(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細胞的種類,所以對照組應為培養基+L—天冬酰胺酶+正常細胞。該實驗是利用了酶的專一性的特性進行的。由于L—天冬酰胺酶能將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細胞自身不能合成該氨基酸,增殖被抑制,故實驗組生長受抑制;而對照組有合成L—天冬酰胺的酶,能合成L—天冬酰胺,所以細胞內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2)由于L—天冬酰胺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若口服,會被體內的蛋白酶分解喪失作用。(3)理想的抗腫瘤藥物應該對腫瘤細胞有專一性殺傷作用,對正常細胞無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