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電能公式的運用【回顧】回顧拓展 儲能重高)1.定義式(有兩套單位:國際單位和常用單位)公式 適用范圍 物理量及單位P= 求做功的功率、功和做功時間 功率P W 功W J 時間t skW kW·h h2.基本公式(只能采用國際單位)公式 適用范圍 物理量及單位I= 求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和電阻 電流I/A 電壓U/V 電阻R/ΩP=UI 求電功率、電壓和電流 電功率P/W 電壓U/V 電流I/AQ=I2Rt 求電路產生的電熱、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 電熱 Q/J 電流 I/A 電阻 R/Ω 時間 t/s3.推導公式公式 適用范圍 公式 適用范圍P=I2R 已知電流和電阻,求電功率 P= 已知電壓和電阻,求電功率R= 已知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求電阻 Q=Pt 純電阻電路中求用電器產生的熱量W=UIt 已知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求消耗的電能例 如圖15-1所示是一家用電吹風的簡化電路圖,主要技術參數如下表所示,請你仔細觀察后回答下列問題。圖15-1型號 SHZ2010-624熱風溫度 50~75 ℃額定功率 熱風:1000 W冷風:120 W額定電壓 220 V(1)電吹風吹冷風時,開關旋至________處。(2)電吹風吹冷風5 min消耗的電能是多少?(3)電吹風正常工作時,通過電吹風插頭處的最大電流是多少?[答案] (1)BC(2)解:W冷=P冷t=120 W×5×60 s=3.6×104 J。答:電吹風吹冷風5 min消耗的電能是3.6×104 J。(3)解:插頭處的最大電流,即吹熱風時的電流,此時電路功率:P熱=1000 W,所以I==≈4.55 A。答:電吹風正常工作時,通過電吹風插頭處的最大電流是4.55 A。[方法點撥] (1)審題要清(明確已知量、所求量及不變量);(2)解題方法要明(理清解題思路);(3)解題過程要全 (有必要文字說明、表達式,統一單位,代入原始數據,得到準確結果)。1.如圖15-2所示,電源電壓為6 V且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20 Ω,定值電阻R0的阻值為5 Ω。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發現能使電流表(“0~0.6 A”或“0~3 A”)和電壓表(“0~3 V”或“0~15 V”)的指針同時達到滿刻度線。則閉合開關,R0的電功率與電流的關系圖像可能是圖15-3中的( )圖15-2圖15-32.鎮海保送生實驗室有“110 V 25 W”和“110 V 60 W”的燈泡各一只,可是電源電壓是 220 V,小明設計了如圖15-4所示的四種接法,將兩燈泡接入220 V的電路中,使兩燈都正常發光的最佳方案是( )圖15-43.如圖15-5甲所示,兩個燈泡串聯在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 V且保持不變,L1的額定電壓為3 V,L2的額定電壓為2 V。通過兩個燈泡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后,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至中點時,其中一個燈泡正常發光,另一個不損壞。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圖15-5A.正常發光的小燈泡是L2,其額定功率為0.3 WB.正常發光的小燈泡是L1,其額定功率為0.45 WC.當L2兩端電壓為1.5 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15 AD.此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是1.5 V4.學軍中學保送生利用伏安法測量電阻時,由于使用的不是理想電表,造成測量結果有誤差。某同學采用如圖15-6所示電路,能較準確地測出Rx的阻值,已知A、B兩點之間電壓U保持不變。當S接通a時,電壓表示數為10 V,電流表示數為0.2 A;當S接通b時,電壓表示數為12 V,電流表示數為0.15 A,則待測電阻Rx的阻值為( )圖15-6A.60 Ω B.65 Ω C.70 Ω D.75 Ω5.如圖15-7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定,R1=10 Ω, R2=8 Ω,R3未知。當開關S扳到位置1時,電壓表V讀數為2.0 V;當開關S扳到位置2時,電壓表讀數可能是( )圖15-7A.2.2 V B.1.9 V C.1.5 V D.1.4 V6.如圖15-8所示,電源的輸出電壓恒定不變,現將一個燈泡L接在離電源很近的A、B兩點時,燈泡L的電功率為25 W,若將燈泡L接在離電源較遠的C、D兩點時,燈泡L的電功率為16 W。則輸電導線AC、BD上的電功率為(假設燈絲電阻不變)( )圖15-8A.1 W B.2 W C.4 W D.9 W7.某實物投影機有10個相同的強光燈L1~L10 (24 V 200 W)和10個相同的指示燈L1′~L10′(220 V 2 W),將其連接在220 V交流電源上,電路如圖15-9所示,若工作一段時間后,L2燈絲燒斷,則( )圖15-9A.L1′的電功率減小,L1的電功率增大B.L1′的電功率增大,L1的電功率增大C.L2′的電功率增大,其他指示燈的電功率減小D.L2′的電功率減小,其他指示燈的電功率增大8.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時,某校兩同學通過實驗探究小燈泡的電功率跟其兩端電壓的關系,已知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 V、額定功率為0.75 W。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15-10甲所示的電路圖進行探究,他先測出若干組電壓和電流值,再由公式P=UI,求得對應的電功率,并作出電功率隨電壓變化的圖線a。小紅同學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進行探究,她先由R=計算出小燈泡的電阻R,再測出若干個電壓值,最后根據P=,求得對應的電功率,也作出電功率隨電壓變化的圖線b。則下列反映了他們的實驗結果的圖線是圖15-11中的( )圖15-10圖15-119.如圖15-12所示的兩個電路中,電源電壓均為U且保持不變,Ra、Rb為滑動變阻器,R1、R2、R3、R4為定值電阻,R1<R2<R3=R4。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電表A1、A2、V1、V2示數變化量的絕對值分別為ΔI1、ΔI2、ΔU1、ΔU2。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圖15-12A.若ΔU1=ΔU2,則ΔI1<ΔI2B.若ΔI1=ΔI2,則ΔU1<ΔU2C.若R1的電功率等于R2的電功率,則Ra和R3的電功率之和小于Rb和R4的電功率之和D.若Ra和R3的電功率之和等于Rb和R4的電功率之和,則R1的電功率小于R2的電功率10.如圖15-13所示,燈泡規格均相同,圖甲中電源電壓恒為6 V,圖乙中電源電壓恒為18 V。分別調節R1、R2使燈泡均正常發光,那么此時電路消耗的總電功率之比P1∶P2=________,可變電阻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值之比R1∶R2=________。圖15-1311.如圖15-14甲所示是某生產流水線上的產品輸送及計數裝置示意圖。其中S為一激光源,R1為光敏電阻 (有光照射時,阻值較小;無光照射時,阻值較大),R2為定值保護電阻,ab間接一“示波器”(示波器的接入不影響電路)。光敏電阻兩端的電壓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可由示波器顯示出來。水平傳送帶勻速前進,每當產品在傳送帶上通過S與R1之間時,射向光敏電阻的光線會被產品擋住;示波器顯示的電壓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計數器電路的電源電壓恒為6 V,保護電阻R2的阻值為20 Ω,則光敏電阻在有光照和光被擋住兩種狀態下的電阻值之比為________;光敏電阻在 1 h內消耗的電能為________J。圖15-1412.將電阻絲制成半徑大小不同的兩個圓環和一個正方形框,按如圖15-15所示的方法連接。若各接觸點都導電良好,大圓環的總電阻等于160 Ω。現用導線在a、b兩點間連接6 V的電源。此時電路中的電功率等于1.8 W,則a、b兩點間的電阻等于________Ω;若用導線截面直徑為原電阻絲兩倍的電阻絲替換大圓環上a、b間的圓環電阻絲,則電路中的電功率將變為________W。圖15-1513.小明家買了一臺電烤箱,有低、中、高三個擋位的發熱功率。如圖15-16所示是其內部簡化電路圖,開關S1可分別與觸點a、b接觸。已知R1=48.4 Ω,R2=96.8 Ω,電源電壓保持不變,請分析和解答以下問題。(1)當開關S1置于b端、S2斷開時,電烤箱處于什么擋位?簡述理由。(2)電烤箱在中擋位工作時,電功率是多少?(3)電烤箱在高擋位工作時,對食物加熱6 min,消耗的電能為多少?圖15-1614.寧波保送生如圖15-17所示,一絕緣細繩的一端與可繞O點轉動的輕質杠桿的E端相連,另一端繞過動滑輪D、定滑輪C,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相連;B為一可導電的輕質彈簧,按如圖所示接入電路中,一端通過絕緣繩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與滑片P相連。一人站在地面上拉住與杠桿H端相連的細繩。已知電源電壓為8 V,燈泡上標有“6 V 3 W”字樣,人的質量為50 kg,人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100 cm2,EO∶HO=2∶5。人對繩子的拉力最小時,電流表示數為I1,且滑片剛好位于滑動變阻器的a端;人對繩子的拉力最大時,電流表示數為I2,且I1∶I2=2∶1。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與彈簧所受拉力的關系如下表所示:R/Ω 0 2 4 6 8 10 12 14 …F/N 0.5 50.5 100.5 150.5 200.5 250.5 300.5 350.5 …圖15-17不計杠桿、彈簧、滑片、細繩的重力,不計摩擦,不計彈簧電阻,整套裝置始終處于平衡狀態,物體A始終不離開地面;燈泡電阻不變,且不會被燒壞。求:(g取10 N/kg)(1)人的拉力最小時,燈泡的實際功率是多少。(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2)當燈泡正常發光時,人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3)物體A的質量最小是多少。15.如圖15-18所示,電源電壓不變,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A端,閉合S1、S2,斷開S3、S4時,電流表示數為0.4 A,R2的電功率為P2;滑片P仍在A端,閉合S1、S2、S4,斷開S3時,電路的總電功率為1.5P2;當滑片P在B端,閉合S1、S2,斷開S3、S4時,R2的電功率為0.25P2;滑片P仍在B端,閉合S1、S3,斷開S2、S4時,變阻器的電功率為0.5 W,此時R1的電功率為P1。求:圖15-18(1)R1與R2的電阻之比。(2)滑片P在B端,閉合S1、S3,斷開S2、S4時,R1的電功率P1。(3)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16.現在很流行的數碼相機的主要優點是可以直接生成數碼照片,從而可以方便地進行編輯與加工,保存的時間也更長。而且數碼照片還可以直接在電腦上顯示出來,或者通過電子郵件傳送出去。如圖15-19所示是一款數碼相機電池的一些資料。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以及下面對數碼相機工作過程的介紹,回答相關問題。(1)數碼相機的電源打開后,就處于待機狀態,這時要消耗一定的電能;拍攝時,拍攝與處理數據所消耗的電能就更大。假設用一個充滿電的電池做電源進行拍照,每5 min拍一張照片,相機使用過程中的平均工作電流為0.2 A。請估算一節充滿電的電池最多可以拍攝多少張照片。(2)對一個電能已全部耗盡的這種電池進行完全充電,充電的效率多大?圖15-19答案1.C 由于閉合開關后,定值電阻始終接在電路中,且電壓恒為6 V,故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為I===1.2 A<3 A,所以電路電流不為0,故A、B錯誤。根據電流表和電壓表能同時達到滿刻度線可知電流表的量程為0~0.6 A,且電流表示數為0.6 A時,電壓表示數應為3 V,故R0消耗的電功率:P=U0I0=3 V×0.6 A=1.8 W。C選項符合題意。2.D 3.A 由圖像可知,L1兩端的電壓為3 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15 A;L2兩端的電壓為2 V時,通過它的電流大于0.15 A;因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且其中一個燈泡正常發光,另一個不損壞,所以,正常發光的燈泡是L1,其額定功率為P1=U1I1=3 V×0.15 A=0.45 W。由圖像可知,當電路中的電流為0.15 A時,燈泡L1兩端的電壓為3 V,燈泡L2兩端的電壓為1.5 V。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此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U滑=U-U1-U2=6 V-3 V-1.5 V=1.5 V。4.C 設電流表的內阻為RA,S接a時,U=U1+I1RA,即:U=10 V+0.2 A×RA①;S接b時,U=I2(Rx+RA),即:U=0.15 A×(Rx+RA)②;U=U2,即U=12 V③。由①②③解得:Rx=70 Ω。5.B 由電路圖可知,當開關S扳到位置1時,R1與R3串聯,電壓表測R1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I1===0.2 A,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電路中的總電壓:U=0.2 A×(10 Ω+R3);當開關S扳到位置2時,R2與R3串聯,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則電路中的電流:I2==== 0.2 A+,電壓表的示數:U2=I2R2=×8 Ω=0.2 A×8 Ω+×0.4 V,所以1.6 V<U2≤1.6 V+×0.4 V=2 V,即1.6 V<U2≤2 V。[方法點撥] 由電路圖可知,當開關S扳到位置1時,R1與R3串聯,電壓表測R1兩端的電壓,根據歐姆定律即可得出電路中的電流,再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即可表示出電源電壓;當開關S扳到位置2時,R2與R3串聯,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表示出電壓表的示數,然后確定電壓表示數的范圍即可。6.C 設燈泡L連接在A、B兩點時,電路的電流為I1,則:P1=I12RL=25 W①;若將燈泡L接C、D兩點時,電路的電流為I2,則P2=I22RL=16 W②;由①②兩式可得:I1∶I2=5∶4。將燈泡L接C、D兩點時,電路的總功率:P3=UI2,則:=,即P3==×25 W=20 W,所以導線AC和BD的總功率:P=P3-P2=20 W-16 W=4 W。7.C L2與L2′并聯,L2燈絲燒斷,L2′兩端電壓增大,由P=知,照明燈L2′電阻不變,則實際功率變大;在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分電壓之和,L2′兩端電壓增大,所以其他燈組兩端電壓減小,由P=知,其他指示燈電阻不變,則實際功率減小。8.B (1)根據P=可知,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R==≈8.3 Ω;由題意知:P甲=和P乙=,由此可見,電功率P是關于電壓U的二次函數(跟y= ax2+bx+c,且a>0,b=0,c=0時相符合),故圖像是經過原點開口向上的拋物線,C、D不符合題意。(2)由分析可得P甲=和P乙=,因為燈泡電阻R隨溫度升高而變大,則:①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U<2.5 V時,小燈泡在低于額定電壓下工作,它的電阻R<8.3 Ω,則P甲>P乙,此時拋物線a在拋物線b的上方。②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U=2.5 V時,小燈泡在額定電壓下工作,它的電阻R=8.3 Ω,則 P甲=P乙=0.75 W,且此時兩拋物線相交。③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U>2.5 V時,小燈泡在高于額定電壓下工作,它的電阻R>8.3 Ω,則P甲<P乙,此時拋物線a在拋物線b的下方。綜上所述,圖B中的圖線反映了他們的實驗結果。9.B 由甲電路圖可知,R1與R3、Ra串聯,電壓表V1測Ra與R3兩端電壓之和,電流表A1測電路中電流,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根據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ΔU1=ΔUR1,由歐姆定律得:ΔI1==。由圖乙電路圖可知,R2與R4、Rb串聯,電壓表V2測Rb與R4兩端的電壓之和,電流表A2測電路中的電流,ΔU2=ΔUR2,由歐姆定律得:ΔI2==。因為R1<R2,若ΔU1=ΔU2,則>,即:ΔI1>ΔI2。由以上分析可知,ΔU1=ΔI1R1,ΔU2=ΔI2R2,若ΔI1=ΔI2,因為R1<R2,則ΔI1R1<ΔI2R2,即:ΔU1<ΔU2。若R1的電功率等于R2的電功率,設兩電路中電流分別為I甲和I乙,根據P=I2R和R1、R2的電功率相等,所以:I甲2R1=I乙2R2,又因為R1<R2,所以I甲>I乙,由P=UI且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有:P總甲=UI甲,P總乙=UI乙,所以P總甲>P總乙。因為P1=P2,則P總甲-P1> P總乙-P2,即Ra和R3的電功率之和大于Rb和R4的電功率之和。由P=I2R,若Ra和R3的電功率之和等于Rb和R4的電功率之和,即有:I1甲2(Ra+R3)=I1乙2(Rb+R4),由題知,R3=R4,分兩種情況討論:①若Ra>Rb,則有:I1甲2<I1乙2,即I1甲<I1乙,電源電壓相等,由P=UI可知,P總甲′<P總乙′,所以P總甲′-I1甲2(Ra+R3)<P總乙′-I1乙2(Rb+R4),即P1′<P2′;②若Ra<Rb,則有:I1甲2>I1乙2,即I1甲>I1乙,電源電壓相等,由P=UI可知,P總甲′>P總乙′,所以P總甲′-I甲2(Ra+R3)>P總乙′-I乙2(Rb+R4),即P1′>P2′。10.1∶1 1∶9設三個規格相同的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流為IL,電壓為UL。(1)由甲電路圖可知,三燈泡并聯后與R1串聯,因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且三個燈泡均正常發光,所以,干路電流:I1=3IL,電路的總電功率:P1=UI1=U×3IL=6 V×3IL;由乙電路圖可知,三個燈泡與R2串聯,因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所以,電路的總電功率:P2=U′I2=18 V×IL;所以,P1∶P2=(6 V×3IL)∶(18 V×IL)=1∶1。(2)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甲電路圖中,R1兩端的電壓:U1=U-UL= 6 V-UL,由I=可得,R1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值:R1==;乙電路圖中,R2兩端的電壓:U2=U-3UL=18 V-3UL=3(6 V-UL),R2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值:R2==。 所以,R1∶R2=∶=1∶9。11.1∶2 1560(1)由題知,R1與R2串聯接在6 V的電源上,從圖像上可知:①有光照射時,R1兩端的電壓:U1=3 V,U2=U-U1=6 V-3 V=3 V;則I===0.15 A,所以R1===20 Ω。②無光照射時,R1兩端的電壓:U1′=4 V,U2′=U-U1′=6 V-4 V=2 V;則I′===0.1 A,所以R1′===40 Ω。故R1∶R1′=20 Ω∶40 Ω=1∶2。(2)由示波器顯示的電壓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可知,有光照時與無光照時的時間比為2∶1,即工作1 h,有光照時的時間為t=40 min=2400 s,無光照時的時間t′=20 min=1200 s;因為I=0.15 A,I′=0.1 A,所以W總=W+W′=U1It+U1′I′t′=3 V×0.15 A×2400 s+4 V×0.1 A×1200 s=1560 J。12.20 4.5(1)a、b兩點間的電阻:R===20 Ω。 (2)大圓環的總電阻等于160 Ω,a、b間的圓環電阻絲電阻R1=40 Ω;若替換導線的截面直徑為原電阻絲的兩倍,則截面積是原來的4倍,電阻就是原來的, R2=10 Ω。原來圓環電阻絲的電功率:P1===0.9 W,后來圓環電阻絲的電功率:P2===3.6 W,其他部分的電功率一直沒變,P3=P-P1=1.8 W-0.9 W=0.9 W,電路中的電功率將變為P4=P2+P3=3.6 W+0.9 W=4.5 W。 13.(1)當開關S1置于b端、S2斷開時,由圖可知,兩電阻串聯,此時電路總電阻最大,由 P=可知,此時電烤箱消耗的電功率最小,因此電烤箱處于低擋位。解:(2)由電路圖可知,當開關S1置于b端、S2閉合時,只有R1連入電路,電烤箱在中擋位工作,此時電烤箱的電功率:P===1000 W。(3)當開關S1置于a端、S2閉合時,R1與R2并聯,電烤箱處于高擋位,電烤箱在t=6 min=360 s內消耗的電能:W=t+t=×360 s+×360 s=5.4×105 J。答:(2)電烤箱在中擋位工作時,電功率是1000 W;(3)電烤箱在高擋位工作時,對食物加熱 6 min,消耗的電能為5.4×105 J。14.解:(1)當人的拉力最小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零,相當于只有燈泡接入電路,已知電源電壓為8 V,燈泡標有“6 V 3 W”的字樣,故燈泡的電阻為RL=== 12 Ω,燈泡的實際功率為P實===5.3 W。(2)燈泡正常發光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0.5 A,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U滑= U-UL=8 V-6 V=2 V,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為R===4 Ω;查表可知,此時滑輪組上繩子拉力為100.5 N,根據杠桿平衡條件有F繩·EO=F人·HO,又因為EO∶HO=2∶5,所以100.5 N×2=F人×5,求得F人=40.2 N;而人的質量為50 kg,重力:G=mg=50 kg× 10 N/kg=500 N,所以人對地面的壓力為F壓=G-F人=500 N-40.2 N=459.8 N;已知S=100 cm2=0.01 m2,所以p===45980 Pa。(3)人的拉力最小時,由R1=0,查表得:F1=0.5 N,此時繩子僅用于提起動滑輪,則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2F1=2×0.5 N=1 N;人的拉力最大時,I2=I1=×= A,此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為R2==12 Ω,查表得:F2=300.5 N,故物體A所受重力最小為GA=2F2-G動=2×300.5 N-1 N=600 N,則物體A的質量最小為mA===60 kg。答:(1)人的拉力最小時,燈泡的實際功率為5.3 W;(2)當燈泡正常發光時,人對地面的壓強是45980 Pa;(3)物體A的質量最小是60 kg。15.解:(1)滑片P在A端,閉合S1、S2,斷開S3、S4時的等效電路圖如圖甲所示,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1=0.4 A;滑片P在A端,閉合S1、S2、S4,斷開S3時的等效電路圖如圖乙所示,此時電路中的總電流為I2。由圖甲、乙可知:R2兩端電壓保持不變,圖乙中R2的電功率仍為P2。則圖乙中R1的電功率為0.5P2,由并聯電路特點可知,R1、R2的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可知==①。(2)滑片P在B端,閉合S1、S2,斷開S3、S4時的等效電路圖如圖丙所示,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3,由已知條件R2的功率為0.25P2得,=,即=②;則==,解得:R2=RP③;聯立①③得:R1=2RP。滑片P在B端,閉合S1、S3,斷開S2、S4時的等效電路圖如圖丁所示,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4,由P=I2R可得:==2,所以P1=2PP=2×0.5 W=1 W。(3)因電源的電壓不變,所以U=I1R2=I4(R1+R2+RP),由①③式、I1=0.4 A可得:I4=0.1 A,代入PP=I42RP=0.5 W,可得RP=50 Ω。答:(1)R1與R2的電阻之比為2∶1;(2)滑片P在B端,閉合S1、S3,斷開S2、S4時,R1的電功率P1為1 W;(3)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50 Ω。16.解:(1)電池充滿電時儲存在電池內的能量:E=UIt=3.7 V×2200×10-3A×3600 s=29304 J。每拍攝一張照片平均消耗的能量是E1=U1I1t1=3.7 V×0.2 A×5×60 s=222 J,則拍攝照片的張數:n===132張。(2)對電池完全充電時,充電器向電池輸送的電能:W=U充I充t充=4.2 V×2200×10-3A×2.5× 3600 s=83160 J;則充電的效率是η=×100%=×100%≈35.2%。答:(1)一節充滿電的電池最多可以拍132張照片;(2)對一個電能已全部耗盡的這種電池進行完全充電,充電的效率約為35.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