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視頻:未來生活思考:你認為視頻中的未來智能生活會實現嗎?為什么?第一單元 富強與創新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2.2創新永無止境學習目標1.認識科技創新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知道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原因和做法;充分認識教育的重要性;全面認識萬眾創新。2.了解我國科技現狀,知道為什么要建設創新強國和如何建設創新強國。懂得教育對創新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意義,認識萬眾創新和大眾創業。3.能夠意識到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增強憂患意識,自覺融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中。學習重點、難點重點: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難點:理解創新和教育的重要性,積極投身于萬眾創新0103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原因? (P20)教育的重要性?(P22-23)02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做法?(P21-27)04我國鼓勵萬眾創新的原因?(P24-28)創新精神的表現?(p26)05閱讀教材P20-28的內容,找出以下問題的答案并圈畫好。自主學習青少年如何培養創新能力06Part1創新強國視頻:中國技術解決世界難題,美日花天價求購思考:美日為什么要花天價求購啟明星2號?一、創新強國1、為什么要建設創新型國家?①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知識鏈接: 綜合國力是指一個主權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全部實力及國際影響力的合力,它包括政治力、經濟力、科技力、國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資源力等七個方面。②目前,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優勢)國家 2020年創新能力全球排名 2020年創新企業世界前50上榜數量 2020年科技進步貢獻率 2020年經濟增速14 5 60% 2.3%1 25 80% -3.7%此表說明了什么?中國傷痛:受制于人科技成果缺芯之痛光刻機進口難發動機制造差距大創新型國家 中國發展經濟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程度 30% 50%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70% 59.5%全球創新指數排名 瑞士第一, 美國第三 中國十四③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還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劣勢)課堂筆記1.為什么要建設創新型國家?(1)科技創新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補充)(P20)★★★(2)★我國科技創新的現狀(我國科技國情)我 國 科 技 創 新 的 現 狀 成就 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不足 (挑戰) ①科技創新能力不強;②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P20)結論 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補充.我國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說明(1)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我國已經建立起堅實的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2)我國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建設創新型國家邁出重大步伐;(3)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效顯著;(4)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不斷增強。1995年黨和國家首次提出科教興國戰略科教興國戰略: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提高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2003年,全國人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強調要加快建設人才強國。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國未來的發展要靠科技創新驅動,而不是傳統的勞動力以及資源能源驅動,創新的目的是為了驅動發展。200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p21相關鏈接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比如科學的理論、原創的思想是中國科學家提出來的還非常之少。頂尖基礎研究人才和團隊比較匱乏,特別是缺乏能夠心無旁鶩、長期穩定深耕基礎理論的基地、隊伍和人才。投入總體不足,投入結構非常不合理,我們的企業投入的基礎研究非常少。基礎研究投入主要是靠政府,靠中央財政。全社會支持基礎研究的環境還需要進一步優化,特別是評價,我們的開放共享,我們的人才流動、穩定、激勵等等機制存在問題。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司長葉玉江指出,從整個科技創新的鏈條來講,基礎研究依然是短板。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問題:思考: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怎樣建設創新型國家?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人才競爭教育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落實科教新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2.建設創新型國家國家應該怎樣做?華為為什么自主研發鴻蒙系統?對建設創新型國家有什么啟示?②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活動五:暢所欲言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顧誦芬院士和國際著名核能科學家王大中院士頒獎。每人獎金500萬元人民幣。2000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正式設立,截至2021年,共有35位科學家獲此殊榮。說一說,我國為什么設立最高科學技術獎?(3)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①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2.怎樣建設創新強國?筆記區中國的未來與振興離不開教育與創新在國人都為華為的生存問題擔憂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關心的卻是教育。他說:“中國將來和美國競賽,唯有提高教育,沒有其他路。”任正非在接受央視《面對面》專訪以及訪問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期間,發表了自己對中國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的真知灼見。在他看來,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是國家的基本責任,我們需要創新,找到一個一個的機會點。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談教育任正非為什么這么關心教育?3.教育的重要性(我國為什么要重視發展教育)a.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b.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c.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原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我國教育事業取得新的顯著成就,教育公平和質量較大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明顯增強,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都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新增勞動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超過一半,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8年,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初步建成。思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哪些成就?活動六:大家談講一講4.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哪些成就?(1)我國教育事業獲得巨大發展。(2)教育改革全面推進。(3)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4)教育公平取得重要進展。(5)教育質量穩步提升。萬眾創新篇第二章節教學目標1.“萬眾創新”和“大眾創業”的內涵 P24(選擇)萬眾創新的內涵:創新不唯年齡、不唯學歷、不唯職業,每個人都是創新者,都向往在創新中實現自我價值。大眾創業的內涵:創業不分男女、不分城鄉、不分行業,每個人都是創業者,都可以通過辛勤勞動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①當今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每個人都是創造者,都可以通過辛勤勞動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個人角度)2.為什么要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②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企業不能只是路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企業角度)③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創新精神表現為:a.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b.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c.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d.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中國智造,智慧生活2021年4月16日華為首輛無人駕駛車,24小時上路實測!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計劃到2025年提供無人駕駛乘用車解決方案。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表示:“實現車輛無人駕駛是自動駕駛的最終目標,我們正努力在2025年讓乘用車實現無人駕駛。”創新的目的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創新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尊重和認可,讓我們過上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我們今天播下創新的種子,明天定會收獲豐碩的果實。(1)當今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2)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3)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2、我國為什么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①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③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④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4)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萬眾創新航天事業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一號,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對航天任務相關商標的保護類別皆為全類保護,可見其多么重視商標保護。在“神州十二”飛行任務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硬科技”隨處可見。例如,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北斗導航終端已經引入神舟十二號飛船設計之中,飛船的導航計算、返回搜救落點報告等都采用了北斗系統定位數據。神舟十二號飛船使用的控制計算機、數據管理計算機也完全使用國產CPU芯片,元器件和原材料全面實現自主可控。思考:在我們身邊有哪些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我們怎樣對待知識產權?3.創新的時代怎樣對待知識產權?(1)創新的時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2)當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保護知識產權小貼士1學習相關法律,如制作權法、專利法等。2未成年人也擁有知識產權。3拒絕購買盜版產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4對自己的發明創造成果及時申請專利保護。知識匯總:為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們應該怎樣做?(1)當今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每個人都是創造者,都可以通過辛勤勞動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樹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2)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3)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弘揚創新精神)(4)創新的時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和保護自己知識產權)知識拓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青少年如何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要求?4、青少年如何培養創新能力:抄在P28①-③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珍惜受教育權利,履行受教育義務。③積極參加科技小發明、小制作,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貢獻。②樹立創新意識,善于思考,敢于質疑,大膽創新。知識匯總: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 (1)國家: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2)企業角度:提升創新能力,自強奮斗、敢于突破,掌握核心技術。(P25)★★(3)個人角度:①每個人都是創新者、創業者,都可以在創新中實現自我價值,都可以通過辛勤勞動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P24)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P26)★★③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P27)★★★共同 努力創新永無止境課堂小結增進人類福祉 讓生活更美好1、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首艘國產航母下水、5G移動通信技術率先實現規模化應用、“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這表明( )①我國已經邁入世界科技強國行列②我國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③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堅實基礎④我國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發達國家水平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D2、2021年2月26日,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以來,我國在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干細胞等方面取得原創成果,高速鐵路、關鍵元器件和基礎軟件研發取得積極進展,涌現了“嫦娥五號”“奮斗者”號等一批國之重器。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表明 ( )①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②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技實力躍上新臺階③我國科技整體水平已超過世界發達國家④科技創新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 ②③B3、“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在國際上,沒有核心技術的優勢就沒有政治上的強勢。一定程度上說,大國之間的競爭就是核心技術的競爭,誰掌握核心技術誰就能搶得先機,誰就能擁有持久的競爭力。 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有 ( )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②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④持續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CD4、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對此我國要 ( )①持續推進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科技創新素養 ③把大國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他人賜予的 ④堅持把創新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5、信息一: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量子計算機問世、可燃冰試采成功……中國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頻亮相。九1班同學圍繞“中國科技憑啥驚艷世界?”的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小明: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完善分配體制,采取的靈活的薪酬制度,對于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應給予獎勵。小麗:2018年,我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為9.03萬億元,而研發經費投入總量接近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 8%。小梅:我市大幅降低民營企業非稅負擔。目前,我市90%的機器人企業為民營企業。結合材料分析我國科技迅速發展的主要動因。(4 分)①完善分配制度鼓勵創新或四個尊重;(1分)②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為促進科技創新提供物質條件;(1分)③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鼓勵支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1分)④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對科技創新從政策上進行鼓勵、財力上給予支持;提供平愛,營造環境(1分)⑤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自主創新;(1分)(答到其中四點即可,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2023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2.2 創新永無止境.pptx 中國空間站VS國際空間站.mp4 大眾創業.mp4 未來生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