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高考生物晨背晚默(含校對答案)選擇性必修1第1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第1節 細胞生活的環境1.體液包括 (約占 )和 ,其中 構成的液體環境即內環境,主要包括 、 、 。2.組織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與血漿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別在于血漿中含有較多的 。3.血漿中約90%為水;其余10%分別是: (7%~9%),無機鹽(約1%),以及血液運送的其他物質,包括各種營養物質(如葡萄糖)、激素、各種代謝廢物等。(P5)4.內環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滲透壓、 和 是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6.滲透壓是指溶液中 對水的吸引力。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 :溶質微粒越多,即滲透壓越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滲透壓越高。7.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 =細胞 液滲透壓,其大小主要決定于 和 兩種溶質的含量,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 和 。8.人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 左右。9.下列生理過程發生的場所①劇烈運動產生乳酸、丙酮酸分解、蛋白質合成( )②H2O2分解( )③食物中淀粉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 )④抗原與抗體結合( )⑤乳酸與NaHCO3反應 ( )第2節 內環境的穩態1.人體內環境中也有很多緩沖對,其中最重要的是HCO/H2CO3,其次還有HPO/H2PO等。當一定量的酸性或堿性物質進入后,內環境的pH仍能維持在一定范圍內。(P9)2.當 ,或 時,內環境的穩態就會遭到破壞。(P10)3.內環境穩態的實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內環境穩態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1)5.目前普遍認為, 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P10)6.在分子水平上,存在 的穩態、激素分泌的穩態、酶活性的穩態等。(P11)7.在細胞水平上,存在 的穩態等;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臟活動的穩態(血壓、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穩態等;在群體水平上, 的變化存在穩態, 也存在穩態。可見,在生命系統的各個層次上,都普遍存在著穩態。穩態已經成為生命科學的一大基本概念。(P11)自我校對第1節1.細胞內液 2/3 細胞外液 細胞外液 血漿 組織液 淋巴 2.蛋白質 3.蛋白質 4.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5.酸堿度 溫度 6.溶質微粒 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 7.770 kPa 內 無機鹽 蛋白質 Na+ Cl-8.37 ℃ 9.①細胞內 ②細胞內 ③消化道 ④內環境 ⑤內環境第2節2.外界環境的變化過于劇烈 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 3.內環境的各種成分和理化性質保持動態平衡 4.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5.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6.基因表達 7.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種群數量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