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第1課時)一、教學目標1.概述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2.概述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二、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難點: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三、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演示實驗——膈肌運動模型的相關器具;注射器;收集有關肺的結構、肺與外界氣體交換過程的相關視頻、圖片等,PPT。學生課前預習。四、相關資源《【教學實驗】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視頻資源、《【教學實驗】模擬胸廓的變化與呼吸的關系》視頻資源、《【知識解析】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演示動畫資源。五、教學過程【課堂引入】播放視頻:【教學實驗】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通過向裝有澄清石灰水的杯子中吹氣,觀察澄清石灰水的渾濁程度的變化。仔細閱讀下表中的數據,分析呼出的氣體成分發生了什么變化。含量增加的氣體成分是哪里來的,含量減少的氣體成分到哪里去了?氣體成分 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氣體在大氣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在呼出氣體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外界的空氣經過呼吸道的處理進入肺,在肺里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新知講解】(一)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葉,右肺有三葉。試著數一數一分鐘自己的呼吸次數。在你不知不覺中,你的肺在有節奏地呼氣和吸氣,一分鐘大約呼吸16次。人體從外界吸入空氣,呼出肺泡內的氣體。外界與肺泡之間的氣體交換,就是通常所說的呼吸,也叫肺通氣。討論:肺通氣是怎樣完成的呢?體驗活動:將雙手放在胸部的兩側,深呼吸,感受胸廓的變化。講解:用手按在胸部兩側,深深地吸氣,你可以感覺到肋骨在向上向外運動,胸廓擴大;再深深地呼氣,你可以感覺到肋骨在向下向內運動,胸廓縮小。你所感覺到的胸廓的擴張和收縮,是肋骨間的肌肉收縮和舒張的結果。胸廓容積的擴大和縮小,還與膈的運動有關。膈位于胸腔的底部(即腹腔的頂部),是將胸腔和腹腔分隔開的結構,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在吸氣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呼氣時正好相反,膈肌舒張,膈頂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徑縮小。討論:胸廓的變化與呼吸有什么關系呢?是由于胸廓擴大導致吸氣,還是因為吸氣后使胸廓擴大?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模擬實驗來探究。下面的裝置,玻璃罩模擬胸廓,玻璃管模擬氣管、支氣管,氣球模擬肺,橡皮膜模擬膈。一手拿著圖示的模型,另一只手向上推橡皮膜,再放松橡皮膜,觀察里面氣球體積的變化和橡皮膜位置變化的關系。播放視頻:【教學實驗】模擬胸廓的變化與呼吸的關系。討論1.氣球在什么情況下脹大?在什么情況下回縮?講解:橡皮膜下降時——氣球脹大;橡皮膜上升時——氣球回縮。討論2.如果氣球破損漏氣,或者罩口密封不嚴,結果會怎樣?講解:如果氣球破損漏氣或罩口密封不嚴,氣球將無法脹大和回縮,實驗結果將會受到影響。思考:在整個演示過程中,氣體是怎樣流動的?很多同學都有過去醫院打針的經歷吧?相信大家也都見過注射器。出示注射器,用注射器模擬氣壓實驗:1.堵住針孔端,抽拉活塞端,使密閉空間增大,松開活塞端,觀察現象。2.堵住針孔端,按壓活塞端,使密閉空間減小,松開活塞端,觀察現象。請同學們操作一下,說說自己的感受。講解:密閉空間,容積變大,內部氣壓變小;容積變小,內部氣壓變大。人體的胸腔就如同這個注射器。肋間肌 肋骨胸骨 膈肌 膈肌頂部 肺內氣壓 結果吸氣 收縮 向上向外運動 收縮 下降 減小 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呼吸 舒張 向下向內運動 舒張 上升 增大 肺內氣體呼出體外總結:肺富有彈性,當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收縮,使得胸腔容積擴大時,肺便擴張,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降低,于是外界氣體就被吸入。當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舒張,使得胸腔容積縮小時,肺便收縮,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增大,于是氣體就被呼出。這就是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典型例題例1.將下列氣體分別通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化最明顯的是( )①空氣 ②呼出氣體 ③二氧化碳 ④氧氣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相比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減少了。所以把②呼出氣體、③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會變渾濁。例2.觀察下圖,判斷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圖乙中D上升時,胸腔容積減小B.圖甲中CE段,表示吸氣C.圖甲中AC段,表示呼氣D.圖甲中C點表示呼氣末,肺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答案:A解析:乙圖中的膈肌舒張,頂部升高,肺縮小,A正確;曲線CE段表示肺內氣壓高于外界大氣壓,此時,肺內氣體排出,胸腔容積縮小,表示呼氣,B錯誤;圖甲表示的是一次呼吸過程,曲線AC段表示肺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此時外界氣體進入肺內,表示吸氣,C錯誤;圖甲中C點表示吸氣末,肺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D錯誤。六、課堂小結講解:本節課我們學習了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下面我們通過演示動畫來回顧一下!展示【知識解析】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以上圖片為素材庫中【知識解析】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演示動畫截圖)1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第2課時)一、教學目標1.描述肺適于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2.概述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3.理解氣體的擴散作用原理。4.通過吸入和呼出的氣體成分的變化,分析呼吸與細胞生命活動的關系。二、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1.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2.氣體的擴散作用。難點: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三、教學準備教師收集肺泡結構及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的相關視頻、圖片等,PPT。學生課前預習。四、相關資源《【知識解析】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視頻資源、《【教學實驗】測量肺活量》視頻《【知識解析】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思維導圖資源、《【知識解析】《人體的呼吸》章后小結》。五、教學過程【課堂引入】溫故知新:肺:位于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葉,右肺有三葉。肋間肌 肋骨胸骨 膈肌 膈肌頂部 肺內氣壓 結果吸氣 收縮 向上向外運動 收縮 下降 減小 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呼吸 舒張 向下向內運動 舒張 上升 增大 肺內氣體呼出體外氣體在呼吸作用下進入肺,這只是完成外界氣體與肺泡氣體之間的交換,不是呼吸的結束,只是呼吸的第一步,只有肺泡內氣體與血液間的氣體進行交換了,而血液又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進行交換才是呼吸的實質。那么進入肺泡內的氣體與血液之間是怎樣進行交換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新知講解】(二)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1.氣體擴散原理廚房飯菜的香味會傳到客廳,盛開的鮮花會引來蜜蜂和蝴蝶,居室某處噴灑清新劑的香氣會很快溢滿全屋。噴灑香水,讓學生領會氣體交換的原理:一種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直至平衡為止,這就是氣體擴散。氣體成分 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氣體在大氣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在呼出氣體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通過本節“想一想,議一議”活動,你已經了解了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氣有明顯的不同: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這種變化是怎樣發生的呢?講解: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我們可以推測體內進行了氣體交換。討論:氧氣要想從肺泡中進入到血液,需要比較哪兒的氧氣含量高?講解:肺泡內氧氣濃度>肺泡周圍毛細血管內氧氣濃度;肺泡內二氧化碳濃度<肺泡周圍毛細血管內二氧化碳濃度。2.肺泡的結構特點肺是由細支氣管的樹狀分支和肺泡組成的。最細的支氣管末端有許多囊泡,這就是肺泡。人體的肺泡總數約為3億個,肺泡總面積約有100 m2。肺泡壁很薄,僅由單層細胞構成。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壁也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有助于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3.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播放視頻【知識解析】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吸入的氣體,順著支氣管在肺里的各級分支,到達支氣管最細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吸氣時,許許多多肺泡都像小氣球似地鼓了起來,肺泡中的氧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含量,肺泡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過這些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然后隨著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進入血液中的氧,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里。(三)技能訓練:測量和計算肺活量是人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體量。測肺活量需要有專門的儀器,不過,我們可以借助其他手段進行大致測量。課下我們可以2人一組測試一下自己的肺活量。提示:1.可供選擇的用品有:圓氣球、軟尺。2.如果用C代表圓氣球的周長,則圓氣球的體積=1/6×C3/3.142。3.如果周長以厘米為單位,上述公式算出來的體積單位正好是毫升。請根據以上提示,測量并算出自己的肺活量。典型例題例1.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內,需要經過幾層細胞( )A.一層 B.二層C.三層 D.四層答案:B解析:肺泡外纏繞著毛細血管,肺泡壁、毛細血管壁都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比肺泡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高,根據氣體擴散作用,二氧化碳會穿過毛細血管壁、肺泡壁進入肺泡。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內,需要經過二層細胞。例2.下列關于肺泡與血液間進行氣體交換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氧氣與二氧化碳從血液進入肺泡B.氧氣與二氧化碳從肺泡進入血液C.氧氣從肺泡進入血液,二氧化碳從血液進入肺泡D.氧氣從血液進入肺泡,二氧化碳從肺泡進入血液答案:C解析:氣體總是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由于肺泡內氧氣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經肺泡外的毛細血管時,氧氣便由肺泡擴散到血液里,同時,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里。例3.下圖是人體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示意圖,呼吸時,肺泡中的A其他進入血液,血液中的B氣體進入肺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B氣體是氧氣B.經過此過程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C.A氣體是氧氣D.氣體從外界進入肺泡時,肺內的氣壓大于外界氣壓答案:C解析:圖中A、B表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擴散作用實現的。根據箭頭方向可知A和B分別表示氧氣和二氧化碳,A選項錯誤,C選項正確;經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氣擴散到血液,血液由靜脈血變為動脈血,B選項錯誤;其他從外界進入肺泡時,肺內的氣壓小于外界氣壓,D選項錯誤。例4.如圖是人體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箭頭①表示二氧化碳穿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B.箭頭②表示氧氣穿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C.箭頭①表示肺泡中的全部氧氣穿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毛細血管D.箭頭②表示二氧化碳穿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答案:D解析:如圖是人體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可見,血液中的②二氧化碳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肺泡中的①氧氣擴散進入血液。六、課堂小結講解: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1.擴散作用:一種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直至平衡為止。2.肺泡適于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1)數量多;(2)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3)壁薄,僅由單層細胞構成。3.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吸氣時,肺泡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展示【知識解析】《人體的呼吸》章后小結思維導圖,回顧整章內容。七、板書設計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二)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1.擴散作用:一種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直至平衡為止。2.肺泡適于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1)數量多;(2)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3)壁薄,僅由單層細胞構成。3.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第1課時) 教學設計.docx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第2課時) 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