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奇光異彩的金屬(第2課時)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理解常見金屬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及其規律。2. 過程與方法(★)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金屬和鹽溶液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并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活動,激發學生興趣,體驗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二、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和應用。教學難點: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能否發生。三、教學方法:實驗探究、合作學習等。四、教學環節:自主——探究五、教學結構: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回憶小結]:根據上課時所學的內容,判斷鐵、銅活動性強弱有幾種方法?[問題1]: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斷鐵、銅活動性強弱呢?[演示實驗]:將鐵絲浸入硫酸銅溶液,將銅絲浸入硫酸亞鐵溶液中,觀察現象。[啟發]:根據實驗現象,能否寫出化學方程式,屬于什么基本反應類型?[啟發]:已知鐵的活動性大于銅,現根據實驗發現Cu能將Ag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所以該實驗能說明什么呢?[歸納]: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三:將金屬A放入金屬B的鹽溶液中,若反應,則活動性A>B。[問題2]:如何驗證活動性鐵>銅>銀?[方案討論]:設計實驗驗證Fe、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小組實驗]:巡視并指導。[交流]:交流各小組實驗方案,及實驗結論。[評價]:這些方案是否正確?最簡單的方案是什么?[歸納]:最簡單證明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順序的方法。[問題3]:金屬在溶液中的活動性順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根據這個活動性順序,如何判斷金屬和鹽溶液的反應?[歸納]: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解決問題]: 回答回答觀察并思考思考思考記錄小組交流討論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完成實驗報告。交流匯報小結記錄思考練習明確目標☆提供素材☆啟發歸納萌發動機自主探究交流討論總結評價感悟提高組建團隊分工合作銅、銀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鐵、銅、銀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金屬活動性順序縱向橫向結構橫向結構橫向結構問題1:判斷鐵、銅的活動性強弱有幾種方法?環節:回憶小結→提出問題→演示實驗→啟發歸納根據陜問題2:如何驗證活動性鐵>銅>銀?環節:提出問題→方案討論→小組實驗→歸納評價問題3:如何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金屬和鹽溶液的反應?環節:歸納方法→解決問題線索探究點探究活動教學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