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政治 導學案 第八課 把握辯證分合一、學習目標課標要求 1.結合對復雜事物的把握,體會證思維的特征2.理解分析與綜合的辯證關系核心素養 科學精神 公共參與正確認識形而上學的含義與弊端,了解辯證思維的發展歷程,理解整體性思維的含義、作用;理解動態性思維的原因、含義,把握整體性思維與動態性思維的關系,了解辯證思維與詭辯論、相對主義的區別。區分分析與綜合,正確理解分析的必要性,辯證把握分析與綜合的關系個 自覺進行整體性思維和動態性思維,自覺反對形而上學、詭辯論、相對主義。把握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正確地進行分析與綜合二、學習重難點1、整體思維與動態思維 2、分析與綜合的關系三、知識梳理考點一 辯證思維的含義與特征(一)辯證思維的含義1.含義 ---辯證思維,就是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其實質和核心是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2、辯證思維的特征整體性 動態性依據 任何認識對象都是由它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構成的有機整體 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人們的思維要正確地反映事物實際存在的過程,就必須以動態的方式去思考認識對象。我們只有用動態性的辯證思維看問題,才能把握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表現 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將認識對象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頭腦中再現出來,并從整體角度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用動態性的證思維看問題,就是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用矛盾運動的觀點看問題作用 ①整體性的辯證思維能夠科學地處理“此”與“彼”之間的關系;②辯證思維能夠科學地處理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 最動態性的辯證思維能夠科學地把握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要求 證思維是把多層次、多視角的認識綜合起來,整體性地思考問題的 我們不僅要考察事物的現狀和歷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來正確處理證思維的整體性和動態性 ①辯證思維在整體性與獨立性、動態性與靜態性的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證思維強調整體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獨立性;辯證思維強調動態性,但不排斥相對的靜態性。②辯證思維用實踐的觀點看問題。這是辯證思維同唯心主義詭辯論的根本區別。 凡未經實踐檢驗的認識,決不能輕信和盲從。這是辯證思維同唯心主義詭辯論的根本區別。經不起實踐檢驗的詭辯,不是真正的辯證思維。3.證認識事物的必要性(1)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世界是普遍聯系變化發展著的。在認識過程中,人們需要將普遍聯系著的對象及其各個部分、各種性質、各種關系,相對地獨立起來、區別開來,分別地加以研究,這樣才能獲得具體、深刻的認識。這是認識過程中的必經階段。(2)如果完全切斷事物及其各個部分、各種性質之間的聯系,就不能正確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如果認為事物是成不變的,事物之間的界限都是絕對分明和固定不變的,并把這種看法變成一種世界觀、方法論,就是形而上學思維。(3)認識應該反映客觀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事物以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相結合的方式存在,由多要素構成,有多層次、多方面的屬性。我們認識事物,不僅要分別認識事物的各個局部、各種層次、各個階段以及個別屬性,而且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及其發展趨勢。這就需要辯證思維。不4.辯證思維的發展歷程辯證思維的發展和人們對辯證思維的研究經歷了一個由自發走向自覺的過程。從整個認識和思維發展史來看,辯證思維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基本階段。(1)古代樸素的辯證思維。古代人以樸素的辯證思維方式把握世界的整體發展和矛盾運動。(2)近代唯心主義的辯證思維。隨著近代科學的產生和發展,人們開始自覺地、系統地硏究辯證思維,但這時的研究大多帶有唯心主義的性質。(3)科學形態的辯證思維。在總結人類最新科學成果批判地繼承以往辯證思維研究的合理因素,特別是黑格爾的證法的基礎上,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科學形態的辯證思維學說。[點撥提示] 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辨證法體系黑格爾對德國古典哲學的貢獻是創立了系統的唯心主義辯證法體系。其中,包含了一系列證的合理思想:關于運動發展和相互聯系的思想、關于對立統一規律、關于量變質變規律、關于否定之否定規律等。但黑格爾的辯證法是唯心主義的,他把思維、概念的辯證法看成是第一性的,把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辯證發展看成是概念證法的體現,完全顛倒了思維與存在的真實關系,唯心主義室息了他辯證法的生命カ和活力。考點二 分析與綜合及其辯證關系(一)分析與綜合的含義【 1.分析思維方法】(1)含義:分析就是把認識對象分解為各個部分、各個要素、各個層次,或者把認識對象的復雜的發展過程分解為若干階段,分別加以認識的一種思維方法。(2)分析的必要性:復雜多樣的客觀事物是以有機整體的方式存在和發展的。為了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人們需要把認識對象的各個部分、要素暫時地分割開來,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從對象整體中抽取出來。只有這樣,才能逐步“解剖”認識對象。[點拔提示] 分析在實踐和思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的原因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復雜的整體,而事物的整體都是由各個部分組成的。分析過程的實質就是從整體走向部分,從復雜走向簡單,從現象走向本質,從感性具體走向思維抽象。通過分析,完整的表象升華為抽象的規定,對象的普遍屬性被整體及其本質打下基礎。(3)分析思維的具體方法①定性分析:確定研究對象是否具有某種性質或某種成分的分析,主要解決“有沒有”“是不是”的問題。②定量分析:確定研究對象在某個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③功能分析:確定研究對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主要是解決研究對象“有什么作用”的問題。④因果分析:確定引起某一現象發生或變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決研究對象“為什么”的問題(4)分析思維的優點與缺點①分析方法將注意力集中在問題的“點”上,力圖把具體的“點”認識透徹,其優點是精確②但是,如果認識只局限在問題的“點”上,就難免產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片面認識。(5)分析方法的運用:有利于人們在實踐中抓住重點問題,認清事物的性質,這是最高層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2.綜合思維方法】(1)含義:綜合是一種把認識對象的各個部分、各個要素、各個層次和不同發展階段,按照其固有的聯系聯結和統起來進行考察的思維方法。(2)特征:整體性綜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上。(3)不同領域綜合和哲學綜合的關系:不同的認識領域,有著不同的認識目的和綜合范圍。在科學研究中,人們常常運用結構綜合和功能綜合等多種方法,獲得對研究對象整體結構、所具功能的認識,從整體上把握具體研究對象的性質和規律。哲學中的綜合,旨在把握物質世界的本質和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點撥提示】 綜合在實踐和思維中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的原因 認識的目的在于把握整體,綜合過程的實質是從部都分走向整體,從簡單走向復雜,從思維抽象走向思維具體。(二)、分析與綜合的辨證關系1.在辦證思維中,分析與綜合是方向相反卻相輔相成的對立統一的關系(1)分析是綜合的基礎,綜合是分析的先導。(2)分析為綜合做準備,而綜合的結果又指導人們繼續對事物進行新的分析。(3)辯證的分析與綜合是客觀事物的矛盾在思維中的反映。辯證的分析與綜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體現。【點撥提示】 如何正確地進行證的分析與綜合(1)分析是綜合的基礎,沒有科學分析的綜合是空洞抽象的。要分析每一個要素,要分析要素之間的聯系,要在整體中把握各個要素。分析不是單純地“分而是聯結中的“分”,它與綜合密不可分,反對“只分不聯”(2)綜合是分析的先導,沒有科學綜合的分析是零散片面的。反對“不聯而分”。2.理解和運用分析與綜合的方法(1)辯證地理解和運用分析與綜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事物的整體,在綜合得到的整體中指導分析。(2)我們要學會在分析與綜合的對立統一中,推動認識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四、課堂練習---知識辨析: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的的畫“×”1.“刻舟求劍”的愚蠢之處在于用孤立的思維方式看待事物。2.任何事物都以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相結合的方式存在。3.辯證思維的實質和核心是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在絕對不相容中把握事物。4.辯證思維在整體性與獨立性、動態性與靜態性的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5.辯證思維用實踐的觀點看問題。凡未經實踐檢驗的認識,決不能輕信和盲從。這是辯證思維同形而上學的根本區別。6.定性分析法主要是解決研究對象“有什么作用”的問題。7.分析方法力圖把具體的“點”認識透徹,其優點是具體。8.動態性是綜合方法的重要特征。9.辯證的分析與綜合方法是因果分析法的體現。10.分析與綜合是方向相反卻相輔相成的對立統的關系。五、術語積累1.認為事物是一成不變的,事物之間的界限都是絕對分明和固定不變的,并把這種看法變成一種世界觀、方法論,就是形而上學思維。2.所謂辯證思維,就是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其實質和核心是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對立統中把握事物。3.辯證思維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將認識對象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頭腦中再現出來,并從整體角度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4.整體性的辯證思維能夠科學地處理“此”與“彼”之間的關系,能夠科學地處理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5.用動態性的辯證思維看問題,就是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用矛盾運動的觀點看問題。6.辯證思維強調整體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獨立性;證思維強調動態性,但不排斥相對的靜態性。證思維在整體性與獨立性、動態性與靜態性的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7.辯證思維用實踐的觀點看問題。凡未經實踐檢驗的認識,決不輕信和盲從。這是辯證思維同唯心主義詭辯論的根本區別。8.分析與綜合是方向相反卻相輔相成的對立統一的關系。分析是綜合的基礎,綜合是分析的先導。分析為綜合做準備,而綜合的結果又指導人們繼續對事物進行新的分析。9.要準確地理解分析與綜合的辯證關系,在對整體的認識指導下進行分析。分析與綜合必須是客觀的和全面的。六、課后作業 堂堂練同步習題1.恩格斯曾說:“辯證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頭腦中的反映時,本質上是從它們的聯系、它們的連結、它們的運動、它們的產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的。”恩格斯的這一名言主要說明辯證思維①把多層次、多視角的認識綜合起來,整體性地思考問題②用動態的方式去思考認識對象③能夠科學地處理整體和部分的關系④把認識對象看成不斷 變化著的開放系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1世紀的今天,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在承受著氣候變暖所帶來的痛楚_南極冰蓋的冰山融化速度加快,乞力馬扎羅山上的雪開始消融,極端惡劣天氣更加頻繁...大自然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向“高碳”的人類說“不”!從辯證思維的角度看,氣候變暖現象說明( )①自然規律的客觀性制約著人對自然的改造與利用的程度②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要自覺按自然規律辦事③人和自然是相互聯系的,要善于從整體性角度去思考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④人們若不用動態性的辯證思維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也就是每個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在1990年時達到2.1的世代更替水平(實現人口穩定需達到的生育水平),隨后開始逐漸下降。2000年至今,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5~1.6之間,屬于嚴重少子化。生育水平之所以下降得這么快,一部分原因是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但根本原因還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婦女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婦女的勞動參與增加等。材料中對我國生育水平下降問題的看法( )①是在分析基礎上的綜合日②運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③是單純的分析,沒有綜合④運用共變法尋求事物的因果聯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D2D3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