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5單元 遺傳的基本規律一、易錯易混再鞏固1.對分離定律理解的4個易錯點(1)雜合子(Aa)產生的雌雄配子數量不相等。基因型為Aa的雜合子產生的雌配子有兩種,即A∶a=1∶1或產生的雄配子有兩種,即A∶a=1∶1,但雌雄配子的數量不相等,通常生物產生的雄配子數遠遠多于雌配子數。(2)符合基因分離定律并不一定就會出現特定的性狀分離比(針對完全顯性)。原因如下:①F2中3∶1的結果必須在統計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若子代數目較少,不一定符合預期的分離比。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導致性狀分離比變化,如隱性致死、純合致死、顯性致死等。(3)性狀分離是指“親本性狀”相同,子代出現“不同類型”的現象,如紅花♀×紅花♂→子代中有紅花與白花(或子代出現不同于親本的“白花”),若親本有兩種類型,子代也出現兩種類型,則不屬于性狀分離,如紅花♀×白花♂→子代有紅花與白花,此不屬于“性狀分離”。(4)“演繹”≠測交:“演繹”不同于測交實驗,前者只是理論推導,后者則是進行雜交實驗驗證。2.與伴性遺傳相關的3個易混點(1)生物體細胞中的基因不一定都位于染色體上①真核生物的細胞核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而細胞質中的基因位于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的DNA上。②原核細胞中無染色體,原核細胞的基因在擬核DNA或細胞質的質粒DNA上。(2)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未必均與性別決定有關,如色覺基因、某些凝血因子基因均位于X染色體上,而外耳道多毛基因則位于Y染色體上。此外性染色體并非只存在于生殖細胞中。(3)羊水檢查和絨毛取樣檢查的異同點兩者都是檢查胎兒細胞的染色體是否發生異常,都是細胞水平上的操作,只是提取細胞的部位不同。二、長句應答多強化1.名詞解釋(1)(必修2 P3)相對性狀:指一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2)(必修2 P4)性狀分離:指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3)(必修2 P4)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純合子雜交,雜種F1中顯現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叫做顯性性狀。(4)(必修2 P4)隱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純合子雜交,雜種F1中未顯現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叫做隱性性狀。(5)(必修2 P7)測交:讓雜種子一代(或顯性個體)與隱性純合子雜交,用來測定F1(或顯性個體)產生配子的種類及比例和F1的基因型。(6)(必修2 P7)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7)(必修2 P12)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8)(必修2 P13)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9)(必修2P13)表型:指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也叫表型。(10)(必修2 P34)伴性遺傳:由于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叫做伴性遺傳。2.教材黑體字(1)(必修2 P29)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2)(必修2 P94)基因檢測是指通過檢測人體細胞中的DNA序列,以了解人體的基因狀況。人的血液、唾液、精液、毛發或人體組織等,都可以用來進行基因檢測。(3)(必修2 P92)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4)(必修2 P92)多基因遺傳?。菏侵甘軆蓪騼蓪σ陨系任换蚩刂频倪z傳病。(5)(必修2 P9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是指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遺傳病(簡稱染色體病)。3.教材結論性語句(1)(必修2 P2)豌豆在自然狀態下一般都是純種,用豌豆做人工雜交實驗,結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2)(必修2 P15)孟德爾用豌豆進行雜交實驗,成功地揭示了遺傳的兩條基本規律:遺傳因子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這兩條基本規律的精髓是:生物體遺傳的不是性狀本身,而是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性狀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遺傳因子也有顯隱之分。(3)(必修2 P37)位于X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的遺傳特點是:患者中男性遠多于女性;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從母親那里傳來,以后只能傳給女兒。(4)(必修2 P37)位于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的遺傳特點是: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癥較輕;男性患者與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5)(必修2 P92)人類遺傳病通常是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大類。(6)(必修2 P94)通過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可對遺傳病進行檢測和預防,產前診斷可包括羊水檢查、B超檢查、孕婦血細胞檢查及基因檢測等手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