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單元 生物技術與工程一、易錯易混再鞏固1.與微生物培養有關的6個易錯點(1)固體培養基中的瓊脂僅作為凝固劑,不能為微生物生長提供能量和碳源。(2)灼燒接種環,待其冷卻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溫度太高殺死菌種。(3)劃線時最后一區不要與第一區相連。(4)劃線時用力大小要適當,這是為了防止用力過大將培養基劃破。(5)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統計的菌落數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低,這是因為當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時,平板上觀察到的只是一個菌落。(6)尿素分解菌和纖維素分解菌的分離都運用了選擇培養基,前者所用的培養基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后者所用的培養基中纖維素是唯一的碳源。2.與傳統發酵技術有關的4個易錯點(1)果酒制作過程中,前期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產生了水,后期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了酒精。(2)果酒制作過程中,發酵后期在缺氧和酸性發酵液中,絕大多數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受到抑制,而酵母菌可以適應這一環境成為優勢菌種。(3)醋酸菌是好氧細菌,在生活過程中始終需要氧氣,如果氧氣中斷則會引起醋酸菌的死亡。(4)泡菜制作時,配制清水與食鹽的質量百分比為5%~20%的鹽水。鹽的用量過高,乳酸發酵受抑制,泡菜風味差;用量過低,雜菌易繁殖,導致泡菜變質。鹽水要煮沸后冷卻。煮沸的作用:一是除去水中的氧氣,二是殺滅鹽水中的其他微生物。3.與動、植物細胞工程有關的4個易混點(1)植物體細胞雜交的結果最終要經過組織培養形成雜種植株。(2)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B淋巴細胞要經過免疫過程,才能產生相應的抗體,所以,與骨髓瘤細胞融合的B淋巴細胞實際上是漿細胞。(3)在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有兩次篩選:第一次是篩選出雜交瘤細胞(用選擇培養基);第二次是進一步篩選出能產生人們所需要抗體的雜交瘤細胞(用抗原—抗體結合法)。(4)動物細胞培養過程中用胰蛋白酶兩次處理的目的:第一次處理的目的是使組織細胞分散開;第二次(傳代培養時)處理的目的是使細胞從瓶壁上脫離下來,便于分瓶后繼續培養。4.與基因工程有關的4個易混點(1)質粒是常用的載體,它是一種小型的雙鏈環狀DNA分子,具有一個至多個限制酶切割位點及標記基因。(2)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和復制原點。(3)培育轉基因動物時,受體細胞必須是受精卵;培育轉基因植物時,受體細胞可以是受精卵,也可以是體細胞。(4)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常用農桿菌轉化法;導入動物細胞常用顯微注射技術,導入微生物細胞常用感受態細胞法。二、長句應答多強化1.名詞解釋(1)(選擇性必修3 P5)發酵:是指人們利用微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將原料通過微生物的代謝轉化為人類所需要的產物的過程。(2)(選擇性必修3 P10)消毒和滅菌:消毒是指使用較為溫和的物理、化學或生物等方法殺死物體表面或內部一部分微生物。滅菌則是指使用強烈的理化方法殺死物體內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3)(選擇性必修3 P34)細胞全能性:細胞經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產生完整生物體或分化成其他各種細胞的潛能,即細胞具有全能性。(4)(選擇性必修3 P48)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就是使兩個或多個動物細胞結合形成一個細胞的技術。(5)(選擇性必修3 P56)胚胎工程是指對生殖細胞、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細胞進行多種顯微操作和處理,然后將獲得的胚胎移植到雌性動物體內生產后代,以滿足人類的各種需求。胚胎工程技術包括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6)(選擇性必修3 P62)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機械方法將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份、4等份或8等份等,經移植獲得同卵雙胎或多胎的技術。2.教材黑體字(1)(選擇性必修3 P16)在微生物學中,將允許特定種類的微生物生長,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種類微生物生長的培養基,稱為選擇培養基。(2)(選擇性必修3 P43)動物細胞培養是指從動物體中取出相關的組織,將它分散成單個細胞,然后在適宜的培養條件下,讓這些細胞生長和增殖的技術。(3)(選擇性必修3 P52)動物細胞核移植技術是將動物一個細胞的細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細胞中,使這個重新組合的細胞發育成新胚胎,繼而發育成動物個體的技術。(4)(選擇性必修3 P61)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是指將通過體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種的、生理狀態相同的雌性動物體內,使之繼續發育為新個體的技術。(5)(選擇性必修3 P93)蛋白質工程是指以蛋白質分子的結構規律及其與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改造或合成基因,來改造現有蛋白質,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需求。3.教材結論性語句(1)(選擇性必修3 P29)人們可以通過傳統發酵技術或發酵工程來進行發酵生產。傳統發酵以混合菌種的固體發酵和半固體發酵為主。發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種的選育和培養、產物的分離和提純等環節。(2)(選擇性必修3 P29)獲得微生物純培養物的常用方法有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有時,還需要借助選擇培養基才能有目的地分離某種微生物。(3)(選擇性必修3 P31)細胞工程是指應用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等多學科的原理和方法,通過細胞器、細胞或組織水平上的操作,有目的地獲得特定的細胞、組織、器官、個體或其產品的一門綜合性的生物工程,包括植物細胞工程和動物細胞工程等。(4)(選擇性必修3 P65)動物細胞工程常用的技術有動物細胞培養、動物細胞融合和動物細胞核移植等。動物細胞培養是動物細胞工程的基礎;動物細胞融合技術是單克隆抗體制備的重要技術;利用動物細胞核移植技術可以培育克隆動物。(5)(選擇性必修3 P97)基因工程是一種DNA操作技術,需要借助限制酶、DNA連接酶和載體等工具才能進行。它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目的基因的篩選與獲取、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和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