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單元 步入化學殿堂 復習課 教案(表格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單元 步入化學殿堂 復習課 教案(表格式)

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步入化學殿堂
復習課
復習目標 1.掌握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基本特征。 2.學會藥品的取用、加熱等基本實驗操作技能。 3.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 4.通過交流和討論,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5.知道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實驗成功的關鍵。 要點回顧 一、化學研究的范疇 化學學科已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與人類社會發展相關的重要領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 1.概念:有________生成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沒有________生成的變化叫作物理變化。 2.伴隨的現象: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在這個過程中常常伴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現象。 3.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轉化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不但________,還會伴隨著________變化。這種能量變化通常表現為________能、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 三、物質構成的奧秘 1.水是由________構成的,每個水分子都是由兩個________和一個________構成的,用符號________表示。 2.氫氣是由大量的________分子構成的,氧氣是由大量的________分子構成的。 四、化學的定義 化學是在____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能指導我們更好地認識、改造和應用物質。 五、科學探究 1.科學探究的步驟 ________是學習化學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化學________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實驗反思與評價 當探究活動結束后,要對探究活動進行_______,完成探究實驗報告。化學探究實驗報告的內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六、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1.藥品的取用原則 (1)不要用________,不要把________,嚴禁品嘗藥品。 (2)剩余藥品的處理:實驗剩余藥品既不要________,也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能帶出實驗室,要放入________內。 (3)節約原則 ①規定用量時,按照實驗要求取用藥品。 ②未規定用量時,一般取用最少量;液體取_______mL,固體取蓋滿________。 2.固態藥品的取用 (1)使用儀器: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使用________或________,取用塊狀藥品使用________。 (2)操作注意事項 ①塊狀藥品的取用 ②粉末狀藥品的取用 3.液體藥品的取用 (1)取較多量液體——直接傾倒 (2)取少量液體——滴加 4.物質的加熱 (1)酒精燈的使用 ①酒精燈的火焰分別為外焰、內焰和焰心三個部分,其中__________的溫度最高,加熱時應使用__________加熱。 ②燈內酒精量不超過酒精燈容積的__________。 ③添加酒精:絕對禁止向__________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④點燃酒精燈:應用________引燃,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盞酒精燈。 ⑤熄滅酒精燈:用________蓋滅,不可用嘴吹滅。 ⑥萬一碰倒酒精燈,灑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燒起來,應立即用________。 (2)液體的加熱 (3)固體加熱 本單元熱點題型 一、化學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例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新型半導體和有記憶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將得益于化學科學的發展 B.化學只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與新物質的合成毫無關系 C.綜合應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是目前化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D.利用化學生產化肥、農藥,可以有效地提高糧食的產量和質量 解析:化學科學的發展使人類運用了很多新型的材料,A正確;化學的研究對象為已經存在的物質,但是也能夠合成得到新的物質,B錯誤;綜合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永恒的主題也是我們化學的重要任務之一,C正確;化肥農藥的使用能夠有效地提高作物的產量,D正確。 答案:B 例2 如果沒有化學的發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這樣豐富多彩。下列事實與化學的發展關系不大的是(  ) A.新材料的開發與利用 B.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日益豐富 C.電腦軟件的不斷升級 D.環境污染的預防和治理 解析:根據化學的定義和研究內容進行分析判斷,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研究對象是物質,研究內容有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用途等。電腦軟件的不斷升級屬于信息技術領域研究的內容,不屬于化學研究的范疇。 答案:C 跟蹤練習1 請你判斷下面所列舉的生活事實與化學密切相關的是(  ) (1)節日慶典燃放禮花; (2)汽車為人們出行提供便利條件; (3)五彩繽紛的硬塑玩具代替了原始的木制兒童積木; (4)當你走進冷飲店,各式冰激凌、飲品使你駐足; (5)各種補鈣產品紛紛問世 A.(1)(5)       B.(1)(3)(5) C.(1)(4)(5)       D.(1)(2)(3)(4)(5) 二、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例3 下列日常生活中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玉米腐爛            B.蠟燭熔化           C.金屬生銹          D.天然氣燃燒 解析:玉米腐爛過程中,生成新的有害物質,屬于化學變化;蠟燭熔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金屬生銹過程中生成新物質鐵銹,屬于化學變化;天然氣燃燒過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答案:B 例4 ( 2019·安徽中考)如圖所示活動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解析:織布、耕田和灌溉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均屬于物理變化,A、B、D 錯誤;生火過程中木柴燃燒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 正確。 答案:C 例5 ( 2019·山東濰坊中考)詩詞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下列古詩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D.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解析:“爆竹聲中一歲除”描述的是鞭炮爆炸,“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描述的是落花的腐爛變質,“烈火焚燒若等閑”描述的是高溫分解碳酸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上述過程都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描述的是雪花積壓在樹枝上,像梨花開了一樣,并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 答案:B 跟蹤練習2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有變色或生成沉淀現象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B.固態物質受熱后變成氣態物質一定屬于物理變化C.化學變化中伴隨著能量的變化D.物理變化中沒有能量的變化跟蹤練習3 (2019·長沙中考)在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里,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著。下列變化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 A.煙花燃放             B.冰雪融化 C.糧食釀酒             D.光合作用 跟蹤練習4 詩詞是民族燦爛文化中的瑰寶。下列著名詩句中含有化學變化的是(  ) ①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②白玉為床,金作馬 ③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④日照香爐生紫煙 ⑤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塵泥更護花 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A.③④⑤⑥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⑤⑥
三、科學探究 例6 (2019·湖南湘西州中考)在實驗室中某同學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體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振蕩。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環節(  ) A.提出假設    B.進行實驗    C.收集證據    D.得出結論 解析:某同學把澄清石灰水滴加到盛有人體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振蕩,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進行實驗。 答案:B 例7 某研究小組在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時發現:鐵絲燃燒沒有火焰,蠟燭燃燒卻有明亮的火焰。該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蠟燭燃燒產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點燃蠟燭,將金屬導管一端伸入內焰,導出其中物質,在另一端管口點燃,也有火焰產生。由此可知:蠟燭燃燒產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態”或“氣態”)物質燃燒形成的。 (2)探究二:物質燃燒產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閱資料】 物質熔點/℃沸點/℃燃燒時的溫度/℃石蠟50~70300~550約600鐵1 5352 750約1 800鈉97.8883約1 400
由上表可知:物質燃燒能否產生火焰與其   (填“熔點”或“沸點”)和燃燒時的溫度有關。由此推測:鈉在燃燒時,   (填“有”或“沒有”)火焰產生。 (3)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沒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燒時會產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 解析:(1)由實驗探究蠟燭燃燒產生火焰的原因:點燃蠟燭,將金屬導管一端伸入內焰,導出其中物質,在另一端管口點燃,也有火焰產生。由此可知:蠟燭燃燒產生的火焰是由氣態物質燃燒形成的。(2)由表格數據進一步探究物質燃燒能否產生火焰與其熔點、沸點和燃燒時溫度的關系:①分析蠟燭的熔點、沸點和燃燒時的溫度,發現其燃燒時的溫度比沸點高,燃燒產生了火焰。②分析鐵絲的熔點、沸點和燃燒時的溫度,發現其燃燒時的溫度比沸點低,燃燒不產生火焰。③分析鈉的熔點、沸點和燃燒時溫度,發現其燃燒的溫度比沸點高,故推斷其燃燒能產生火焰。(3)探究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沒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燒時會產生火焰的真正原因:木炭在氧氣中能充分燃燒沒有火焰,而木炭在空氣中燃燒不充分,此過程中產生的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氣體繼續燃燒產生了火焰。 答案:(1)氣態 (2)沸點 有 (3)木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的CO等可燃性氣體繼續燃燒產生了火焰 跟蹤訓練5 某同學在點燃蠟燭時,提出固體石蠟可能變成蒸氣才能燃燒。就此看法而言,應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 A.觀察與問題          B.假設與預測 C.實驗與事實   D.解釋與結論 跟蹤練習6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結論:石蠟的硬度比較_________,密度比水_________。 (2)點燃蠟燭,觀察到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圖1),約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處最先變黑(填“a”“b”或“c”)。結論:蠟燭火焰的_____溫度最高。 (3)燃著的蠟燭在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白煙的成分是什么? 同學們對此很感興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猜想與假設] a.白煙是蠟燭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煙是蠟燭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c.白煙是石蠟蒸氣凝結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 [實驗驗證]熄滅蠟燭,并立即用一個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________(填序號),此實驗能否得出正確結論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如圖2蠟燭(足量)在密閉裝置內燃燒至熄滅,用儀器測出這一過程中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如圖3所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_________。 A.蠟燭燃燒前密閉裝置內只有氧氣 B.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 C.蠟燭熄滅后密閉裝置內只剩二氧化碳氣體 四、化學實驗儀器和基本實驗操作 例8 (2019·貴陽中考)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列儀器用途不正確的是(  ) 解析: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不能用作反應容器。 答案:A 例9 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點燃酒精燈 B.滴加溶液 C.加熱液體 D.取少量固體 解析: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點燃,A正確。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豎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試液, B錯誤。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 ,圖中所示操作C正確。取用粉末狀藥品,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送到試管底部,圖中所示操作D正確。 答案:B 例10 下列有關藥品取用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 A.小李同學將取出后未用完的紅磷放回原瓶B.小明同學品嘗了實驗室中貼有“蔗糖”標簽的藥品,表示味道很甜C.小王同學將鼻孔湊到容器瓶口去聞藥品的氣味D.因某固體藥品的用量未指明,小白同學取了蓋滿試管底部的該藥品
解析:對化學實驗中的剩余藥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隨意丟棄,更不能帶出實驗室,應放入指定的容器內,A錯誤。實驗室中三不原則:不品嘗藥品、不直接聞氣體氣味、不用手接觸藥品,B錯誤。聞氣體氣味時要用手扇著聞,不能將鼻孔湊到容器瓶口去聞藥品的氣味,容易使人中毒,不安全,C錯誤。當未指明用量時,固體應蓋滿容器底部即可, D正確。
  答案:D 跟蹤練習7 (2019 ·安徽月考)規范的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實驗操作符合規范要求的是(  )
A.給液體加熱 B. 聞氣味 C.傾倒液體 D.點燃酒精燈 跟蹤練習8 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或事故處理,正確的是( ) A.為了節約藥品,將用剩的藥品放回原試劑瓶 B.酒精燈打翻著火,立即離開 C.濃硫酸沾在皮膚上用水沖洗 D.有腐蝕性的藥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盤上稱重 跟蹤練習9 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實驗儀器,請按要求填空。 (1)寫出儀器I的名稱   。 (2)取一定體積的液體,要選用的儀器是   (填字母序號)。 參考答案 要點回顧 一、信息科學 功能材料研制 能源開發利用 環境保護 生命過程探索 二、1.新物質 新物質 2.有新物質生成 發光 放熱 變色 生成沉淀 放出氣體 3.生成新物質 能量 熱 光 電 三、1.水分子 氫原子 氧原子 H2O  2.氫 氧 四、分子 原子 五、1.科學探究 實驗 提出問題 猜想與假設 進行實驗 得出結論 反思與評價 表達與交流 2.反思 實驗名稱 實驗目的 實驗步驟和現象 實驗結論 反思 六、1.(1)手接觸藥品 鼻孔湊到容器瓶口聞藥品氣味 (2)放回原瓶 指定的容器 (3)1~2 試管底部 2.(1)藥匙 紙槽 鑷子 (2)①橫放 鑷子 豎立 打破 ②傾斜 藥匙(或紙槽) 底部 直立 3.(1)細口瓶 手心 傾斜 倒放 (2)膠頭滴管 豎直懸空 4.(1)①外焰 外焰 ②2/3 ③燃著的酒精燈內 ④火柴(或小木棍) ⑤燈帽 ⑥濕抹布蓋滅 (2)45° 干燥 1/3 1/3 外焰 (3)向下傾斜 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 防止試管受熱不均炸裂 跟蹤練習 1.D 2.C 解析:有變色或生成沉淀現象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氧氣變為液氧有顏色變化,但屬于物理變化,黃泥水沉降有沉淀現象,屬于物理變化,A錯誤。固體受熱變成氣體不一定是物理變化,如碳酸氫銨受熱變成氣體是化學變化,B錯誤。化學變化中一般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C正確。物理變化中也有能量的變化,例如水受熱蒸發,D錯誤。 3.B 解析: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煙花燃放、糧食釀酒、光合作用均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冰雪融化是物質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4.D 解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含有物理變化的有①千里冰封,萬里雪飄;②白玉為床,金作馬;④日照香爐生紫煙。含有化學變化的是③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⑤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塵泥更護花;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5.B 解析:可根據表述特征來辨析科學探究的環節。“點燃蠟燭時,提出石蠟可能變成蒸氣才能燃燒”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假設與預測環節。 6.(1)軟 小 (2)a 外焰 (3)a 不能 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還未完全散去,影響實驗結果 (4)AC 解析:(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說明石蠟的硬度比較軟,密度比水小。(2)蠟燭的外焰溫度最高,所以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約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處最先碳化,說明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3)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驗證假設a;但由于剛吹滅的蠟燭周圍尚有殘余的其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4)反應前氧氣的體積分數是19.56%,說明蠟燭燃燒前裝置內不只有氧氣,A錯誤;當氧氣的體積分數達到15.96%時,蠟燭熄滅,說明氧氣的濃度低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B正確;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內不會只剩下二氧化碳,還有氧氣等氣體,C錯誤。 7.B 解析: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A不符合要求。聞氣味時,頭距離瓶口一段距離,用手輕輕扇動,B符合要求。傾倒液體時,瓶塞倒放,C不符合要求。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盞酒精燈,D不符合要求。 8.C 9.(1)錐形瓶 (2)AC 解析:(1)標號Ⅰ的儀器是錐形瓶。(2)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可選用的儀器是量筒,接近刻度線時用膠頭滴管滴加。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台县| 全椒县| 哈尔滨市| 余庆县| 龙江县| 辽宁省| 湟源县| 天长市| 化隆| 山西省| 周口市| 通辽市| 广德县| 绥中县| 民丰县| 高青县| 通渭县| 长春市| 崇阳县| 绥江县| 和平区| 理塘县| 民乐县| 孙吴县| 北安市| 吉木乃县| 疏勒县| 盐源县| 色达县| 新乡市| 阳曲县| 平武县| 花莲市| 海口市| 临沂市| 廉江市| 乐都县| 香港| 崇信县| 乡宁县| 介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