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探秘水世界第四節 元素設計說明 元素概念是化學概念的教學難點之一,可以采取淡化概念的具體教學,通過生活物品中元素組成的大量實例,讓學生認識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知道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 元素符號是國際通用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基本根據,因而是教學重點。以課本列舉27種元素為重點,包括每種元素的符號、名稱,做到會寫、會讀、會用,并且要求學生知道元素符號的表示意義。 元素周期表簡介,讓學生初步認識這個化學工具,依據學生有限的知識基礎,可以安排學生組織探究活動,從原子序數查找一些元素的符號、名稱、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以及確定元素分類等信息,為今后的化學學習提供方便,建立良好的使用學習工具習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元素的含義,能正確判斷不同元素的本質區別。 2.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初步學會用元素表示物質的宏觀組成,并能從元素組成上區分單質和化合物,進一步體會分類的思想。 3.能正確識記地殼中各種元素的含量順序。 4.知道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記住并能書寫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5.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的結構,知道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元素概念的建構,學會從一類事物中抽象出共同特征,從而獲取概念的能力。 2.通過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學會運用對比的方法分析問題,認識事物。 3.通過元素周期表,學會分類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 4.學生認真分析元素符號的名稱和寫法,小組內交流、討論,形成對元素符號的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形成“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 2.通過元素符號的學習,初步形成“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的化學思維方式。 3.通過對純凈物和元素的分類,進一步體會分類的思想,學習分類的方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號的書寫及含義。 3.能從元素的角度對純凈物進行分類。 4.從元素周期表中可獲得的信息。 教學難點 1.對元素概念和元素符號含義的理解。 2.從元素周期表中可獲得的信息。 教學方法 1.借助多媒體,采用“自學輔導,當堂達標”教學模式,以學為主,切實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自學、探究、合作交流中獲得知識,增長能力。 3.講授法與指導學生閱讀、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并與多媒體有機結合。 教具、學具 多媒體教學、CAI課件 授課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缺鈣會引起骨質疏松癥,那么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補鈣的物質嗎? 通過投影展示幾種常見的補鈣食品(或藥物)。 【提出問題】請思考:幾種食品名稱中的“鈣”“鋅” 指的是什么?(分子,原子,還是……?) 我們每個人生活在物質的世界里,元素的海洋中,今天我們一起認識元素。 講授新課 一、元素 活動天地2-4 組成物質世界的元素究竟是什么 觀點1:分子、原子、離子這些基本粒子是組成物質的元素。 觀點2: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是容易變的;而原子是不變的,并且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離子是由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的,所以原子是組成物質的元素。 你同意哪種觀點呢? 請把下列分子模型拆開,把相同的原子分別放在一起,數一數共有幾類。 下面介紹幾種原子: 原子名稱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碳-12原子666碳-13原子676碳-14原子686他們的質子數相同,是一類原子,都屬于碳元素。這樣你能歸納元素的概念嗎? 1.定義: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質子數=核電荷數,也說元素是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問題:區分鈣元素和鋅元素關鍵看什么? 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或核電荷數)不同。即: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 把核電荷數為8(即質子數為8)的所有氧原子,統稱為氧元素,氧氣、水、二氧化碳、氧化汞中都有氧元素。 核電荷數為1的所有氫原子統稱為氫元素。 核電荷數為6的所有碳原子統稱為碳元素。 判斷某兩個原子是否為同種元素的依據是什么? 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相同,元素相同; 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不同,元素不同。 教師點撥: (1)元素是一個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如KMnO4是由鉀、錳、氧三種元素組成的,而不能說KMnO4是由一個鉀元素、一個錳元素、四個氧元素組成的。而原子是微觀概念,既講種類,又講個數 (2)元素種類由質子數(或核電荷數)決定。 同種元素質子數相同(或核電荷數相同),但中子數、電子數不一定相同。 如:C-12(6質6中)和C-13(6質7中)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相同,都屬于碳元素。如:Fe2+ 、Fe3+ 、Fe質子數相同,電子數不相同,都屬于鐵元素。 (3)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或核電荷數不同)。 判斷:質子數相同的微粒屬同種元素。 錯誤,如Ne和H2O 都是10個質子。 元素和原子又是什么關系?如以下問題: (1)水分子中含有____原子;水是由________組成的。 (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原子;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組成的。 (3)氧氣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原子;氧氣是由_________組成的。 注意:描述物質時,元素與組成匹配,分子、原子、離子與構成匹配。 如:(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 (2)物質是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 (3)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4)一個某物質的分子是由多少個某原子構成的。 教師點撥: 分析討論 過氧化氫水+氧氣 H2O2 H2O O2 硫+氧氣二氧化硫 S O2 SO2 反應物跟生成物相比較,分子、原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元素是否發生了變化? 結論:化學變化中分子的種類改變,原子、元素種類不變。 思維提升 元素與原子的區別與聯系 元素原子概念具有相同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區別宏觀概念:只論種類,不論個數微觀概念:既論種類,又論個數舉例用于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 例: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但不能說“水是由兩個氫元素和一個氧元素組成的”用于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 例: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不能說“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元素和一個氧元素構成的”二、單質和化合物 目前已發現的物質有數千萬種,但組成這些物質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種。正如作曲家寫出的樂曲有幾百萬首,甚至更多,但組成這些樂曲的音符卻只有幾個。有些元素可以通過不同的排列方式組成不同的物質,世界上有數千萬種物質我們不能一種一種地去學習,那應該怎么學習呢?——分類法,聯系以前我們所學知識,物質大致可分為哪兩大類? 表達交流:混合物、純凈物。 請將下列各種物質進行分類,并說出你的分類依據。 ①O2 ②CO2 ③H2O ④H2 ⑤CO 從物質組成元素的種類上看,元素組成物質的方式有兩種,引導學生歸納單質、化合物的定義。 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教師點撥: 1.單質、化合物必須是純凈物。 2.由原子構成的單質:鐵、銅、碳、硫、稀有氣體等。 由分子構成的單質:氫氣、氧氣、臭氧等。 問題: 1.單質是由同一種原子直接構成的純凈物? 還有由分子構成的。 2.同種元素組成的一定是單質? 氧氣和臭氧組成的混合物。 3.不同的物質可以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氣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 4.含有多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混合物? 還可以是化合物。 三、元素的存在 閱讀圖表:了解地殼里各種元素的含量分布即質量分數。 發現規律:地殼中元素含量(質量分數)從多到少的次序:氧硅鋁鐵 教師點撥: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四、元素符號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那么如何表示元素呢?指導學生看書P46圖(2個人對話),請你展開豐富的想象力,用語言描述再現當時的情景。 情景再現,感悟交流不方便。 為了便于區分和交流,國際上規定,每種元素都采用統一的符號來表示,這就是元素符號(板書),請同學們看書P47: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和原子結構示意圖。 思考:1.怎樣書寫元素符號。 2.元素符號的意義。 書寫元素符號應該注意法則:一大二小。 氧元素符號為O表示什么? O表示氧元素,O表示一個氧原子 歸納:元素符號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拓展: ①元素符號有時還表示一種單質,比如Fe表示鐵元素;表示一個鐵原子;還能表示鐵單質。 ②元素符號前加上數字后,只表示微觀意義,表示幾個原子。如2Fe只表示兩個鐵原子。 閱讀資料:從中文元素造字規律來看,將元素分成哪三種? 有“金”字旁的是金屬元素(汞除外),例如金、銀、銅、鐵、鋁(Au、Ag、Cu、Fe、Al)。 有“氣”字頭一般是氣態非金屬元素,例如O、N、Cl、H等。 有“石”字旁的是固態非金屬元素,例如C、S、P等。 稀有氣體元素比較特殊,歸為一類:氦(He)、氖(Ne)、氬(Ar)等。 元素符號作為學習化學的第一種化學用語,加強書寫化學用語的規范性和嚴謹性,讓學生體悟運用元素符號的重要作用,為馬上學習的化學式做好準備。在這里可以給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記憶常見的27種元素的符號,然后來個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多。 元素 名稱元素 符號相對原子質量元素 名稱元素 符號相對原子質量元素 名稱元素 符號相對原子質量氫H1鋁Al27鐵Fe56氦He4硅Si28銅Cu63.5碳C12磷P31鋅Zn65氮N14硫S32銀Ag108氧O16氯Cl35.5鋇Ba137氟F19氬Ar40鉑Pt195氖Ne20鉀K39金Au197鈉Na23鈣Ca40汞Hg201鎂Mg24錳Mn55碘I127五、元素周期表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發展歷程,認識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元素周期表共有7個橫行,即7個周期。 共有18個縱行,其中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共有16個族。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核電荷數遞增的順序給元素編了號,叫做原子序數(即核電荷數)。我們可以從元素周期表獲得哪些信息? 可以查找元素的名稱、符號、相對原子質量。 通過等量關系可以知道元素原子的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通過計算可以知道中子數。 從元素名稱的部首確定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還是非金屬元素等。 通過科普書刊或互聯網查詢:門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當堂達標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并將錯誤的說法加以改正。 (1)加熱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氣,氧化汞中含有氧氣分子。 (2)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構成的。 (3)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4)水是由2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組成的。 (5)一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答案:(1)× (2)× (3)× (4)× (5)√ 2.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 和________組成的,共有__________種元素。 答案:氧元素 碳元素 2 3.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構成的,共有______種原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中有_______個原子。 答案:氧原子 碳原子 2 3 4.過氧化氫(H2O2)是由_________和 ________組成的,1個過氧化氫分子中含有2個氫__________和2個氧________。 答案:氧元素 氫元素 原子 原子 5.酚酞是一種常見的酸堿指示劑,其化學式是C20H14O4,它是由_______種元素組成的,每個分子中共有_______個原子。 答案:3 38 6.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根本區別是( ) A.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B.中子數不同 C.質子數不同 D.電子數不同 答案:C 7.二氧化硫、氧化汞、氧氣中都含有( ) A.氧氣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氧元素 答案:D 9.下列元素符號書寫錯誤的是( ) A.MN(錳) B.Cu(銅) C.Na(鈉) D. Al(銀) 答案:AD 10.下列元素名稱書寫正確的是( ) A.炭 B.綠 C.汞 D.鈣 答案:CD 11.元素符號N、Cu表示的意義? 答案: 12.用符號和數字表達含義。 5個氧原子:_______;2個銅原子:_________; 鈉元素 :_________;n個磷原子:______________。 答案:5O 2Cu Na nP 13.下列各組元素的符號第一個字母相同的是( ) A.鐵、鋅、鈉 B.鈣、鋁、銅 C.鋁、銀、鎂 D.碳、鈣、氯 答案:D 14.(2019·廣州中考)某微粒M 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關于該微粒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M 的原子易失電子 B. x 只能為7 C. M 為金屬元素 D. x 為8 時,M為陰離子 答案:D 板書設計 第四節 元素 一、元素 1.元素:具有相同質子數(核電荷數)一類原子的總稱 2.元素與原子的區別與聯系 3. 4.物質、元素、分子、原子的關系 5.元素在地殼和人體中的含量 二、元素符號 1.書寫:一大二小 2.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