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 學案(考點精講+4年中考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 學案(考點精講+4年中考真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教師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青銅器的成就:
原始社會后期:出現青銅器,代表是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銅容器殘片,距今4000多年,最早。甘肅地區齊家文化遺址出土距今約4000年銅鏡。
商周時期:(商周時期是青銅器的鼎盛時期)
用途與功能: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功能由食器發展到禮器。類型和數量反映了權利大小和嚴格的等級界限。
②特點:青銅器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制作工藝高超。
代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出土的最大青銅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精品。利簋[guǐ]
甲骨文記事:
1.甲骨文的含義: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
2.發現情況:1899年,清朝人王懿榮首次發現甲骨文。
3.記載內容:甲骨文記載內容豐富,涉及祭祀、戰爭、農牧業、官制、 刑法、醫藥、天文歷法等
4.發現意義:
(1) 甲骨文是中國發現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2)證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造字特點: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方法。象形最原始,形聲最進步。
影響: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是漢字形成與發展的重要階段。
一.選擇題
1.(2022株洲中考1.)文物承載著中華文明的血脈與基因。如圖文物中最能印證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的是( C )
A. B.
C. D.
2.(2022張家界中考1.)“工匠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的重要內容,它追求極致、追求品質。如圖是湖南寧鄉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最精美的物品,該物品是(B )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利簋 D. 毛公鼎
3.(2022益陽中考2.)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如圖歷史事件發生在如圖中①對應朝代的是( C )
A.郡縣制度的確立 B.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C.司母戊鼎的鑄造 D.百家爭鳴局面形成
4.(2022廣安中考1.) 2021年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一部殷墟發掘史,半部中國考古史。“殷墟”發掘有助于研究( A )
A. 中國文字的形成和發展歷史 B. 中央王朝對西域的管理
C. 玉米、甘薯、馬鈴薯等的引進 D. 中外陸路和海路交通
5.(2022達州中考1.) 2022年春晚舞臺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銅面具,讓國人領略了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奪目璀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銅器中最重的是( C )
A. 四羊方尊 B. 利簋 C. 司母戊鼎 D. 青銅面具
6.(2022包頭中考1.)實物史料蘊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圖1和圖2集中展示了( B )
A. 鑄造工藝的高超 B. 早期文明的成就
C. 石器時代的風貌 D. 文字演變的歷程
7.(2022盤錦中考1.)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方言不同、語音不通,但當這些話語成為形聲表意的方塊字時,卻人人都能心領神會,彼此溝通。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B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東周
8.(2022湘潭中考1.) 以下是漢字“中國”演變的歷程,據此可知(C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A. 漢字的傳承發生異變 B. 漢字的演變趨勢由簡到繁
C. 漢字的發展一脈相承 D. 象形是漢字唯一造字方式
9.(2022常德中考2.)歷史圖片包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列圖片資料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B )
A. 高超的青銅工藝 B. 悠久的歷史文明 C. 先進的科技成就 D. 獨特的建筑技術
10.(2022衡陽中考21.)湖南寧鄉出土的著名文物是( A )
A. 四羊方尊 B. 唐三彩 C. 兵馬俑 D. 司母戊鼎
11.(2022荊州中考1.)早期中華文明輝煌燦爛,下列朝代中,以創造了青銅器和甲骨文著稱的是( C )
A. 秦朝 B. 漢朝 C. 商朝 D. 隋朝
12.(2022福建中考1 .)甲骨文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圖中商周時期甲骨文可以印證當時的( B )
甲骨文
現代漢字 馬 犬 牛
A. 土地制度 B. 農耕生活 C. 分封制度 D. 天文歷法
13.(2022梧州中考 1.)三星堆青銅大面具是文化典型器物,讓人們領略了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絢爛多彩。這主要反映的是( B )
A. 山頂洞人的集體生活 B. 商周時期的文明成就
C. 東周時期諸侯爭霸 D. 東漢時期的光武中興
14.(2021株洲市1.)□□□□出土于湖南寧鄉,被史學界稱為“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是現存最大的青銅酒尊。□□□□處應填入的是( C )
A.司母戊鼎 B.豬紋陶缽 C.四羊方尊 D.戰國銅壺
15.(2021衢州市2.)文物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文物表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最早可以推算到( B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6.(2021昆明1.)我國夏、商、西周時期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夏朝時開始出現最早的青銅禮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制作工藝高超。下列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是( B )
A.二里頭銅鼎 B.司母戊鼎 C.利簋 D.三星堆青銅面具
17.(2021成都市2.)圖1和圖2是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和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兩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它們可用于佐證( B )
A.中國文字發展成熟 B.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C. 皇帝制度已經確立 D. 遠古傳說真實可信
18.(2021臨沂市1.)下圖所示文物又稱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該文物( C )
A. 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B. 由一位著名的工匠獨立鑄造
C. 是商代鑄造的一種青銅禮器 D. 現在已被列入出國展覽名單
19.(2021黃岡、孝感、咸寧市1.)九年級黑板報展示了圖1、2、3請你從下列選項中為其選定一個合適的主題( B )
A. 原始農業各具特色 B.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C. 經濟發達商業繁榮 D. 分封諸侯鞏固統治
20.(2021湘潭市1.)2021年,四川三星堆遺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銅神樹、縱目青銅面具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廣泛關注。該遺址其實也發現了如青銅尊、青銅鼎、玉璋、玉琮、玉壁等與黃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諸遺址也曾出土了與之造型相似的玉琮。以上現象說明( B )
A.古蜀文化相對先進 B.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C.審美觀念趨向同一 D.南北文化漸趨一致
21.(2021重慶A卷1.)傳說蠶叢是蜀地首先稱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右圖所示文物與蠶從形象吻合。由此可見( C )
A.傳說與神話都是真實的歷史
B.考古是了解歷史真相唯一途徑
C.傳說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
D.傳說的歷史價值遠超考古發現
22.(2021懷化市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我們把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稱為(A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隸書
23.(2021黃石市20.)小明正在研究我國古代青銅文化中銅如何開采和冶煉的課題,下列考古發現能夠更加直接為研究此課題提供可靠依據的是( C )
A.商王武丁妻子婦好墓中出土的銅刀 B.甘肅齊家文化遺址出土的銅鏡
C.銅綠山古礦冶遺址的鼓風煉銅整爐 D.四川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面具
24.(2021河南2.)甲骨文包含著豐富的社會歷史信息。下列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現了當時的(A )
甲骨文
對應漢字 王 臣 劓 刖
注:劓、刖,均為古代殘酷的刑罰。
A.政治狀況 B.經濟發展 C.科技進步 D.軍隊建設
25.(2021北京中考1.)夏、商、西周三代是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峰期,這一時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應用,物質文明的集中表現則是( C )
A. 打制石器 B. 原始陶器 C. 青銅鑄造 D. 瓷器燒制
26.(2020沈陽中考1.)如圖是西周青銅器伯卣(yǒu)。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不僅種類豐富,數量眾多,而且制作工藝高超。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商周時期的成就主要體現在( A )
A.鑄造業方面 B.制瓷業方面 C.造船業方面 D.紡織業方面
27.(2020東營2.)目前所知,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是(B  )
A.銘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隸書
28.(2020宜賓1.)通過《甲骨文字形舉例》,可以發現甲骨文(B  )
A.字形不具延續和傳承性 B.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
C.造字法最主要為假借字 D.文字載體多數是青銅器
29.(2020北京2.)下圖是“醫"字已知最早的寫法,是用勾(醫療器具)將矢(箭)從人體上剔出,表示醫療。該字屬于。( A )
A.甲骨文 B.小篆 C.隸書 D.楷書
30.(2020安徽1.)圖1是漢字魚”字演變的簡單歷程,據此可知(B )
甲骨文 周代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A.漢字是我國唯一文字 B.漢字的發展一脈相承
C.漢字的演變由簡到緊 D.漢字都來源于象形字
31.(2020濰坊1.)觀察如圖,對其中文字敘述正確的是( B )
A.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字 B.體現了最原始的造字法
C.發現地集中在長江流域 D.主要記載了夏朝的歷史
32.(2020重慶A2.)古代重慶是巴族的主要活動地。在已發現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巴人墓中出土了精美的劍、矛、鉞、戈等巴式銅兵器。由此可推斷當時的巴族( C )
A.有較發達的稻作農業 B.“武舞”與“跳歌”并存
C.掌握了金屬冶鑄技術 D.尚處于氏族部落階段
33.(2020龍東2.)下列文化符號中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影響的是( B )
A.紅山陶文 B.甲骨文 C.字母文字 D.楔形文字
34.(2020德州1.)某歷史興趣小組搜集了關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資料,由此可知他們研究的是哪個朝代的歷史?( 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35.(2019濰坊1 .)右圖為清代濰縣籍收藏家陳介祺收藏過的青銅器毛公鼎,是毛公為銘記周王冊封而鑄。它屬于( D )
A.酒器 B.食器 C.樂器 D.禮器
36.(2019青島3.)“至于商朝的歷史,則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遺物以為佐證,已大體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圍。”下列出土的遺物可以佐證商朝歷史的是( C )
A.棉紡織品 B.景德鎮的瓷器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圓形方孔半兩錢
37.(2019蘇州 2.)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下列圖片中已知最早具備了漢字基本結構的文字是( B )
A.澄湖陶罐符號 B.甲骨文 C.利簋金文 D.居延漢簡文字
38.(2019福建 2.)圖1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A )
A.甲骨文 B.小篆 C.契丹文 D.西夏文
39.(2019山西1 .)由甲骨文發展而來的漢字,不僅是一種傳情達意的工具,還是聯結和維系中華民族的根。觀察下面有關甲骨文的圖示,從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B )
A.記錄中華文明的起源
B.具備漢字的構成方法,是比較成熟的文字
C.了解商周時期的歷史
D.是世界上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40.(2019重慶A卷 1 .)青銅器反映了我國古代高度發達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又稱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它鑄造于( A )
A. 商朝 B. 西周 C. 秦朝 D. 漢朝
41.(2019臨沂1 .)如圖中的文字,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下列關于這種文字的說法,正確的是( B )
A.從商朝時期一直被使用到今天 B.直到近代才被人們發現和識別
C.記載的內容只涉及祭祀與戰爭 D.是中國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
42.(2019常州 1.)文物是了解歷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商朝歷史的是( B )
A.河姆渡黑陶缽 B.殷墟甲骨 C.商鞅方升 D.半兩錢
二.非選擇題
1.(2022鹽城中考21.)博物館承著歷史,也傳承著文化。某班開展“跟著我打卡博物館”的主題活動,請你來參與。
【青銅之美】 【圣人之思】
圖一 國家博物館藏品 圖二 曲阜孔子博物館藏品
【科技之著】
圖三洛陽教育博物館藏品 圖四 國家博物館藏品 圖五上海博物館藏品
(1)寫出圖一文物的名稱及其歷史地位。(2分)
(2)概括圖二中孔子的主張。(1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學說成為封建正統思想的措
施。(1分)
(3)圖四是哪部科技巨著 (1分)據圖三、四、五概括明代科技巨著的特點。(1分)結合
所學知識,分析這一特點形成的原因。(2分)
(4)綜合以上材料,(2分)
【答案】(1)司母戊鼎(1分)迄今為止所有出土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青銅器。(1分)
為政以德(1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分)
(3)《天工開物》(1分)注重實用,為農業服務。大多是經驗的總結。(1分)原因:注重實踐,沒有科學的理論基礎;不重視科學與技術的結合。(2分)
(4)言之有理即可。
2.(2022綏化中考36.)識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圖一是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________。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________朝開始。
(2)圖二是戰國時期________(填人名)主持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它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3)圖三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1) ①. 甲骨文商 ②. (商朝、商代、殷朝、殷商、殷)
(2) ①. 李冰 ②. 都江堰
(3)司馬遷
3.(2021張家界25.)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古老的中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作出了偉大貢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1 圖2 圖3
(1)請指出圖1青銅器和圖2中國最早文字的名稱。圖3羅盤(指南針)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怎樣的重要貢獻?
材料二
圖4 圖5 圖6
(2)圖6人物創立了什么學派?西漢初年,統治者運用圖4人物的主張,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出現了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的局面,史稱什么?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接受誰的什么建議,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
材料三 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試制度,是中國所采用的選舉制度,及其定期舉行的考試。
——引自《英國大百科全書》
(3)材料三中的“考試制度”具體指隋朝創立的什么制度?它的創立有何重要影響?
(4)在學習中華文明的過程中,你有何感悟?
【答案】(1)四羊方尊;甲骨文;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
(2)墨家;文景之治;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3)科舉制度;科舉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推動了教育的發展。
(4)科學技術和正確的思想能促進社會進步;制定政策要敢于創新,要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等等(有理即可)。
4.(2021大連市28.)(8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某班欲以“文化·傳承·發展”為主題創辦手抄報,請你協助完成。
【漢字之源】
圖1 刻有文字的甲骨 圖2 統一文字
(1)圖1中的文字記錄了我國什么時期的歷史?圖2中頒行全國的通用文字是什么?(2分)
【思想之光】
材料 孔子開創了民間自由講學的先河,一個中國學術思想史的黃金時代便開始出現,它光芒四射,燦爛奪目,成為人類文化發展史上最富麗的時代。
——李定一《中華史綱》
(2)材料中孔子“自由講學”的途徑是什么?“黃金時代”是指在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領城出現的什么局面?(2分)
(3)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歷經傳承與發展,在誰統治時期被確立為正統思想?(1分)
【文史之萃】
信息卡1和信息卡2中的“他”分別指的是何人?信息卡1中的“他”撰寫的史學巨著是什么?(3分)
【答案】(1)商周時期(1分);小篆(1分);
(2)創辦私學(1分);百家爭鳴(1分);
(3)漢武帝(劉徹)(1分);
(4)司馬遷(1分);辛棄疾(1分);《史記》(1分);
5.(2020成都27.)(15分)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東西方文化各放異彩,并相互交流,交相輝映。閱讀材料,探究問題。
【探究一】中國古代的文化成果
材料一
圖6 刻有文字的甲骨 圖7 后世流傳的一種 圖8 造紙工藝流程想象圖(局部)
《論語》版本(書影)
(1)就史料的來源來看,材料一中可信度最高的是哪一個?(寫出圖片編號即可)(2分)在材料一中任選兩幅圖片,分別說明其對應的文化成果的價值。(4分)
【探究二】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成果
材料二 圖9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畫家的作品《群神宴》。畫面上,眾神或坐或立,談笑宴飲,穿著打扮與常人無異。畫中盛放水果和湯的三件器皿(如畫中右側附圖所示),都是來自中國明朝的青花瓷。
圖9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群神宴》中神的形象有什么特點?(2分)畫家為什么會這樣塑造?(2分)
(3)中國明朝的青花瓷器出現在當時的歐洲,符合真實的歷史嗎?請說明理由。(3分)
【探究三】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認識
材料三 意大利從古羅馬到文藝復興,始終是西方文化之源,她與中國的文化交流,在歐美諸國中也遙居領先地位。從絲綢之路到馬可·波羅,乃至利瑪竇首傳西學,郎世寧飲譽藝壇(注:利瑪竇、郎世寧都是明清時期來華的意大利傳教士,在科學、繪畫、建筑等領域推動了西學的傳播和中西文化的融合),中意文化交流史上始終不乏輝煌的篇章。
——據朱龍華《從“絲綢之路”到馬可·波羅——中國與意大利的文化交流》
(4)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西方文化關系的認識。(2分)
【答案】(1)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圖6。(2分)
圖6: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影響;證明了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為文化的記錄、傳承提供了條件;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發展。(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任答一點2分)
圖7:《論語》記錄了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主要主張,成為歷朝歷代儒家的經典著作;對整理、傳承文化經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推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任答-一點2分)
圖8:造紙術的發明革新了書寫材料(使紙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傳;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推動了世界文化的發展和交流,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任答一點2分)
(2)特點:人神同形同性(神的形象、舉止與人無異)。(2分)
原因:畫家受文藝復興影響,倡導人文主義;提倡張揚人的個性,關注人的現世生活。(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任答一點2分)
(3)符合。(1分)理由:絲綢之路和新航路的開辟連通了亞洲和歐洲;意大利地處地中海沿岸,是亞洲商品轉運歐洲的集散地;明朝制瓷業發達,青花瓷暢銷海內外。(其他符合史實及邏輯的答案亦可,任答一點2分)
(4)中西方文化都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中西方文化雖有沖突,但交流不斷,互進互促,共同發展(或“東西方文化各放異彩,相互交流,交相輝映”)。(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任答一點2分)
6.(2020泰州21.)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智慧結晶,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讀圖回答,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文字是什么?秦統一后頒行全國的文字是什么?我國漢字的演變有何特點?(3分)
材料二 易中天說:“這是一些仍在閃光的思想,這是一些難以忘卻的情懷,這也是一場歷時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紀大辯論。儒墨爭雄,儒道爭鋒,儒法爭用,可謂縱橫捭闔,機鋒迭起,智慧紛呈,展現出無窮的魅力。”
(2)這場“跨世紀大辯論”是指什么?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2分)
材料三 活字印刷術大大節省了人力,縮短了出書周期,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術革命。印刷術傳到歐洲后,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的社會文化環境,對當時歐洲資產階級的興起和思想文化的傳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摘編自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
(3)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是誰?根據材料,說明這一技術成就對歐洲社會發展的影響。(2分)
材料四 下面圖片展示的是泰州市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
(4)綜合以上材料,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1分)
【答案】(1)甲骨文。(1分)小篆。(1分)由繁到簡(簡化)。(1分)
(2)百家爭鳴。(1分)孔子。(1分)
(3)畢昇。(1分)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的興起和思想文化的傳播。(1分)
(4)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智慧結晶,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言之有理即可,1分)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雙目面具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
商代青鋼器,1939 年出土于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重832.84 千克,高 1.33米,口長1.1米,壁厚0.06 米。
明代農學巨著,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
明代藥物學巨著,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代科技巨著,對我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信息卡1
他是西漢著名史學家,開創了紀傳體通史的編纂體例,他接任父親繼任太史令,有“中國史學之父”之稱。
信息卡2
他是南宋著名詞人,繼承了蘇軾以來的豪放詞風和報國情懷,進一步提高了詞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學生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青銅器的成就:
原始社會后期:出現青銅器,代表是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銅容器殘片,距今4000多年,最早。甘肅地區齊家文化遺址出土距今約4000年銅鏡。
商周時期:(商周時期是青銅器的鼎盛時期)
用途與功能: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功能由食器發展到禮器。類型和數量反映了權利大小和嚴格的等級界限。
②特點:青銅器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制作工藝高超。
代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出土的最大青銅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精品。利簋[guǐ]
甲骨文記事:
1.甲骨文的含義: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
2.發現情況:1899年,清朝人王懿榮首次發現甲骨文。
3.記載內容:甲骨文記載內容豐富,涉及祭祀、戰爭、農牧業、官制、 刑法、醫藥、天文歷法等
4.發現意義:
(1) 甲骨文是中國發現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2)證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造字特點: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方法。象形最原始,形聲最進步。
影響: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是漢字形成與發展的重要階段。
一.選擇題
1.(2022株洲中考1.)文物承載著中華文明的血脈與基因。如圖文物中最能印證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的是( )
A. B.
C. D.
2.(2022張家界中考1.)“工匠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的重要內容,它追求極致、追求品質。如圖是湖南寧鄉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最精美的物品,該物品是( )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利簋 D. 毛公鼎
3.(2022益陽中考2.)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如圖歷史事件發生在如圖中①對應朝代的是( )
A.郡縣制度的確立 B.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C.司母戊鼎的鑄造 D.百家爭鳴局面形成
4.(2022廣安中考1.) 2021年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一部殷墟發掘史,半部中國考古史。“殷墟”發掘有助于研究( )
A. 中國文字的形成和發展歷史 B. 中央王朝對西域的管理
C. 玉米、甘薯、馬鈴薯等的引進 D. 中外陸路和海路交通
5.(2022達州中考1.) 2022年春晚舞臺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銅面具,讓國人領略了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奪目璀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銅器中最重的是( )
A. 四羊方尊 B. 利簋 C. 司母戊鼎 D. 青銅面具
6.(2022包頭中考1.)實物史料蘊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圖1和圖2集中展示了( )
A. 鑄造工藝的高超 B. 早期文明的成就
C. 石器時代的風貌 D. 文字演變的歷程
7.(2022盤錦中考1.)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方言不同、語音不通,但當這些話語成為形聲表意的方塊字時,卻人人都能心領神會,彼此溝通。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東周
8.(2022湘潭中考1.) 以下是漢字“中國”演變的歷程,據此可知(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A. 漢字的傳承發生異變 B. 漢字的演變趨勢由簡到繁
C. 漢字的發展一脈相承 D. 象形是漢字唯一造字方式
9.(2022常德中考2.)歷史圖片包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列圖片資料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
A. 高超的青銅工藝 B. 悠久的歷史文明 C. 先進的科技成就 D. 獨特的建筑技術
10.(2022衡陽中考21.)湖南寧鄉出土的著名文物是( )
A. 四羊方尊 B. 唐三彩 C. 兵馬俑 D. 司母戊鼎
11.(2022荊州中考1.)早期中華文明輝煌燦爛,下列朝代中,以創造了青銅器和甲骨文著稱的是( )
A. 秦朝 B. 漢朝 C. 商朝 D. 隋朝
12.(2022福建中考1 .)甲骨文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圖中商周時期甲骨文可以印證當時的( )
甲骨文
現代漢字 馬 犬 牛
A. 土地制度 B. 農耕生活 C. 分封制度 D. 天文歷法
13.(2022梧州中考 1.)三星堆青銅大面具是文化典型器物,讓人們領略了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絢爛多彩。這主要反映的是( )
A. 山頂洞人的集體生活 B. 商周時期的文明成就
C. 東周時期諸侯爭霸 D. 東漢時期的光武中興
14.(2021株洲市1.)□□□□出土于湖南寧鄉,被史學界稱為“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是現存最大的青銅酒尊。□□□□處應填入的是( )
A.司母戊鼎 B.豬紋陶缽 C.四羊方尊 D.戰國銅壺
15.(2021衢州市2.)文物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文物表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最早可以推算到(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6.(2021昆明1.)我國夏、商、西周時期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夏朝時開始出現最早的青銅禮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制作工藝高超。下列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是( )
A.二里頭銅鼎 B.司母戊鼎 C.利簋 D.三星堆青銅面具
17.(2021成都市2.)圖1和圖2是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和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兩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它們可用于佐證( )
A.中國文字發展成熟 B.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C. 皇帝制度已經確立 D. 遠古傳說真實可信
18.(2021臨沂市1.)下圖所示文物又稱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該文物( )
A. 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B. 由一位著名的工匠獨立鑄造
C. 是商代鑄造的一種青銅禮器 D. 現在已被列入出國展覽名單
19.(2021黃岡、孝感、咸寧市1.)九年級黑板報展示了圖1、2、3請你從下列選項中為其選定一個合適的主題( )
A. 原始農業各具特色 B.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C. 經濟發達商業繁榮 D. 分封諸侯鞏固統治
20.(2021湘潭市1.)2021年,四川三星堆遺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銅神樹、縱目青銅面具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廣泛關注。該遺址其實也發現了如青銅尊、青銅鼎、玉璋、玉琮、玉壁等與黃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諸遺址也曾出土了與之造型相似的玉琮。以上現象說明( )
A.古蜀文化相對先進 B.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C.審美觀念趨向同一 D.南北文化漸趨一致
21.(2021重慶A卷1.)傳說蠶叢是蜀地首先稱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右圖所示文物與蠶從形象吻合。由此可見( )
A.傳說與神話都是真實的歷史
B.考古是了解歷史真相唯一途徑
C.傳說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信息
D.傳說的歷史價值遠超考古發現
22.(2021懷化市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我們把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稱為(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隸書
23.(2021黃石市20.)小明正在研究我國古代青銅文化中銅如何開采和冶煉的課題,下列考古發現能夠更加直接為研究此課題提供可靠依據的是( )
A.商王武丁妻子婦好墓中出土的銅刀 B.甘肅齊家文化遺址出土的銅鏡
C.銅綠山古礦冶遺址的鼓風煉銅整爐 D.四川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面具
24.(2021河南2.)甲骨文包含著豐富的社會歷史信息。下列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現了當時的( )
甲骨文
對應漢字 王 臣 劓 刖
注:劓、刖,均為古代殘酷的刑罰。
A.政治狀況 B.經濟發展 C.科技進步 D.軍隊建設
25.(2021北京中考1.)夏、商、西周三代是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峰期,這一時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應用,物質文明的集中表現則是( )
A. 打制石器 B. 原始陶器 C. 青銅鑄造 D. 瓷器燒制
26.(2020沈陽中考1.)如圖是西周青銅器伯卣(yǒu)。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不僅種類豐富,數量眾多,而且制作工藝高超。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商周時期的成就主要體現在(  )
A.鑄造業方面 B.制瓷業方面 C.造船業方面 D.紡織業方面
27.(2020東營2.)目前所知,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是( )
A.銘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隸書
28.(2020宜賓1.)通過《甲骨文字形舉例》,可以發現甲骨文( )
A.字形不具延續和傳承性 B.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
C.造字法最主要為假借字 D.文字載體多數是青銅器
29.(2020北京2.)下圖是“醫"字已知最早的寫法,是用勾(醫療器具)將矢(箭)從人體上剔出,表示醫療。該字屬于。( )
A.甲骨文 B.小篆 C.隸書 D.楷書
30.(2020安徽1.)圖1是漢字魚”字演變的簡單歷程,據此可知( )
甲骨文 周代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A.漢字是我國唯一文字 B.漢字的發展一脈相承
C.漢字的演變由簡到緊 D.漢字都來源于象形字
31.(2020濰坊1.)觀察如圖,對其中文字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字 B.體現了最原始的造字法
C.發現地集中在長江流域 D.主要記載了夏朝的歷史
32.(2020重慶A2.)古代重慶是巴族的主要活動地。在已發現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巴人墓中出土了精美的劍、矛、鉞、戈等巴式銅兵器。由此可推斷當時的巴族( )
A.有較發達的稻作農業 B.“武舞”與“跳歌”并存
C.掌握了金屬冶鑄技術 D.尚處于氏族部落階段
33.(2020龍東2.)下列文化符號中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影響的是( )
A.紅山陶文 B.甲骨文 C.字母文字 D.楔形文字
34.(2020德州1.)某歷史興趣小組搜集了關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資料,由此可知他們研究的是哪個朝代的歷史?(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35.(2019濰坊1 .)右圖為清代濰縣籍收藏家陳介祺收藏過的青銅器毛公鼎,是毛公為銘記周王冊封而鑄。它屬于( )
A.酒器 B.食器 C.樂器 D.禮器
36.(2019青島3.)“至于商朝的歷史,則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遺物以為佐證,已大體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圍。”下列出土的遺物可以佐證商朝歷史的是( )
A.棉紡織品 B.景德鎮的瓷器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圓形方孔半兩錢
37.(2019蘇州 2.)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下列圖片中已知最早具備了漢字基本結構的文字是( )
A.澄湖陶罐符號 B.甲骨文 C.利簋金文 D.居延漢簡文字
38.(2019福建 2.)圖1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契丹文 D.西夏文
39.(2019山西1 .)由甲骨文發展而來的漢字,不僅是一種傳情達意的工具,還是聯結和維系中華民族的根。觀察下面有關甲骨文的圖示,從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A.記錄中華文明的起源
B.具備漢字的構成方法,是比較成熟的文字
C.了解商周時期的歷史
D.是世界上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40.(2019重慶A卷 1 .)青銅器反映了我國古代高度發達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又稱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它鑄造于()
A. 商朝 B. 西周 C. 秦朝 D. 漢朝
41.(2019臨沂1 .)如圖中的文字,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下列關于這種文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從商朝時期一直被使用到今天 B.直到近代才被人們發現和識別
C.記載的內容只涉及祭祀與戰爭 D.是中國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
42.(2019常州 1.)文物是了解歷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商朝歷史的是( )
A.河姆渡黑陶缽 B.殷墟甲骨 C.商鞅方升 D.半兩錢
二.非選擇題
1.(2022鹽城中考21.)博物館承著歷史,也傳承著文化。某班開展“跟著我打卡博物館”的主題活動,請你來參與。
【青銅之美】 【圣人之思】
圖一 國家博物館藏品 圖二 曲阜孔子博物館藏品
【科技之著】
圖三洛陽教育博物館藏品 圖四 國家博物館藏品 圖五上海博物館藏品
(1)寫出圖一文物的名稱及其歷史地位。(2分)
(2)概括圖二中孔子的主張。(1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學說成為封建正統思想的措
施。(1分)
(3)圖四是哪部科技巨著 (1分)據圖三、四、五概括明代科技巨著的特點。(1分)結合
所學知識,分析這一特點形成的原因。(2分)
(4)綜合以上材料,(2分)
2.(2022綏化中考36.)識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圖一是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________。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________朝開始。
(2)圖二是戰國時期________(填人名)主持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它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3)圖三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的作者是________。
3.(2021張家界25.)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古老的中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作出了偉大貢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1 圖2 圖3
(1)請指出圖1青銅器和圖2中國最早文字的名稱。圖3羅盤(指南針)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怎樣的重要貢獻?
材料二
圖4 圖5 圖6
(2)圖6人物創立了什么學派?西漢初年,統治者運用圖4人物的主張,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出現了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的局面,史稱什么?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接受誰的什么建議,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
材料三 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試制度,是中國所采用的選舉制度,及其定期舉行的考試。
——引自《英國大百科全書》
(3)材料三中的“考試制度”具體指隋朝創立的什么制度?它的創立有何重要影響?
(4)在學習中華文明的過程中,你有何感悟?
4.(2021大連市28.)(8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某班欲以“文化·傳承·發展”為主題創辦手抄報,請你協助完成。
【漢字之源】
圖1 刻有文字的甲骨 圖2 統一文字
(1)圖1中的文字記錄了我國什么時期的歷史?圖2中頒行全國的通用文字是什么?(2分)
【思想之光】
材料 孔子開創了民間自由講學的先河,一個中國學術思想史的黃金時代便開始出現,它光芒四射,燦爛奪目,成為人類文化發展史上最富麗的時代。
——李定一《中華史綱》
(2)材料中孔子“自由講學”的途徑是什么?“黃金時代”是指在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領城出現的什么局面?(2分)
(3)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歷經傳承與發展,在誰統治時期被確立為正統思想?(1分)
【文史之萃】
信息卡1和信息卡2中的“他”分別指的是何人?信息卡1中的“他”撰寫的史學巨著是什么?(3分)
5.(2020成都27.)(15分)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東西方文化各放異彩,并相互交流,交相輝映。閱讀材料,探究問題。
【探究一】中國古代的文化成果
材料一
圖6 刻有文字的甲骨 圖7 后世流傳的一種 圖8 造紙工藝流程想象圖(局部)
《論語》版本(書影)
(1)就史料的來源來看,材料一中可信度最高的是哪一個?(寫出圖片編號即可)(2分)在材料一中任選兩幅圖片,分別說明其對應的文化成果的價值。(4分)
【探究二】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成果
材料二 圖9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畫家的作品《群神宴》。畫面上,眾神或坐或立,談笑宴飲,穿著打扮與常人無異。畫中盛放水果和湯的三件器皿(如畫中右側附圖所示),都是來自中國明朝的青花瓷。
圖9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群神宴》中神的形象有什么特點?(2分)畫家為什么會這樣塑造?(2分)
(3)中國明朝的青花瓷器出現在當時的歐洲,符合真實的歷史嗎?請說明理由。(3分)
【探究三】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認識
材料三 意大利從古羅馬到文藝復興,始終是西方文化之源,她與中國的文化交流,在歐美諸國中也遙居領先地位。從絲綢之路到馬可·波羅,乃至利瑪竇首傳西學,郎世寧飲譽藝壇(注:利瑪竇、郎世寧都是明清時期來華的意大利傳教士,在科學、繪畫、建筑等領域推動了西學的傳播和中西文化的融合),中意文化交流史上始終不乏輝煌的篇章。
——據朱龍華《從“絲綢之路”到馬可·波羅——中國與意大利的文化交流》
(4)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西方文化關系的認識。(2分)
6.(2020泰州21.)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智慧結晶,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讀圖回答,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文字是什么?秦統一后頒行全國的文字是什么?我國漢字的演變有何特點?(3分)
材料二 易中天說:“這是一些仍在閃光的思想,這是一些難以忘卻的情懷,這也是一場歷時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紀大辯論。儒墨爭雄,儒道爭鋒,儒法爭用,可謂縱橫捭闔,機鋒迭起,智慧紛呈,展現出無窮的魅力。”
(2)這場“跨世紀大辯論”是指什么?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2分)
材料三 活字印刷術大大節省了人力,縮短了出書周期,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術革命。印刷術傳到歐洲后,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的社會文化環境,對當時歐洲資產階級的興起和思想文化的傳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摘編自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
(3)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是誰?根據材料,說明這一技術成就對歐洲社會發展的影響。(2分)
材料四 下面圖片展示的是泰州市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
(4)綜合以上材料,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1分)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雙目面具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
商代青鋼器,1939 年出土于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重832.84 千克,高 1.33米,口長1.1米,壁厚0.06 米。
明代農學巨著,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
明代藥物學巨著,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代科技巨著,對我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信息卡1
他是西漢著名史學家,開創了紀傳體通史的編纂體例,他接任父親繼任太史令,有“中國史學之父”之稱。
信息卡2
他是南宋著名詞人,繼承了蘇軾以來的豪放詞風和報國情懷,進一步提高了詞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富阳市| 始兴县| 曲麻莱县| 山阳县| 壶关县| 扎赉特旗| 天津市| 高淳县| 乌苏市| 内江市| 洪泽县| 马关县| 张家港市| 太仓市| 汉源县| 棋牌| 澄迈县| 临汾市| 乌海市| 榆社县| 天镇县| 门头沟区| 正镶白旗| 和顺县| 绥德县| 北海市| 内乡县| 抚顺县| 大姚县| 电白县| 正镶白旗| 乐都县| 内黄县| 潼关县| 新沂市| 星子县| 南昌市| 临沂市| 青海省|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