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0課秦末農民大起義 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學案(考點精講+4年中考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0課秦末農民大起義 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學案(考點精講+4年中考真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上第10課秦末農民大起義 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師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
秦朝的暴政;
秦始皇的貢獻:
完成了統一中國的事業。
實行了各項鞏固統一的措施。
創立了郡縣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
2、秦始皇的統治特點:急于求成和暴虐。
3、秦朝的暴政表現在:
(1)沉重的賦稅;(上交三分之二)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3)刑罰殘酷(嚴苛的法律)
(4)秦二世的統治更加殘暴。(趙高“指鹿為馬”)
2、影響:秦朝的暴政使社會經濟嚴重破壞,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和苦難,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陳勝吳廣起義(又名“大澤鄉起義”)——揭竿而起
1、爆發的原因:①遇雨誤期,按律當斬(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爆發: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率眾起義。
3、起義方式:農民揭竿而起
4、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5、經過:陳勝稱王,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向西進攻,直逼咸陽。結果起義失敗。
6、歷史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三、農民起義軍推翻秦朝(易錯: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劉邦領導的起義軍)
1、項羽和劉邦起義:
(1)項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成語:破釜沉舟)
(2)劉邦:直逼咸陽,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約法三章)
2、楚漢之爭:(1)時間: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四年楚漢之爭)
(2)雙方:項羽和劉邦;(3)目的:爭奪帝位。(4)結果:劉邦勝利。
(5)劉邦勝利、項羽失敗的原因:項羽剛愎自負,一味依賴武力,失去民心;劉邦注重收攬民心,善于用人。根本原因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項羽和劉邦進行的戰爭性質的變化:
戰爭目的 代表階級 戰爭性質
秦末農民戰爭 反抗秦的暴政 農民階級 農民戰爭
楚漢之爭 帝位之爭 封建地主階級 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爭奪最高統治權的斗爭
相關成語:破釜沉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楚河漢界、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無顏見江東父老,約法三章等。
相關故事:鴻門宴
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漢的建立
西漢建立: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稱為西漢,定都長安。劉邦是漢高祖。
漢初的社會狀況及面臨的問題:
社會狀況: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社會十分貧困,經濟蕭條。
原因是:秦朝的殘暴統治和秦末的戰亂(秦末農民戰爭、楚漢之爭)。
如何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鞏固新的王朝,成為首要問題。
休養生息政策:(采用道家無為而治)
原因:為了鞏固政權和穩定社會局勢,漢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訓,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
漢高祖采取的措施:下令“兵皆罷歸家”,讓士兵還鄉務農;(解甲歸田)
將奴婢釋放為平民,以增加農業勞動力。(釋奴為民)
鼓勵人民致力農業生產,采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減輕農民的賦稅,相應地減免徭役及兵役。(輕徭薄賦)
★★漢高祖采取的休養生息政策的措施可概括為:解甲歸田、釋奴為民、輕徭薄賦。
影響:漢初的經濟逐漸得以恢復和發展,社會局勢得以穩定。
文景之治:
漢文帝、漢景帝采取的休養生息政策:
(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發展經濟的措施?)
輕徭薄賦: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關心農桑,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把田賦降到三十稅一。
減輕刑罰: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一些嚴刑苛法;
提倡節儉:提倡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華。
表現(治國效果):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出現了文景之治。即政治清平,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國力增強,國庫錢糧充盈。
★★歷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統治時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稱為--文景之治。
★★秦朝、西漢農民負擔對比:
秦朝 西漢
賦稅 上交2/3 文帝、景帝:三十稅一
徭役 修長城、阿房宮、驪山陵等 漢高祖:相應地減免徭役及兵役。文帝、景帝:進一步減輕徭役。
刑罰 死刑十多種,有族誅、連坐 文帝、景帝廢除一些嚴刑苛法
★★秦亡漢興的原因和啟示:
秦亡原因:統治者統治殘暴,政治黑暗,濫用民力,生產遭到破壞,人民生活困苦,社會矛盾尖銳。
漢興的原因:統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訓,出現了繁榮的治世局面;漢初的統治者,都勤于政事,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提倡節儉。
啟示:政府要重視民生,以人為本,注意減輕農民的負擔。
一.選擇題
1.(2022株洲中考2.)歷史課堂上,張老師提示“戍守長城”、“遇雨誤期”、“張楚政權”等關鍵詞,同學們能立刻聯想到( B )
A. 黃巾起義 B. 陳勝、吳廣起義 C. 李自成起義 D. 黃巢起義
2.(2022廣元中考2.)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下列選項與材料中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無關的是( D )
A. 統一文字 B. 統一度量衡 C. 開拓交通 D. 焚書坑儒
3.(2022臨沂中考2.)下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在( C )
A. 秦王贏政時期 B. 秦始皇統治時 C. 秦二世統治時 D. 西漢建立初期
4.(2022包頭中考2.) 秦朝能夠集中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完成萬里長城和秦始皇陵兵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 A )
A.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B. 儒家思想的影響
C. 秦末農民起義的爆發 D. 統一六國的需要
5.(2022廣東中考3 .)湖北云夢秦墓中發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內容屬于官府行政法規性質,秦的大小官府機構都制定有若干規章制度。官吏若有違反,就可構成犯罪。這些規章制度有助于( C )
A. 廢除郡縣制度 B. 鞏固分封 C. 完善法律制度 D. 尊崇儒術
6.(2022北京中考4.) 《史記》記載,漢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2021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陜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漢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還有陶器、鐵器小件。這表明( B )
①考古發現可以證實文獻記載 ②《史記》所有記載都真實可信
③漢文帝提倡節儉,反對奢侈 ④諸侯王的封地和勢力越來越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2022天津中考3.) 2021 年考古發現,霸陵陪葬物以陶器為主,金銀器很少。與漢文帝遺詔中所說“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相吻合。這印證了漢文帝( A )
A. 勤儉治國 B. 勤于政事 C. 善于用人 D. 虛懷納諫
8.(2022南通中考1.)西漢初年,統治者采取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B )
A. 減輕人民的負擔 B. 鞏固封建統治
C. 發展生產 D. 吸取秦亡教訓
9.(2022瀘州中考3.)《漢書·景帝紀》記載:“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這表明當時( A )
A. 經濟恢復社會穩定 B. 儒家思想成正統思想
C. 鹽鐵專賣平抑物價 D. 進入西漢王朝鼎盛時期
10.(2022南通中考4.) 某校七年級歷史課堂上同學們表演了關于“文景之治”的歷史劇。下面場景不符合史實的是( A )
A. 漢文帝命人按照阿房宮規制修建皇宮
B. 地方官孫平因為關心當地農桑事務被漢景帝提拔
C. 農民李四因為辛勤耕作得到政府的獎勵
D. 漢文帝的妃嬪因為鋪張浪費受到訓斥
11.(2022宜昌中考1.)2022年3月,陜西西安江村大墓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該項考古成果確認江村大墓即為漢文帝霸陵,否定了元代文獻記載霸陵在鳳凰嘴的觀點,此事表明( B )
A. 歷史文獻可信度高于考古發現 B. 考古發現可信度高于歷史文獻
C. 考古發現不能作為歷史證據 D. 歷史文獻記載的都不是真實的
12.(2022梧州中考2 .)下圖選自某書的部分章節目錄。據此判斷,該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是( C )
第二章消滅項羽,建立漢朝第三章確立典章,設立制度第四章休養生息,發展經濟
A. 秦始皇 B. 漢獻帝 C. 漢高祖 D. 漢武帝
13.(2021年青海2.)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回顧中國古代歷史,每當政治腐敗,百姓生活困苦之時,往往會引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以下農民起義爆發的先后順序,排序正確的是( C )
①黃巾起義 ②大澤鄉起義 ③黃巢起義 ④李自成起義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14.(2021郴州市2.)作為語言精華存在的成語,其蘊含的歷史信息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對歷史教學也有特殊的價值。下列成語與劉邦、項羽楚漢相爭史實有關的是( A )
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圍魏救趙 D.退避三舍
15.(2021懷化市21.)人們對歷史的認識和研究離不開史料。下列選項對研究秦朝歷史可信度最高的是( A )
A. B.
C. D.
16.(2021黃石市23.)歷史學習中要關注目錄和章節標題,以便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根據下圖提供的關鍵詞,請你為其選擇一個最恰當的單元標題( B )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17.(2021廣東2.)《史記》記載,胡亥是趙高和李斯篡改秦始皇遺詔而立,但北京大學收藏的西漢竹書《趙正書》卻記載,胡亥是秦始皇臨終前親自認可的繼承人。這表明(C )
A.《趙正書》缺乏史料價值 B.出土文獻更可信
C.《史記》僅僅是一家之言 D.秦始皇剛愎自用
18.(2021成都市4.)"牛"作為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精神化身,在許多中國文物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圖 3 這組與牛有關的文物反映出漢代( D )
A.繪畫技巧的成熟 B. 鹽鐵官營的實施
C.經濟重心的南移 D. 農耕技術的發展
19.(2021臨沂市2.)2020年12月17日,經歷23天驚心動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號懷揣來自月球的巖石和土壤返回地球。這是-趟滿載而歸的科學探索,也是-次智慧與勇氣兼備的無畏探險。這位“天外來客”名字中的“嫦娥”,據說本稱妲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恒的忌諱而改稱嫦娥。這位西漢皇帝( B )
A. 增加賦稅徭役 B. 倡導勤儉治國
C. 實施“推恩令” D. 設置西域都護
20.(2021賀州市1.)漢文帝二年九月,詔曰:““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賜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據此可知( D )
A.加緊對農民控制 B.加重了農民的賦稅和徭役
C.實施了嚴刑苛法 D.繼續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
21.(2020北部灣1.)秦王朝統一天下后,“不親其民,以暴力統治為主要手段”。下列秦朝措施能證明以上觀點的是( A )
A.嚴刑苛法 B.統一文字 C.設立郡縣 D.開鑿靈渠
22.(2020聊城3.)漢文帝時,在王國的政治架構上“眾建諸侯”,王國增至22個,王國四百石以上的官史“皆朝廷為置,不得自置”。漢文帝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B )
A.增加政府收入 B.加強中央集權 C.緩和階級矛盾 D.反擊匈奴襲擾
23.(2020東營4.)漢文帝采納大臣賈誼“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的建議,提倡(A  )
A.以農為本 B.勤儉治國 C.以德化民 D.輕徭薄賦
24.(2020眉山2.)在建立漢政權前后,劉邦分封了7個異姓諸侯王,如韓信為齊王,英布為淮南王。但后來,他以各種理由誅殺了其中6個異姓王。劉邦剪除異姓王( A )
A.目的是強化專制皇權 B.深受分封制觀念影響
C.體現他統治十分殘暴 D.導致王國問題的形成
25.(2020山西2.)《漢書 食貨志》記載,西漢剛建立時,“民失作業,而大饑謹。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針對這種狀況,漢初統治者實行了( B )
A.郡縣制 B.休養生息,輕徭薄賦 C.推恩令 D.鹽鐵官營,統一鑄幣
26.(2020賀州1.)漢文帝即位時,有人獻千里馬,他拒絕接受還下令說:“朕不受獻,其令四方勿來獻。”漢文帝這一做法,有利于當時( A )
A.廉政風氣形成 B.控制豪強地主勢力 C.監視地方官吏 D.徹底廢除嚴刑苛法
27.(2019臨沂3 .)“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統治者在起義軍的包圍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顯赫的秦朝,僅存在十幾年就滅亡了。”當時,“統治者”是向誰投降?(C  )
A.陳勝 B.吳廣 C.劉邦 D.項羽
28.(2019北京 2.)一位歷史學家說,秦始皇的殘酷無道達到離奇的境界;可是他統一中國的工作,用長遠的眼光設計,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實能支持后一種觀點的是( B )
①實行郡縣制 ②建造阿房宮 ③統一度量衡 ④修建驪山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9.(2019陜西13 .)“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局面出現的共同因素是( D )
A.嚴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國 B.獎勵耕織,推廣鐵器牛耕
C.整頓吏治,嚴懲外戚宦官 D.輕搖薄賦,減輕農民負擔
30.(2019泰州 30.)為漢代大一統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一個治世的是( A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31.(2019吉林1 .)西漢初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的統治局面歷史上稱為( A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二.非選擇題
1.(2022河池中考16.)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文帝、景帝統治時期,繼續“與民休息”。文帝重視農業,十三年(公元前 167年)下詔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復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稅一,并成為漢朝定制。文帝時,丁男徭役減為“三年而一事”,算賦也由每年120錢減為40錢。文景時期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摘編自翦伯贊《中國中綱要》(上)
(1) 根據材料一,概括文帝、景帝時期在發展農業方面采取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出現了什么局面?
材料二 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由于全黨動手,各地組織了大批土改工作隊下鄉,放手發動農民,組織貧農團和農會,控訴地主,懲辦惡霸,農民群眾興高采烈。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特別高漲。東北地區人民解放軍力量得以迅速壯大,主要來源是土地改革后踴躍參軍的翻身農民。
——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2) 根據材料二,歸納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的意義。
材料三這種責任制突破了過去“上地一條龍,干活一窩蜂,分配一拉平”的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的分配制度,使廣大農民長期被壓抑的生產積極性極大地釋放了出來。從 1979年到1984年,農業生產獲得連年豐收,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8.9%。我國人均占有糧食從1978年的318.74公斤增加到1984的392.84公斤,農民的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摘編自本書編寫組《社會主義發展簡史》
(3) 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從1979年到1984年,我國農業生產連年獲得豐收的主要原因。概括“這種責任制”的實行在農村產生的積極作用。
材料四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歷史使命。 2021年2月,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同時習近平在大會上指出,鄉村振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摘編自本書編寫組《改革開放簡史》
(4) 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主要原因。在鄉村振興中,就如何“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你的建議。
【答案】【小題1】實行“與民休息”政策,重視農業生產。減免田租,減輕賦稅和徭役。文景之治。
【小題2】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經過一年多的斗爭,解放區一億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分到了土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小題3】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發展。
【小題4】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重視教育,提高村民素質;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利用科技手段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等。
2.(2022賀州中考15 .) 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 漢文帝在位期間,繼續執行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大力恢復經濟。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二年,兩次降低當年田租之半,十三年更是全免田租。……徭役也相應減輕,將原來每年服役一個月改為“三年而一事”。到漢景帝時,他繼續執行文帝的政策,繼位當年即下詔將田租由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景帝重視農業生產,曾和百官一起勸農,并令皇后督導植桑、養蠶、織布諸事宜。因而當時“海內殷富”,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政治、經濟效果,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過渡。
——摘編自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教師教學用書》七年級上冊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文帝與漢景帝治國的共同措施。簡析這些措施的影響。
【答案】共同措施: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減輕賦稅和徭役;重視“以德化民”,廢除嚴刑苛法;提倡勤儉治國。
影響:出現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或出現“文景之治”局面);為后來漢武帝時期的強盛莫定了基礎;這些措施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
3.(2021牡丹江 雞西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道德經》
材料二 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上于是約法省禁,輕田租,十五而稅一。
——《漢書·食貨志》
材料三 自由放任主義認為, 市場經濟中有一只能自動平衡商品的總供給和總需求的手,被稱為“看不見的手”。因此,自由放任主義認為,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防止暴力、偷竊、欺騙, 確保個人自由和公民機會相等。這種經濟理論的信條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材料四 “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是經濟手段……”
——鄧小平
(1)材料一所述主張是我國古代哪位思想家的 他認為“民之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他提出的政治主張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西漢初年的經濟形勢是怎樣造成的 材料二中的“上”是誰 為改變這種經濟形勢,他推行了哪一經濟政策
(3)材料三“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羅斯福新政時期, 采取哪一手段反其道而行之 從而使美國逐漸擺脫了哪一危機的影響
(4)材料四鄧小平講話后,黨和政府提出了什么經濟體制改革目標 這一改革目標在哪個會議上正式提出
(5)綜合上述材料,對于經濟與民生, 政府應如何協調“放”與“管”的關系
【答案】(1)老子;賦稅沉重;無為而治。
(2)秦的暴政、秦末農民起義、楚漢之爭(答出一個即可);漢高祖或劉邦;休養生息政策。
(3)采用國家干預手段扭轉經濟形勢,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
(4)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十四大。
(5)自由發展經濟,政府不過多地進行行政干預,當出現經濟秩序混亂,影響到正常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言之有理即可)
4.(2021赤峰市19.)(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漢高祖劉邦和他的許多文臣武將,絕大多數都是在反秦斗爭中涌現出來的社會底層人物,即所謂“布衣”,漢初朝廷形成了后世稱道的“布農將相之局”。漢高祖登基后,頒布了一系列詔令:讓士兵復原還鄉從事生產;把賣身作為奴隸的人恢復為平民;把田租的稅率規定為十五稅一。漢文帝(漢高祖第四子)即位后,廢除了一些嚴刑峻法,如斷殘肢體的肉刑,減輕搖役,將原來每年服役一個月改為“三年而一事”。漢景帝(漢文帝長子)在位時,將田租由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從此成為漢朝稅率的定制。
——摘編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
(1)材料中漢初統治者采取的這些措施統稱為什么政策?(2分)這一政策導致哪一治世局面的出現?(2分)
(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概括漢初統治者推行這些政策的原因。(8分,寫出兩點即可)
【答案】(1)休養生息政策;(2分)文景之治。(2分)
(2)原因:①秦朝的殘暴統治和秦末的戰亂,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②多年戰亂的影響,社會面臨諸多的困難,如經濟蕭條,百姓生活貧困等。③為了穩定社會局面,鞏固新王朝。(任意兩點,8分)
5.(2021鹽城市21.)稻香話豐年,農業系民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9分)
材料一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國長江中下游的先民開始栽培如圖6的農作物,……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某遺址也發現了此作物大量谷殼的堆積。
——摘編于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材料二 文帝重視農業,十三年下詔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復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稅一,并成為漢朝定制。文帝時,丁男徭役減為“三年而一事”,算賦也由每年百二十錢減為四十錢。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上)
材料三 安史之亂后,黃河流域陷入長期藩鎮割據混戰中,此時的南方保持了相對穩定。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南方興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水稻生產技術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動了南方農業的發展,加速經濟重心南移。
——齊濤《中國古代經濟史》
材料四 明代《農政全書》記載上海等地出現了稻棉輪作制……這些都是很好的經驗。
——曾勛、馬成《農學歷史》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圖中是何種農作物?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某遺址”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區域?(2分)
(2)據材料二,概括文帝、景帝發展農業的措施。他們的統治局面歷史上稱為什么?(2分)
(3)據材料三,指出南方農業發展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的朝代。據材料四,指出明代江南地區水稻耕作技術提高的表現。(4分)
(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為我國農業發展獻計獻策。(1分)
【答案】(1)農作物:稻谷。(1分)原始居民:河姆渡人。(1分)
(2)措施:減免田租,減輕徭役、算賦。(1分)局面:文景之治。(1分)
(3)原因:北方戰亂,南方相當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給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和先進生產技術;南方水利工程的興建和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2分)朝代:南宋。(1分)表現:出現了稻棉輪作制。(1分)
(4)計策:政府要重視農業;政府出臺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研制新型的農業生產工具、生產技術等。(任答一點可得1分)
6.(2021玉林市.)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漢高祖時期,下令軍隊官兵復員為民:把因戰亂、饑荒而成為奴婢的人釋放為平民:采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減輕農民的負擔。文帝、景帝時期,進一步推行輕徭薄賦政策,把田賦降至三十稅一,并成為漢朝定制。這些措施促進了西漢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力有了很大增強,出現了歷史上稱為“
①________”的統治局面。
——摘編自朱紹侯等《中國古代史》(下)
材料二:在唐前期130多年中,朝廷經常發布詔令勸課農桑,組織興修水利工程達160多項,勞動人民還發明了連筒、簡車和水輪等新式灌溉工具。貞觀末年,全國戶數約300萬,到開元末年,全國戶數已超過841萬。唐朝經濟繁榮,國力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②________”。
——摘編自朱紹侯等《中國古代史》(下)
(1)請將材料一、二中的①②處補充完整。
(2)根據材料一,概括西漢農業政策的特點。
(3)根據材料二,概括唐朝前期農業發展的原因。
(4)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農業發展與國家強盛之間的關系。
【答案】(1)①文景之治;②開元盛世。
(2)輕徭薄賦,休養生息。
(3)政府政策的重視,興修水利工程,發明推廣了一些重要的農業生產工具,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墾田面積逐漸擴大。
(4)農業是國家興盛的基礎,只有農業繁榮才有利于國家經濟的發展。
7.(2021金華市22.)(10分)回望農耕文明,厚植“三農”情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春秋戰國 漢代 魏晉南北朝 唐代 宋代
中國進入鐵器時代,開始出現鐵農具,并已使用 ① 鐵農具數量大大增加,出現了曲柄鋤、耬車等新式農具 南方相對北方較為穩定,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太湖、鄱陽湖和洞庭湖流域,是當時的重要糧倉 改進耕作技術,出現了 ② 和筒車,糧食產量持續增加 江南地區處于長期相對和平的環境,農業發展很快, ③ 躍居糧食產量的首位
材料二 中國古代封建政府趨勢減輕農民納稅應役負擔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是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時期……第二個黃金時期是唐太宗統治的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
——摘編自陳明光《中國古代的納稅與應役》
(1)請將材料一表格中的①②③處填寫完整。(3分)
(2)請結合所學知識,列舉能印證材料二說明的相關史實。(4分)
(3)根據上述材料,概括促進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因素。(3分)
【答案】(1)①牛耕;②曲轅犁;③水稻。
(2)漢文帝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把每年服役改為三年一次;漢景帝將田租定為三十稅一;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和勞役。
(3)積極的國家政策;相對和平穩定的環境;耕作技術的革新;新作物的引進和培育。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關鍵詞:秦統一中國
秦末農民大起義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圖6 玉蟾巖遺址出土的稻谷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上第10課秦末農民大起義 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學生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
秦朝的暴政;
秦始皇的貢獻:
完成了統一中國的事業。
實行了各項鞏固統一的措施。
創立了郡縣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
2、秦始皇的統治特點:急于求成和暴虐。
3、秦朝的暴政表現在:
(1)沉重的賦稅;(上交三分之二)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3)刑罰殘酷(嚴苛的法律)
(4)秦二世的統治更加殘暴。(趙高“指鹿為馬”)
2、影響:秦朝的暴政使社會經濟嚴重破壞,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和苦難,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陳勝吳廣起義(又名“大澤鄉起義”)——揭竿而起
1、爆發的原因:①遇雨誤期,按律當斬(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爆發: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率眾起義。
3、起義方式:農民揭竿而起
4、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5、經過:陳勝稱王,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向西進攻,直逼咸陽。結果起義失敗。
6、歷史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三、農民起義軍推翻秦朝(易錯: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劉邦領導的起義軍)
1、項羽和劉邦起義:
(1)項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成語:破釜沉舟)
(2)劉邦:直逼咸陽,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約法三章)
2、楚漢之爭:(1)時間: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四年楚漢之爭)
(2)雙方:項羽和劉邦;(3)目的:爭奪帝位。(4)結果:劉邦勝利。
(5)劉邦勝利、項羽失敗的原因:項羽剛愎自負,一味依賴武力,失去民心;劉邦注重收攬民心,善于用人。根本原因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項羽和劉邦進行的戰爭性質的變化:
戰爭目的 代表階級 戰爭性質
秦末農民戰爭 反抗秦的暴政 農民階級 農民戰爭
楚漢之爭 帝位之爭 封建地主階級 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爭奪最高統治權的斗爭
相關成語:破釜沉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楚河漢界、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無顏見江東父老,約法三章等。
相關故事:鴻門宴
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漢的建立
西漢建立: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稱為西漢,定都長安。劉邦是漢高祖。
漢初的社會狀況及面臨的問題:
社會狀況: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社會十分貧困,經濟蕭條。
原因是:秦朝的殘暴統治和秦末的戰亂(秦末農民戰爭、楚漢之爭)。
如何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鞏固新的王朝,成為首要問題。
休養生息政策:(采用道家無為而治)
原因:為了鞏固政權和穩定社會局勢,漢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訓,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
漢高祖采取的措施:下令“兵皆罷歸家”,讓士兵還鄉務農;(解甲歸田)
將奴婢釋放為平民,以增加農業勞動力。(釋奴為民)
鼓勵人民致力農業生產,采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減輕農民的賦稅,相應地減免徭役及兵役。(輕徭薄賦)
★★漢高祖采取的休養生息政策的措施可概括為:解甲歸田、釋奴為民、輕徭薄賦。
影響:漢初的經濟逐漸得以恢復和發展,社會局勢得以穩定。
文景之治:
漢文帝、漢景帝采取的休養生息政策:
(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發展經濟的措施?)
輕徭薄賦: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關心農桑,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把田賦降到三十稅一。
減輕刑罰: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一些嚴刑苛法;
提倡節儉:提倡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華。
表現(治國效果):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出現了文景之治。即政治清平,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國力增強,國庫錢糧充盈。
★★歷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統治時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稱為--文景之治。
★★秦朝、西漢農民負擔對比:
秦朝 西漢
賦稅 上交2/3 文帝、景帝:三十稅一
徭役 修長城、阿房宮、驪山陵等 漢高祖:相應地減免徭役及兵役。文帝、景帝:進一步減輕徭役。
刑罰 死刑十多種,有族誅、連坐 文帝、景帝廢除一些嚴刑苛法
★★秦亡漢興的原因和啟示:
秦亡原因:統治者統治殘暴,政治黑暗,濫用民力,生產遭到破壞,人民生活困苦,社會矛盾尖銳。
漢興的原因:統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訓,出現了繁榮的治世局面;漢初的統治者,都勤于政事,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提倡節儉。
啟示:政府要重視民生,以人為本,注意減輕農民的負擔。
一.選擇題
1.(2022株洲中考2.)歷史課堂上,張老師提示“戍守長城”、“遇雨誤期”、“張楚政權”等關鍵詞,同學們能立刻聯想到( )
A. 黃巾起義 B. 陳勝、吳廣起義 C. 李自成起義 D. 黃巢起義
2.(2022廣元中考2.)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下列選項與材料中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無關的是( )
A. 統一文字 B. 統一度量衡 C. 開拓交通 D. 焚書坑儒
3.(2022臨沂中考2.)下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在( )
A. 秦王贏政時期 B. 秦始皇統治時 C. 秦二世統治時 D. 西漢建立初期
4.(2022包頭中考2.) 秦朝能夠集中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完成萬里長城和秦始皇陵兵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 )
A.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B. 儒家思想的影響
C. 秦末農民起義的爆發 D. 統一六國的需要
5.(2022廣東中考3 .)湖北云夢秦墓中發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內容屬于官府行政法規性質,秦的大小官府機構都制定有若干規章制度。官吏若有違反,就可構成犯罪。這些規章制度有助于( )
A. 廢除郡縣制度 B. 鞏固分封 C. 完善法律制度 D. 尊崇儒術
6.(2022北京中考4.) 《史記》記載,漢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2021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陜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漢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還有陶器、鐵器小件。這表明( )
①考古發現可以證實文獻記載 ②《史記》所有記載都真實可信
③漢文帝提倡節儉,反對奢侈 ④諸侯王的封地和勢力越來越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2022天津中考3.) 2021 年考古發現,霸陵陪葬物以陶器為主,金銀器很少。與漢文帝遺詔中所說“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相吻合。這印證了漢文帝( )
A. 勤儉治國 B. 勤于政事 C. 善于用人 D. 虛懷納諫
8.(2022南通中考1.)西漢初年,統治者采取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
A. 減輕人民的負擔 B. 鞏固封建統治
C. 發展生產 D. 吸取秦亡教訓
9.(2022瀘州中考3.)《漢書·景帝紀》記載:“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這表明當時( )
A. 經濟恢復社會穩定 B. 儒家思想成正統思想
C. 鹽鐵專賣平抑物價 D. 進入西漢王朝鼎盛時期
10.(2022南通中考4.) 某校七年級歷史課堂上同學們表演了關于“文景之治”的歷史劇。下面場景不符合史實的是( )
A. 漢文帝命人按照阿房宮規制修建皇宮
B. 地方官孫平因為關心當地農桑事務被漢景帝提拔
C. 農民李四因為辛勤耕作得到政府的獎勵
D. 漢文帝的妃嬪因為鋪張浪費受到訓斥
11.(2022宜昌中考1.)2022年3月,陜西西安江村大墓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該項考古成果確認江村大墓即為漢文帝霸陵,否定了元代文獻記載霸陵在鳳凰嘴的觀點,此事表明( )
A. 歷史文獻可信度高于考古發現 B. 考古發現可信度高于歷史文獻
C. 考古發現不能作為歷史證據 D. 歷史文獻記載的都不是真實的
12.(2022梧州中考2 .)下圖選自某書的部分章節目錄。據此判斷,該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是( )
第二章消滅項羽,建立漢朝第三章確立典章,設立制度第四章休養生息,發展經濟
A. 秦始皇 B. 漢獻帝 C. 漢高祖 D. 漢武帝
13.(2021年青海2.)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回顧中國古代歷史,每當政治腐敗,百姓生活困苦之時,往往會引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以下農民起義爆發的先后順序,排序正確的是( )
①黃巾起義 ②大澤鄉起義 ③黃巢起義 ④李自成起義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14.(2021郴州市2.)作為語言精華存在的成語,其蘊含的歷史信息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對歷史教學也有特殊的價值。下列成語與劉邦、項羽楚漢相爭史實有關的是( )
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圍魏救趙 D.退避三舍
15.(2021懷化市21.)人們對歷史的認識和研究離不開史料。下列選項對研究秦朝歷史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16.(2021黃石市23.)歷史學習中要關注目錄和章節標題,以便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根據下圖提供的關鍵詞,請你為其選擇一個最恰當的單元標題( )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17.(2021廣東2.)《史記》記載,胡亥是趙高和李斯篡改秦始皇遺詔而立,但北京大學收藏的西漢竹書《趙正書》卻記載,胡亥是秦始皇臨終前親自認可的繼承人。這表明( )
A.《趙正書》缺乏史料價值 B.出土文獻更可信
C.《史記》僅僅是一家之言 D.秦始皇剛愎自用
18.(2021成都市4.)"牛"作為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精神化身,在許多中國文物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圖 3 這組與牛有關的文物反映出漢代( )
A.繪畫技巧的成熟 B. 鹽鐵官營的實施
C.經濟重心的南移 D. 農耕技術的發展
19.(2021臨沂市2.)2020年12月17日,經歷23天驚心動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號懷揣來自月球的巖石和土壤返回地球。這是-趟滿載而歸的科學探索,也是-次智慧與勇氣兼備的無畏探險。這位“天外來客”名字中的“嫦娥”,據說本稱妲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恒的忌諱而改稱嫦娥。這位西漢皇帝( )
A. 增加賦稅徭役 B. 倡導勤儉治國
C. 實施“推恩令” D. 設置西域都護
20.(2021賀州市1.)漢文帝二年九月,詔曰:““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賜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據此可知( )
A.加緊對農民控制 B.加重了農民的賦稅和徭役
C.實施了嚴刑苛法 D.繼續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
21.(2020北部灣1.)秦王朝統一天下后,“不親其民,以暴力統治為主要手段”。下列秦朝措施能證明以上觀點的是( )
A.嚴刑苛法 B.統一文字 C.設立郡縣 D.開鑿靈渠
22.(2020聊城3.)漢文帝時,在王國的政治架構上“眾建諸侯”,王國增至22個,王國四百石以上的官史“皆朝廷為置,不得自置”。漢文帝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政府收入 B.加強中央集權 C.緩和階級矛盾 D.反擊匈奴襲擾
23.(2020東營4.)漢文帝采納大臣賈誼“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的建議,提倡( )
A.以農為本 B.勤儉治國 C.以德化民 D.輕徭薄賦
24.(2020眉山2.)在建立漢政權前后,劉邦分封了7個異姓諸侯王,如韓信為齊王,英布為淮南王。但后來,他以各種理由誅殺了其中6個異姓王。劉邦剪除異姓王( )
A.目的是強化專制皇權 B.深受分封制觀念影響
C.體現他統治十分殘暴 D.導致王國問題的形成
25.(2020山西2.)《漢書 食貨志》記載,西漢剛建立時,“民失作業,而大饑謹。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針對這種狀況,漢初統治者實行了( )
A.郡縣制 B.休養生息,輕徭薄賦 C.推恩令 D.鹽鐵官營,統一鑄幣
26.(2020賀州1.)漢文帝即位時,有人獻千里馬,他拒絕接受還下令說:“朕不受獻,其令四方勿來獻。”漢文帝這一做法,有利于當時( )
A.廉政風氣形成 B.控制豪強地主勢力 C.監視地方官吏 D.徹底廢除嚴刑苛法
27.(2019臨沂3 .)“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統治者在起義軍的包圍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顯赫的秦朝,僅存在十幾年就滅亡了。”當時,“統治者”是向誰投降?(  )
A.陳勝 B.吳廣 C.劉邦 D.項羽
28.(2019北京 2.)一位歷史學家說,秦始皇的殘酷無道達到離奇的境界;可是他統一中國的工作,用長遠的眼光設計,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實能支持后一種觀點的是( )
①實行郡縣制 ②建造阿房宮 ③統一度量衡 ④修建驪山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9.(2019陜西13 .)“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局面出現的共同因素是( )
A.嚴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國 B.獎勵耕織,推廣鐵器牛耕
C.整頓吏治,嚴懲外戚宦官 D.輕搖薄賦,減輕農民負擔
30.(2019泰州 30.)為漢代大一統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一個治世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31.(2019吉林1 .)西漢初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的統治局面歷史上稱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二.非選擇題
1.(2022河池中考16.)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文帝、景帝統治時期,繼續“與民休息”。文帝重視農業,十三年(公元前 167年)下詔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復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稅一,并成為漢朝定制。文帝時,丁男徭役減為“三年而一事”,算賦也由每年120錢減為40錢。文景時期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摘編自翦伯贊《中國中綱要》(上)
(1) 根據材料一,概括文帝、景帝時期在發展農業方面采取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出現了什么局面?
材料二 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由于全黨動手,各地組織了大批土改工作隊下鄉,放手發動農民,組織貧農團和農會,控訴地主,懲辦惡霸,農民群眾興高采烈。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特別高漲。東北地區人民解放軍力量得以迅速壯大,主要來源是土地改革后踴躍參軍的翻身農民。
——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2) 根據材料二,歸納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的意義。
材料三這種責任制突破了過去“上地一條龍,干活一窩蜂,分配一拉平”的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的分配制度,使廣大農民長期被壓抑的生產積極性極大地釋放了出來。從 1979年到1984年,農業生產獲得連年豐收,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8.9%。我國人均占有糧食從1978年的318.74公斤增加到1984的392.84公斤,農民的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摘編自本書編寫組《社會主義發展簡史》
(3) 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從1979年到1984年,我國農業生產連年獲得豐收的主要原因。概括“這種責任制”的實行在農村產生的積極作用。
材料四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歷史使命。 2021年2月,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同時習近平在大會上指出,鄉村振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摘編自本書編寫組《改革開放簡史》
(4) 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主要原因。在鄉村振興中,就如何“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你的建議。
2.(2022賀州中考15 .) 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 漢文帝在位期間,繼續執行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大力恢復經濟。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二年,兩次降低當年田租之半,十三年更是全免田租。……徭役也相應減輕,將原來每年服役一個月改為“三年而一事”。到漢景帝時,他繼續執行文帝的政策,繼位當年即下詔將田租由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景帝重視農業生產,曾和百官一起勸農,并令皇后督導植桑、養蠶、織布諸事宜。因而當時“海內殷富”,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政治、經濟效果,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過渡。
——摘編自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教師教學用書》七年級上冊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文帝與漢景帝治國的共同措施。簡析這些措施的影響。
3.(2021牡丹江 雞西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道德經》
材料二 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上于是約法省禁,輕田租,十五而稅一。
——《漢書·食貨志》
材料三 自由放任主義認為, 市場經濟中有一只能自動平衡商品的總供給和總需求的手,被稱為“看不見的手”。因此,自由放任主義認為,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防止暴力、偷竊、欺騙, 確保個人自由和公民機會相等。這種經濟理論的信條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材料四 “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是經濟手段……”
——鄧小平
(1)材料一所述主張是我國古代哪位思想家的 他認為“民之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他提出的政治主張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西漢初年的經濟形勢是怎樣造成的 材料二中的“上”是誰 為改變這種經濟形勢,他推行了哪一經濟政策
(3)材料三“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羅斯福新政時期, 采取哪一手段反其道而行之 從而使美國逐漸擺脫了哪一危機的影響
(4)材料四鄧小平講話后,黨和政府提出了什么經濟體制改革目標 這一改革目標在哪個會議上正式提出
(5)綜合上述材料,對于經濟與民生, 政府應如何協調“放”與“管”的關系
4.(2021赤峰市19.)(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漢高祖劉邦和他的許多文臣武將,絕大多數都是在反秦斗爭中涌現出來的社會底層人物,即所謂“布衣”,漢初朝廷形成了后世稱道的“布農將相之局”。漢高祖登基后,頒布了一系列詔令:讓士兵復原還鄉從事生產;把賣身作為奴隸的人恢復為平民;把田租的稅率規定為十五稅一。漢文帝(漢高祖第四子)即位后,廢除了一些嚴刑峻法,如斷殘肢體的肉刑,減輕搖役,將原來每年服役一個月改為“三年而一事”。漢景帝(漢文帝長子)在位時,將田租由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從此成為漢朝稅率的定制。
——摘編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
(1)材料中漢初統治者采取的這些措施統稱為什么政策?(2分)這一政策導致哪一治世局面的出現?(2分)
(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概括漢初統治者推行這些政策的原因。(8分,寫出兩點即可)
5.(2021鹽城市21.)稻香話豐年,農業系民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9分)
材料一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國長江中下游的先民開始栽培如圖6的農作物,……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某遺址也發現了此作物大量谷殼的堆積。
——摘編于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材料二 文帝重視農業,十三年下詔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復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稅一,并成為漢朝定制。文帝時,丁男徭役減為“三年而一事”,算賦也由每年百二十錢減為四十錢。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上)
材料三 安史之亂后,黃河流域陷入長期藩鎮割據混戰中,此時的南方保持了相對穩定。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南方興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水稻生產技術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動了南方農業的發展,加速經濟重心南移。
——齊濤《中國古代經濟史》
材料四 明代《農政全書》記載上海等地出現了稻棉輪作制……這些都是很好的經驗。
——曾勛、馬成《農學歷史》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圖中是何種農作物?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某遺址”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區域?(2分)
(2)據材料二,概括文帝、景帝發展農業的措施。他們的統治局面歷史上稱為什么?(2分)
(3)據材料三,指出南方農業發展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的朝代。據材料四,指出明代江南地區水稻耕作技術提高的表現。(4分)
(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為我國農業發展獻計獻策。(1分)
6.(2021玉林市.)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漢高祖時期,下令軍隊官兵復員為民:把因戰亂、饑荒而成為奴婢的人釋放為平民:采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減輕農民的負擔。文帝、景帝時期,進一步推行輕徭薄賦政策,把田賦降至三十稅一,并成為漢朝定制。這些措施促進了西漢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力有了很大增強,出現了歷史上稱為“
①________”的統治局面。
——摘編自朱紹侯等《中國古代史》(下)
材料二:在唐前期130多年中,朝廷經常發布詔令勸課農桑,組織興修水利工程達160多項,勞動人民還發明了連筒、簡車和水輪等新式灌溉工具。貞觀末年,全國戶數約300萬,到開元末年,全國戶數已超過841萬。唐朝經濟繁榮,國力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②________”。
——摘編自朱紹侯等《中國古代史》(下)
(1)請將材料一、二中的①②處補充完整。
(2)根據材料一,概括西漢農業政策的特點。
(3)根據材料二,概括唐朝前期農業發展的原因。
(4)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農業發展與國家強盛之間的關系。
7.(2021金華市22.)(10分)回望農耕文明,厚植“三農”情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春秋戰國 漢代 魏晉南北朝 唐代 宋代
中國進入鐵器時代,開始出現鐵農具,并已使用 ① 鐵農具數量大大增加,出現了曲柄鋤、耬車等新式農具 南方相對北方較為穩定,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太湖、鄱陽湖和洞庭湖流域,是當時的重要糧倉 改進耕作技術,出現了 ② 和筒車,糧食產量持續增加 江南地區處于長期相對和平的環境,農業發展很快, ③ 躍居糧食產量的首位
材料二 中國古代封建政府趨勢減輕農民納稅應役負擔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是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時期……第二個黃金時期是唐太宗統治的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
——摘編自陳明光《中國古代的納稅與應役》
(1)請將材料一表格中的①②③處填寫完整。(3分)
(2)請結合所學知識,列舉能印證材料二說明的相關史實。(4分)
(3)根據上述材料,概括促進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因素。(3分)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關鍵詞:秦統一中國
秦末農民大起義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圖6 玉蟾巖遺址出土的稻谷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讷河市| 嘉善县| 平原县| 深泽县| 黄冈市| 龙海市| 康定县| 新宁县| 海南省| 嫩江县| 碌曲县| 禄丰县| 平泉县| 修武县| 秦安县| 富平县| 分宜县| 老河口市| 四子王旗| 阿城市| 金坛市| 东兴市| 甘谷县| 清远市| 新巴尔虎右旗| 神池县| 伊吾县| 平凉市| 隆昌县| 尚义县| 庐江县| 宝坻区| 和静县| 林甸县| 句容市| 嘉荫县| 乌海市| 贵港市| 巨野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