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苔蘚與蕨類植物》教案教學目標1、了解蕨類植物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環境。2、蕨類對生物圈的作用與人類的關系,關注這些植物的生存狀況。3、說出植物對生物圈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關注這些植物的生存狀況。教學重點1、蕨類植物主要特征。2、藻類、苔蘚、蕨類主要特征的區分。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鞏固上節課知識:1、藻類植物主要特征2、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二、導入新課:煤是由什么變成的呢?他們是由古代地球上高大粗壯的蕨類植物因為地殼的運動它們埋藏在地下,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的。三、講授新課:問題設置:1、常見的蕨類植物有哪些?2、蕨類植物繁殖的方法3、閱讀“觀察與思考”,完成課本中討論的問題1、2。學生看書討論解決以上問題:1、常見的蕨類植物有真蕨、卷柏、貫眾、滿江紅、腎蕨、中華水韭和江南星蕨。2、蕨類植物葉片下表面含有大量的孢子,孢子成熟后,從葉表面散放出來,落在溫暖潮濕的地方,就會萌發和生長。3、從形態上看,蕨類植物與苔蘚植物和藻類植物有什么區別⑴從形態上看,蕨類植物與苔蘚植物和藻類植物的區別是:⑵蕨類植物的這些結構是與陸地生活環境相適應的。4、說一說蕨類植物的孢子和我們常見的植物種子有什么區別?孢子只是一個細胞,只有散落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才能萌發,否則很快就失去生命力。而種子則不同,它的種皮使幼嫩的胚得到了保護,子葉或胚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它在比較干旱的地方也能萌發,如果遇到過于干燥和寒冷的環境,它可以待到氣候適宜時再萌發,它的壽命比較長。四、課外讀:教師出示思考題,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閱讀或放到課外去閱讀。五、課堂小結:學生小結本節的收獲,教師明晰本節應當注意的問題及應當掌握的內容。六、鞏固練習:1、蕨類植物的植株一般比苔蘚高大的原因是:2、將下列植物類群的名稱與相應的特征用線連接起來藻類植物 具有根、莖、葉,體內有輸導組織苔蘚植物 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蕨類植物 植株矮小,莖和葉內沒有輸導組織3、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七、隨堂測試:伴你學P7-8。教學反思我選擇了課前利用課余時間到大自然中觀察各種綠色植物的生存狀況和生存環境,并采集一些實物、標本,結合課本內容進行比較的方式使學生掌握這一點,這樣做的好處是簡單扼要,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做出比較完美的結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