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六章的第三節,是本章的重要部分。新課程著重于讓學生做主體,自主完成探究和知識構建。因此,第一節從人體對外界的感知入手,而人體對外界的感知及各種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神經系統的調節,于是繼而介紹神經系統的組成和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最后一節提出,人體的生命活動并不僅僅是靠神經調節,從而引出激素調節。這樣學生能從整體上認識到,人體是通過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來適應環境的變化的,從而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明白反射的概念;2.描述反射弧的結構,并舉例簡單的反射和復雜的反射。【能力目標】1.通過實踐,學生會做膝跳反射實驗,并掌握要領;2.在分析反射弧結構過程中學會分析資料,逐步提升學生歸納總結能力;3.通過測定反應速度的探究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探究的一般過程,重點突出,實驗中變量的設置對照和記錄的方法及重要性。【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在膝跳反射實驗中,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形成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2.用尺子進行測定反應速度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們覺得很有意思,對科學探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2.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教學難點】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課前準備教師:搜集準備更多的有關反射的例子供上課時選用;學生:(1)預習課文。(2)網上或圖書館查閱有關資料。教學過程【情境導入】播放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決賽奪冠的精彩片段。【教師】中國女排時隔12年奪冠,讓女排精神發揚光大。她們的勝利離不開團隊協作,也與她們每一個人反應能力有很大關系。敏捷的反應能讓隊員在賽場上取得很大的優勢。敏捷的反應是天生的嗎?讓我們來做一個“接直尺”的小游戲。游戲規則:甲同學提著直尺刻度值較大的一端,乙同學將食指和拇指放在刻度值較小的一端,注意眼睛要盯住甲同學的手,當甲同學放手的后,乙同學要迅速的用食指和拇指接住直尺。請同學們開始體驗這個游戲。(游戲結束)【教師】通過這個游戲,我們會發現有的同學不能接住直尺、有的同學能接住,而且接住直尺的同學所捏到刻度值會不同,這說明了什么現象呢?游戲中眼、手、腦的協調配合,需要什么系統參與調節?神經系統是如何調節我們的生命活動的呢!這與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有關。請同學們翻開教材,預習該節內容。【板書】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節本方式【教師】通過預習,誰能告訴我,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呢?【教師】什么是反射呢?一、反射的概念【教師】剛才我們接直尺就是一種反射活動,生活中反射活動很多,我們來體驗一個典型的反射活動—膝跳反射。【多媒體展示】膝跳反射的實驗步驟。教師通過在臺上展示的同學,強調做之前的注意事項自然放松找準叩擊部位:膝蓋下面的韌帶【教師】通過實驗,你觀察了什么現象,有什么感受?意義:醫生常用膝跳反射檢測人體神經系統對刺激發生反應的狀況。【多媒體展示】通過感受和認知膝跳反射后,請分析并回答有關膝跳反射的幾個問題。總結歸納出:膝跳反射需要的條件:神經系統的參與;對刺激作出反應。根據膝跳反射的發生條件,分析哪些是反射,哪些不是反射,并說明理由。【多媒體展示】反射的概念【板書】一、反射的概念反射概念的應用:你還能舉出其他的反射例子嗎?二、反射弧【教師】反射活動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教師】讓我們再回過頭來想想我們剛剛所親身經歷過這兩個反射活動:膝跳反射和接直尺。這兩個反射活動分別需要身體的哪些部位參與,以及各個部位在完成反射活動中具有什么功能呢?【教師】你認為在接直尺中,和膝跳反射的韌帶具類似功能的結構是?她們的功能可以概括為?這兩個活動中參與的神經系統的中樞部位分別是?表格中的⑤應該填什么?它們的功能概括為?【教師】通過這個完善的表格,請同學們分析,這兩個不同的反射活動具有共同點是什么?【多媒體展示】【教師】不同的反射感受刺激的部位不一樣,所以我們命了一個統一的名稱叫“感受器”,作出反應的部位叫“效應器”,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必須要通過神經系統的中樞部位才能在效應器形成反應。而且感受器感受刺激產生的神經沖動,要通過“傳入神經”才能到達神經中樞,神經中樞又要將神經沖動通過“傳出神經”才能到達效應器,最終引起反應。我們把這五個部分形成的完整傳遞路線,叫反射弧。膝跳反射和接直尺都是具有這樣的反射弧結構,才能完成反射活動。任何一個反射活動都具有一個完整的反射弧,所以反射弧是反射的結構基礎。【板書】二、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屏幕展示】“縮手反射”示意圖:【提問】這個縮手反射是如何發生的?(結合反射弧的五部分以及對應的身體部位進行回答)2、這個過程中,是先縮手還是先產生痛覺?【教師】引出反射的意義,保護機體,適應環境。三、反射的類型【教師】通過這幾個反射活動的分析,雖然它們都具有統一的結構基礎—反射弧,但它們之間也存在差異,比如說它們的神經中樞部位。分析三個反射活動的神經中樞,并嘗試分析它們的反射類型。【教師】其實我們在對它們進行分類的時候,也就將反射活動分成了兩大類,像膝跳反射、縮手反射這樣生來就有,大腦來不急思考就作出了的反射屬于簡單反射;而像接直尺這種后天訓練而成的,需要大腦參與的屬于復雜反射。【板書】三、反射的類型【學以致用】【多媒體展示】8個反射實例,判斷它們哪些是簡單反射,哪些是復雜反射?【教師】特別指出,在復雜反射中,由語言或文字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是人類特有的反射,因為只有人類才能理解文字和語言。【重返接直尺】體驗復雜反射的建立過程。啟發:復雜反射可以通過后天不斷訓練,強化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系,從而提高反應能力。【教師】學習知識就是一個復雜反射,所以需要我們不斷的訓練鞏固,才能提高反應能力;同理中國女排隊員們敏捷的反應不是天生的,中國女排的勝利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她們平常堅持不懈的訓練。教學反思略。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