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教材分析本節課內容為普通初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生物(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第五章《人體內物質的排出》。人體內廢物排出的途徑有3種:一是通過泌尿系統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分和無機鹽;二是通過呼吸系統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三是通過皮膚中的汗腺排出少量的水分、尿素和無機鹽。第二種途徑在第三章《人體的呼吸》中介紹過。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要求為“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和“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除過程”,因此本節介紹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為主要內容。從知識內容的邏輯性和人體生理活動的順序來看,本章是前四章內容的自然延續。本章按照從宏觀到微觀的順序呈現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人體廢物的排出途徑及排泄與排遺的區別;2.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能力目標】1.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通過自主學習,提高主動獲取知識和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問題、推測結論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認識排尿的意義,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2.形成人體結構與生理功能相適應的基本觀點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腎單位的結構,尿的形成過程。【教學難點】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課前準備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探究材料用具;學生:預習本節內容,查詢書籍、網站搜集有關人尿毒癥、腎炎等方面的資料。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新聞報道:17歲少年賣腎買“蘋果”致傷殘 執刀醫生被公訴;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增強愛護自身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設疑:腎臟對人體來是否重要?如何重要?二、新知探究(一)人體內廢物的排出途徑我們每天要獲得各種營養以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與此同時我們在生命活動中也會產生許多廢物,這些廢物在體內堆積起來會使我們生病。因此我們的身體就象打掃房間、清除垃圾一樣,把這些廢物收集起來,通過各種途徑及時排出體外。學生閱讀本章引言,思考明確以下幾個問題:1.人體生命活動中會產生哪些廢物?2.排便是不是排泄 排遺與排泄有何不同 3.排泄的途徑 有哪些 主要途徑是什么?教師講解:我們通過呼吸作用吸入新鮮的氧氣,通過消化作用吸收營養物質,這些氧氣和營養物質在我們體內新陳代謝,變成廢物排出體外。那么我們將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排出體外的過程就叫做排泄。二氧化碳是通過呼吸作用排出體外的,尿素,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是通過排尿和排汗排出我們的體外,食物殘渣的排出叫做“排遺”。設疑:你想知道尿是怎樣形成的嗎 (二)泌尿系統的組成教師出示泌尿系統的掛圖和模型,學生閱讀課本,結合掛圖和模型小組內嘗試完成以下問題:1.泌尿系統包括哪些器官?各有什么功能?2.尿是在哪兒形成的 這個器官與血管相連嗎 有哪些血管 3.你認為尿液的形成與血液循環有沒有關系 教師引導式講解:在我們人體產生的廢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無機鹽主要通過泌尿系統排出體外,我們來看一下,泌尿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我們從上往下看(指圖講解),左右兩邊各一個,長得像豆子的這個器官叫腎臟,它有什么作用呢?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接著,跟腎臟相連通的這個器官叫輸尿管,它的作用就是輸送尿液,輸尿管的下端連接著膀胱,膀胱是暫時存尿液的器官,尿液最后是從我們的尿道排出去。因此,從這幅畫我們可以看出泌尿系統是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組成。尿 液在腎臟中形成,經過輸尿管輸送到膀胱,最后由尿道排出去。大家再認真看下這幅圖,在圖中,還有什么東西是我們剛剛沒有看到的?腎靜脈和腎動脈是我們的血管,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兩根血管是靠腎臟連 在一起的。讓我們一起來回一下血管那一章的知識。動脈是將血液從心臟運往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一短連接這小動脈,一端連接著小靜脈,靜脈將我們全身各處的血液運回心臟。在我們這張圖里,腎靜脈和腎動脈連接著腎臟,可見,這個腎臟里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我們知道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的流通也經過腎臟,那尿液的形成與血液有關嗎?讓我們來看一下尿液的形成。(三)尿液的形成和排出1.腎臟的結構生閱讀課本,根據彩圖,小組內嘗試完成以下問題:1.形成尿的器官是什么 2.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叫什么 是由哪三部分組成的?3.每個腎臟有多少腎單位?人體內有多少腎單位?教師引導式講解: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我們把腎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稱為腎單位,每個腎臟大約有一百萬個腎單位。我們可以這樣比喻,腎臟是一個大的工廠,腎單位就是一個小小的部門,他們共同工作完成尿液的形成這一個大任務。我們來看一下課文圖4-44。在這最上面的是入球小動脈,入球小動脈分支形成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纏繞在一起,形成團狀的結構,稱為腎小球,從腎小球出來的就叫做出球小動脈。在腎小球這邊的就比較特殊點,它兩端連接的都是動脈,一個是入球小動脈一個是出球小動脈。在腎小球下面,緊貼著腎小球的像手一樣的結構稱為腎小囊。與腎小囊銜接的一條長長的管道稱為腎小管。我們可以看到腎小管外面纏繞很多毛細血管,那些毛細血管就是出球小動脈分支形成的毛細血管網, 這些毛細血管最后又會匯集形成腎靜脈。腎單位就是只要由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組成的。2.尿的形成過程出示科學史資料、表格,引導學生分析數據,小組合作分析血液、原尿、尿液的成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1.比較尿液和血漿的成分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認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質?2.血漿和腎小囊中液體成分的變化,說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點?3.在腎小囊中出現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沒有,說明腎小管有什么作用?教師引導式講解:那么尿液在這個腎單位中又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來看 一下。首先,腎小球和緊貼貼著它的腎小囊內壁其過濾作用。沒有過濾的血液含有各種成分及代謝廢物,主要有血細胞、蛋白質、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經過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我們每天能形成的原尿有180升。接著,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將原尿變成尿液,排除我們體外。當原尿經過腎小球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吸收。這些重新吸收的物質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體每天排出的尿液約1.5升,比原尿少了很多。3.尿的排出出示泌尿系統的組成圖,引導學生說出尿排出的過程師:人的腎臟每時每刻都在形成尿液,也就是說,尿液的形成是連續不斷的,而為什么排尿又是間歇的?生:因為膀胱可以儲存尿液。師:膀胱的容量是一定的,當膀胱尿液達到一定量時,膀胱壁的神經受到尿液的 壓迫刺激,就會感覺到尿意,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師:尿液由腎臟產生到排出體外要經過哪些途徑?生:由腎臟到腎盂到輸尿管到膀胱到尿道。三、知識小結:板書歸納小結,PPT上播放幾道練習題,課堂完成并講解。教學反思略。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