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教師版)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一)第二次鴉片戰爭1、原因:英法等為了取得更多的侵略權益,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2、時間和發動者:1856年,英法發動,俄美支持。3、過程:1856年英國炮轟廣州,戰爭開始.第二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4、結果:①1858年清政府被迫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西方列強獲得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②清政府在與英、法、美簽訂的《通商章程善后條約》中,被迫承認鴉片貿易的合法化。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一)火燒圓明園1、1860年英法聯軍攻進北京,火燒了圓明園。(●★圓明園殘跡 圖)2、影響:給中國文化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也是對世界文明的踐踏和破壞。3、啟示:落后就要挨打。(二)《北京條約》的簽訂1860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在條約中,清政府除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外,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償額也大幅增加。(三)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到19世紀80年代為止,俄國割占中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俄國是近代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其中《璦琿條約》割占中國北方6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使中國喪失更多的主權,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6、兩次鴉片戰爭關系: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兩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大門)一.選擇題1.(2022云南省中考8.)某校學生在表演近代中國歷史劇時,有這樣的旁白:“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該歷史劇揭露的罪行是( C )A. 八國聯軍侵華 B.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C.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D. 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2.(2022眉山中考4.)1854年,英、美、法三國向清政府提出修約要求。提出:“準英人隨意往內地各處并海濱各城邑”,自由貿易,“往來無礙”,“ 俱不得在內地津關,重行征稅”“ 內地完全開放”等。這些要求旨在( C )A. 方便外國人來華旅游 B. 進口更多的中國茶葉C 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D. 向中國出口更多糧食3.(2022泰安中考4.)歷史事實和歷史結論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載體。下列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B )A. 1842年8月,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B.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C. 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務派掀起了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D. 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時,美國于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4.(2022東營中考9)1856年10月,英國發動對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下面關于這次戰爭表述正確的是(A)A.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華權益B.目的:獲得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的特權C.借口:林則徐在廣東查禁鴉片、虎門銷煙D.影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5.(2022江西中考10.) 閱讀下列清軍兵力調動表,分析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 )命調時間 調出地 調入地 兵數(名)1858年4月 京師 大沽 20001858年12月 吉林 大沽 10001859年4月 黑龍江 天津 10001860年5月 宣化鎮 大沽 1000A. 第二次鴉片戰爭 B. 戊戌變法 C.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 辛亥革命6.(2022綏化中考10.)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的國家是( D )A. 德國 B. 意大利 C. 奧匈帝國 D. 沙俄7.(2022黔東南州中考3 .) “我們就這樣以最野蠻的方式,摧毀了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想象不到這座宮股有多么華美壯麗,更不能設想法軍、英軍把這個地方蹂躪成什么樣子。”使“這座宮殿”慘遭摧毀的戰爭是( B )A. 鴉片戰爭 B. 第二次鴉片戰爭 C. 甲午中日戰爭 D.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8.(2021鹽城市5.)1861年法國巴特雷上尉寫信給雨果,要雨果歌頌他們。他認為,“這次遠征行動是干得體面而漂亮,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材料中所謂的“榮耀”,表現為( B )A.割占香港島 B.火燒圓明園 C.掀起瓜分狂潮 D.索銀4.5億兩9.(2021濰坊市5.)直到咸豐年間,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務稱為“夷務”,稱西方國家為“丑類”“逆夷"“夷性犬羊”等。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 B )A.嚴禁對外貿易 B.長期閉關鎖國 C.加強封建皇權 D.抵御外敵入侵10.(2021大連市18.)下列示意圖展示了近代以來兩次列強侵華戰爭后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變化。這一變化反映了( A )A.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人到中國腹地 B.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C.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11.(2021揚州市4.)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寫道:“圓明園為皇帝夏季離宮,首先被聯軍掠奪,次被下令焚毀。這里的“聯軍”是( A )A.英法聯軍 B.英法美聯軍 C.英法美俄聯軍 D.八國聯軍12.(2021天水市1.)“我們就這樣以最野蠻的方式,摧毀了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想象不到這座宮股有多么華美壯麗,更不能設想法軍、英軍把這個地方蹂躪成什么樣子。”使“這座宮殿”慘遭摧毀的戰爭是( B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3.(2021年岳陽6.)將下列電影反映的歷史事件,按發生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 )①《西安事變》②《甲午風云》③《火燒圓明園》④《渡江偵察記》⑤《建軍大業》A. ③②⑤①④ B. ③②①⑤④ C. ②③①⑤④ D. ②③⑤①④14.(2021年泰安3.)歷史敘述有史實陳述、歷史評價等方式。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達。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B )A. 林則徐派人明察暗訪,緝拿煙犯,開展禁煙活動B. 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C.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與英、法、美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后條約》D.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15.(2021年達州17.)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歷史,野蠻殘暴的西方列強屢次侵華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請將列強在中國攫取的以下權利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B )①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外國公使進駐北京③開放蘇州、杭州、沙市、重慶為商埠 ④賠款2100萬銀元A. 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①④16.(2020湘潭中考4.)2020年5月,圓明園遺址公園發文悼念港澳愛國人士何鴻桑,他曾兩度重金購回流失海外的圓明園文物并轉贈給國家。圓明園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始于(B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7.(2020海南3.)19世紀60年代初,法國巴特雷上尉寫信給雨果說:“這次遠征行動是干得體面而漂亮,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英法所謂的“榮耀”是(A )A. 火燒圓明園 B. 旅順大屠殺 C. 鎮壓義和團 D. 南京大屠殺18.(2020青海省4.)“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眼睜睜地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這一事件對中國社會造成的重大影響是( D )A.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C.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D.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9.(2020丹東5.)“有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官。一個進行洗劫,另一個放火焚燒。在歷史的審判臺前,-個強盜叫作法國,另一個則叫作英國。”這則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 )A.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B. 八國聯軍占領北京C.“亞羅號事件” D.“馬神甫事件”20.(2020聊城10.)1871年,鄭觀應說:“今長江二千數百里有奇洋船往來,實獲厚利,喧賓奪主,殊抱杞憂。”這種現象最早出現在哪一條約簽訂之后?( B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21.(2020眉山5.)鴉片戰爭之前,中國是沒有國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見西方列強侵華艦船均懸掛本國國旗。于是,在1866年,總理衙門確定大清黃龍旗為中國的第一面國旗。由此可見,列強侵略( A )A.推動清政府產生近代國家意識 B.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全面災難C.促使先進中國人探索救國真理 D.給中國人民帶來西方生活方式22.(2020大慶14.)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的國家是( B )A英國 B.沙俄 C.美國 D.法國23.(2020臨沂9.)如圖所示島嶼位于黑龍江出海口之東。該島的面積約76400平方公里,比兩個臺灣島還要大。島上擁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自然資源豐富,物產豐裕。強行割占中國這個島的國家是( B )A.美國 B.俄國 C.日本 D.英國24.(2019達州 4.)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民族奮進史。先進的中國人不斷進行救國道路的採索。牢記歷史,回答4-6題:有史學家指出:“如果說鴉片戰爭的震撼主要沖擊了沿海地區的話,那么持續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則把沉重的震撼帶到了中國的社會中樞。”下列圖片能對此進行佐證的是( B ).A.虎門銷煙 B.圓明園遺址 C.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寶座上 D.日軍在旅順的暴行25.(2019濟寧7.)認知和探究歷史地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重要方法。與右邊線路圖相關的史實是( B )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6.(2019聊城9.)恩格斯指出:“如果我們將當時所締結的條約比較一下,就不得不承認這樣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實,這次戰爭不是對英國和法國有利,而是對俄國有利。”“這次戰爭”中簽訂了( B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27.(2019連云港24.)下左圖再現的歷史事件,發生在( B )A.鴉片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八國聯軍侵華期間28.(2019呼和浩特11 .)1860年,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該條約是中俄( B )A. 《璦琿條約》 B. 《北京條約》 C. 《改訂條約》 D. 《勘分西北界約記》29.(2019 襄陽14 .)近代史上西方列強不滿既得利益,以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為目的而發動的侵華戰爭是( B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30.(2019無錫 5.)右圖所示遺址是中國近代屈辱的見證,它曾經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災難。其中“火劫”發生……期間( C )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第二次鴉片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31.(2019梧州3 .)下面是近代列強發動侵華戰爭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制占中國東北10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的階段是(B )A.① B.② C.③ D.④32.(2019泰安 6.) “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眼睜睜的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與這則材料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B )A.割占香港島 B.火燒圓明園 C.黃海大戰 D.臺兒莊戰役33.(2019東營8 .)今年 4 月,巴黎圣母院發生火災后,一位網友作詩:“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猶能圣,圓明不復園。”1860 年,火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是( B )A.英國軍隊 B.英法聯軍 C. 美英聯軍 D.八國聯軍34.(2019南充3 .)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B )A.鴉片戰爭一一《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第二次鴉片戰爭一—《北京條約》一一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C.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一一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35.(2019菏澤7 .)我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必須清楚地分辨出史實和結論。下列哪一項屬于歷史史實(B )A.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B.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D.《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二.材料題1、(2020廣安19.)冷戰結束后,中國的和平崛起對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撫今追昔,能引起我們諸多思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從19世紀40年代起,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共計105年時間,全世界幾乎一切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我國,都打過我們,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戰爭……沒有一次戰爭不是以我國失敗、簽訂喪權辱國條約而告終。 --毛澤東(1) 從19世紀40年代起到20世紀初,列強發動了四次大的侵華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其中1856--1860年、1900年兩次侵華戰爭侵略軍都打進了當時中國的都城京師(北京),請分別說出這兩次列強侵華戰爭給中國造成的嚴重危害。 (2) 甲午中日戰爭和1931~1945年的日本侵華戰爭都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侵華戰爭,前者以清政府的失敗而告終,后者以中華民族的勝利而結束。兩相比較,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 (3) 全國抗戰爆發后,敵后戰場與正面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請列舉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敵后戰場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軍的著名戰役各一例。 材料二:香港問題為什么能夠談成呢?并不是我們參加談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領,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而且是個值得信任的國家……當然,香港問題能夠解決好,還是由于“一國兩制”的根本方針或者說戰略搞對了,也是中英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鄧小平《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4) 19世紀英國占領的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司地方一區、“新界”三部分組成。英國是通過哪一個不平等條約割占香港島的? (5) 根據材料二,香港能夠順利回歸祖國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①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中國進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可以答出具體的不平等條約及其危害)(2)因素:中國人民實現了全民族的抗戰。(3)①正面戰場:臺兒莊戰役。②敵后戰場:百團大戰等。(4)條約:中英《南京條約》。(5)原因:“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2、(2019遂寧11 .)(15分)北京,見證了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的恥辱與榮耀,進步與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屈辱·北京】材料一圓明園遺址 八國聯軍竄入紫禁城 1937北平淪陷(1)根據材料一的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中國近代史上,侵略或占領過我國北京的戰爭。(3分)【抗爭·北京】材料二 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正在京師參加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等,聯合各省1300多名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五四”運動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一二·九”運動口號:“打倒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 一致抗日”——摘編于部編人教版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2)“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材料中的“變法”與洋務運動相比最根本的區別是什么? (2分)(3)“五四”運動與“一二.九”運動是近代北京爆發的兩次偉大的學生運動。根據材料二中的口號,指出二者在民族意識上的共同點? (2分)【新生·北京】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成為人民群眾歡樂的海洋(4)材料三圖片反映的是什么重大歷史事件? (2分)材料四 北京同仁堂是我國中藥名牌, 創辦于1669年,……1954年,為了貫徹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業局選擇同仁堂作為首批公私合營的示范企業。同仁堂經理樂松和以大局為重,順應歷史潮流,帶頭進行公私合營,……公私合營后,同仁堂在生產銷售規模和開發新藥等方面都有進一步發展。——摘編于部編人教版 《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5)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同仁堂是通過什么方式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2分)【輝煌·北京】材料五 1978年,北京成為全國的焦點,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歷史轉折。“實現四個現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6)根據材料五結合所學知識,這場“廣泛、深刻的革命”指什么?(2分)材料六 新時期的北京。備受世界關注。時間 重大國際活動2008年 北京奧運會2014年 北京亞大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7年 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8年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19年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7)根據材料六表格內容,指出新時期中國外交特點。(2分)【答案】(1)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抗日戰爭)。(每點1分,共3分)(2)變革社會制度(或主張君主立憲制,或學習西方政治制度)。(2分)(3)愛國主義;(救亡圖存)(2分)(4)開國大典(新中國的成立)(2分)(5)公私合營(答“贖買"同樣給2分)(6)改革開放(答改革內容同樣給2分)(2分)(7)全方位多邊外交(多層次,立體化外交)(2分)考點精講中考真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學生版)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一)第二次鴉片戰爭1、原因:英法等為了取得更多的侵略權益,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2、時間和發動者:1856年,英法發動,俄美支持。3、過程:1856年英國炮轟廣州,戰爭開始.第二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4、結果:①1858年清政府被迫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西方列強獲得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②清政府在與英、法、美簽訂的《通商章程善后條約》中,被迫承認鴉片貿易的合法化。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一)火燒圓明園1、1860年英法聯軍攻進北京,火燒了圓明園。(●★圓明園殘跡 圖)2、影響:給中國文化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也是對世界文明的踐踏和破壞。3、啟示:落后就要挨打。(二)《北京條約》的簽訂1860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在條約中,清政府除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外,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償額也大幅增加。(三)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到19世紀80年代為止,俄國割占中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俄國是近代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其中《璦琿條約》割占中國北方6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使中國喪失更多的主權,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6、兩次鴉片戰爭關系: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兩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大門)一.選擇題1.(2022云南省中考8.)某校學生在表演近代中國歷史劇時,有這樣的旁白:“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該歷史劇揭露的罪行是( )A. 八國聯軍侵華 B.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C.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D. 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2.(2022眉山中考4.)1854年,英、美、法三國向清政府提出修約要求。提出:“準英人隨意往內地各處并海濱各城邑”,自由貿易,“往來無礙”,“ 俱不得在內地津關,重行征稅”“ 內地完全開放”等。這些要求旨在( )A. 方便外國人來華旅游 B. 進口更多的中國茶葉C 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D. 向中國出口更多糧食3.(2022泰安中考4.)歷史事實和歷史結論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載體。下列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A. 1842年8月,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B.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C. 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務派掀起了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D. 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時,美國于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4.(2022東營中考9)1856年10月,英國發動對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下面關于這次戰爭表述正確的是( )A.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華權益B.目的:獲得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的特權C.借口:林則徐在廣東查禁鴉片、虎門銷煙D.影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5.(2022江西中考10.) 閱讀下列清軍兵力調動表,分析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命調時間 調出地 調入地 兵數(名)1858年4月 京師 大沽 20001858年12月 吉林 大沽 10001859年4月 黑龍江 天津 10001860年5月 宣化鎮 大沽 1000A. 第二次鴉片戰爭 B. 戊戌變法 C.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 辛亥革命6.(2022綏化中考10.)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的國家是( )A. 德國 B. 意大利 C. 奧匈帝國 D. 沙俄7.(2022黔東南州中考3 .) “我們就這樣以最野蠻的方式,摧毀了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想象不到這座宮股有多么華美壯麗,更不能設想法軍、英軍把這個地方蹂躪成什么樣子。”使“這座宮殿”慘遭摧毀的戰爭是( )A. 鴉片戰爭 B. 第二次鴉片戰爭 C. 甲午中日戰爭 D.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8.(2021鹽城市5.)1861年法國巴特雷上尉寫信給雨果,要雨果歌頌他們。他認為,“這次遠征行動是干得體面而漂亮,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材料中所謂的“榮耀”,表現為( )A.割占香港島 B.火燒圓明園 C.掀起瓜分狂潮 D.索銀4.5億兩9.(2021濰坊市5.)直到咸豐年間,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務稱為“夷務”,稱西方國家為“丑類”“逆夷"“夷性犬羊”等。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 )A.嚴禁對外貿易 B.長期閉關鎖國 C.加強封建皇權 D.抵御外敵入侵10.(2021大連市18.)下列示意圖展示了近代以來兩次列強侵華戰爭后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變化。這一變化反映了( )A.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人到中國腹地 B.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C.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11.(2021揚州市4.)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寫道:“圓明園為皇帝夏季離宮,首先被聯軍掠奪,次被下令焚毀。這里的“聯軍”是( )A.英法聯軍 B.英法美聯軍 C.英法美俄聯軍 D.八國聯軍12.(2021天水市1.)“我們就這樣以最野蠻的方式,摧毀了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想象不到這座宮股有多么華美壯麗,更不能設想法軍、英軍把這個地方蹂躪成什么樣子。”使“這座宮殿”慘遭摧毀的戰爭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3.(2021年岳陽6.)將下列電影反映的歷史事件,按發生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西安事變》②《甲午風云》③《火燒圓明園》④《渡江偵察記》⑤《建軍大業》A. ③②⑤①④ B. ③②①⑤④ C. ②③①⑤④ D. ②③⑤①④14.(2021年泰安3.)歷史敘述有史實陳述、歷史評價等方式。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達。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A. 林則徐派人明察暗訪,緝拿煙犯,開展禁煙活動B. 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C.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與英、法、美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后條約》D.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15.(2021年達州17.)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歷史,野蠻殘暴的西方列強屢次侵華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請將列強在中國攫取的以下權利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①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外國公使進駐北京③開放蘇州、杭州、沙市、重慶為商埠 ④賠款2100萬銀元A. 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①④16.(2020湘潭中考4.)2020年5月,圓明園遺址公園發文悼念港澳愛國人士何鴻桑,他曾兩度重金購回流失海外的圓明園文物并轉贈給國家。圓明園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始于(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7.(2020海南3.)19世紀60年代初,法國巴特雷上尉寫信給雨果說:“這次遠征行動是干得體面而漂亮,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英法所謂的“榮耀”是( )A. 火燒圓明園 B. 旅順大屠殺 C. 鎮壓義和團 D. 南京大屠殺18.(2020青海省4.)“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眼睜睜地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這一事件對中國社會造成的重大影響是( )A.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C.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D.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9.(2020丹東5.)“有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官。一個進行洗劫,另一個放火焚燒。在歷史的審判臺前,-個強盜叫作法國,另一個則叫作英國。”這則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B. 八國聯軍占領北京C.“亞羅號事件” D.“馬神甫事件”20.(2020聊城10.)1871年,鄭觀應說:“今長江二千數百里有奇洋船往來,實獲厚利,喧賓奪主,殊抱杞憂。”這種現象最早出現在哪一條約簽訂之后?(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21.(2020眉山5.)鴉片戰爭之前,中國是沒有國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見西方列強侵華艦船均懸掛本國國旗。于是,在1866年,總理衙門確定大清黃龍旗為中國的第一面國旗。由此可見,列強侵略( )A.推動清政府產生近代國家意識 B.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全面災難C.促使先進中國人探索救國真理 D.給中國人民帶來西方生活方式22.(2020大慶14.)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的國家是( )A英國 B.沙俄 C.美國 D.法國23.(2020臨沂9.)如圖所示島嶼位于黑龍江出海口之東。該島的面積約76400平方公里,比兩個臺灣島還要大。島上擁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自然資源豐富,物產豐裕。強行割占中國這個島的國家是( )A.美國 B.俄國 C.日本 D.英國24.(2019達州 4.)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民族奮進史。先進的中國人不斷進行救國道路的採索。牢記歷史,回答4-6題:有史學家指出:“如果說鴉片戰爭的震撼主要沖擊了沿海地區的話,那么持續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則把沉重的震撼帶到了中國的社會中樞。”下列圖片能對此進行佐證的是( ).A.虎門銷煙 B.圓明園遺址 C.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寶座上 D.日軍在旅順的暴行25.(2019濟寧7.)認知和探究歷史地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重要方法。與右邊線路圖相關的史實是( )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6.(2019聊城9.)恩格斯指出:“如果我們將當時所締結的條約比較一下,就不得不承認這樣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實,這次戰爭不是對英國和法國有利,而是對俄國有利。”“這次戰爭”中簽訂了(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27.(2019連云港24.)下左圖再現的歷史事件,發生在( )A.鴉片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八國聯軍侵華期間28.(2019呼和浩特11 .)1860年,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該條約是中俄( )A. 《璦琿條約》 B. 《北京條約》 C. 《改訂條約》 D. 《勘分西北界約記》29.(2019 襄陽14 .)近代史上西方列強不滿既得利益,以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為目的而發動的侵華戰爭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30.(2019無錫 5.)右圖所示遺址是中國近代屈辱的見證,它曾經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災難。其中“火劫”發生……期間( )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第二次鴉片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31.(2019梧州3 .)下面是近代列強發動侵華戰爭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制占中國東北10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的階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32.(2019泰安 6.) “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眼睜睜的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與這則材料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A.割占香港島 B.火燒圓明園 C.黃海大戰 D.臺兒莊戰役33.(2019東營8 .)今年 4 月,巴黎圣母院發生火災后,一位網友作詩:“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猶能圣,圓明不復園。”1860 年,火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是( )A.英國軍隊 B.英法聯軍 C. 美英聯軍 D.八國聯軍34.(2019南充3 .)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鴉片戰爭一一《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第二次鴉片戰爭一—《北京條約》一一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C.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一一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35.(2019菏澤7 .)我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必須清楚地分辨出史實和結論。下列哪一項屬于歷史史實( )A.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B.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D.《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二.材料題1、(2020廣安19.)冷戰結束后,中國的和平崛起對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撫今追昔,能引起我們諸多思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從19世紀40年代起,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共計105年時間,全世界幾乎一切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我國,都打過我們,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戰爭……沒有一次戰爭不是以我國失敗、簽訂喪權辱國條約而告終。 --毛澤東(1) 從19世紀40年代起到20世紀初,列強發動了四次大的侵華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其中1856--1860年、1900年兩次侵華戰爭侵略軍都打進了當時中國的都城京師(北京),請分別說出這兩次列強侵華戰爭給中國造成的嚴重危害。 (2) 甲午中日戰爭和1931~1945年的日本侵華戰爭都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侵華戰爭,前者以清政府的失敗而告終,后者以中華民族的勝利而結束。兩相比較,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 (3) 全國抗戰爆發后,敵后戰場與正面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請列舉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敵后戰場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軍的著名戰役各一例。 材料二:香港問題為什么能夠談成呢?并不是我們參加談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領,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而且是個值得信任的國家……當然,香港問題能夠解決好,還是由于“一國兩制”的根本方針或者說戰略搞對了,也是中英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鄧小平《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4) 19世紀英國占領的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司地方一區、“新界”三部分組成。英國是通過哪一個不平等條約割占香港島的? (5) 根據材料二,香港能夠順利回歸祖國的原因是什么?2、(2019遂寧11 .)(15分)北京,見證了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的恥辱與榮耀,進步與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屈辱·北京】材料一圓明園遺址 八國聯軍竄入紫禁城 1937北平淪陷(1)根據材料一的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中國近代史上,侵略或占領過我國北京的戰爭。(3分)【抗爭·北京】材料二 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正在京師參加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等,聯合各省1300多名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五四”運動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一二·九”運動口號:“打倒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 一致抗日”——摘編于部編人教版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2)“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材料中的“變法”與洋務運動相比最根本的區別是什么? (2分)(3)“五四”運動與“一二.九”運動是近代北京爆發的兩次偉大的學生運動。根據材料二中的口號,指出二者在民族意識上的共同點? (2分)【新生·北京】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成為人民群眾歡樂的海洋(4)材料三圖片反映的是什么重大歷史事件? (2分)材料四 北京同仁堂是我國中藥名牌, 創辦于1669年,……1954年,為了貫徹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業局選擇同仁堂作為首批公私合營的示范企業。同仁堂經理樂松和以大局為重,順應歷史潮流,帶頭進行公私合營,……公私合營后,同仁堂在生產銷售規模和開發新藥等方面都有進一步發展。——摘編于部編人教版 《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5)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同仁堂是通過什么方式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2分)【輝煌·北京】材料五 1978年,北京成為全國的焦點,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歷史轉折。“實現四個現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6)根據材料五結合所學知識,這場“廣泛、深刻的革命”指什么?(2分)材料六 新時期的北京。備受世界關注。時間 重大國際活動2008年 北京奧運會2014年 北京亞大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7年 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8年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19年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7)根據材料六表格內容,指出新時期中國外交特點。(2分)考點精講中考真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 學案(學生版).doc 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 學案(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