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學案(學生版)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一、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1、孫中山早期思想轉變------從變法自強到革命1894年,孫中山北上天津,上書李鴻章,提出變法自強等多項改革建議,遭到拒絕。失望之余,他開始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專制統治,才能拯救中國。2、早年的革命實踐(1)成立興中會 :檀香山 提出“振興中華”的宗旨,號召“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2)發動廣州起義 失敗 陸皓東犧牲(3) 廣州起義失敗后,流亡海外2、同盟會與三民主義(1)成立條件:①.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得到迅速傳播。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和《警世鐘》②革命團體成立:有華興會和光復會。(2)目的: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3)成立:1905年 日本東京。(4)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5)指導思想: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是孫中山領導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意義)。(6)機關報 :《民報》 孫中山為總理(7)性質: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5)建立的作用(意義):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名 稱 時 間 地 點 創建人 機關報 綱 領 性 質興中會 1894年 檀香山 孫中山 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 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 1905年 日本東京 孫中山 民報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記:孫中山 像)一.選擇題1.(2022紹興中考6.)近代一位紹興革命志士曾賦詩明志:“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這位革命志士是( )A. 徐錫麟 B. 秋瑾 C. 陶成章 D. 何赤華2.(2022自貢中考8.)某校歷史社團組織成員參觀“吳玉章故居陳列館”,該館由“立志救國救民、投身辛亥革命、參與領導南昌起義、歸國抗戰等”部分組成。社員能在“投身辛亥革命”部分中看到( )A.擁護維新變法 B.參加同盟會 C.加入中國共產黨 D.維護國共合作3.(2022廣安中考5.) 《辛丑條約》簽訂后,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鐘》等著作( )A. 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 B. 宣傳維新思想,號召變法圖強C. 號召推翻清政府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 宣傳民主與科學思想,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4.(2022包頭中考5.)“扶清滅洋”“變法圖強” “三民主義”“工農武裝割據”這些口號和主張、理論共同說明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是( )A. 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B. 發動革命,實現共和C. 革故鼎新,變法救國 D. 學習西方,挽救危機5.(2022營口中考7.)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 )A. 結束了清王朝反動統治 B. 根除了國民的封建思想C. 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D. 推翻了帝國主義的壓迫6.(2022泰州中考11.)口號往往反映一場運動的目的和訴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下列口號體現了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歷程,其先后順序是( )①自強求富②三民主義③變法圖強④民主與科學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7.(2022連云港中考12.)蔡元培在挽聯中寫道:“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該挽聯描寫的是( )A.譚嗣同視死如歸的氣概 B.梁啟超變法圖強的濟世情懷C.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 D.李大釗開天辟地的首創精神8.(2022宜昌中考11.)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下列屬于他早期革命活動的是( )A. 成立強學會 B. 成立興中會 C. 創辦《青年雜志》 D. 創辦黃埔軍校9.(2022北部灣經濟區中考8 .) “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這是蔡元培對中國近代一位歷史人物的高度評價。他評價的是( )A. 洪秀全 B. 孫中山 C. 葉挺 D. 聶耳10.(2021達州市18.)某校八年級小李同學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為主題,制作了下面的資料卡片。并對其所涉及的史實進行了解讀,其中正確的是( )圖1 輪船招商局 圖2 譚嗣同殉難圖 圖3 孫中山 圖4 《新青年》封面A.圖1涉及的史實是中國近代工業化的開端,從民用工業逐漸發展到軍事工業B.圖2涉及的史實作為政治運動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的作用遠不是改變所能刷洗干凈的C.圖3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他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干多年的封建制度D.圖4 《新青年》宣傳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但也不反對禮教、禮法11.(2021陜西省3.)1905年8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在成立大會上決定創辦《民報》,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宣傳的主要思想是( )A.變法救國 B.民主科學 C.三民主義 D.扶清滅洋12.(2021包頭、巴彥淖爾市4.) 有學者說:“《辛丑條約》使中國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承受了賠款之苦,在晚清最后十年里,促成社會矛盾的進一步激化。”據此可知,《辛丑條約》的簽訂( )A. 推動辛亥革命的發生 B. 使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生變化C. 導致義和團運動爆發 D. 使中國社會面臨被瓜分的危機13.(2021蘇州市7.)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說:“當初次之失敗也,舉國輿論莫不目予(我)輩為亂臣賊子。凡認識者,視(吾人)為毒蛇猛獸,而莫敢與吾人交游。惟庚子(1900年)失敗之后,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形勢的變化反映出( )A.革命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B.革命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C.清王朝的統治已不得人心 D.民主共和觀念已深入人心14.(2021連云港市30.)某學者指出:“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國歷史從帝制走向共和。”實現這一成果的指導思想是( )A.自強求富 B.變法維新 C.三民主義 D.民主科學15.(2021黃岡、孝感、咸寧市5.)陳老師辦公桌上題開的書頁如圖,據此,你認為陳老師在讀下列書籍中的哪一本( )第七章 新生中國的領導人——袁世凱和孫中山◎袁世凱如何在清皇室與革命者間周旋◎篤信基督教的革命領袖孫中山◎讓中外人士倍感疑慮的總統職位大移交A. 《這個天國不太平》 B. 《洋務運動》C. 《戊戌政變記》 D. 《傳教士眼中的1911》16.(2021梧州市5.)下表是一位偉人為中國民主革命做出的部分貢獻。據此判斷,他是( )A.康有為 B.孫中山 C.李大釗 D.陳獨秀17.(2021廣東13.)如題13表可見( )人物 籍貫 活動康有為 南海 1891年,開辦萬木草堂,宣傳維新思想。孫中山 香山 1894年,建立興中會,傳播革命思想。楊匏安 香山 1919年,在廣東《中華新報》發文,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A.民主共和觀念已深入人心 B.馬克思主義在廣東得到廣泛傳播C.革命團體在廣東開始建立 D.近代廣東思想先驅走在時代前列18.(2020湘潭5.)1905年,某人在加入某革命組織時鄭重宣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他加入的是( )A.中國同盟會 B.中國國民黨 C.中國共產黨 D.興中會19.(2020赤峰6.)在武昌起義爆發時,孫中山遠在海外并未直接參與,但我們仍稱他是辛亥革命的領導者,這是因為他早就為革命播下了火種。其中的“火種”是指( )A. 自強求富 B. 變法圖強 C. 三民主義 D. 民主科學20.(2020北京14.)以下內容是一位歷史人物的部分經歷,他是( )A.洪秀全 B.梁啟超 C.章炳麟 D.孫中山21.(2020南京6.)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孫中山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了( )A.興中會 B.華興會 C.光復會 D.中國同盟會22.(2020自貢7.)右圖是同盟會的政治綱領,在《民報》發刊詞中被闡發為“三民主義”。其中“平均地權”是指( )A.民族主義B.民權主義C.民生主義D.民主主義23.(2020孝感11.)蔡元培先生1925年曾經撰寫過一副挽聯:“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愿吾儕后死者,齊心協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該挽聯是寫給誰的 ( )A.鄧世昌 B.譚嗣同 C.孫中山 D.張自忠24.(2019青島18.)歷史漫畫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詮釋歷史,讓人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引發對歷史的思考。與右圖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不相符的是( )A.宣告了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B.領導者是孫中山C.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25.(2019雅安 2.)他從甲午中日戰爭時期就開始從事武裝反清斗爭,屢敗屢起,百折不撓,使民族民主革命成為波濤洶涌的時代潮流。他是( )A.秋瑾 B.章炳麟 C.陳天華 D.孫中山26.(2019巴彥淖爾 4.)孫中山將民族主義放在了三民主義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統一民族國家及共和制度相結合,這反映出三民主義( )A.適應了救亡圖存的需要 B.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口號C.推動新文化運動的開展 D.代表維新派的思想要求27.(2019無錫 6.)某學者指出:“這次革命的目標是:民族獨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國歷史從帝制走向共和。”下列哪選項最符合上述材料( )A.自強求富 B.維新變法 C.民主科學 D.三民主義28.(2019漳州11 .)孫中山曾說:“國家之貧富,可以鐵道之多寡定之……修筑鐵路,實為目前惟一之急務,民國之生死存亡,系于此舉。”在此,孫中山闡釋的是( )A.民族主義 B.民主主義 C.民權主義 D.民生主義29.(2019濰坊 9.)1901年,“建設新中國”一詞在報刊上頻繁出現,有人倡言“推翻舊政府”“立黨救國”。這反映了( )A.維新變法影響深遠 B.中國同盟會力量壯大 C.革命思想迅速傳播 D.國民黨政權風雨飄搖30.(2019河北省13.)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抱憾而逝,革命與民國并未帶來預期的和平與秩序,民國時期教以前經歷史更多的痛苦與失序。但孫中山為進步定了基出,其追隨者得以在此基礎之上繼其遺業。材料中的“痛苦與失序”不包括( )A.武昌起義 B.哀世凱獨裁統治 C.尊孔復古的逆流 D.北洋軍閥混戰31.(2018黃岡4.) 習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指出,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之所以這樣評價孫中山,是因為他領導的辛亥革命( )A. 宣告中國君主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終結B. 開啟了中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近代化C. 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D. 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實現了民族獨立32.(2018包頭4.)1905年,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綱領闡發為“民族主義”。這一思想( )A.完全符合當時的中國國情 B. 與維新派的政治目標一-致C.延續了民主共和國的精神 D.推動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33.(2018青島21.)《中華民國史》寫道:“他提議將分散的革命組織(合)成一個大團體,協力從事反清革命。 這個建議獲得一致贊成。”“大團體”是指( )A.強學會 B.興中會 C.同盟會 D.國民黨二.非選擇題1.(2022通遼中考1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列強發動的主要侵華戰爭和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根據統編初中歷中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編制材料二 有說歐美共和的政治,我們中國此時尚不能合用的……我們中國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憲,萬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說大謬(錯誤)……且世界立憲,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稱為真立憲。同一流血,何不為直截了當共和……——摘自孫中山在東京留學生歡迎大會上的演講詞材料三 三年以來,吾人于共和國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痛苦。自經此次之實驗,國中賢者,寶愛共和之心,因以勃發,厭棄專制之心,因以明確。……以予觀之,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后之覺悟。——摘編自陳獨秀《吾人最后之覺悟》(1916年)材料四 中國在巴黎和會上蒙受的屈辱阻礙了中國尋求西方模式的國家認同。五四知識界對西方的幻滅,伴隨著親蘇社會主義思潮的興起,許多中國人認為俄國革命是中國進行國家建構的唯一成功楷模。——摘編自徐國琦《中國與大戰》(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的歷次反抗斗爭呈現的共同特點。(2)根據材料二,指出孫中山提出的與以往不同的理想目標。促使孫中山提出這一理想目標的外部因素是什么?(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陳獨秀所說“專制政治”指的是什么?“此次之實驗”是在哪一領域向專制政治宣戰的?(4)根據材料四,指出中國人的認識發生了怎樣的變化?(5)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四個歷史事件的相關知識,簡要指出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2.(2022山西中考.)探究題(本大題共15分)19.國家名片是代表國家形象的符號,以其獨特的風格與意蘊從不同側面展現了各國、各民族的文明成果。九年級(1)班的同學們以“國家名片”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下面是各小組承擔的不同任務,請你參與完成。任務一 【推介建筑遺址—設計文化名片】(4分)(1)一組同學準備介紹下面兩處建筑遺址。請根據他們給出的推介理由,幫他們寫出推介詞。名稱:中國北京故宮推介詞:____________________推介理由:體現中國建筑文化的獨特性,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 名稱:古羅馬大競技場推介詞: ____________________推介理由:體現古羅馬奴隸制的高度發達,是迄今遺留下來的古羅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任務二 【閱讀名人傳記——制作人物名片】(4分)(2)二組同學閱讀了馬克思和孫中山的人物傳記后,準備為其制作人物名片。請你仿照示例從中任選一位,和他們一起完成名片制作。人物:甘地身份: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主要事跡: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他多次領導印度人民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譽為“圣雄”甘地。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事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務三 【查閱文獻資料—展示中國名片】(7分)(3)三組同學查閱資料后,整理出下面代表國家形象的“中國名片”。他們準備以宣講的方式展示學習成果,請據此以“中國名片·點亮世界”為題,為其撰寫150字左右的宣講稿。3.(2022長沙中考14.) 理論源于實踐并指導實踐,沒有科學的理論就不會有成功的實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思想的傳播】材料一1.凡為國人,男女一律平等,無上下貴賤之分。2.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屬天賦之權利。3.不得侵人自由,如言論、思想、出版等事。4.中華共和國為自由獨立之國。——摘自鄒容《革命軍》 由今以后,到處所見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戰勝的旗。到處所聞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的凱歌的聲。……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釗《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思想的實踐】材料二人物資料卡1:A__________,湖南長沙人。主要事跡:(1)參與組建華興會和中國同盟會(2)領導黃花崗起義(3)參與發動“二次革命” 人物資料卡2:B__________,湖南桑植人,被譽為“兩把菜刀鬧革命”的元帥。主要事跡:(1)領導南昌起義(2)領導洪湖和湘鄂西農民式裝斗爭(3)開辟湘鄂西根據地【新思想的發展】材料三 近世各國所謂民權制度,往往為資產階級所專有,適成為壓迫平民之工具。若國民黨之民權主義,則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也。——摘自《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1928-1930年間,毛澤東撰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系列文章,初步闡明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摘編自華東師范大學出版杜《高中歷史》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指出,鄒容和李大釗關于中國前途的構想分別受到西方近代什么思想的影響?(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二中的A、B兩位歷史人物是誰?(3)根據材料三指出,孫中山和毛澤東對新思想發展創新的具體表現。綜上,談談你對理論與實踐相互關系的認識。4.(2022荊州中考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895年,孫中山領導發動了廣州起義,1900年,孫中山又領導發動了惠州起義,兩次起義均遭到失敗。孫中山后來說,廣州起義失敗時,“舉國輿論莫不目子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詛謾罵之聲,不絕于耳。”但惠州起義失敗后,“則鮮聞一般人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息,恨其事不成矣。前后相較,差如天淵。”材料二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一時報紙風起云涌,蔚為大觀”,許多報紙以監督政府為己任,議論時政得失,如《民國新聞》以“維護共和政體”為宗旨。各種政黨、社團紛紛成立, 1912年10月,僅在民政部登記的團體就有85個,包括政治團體22個。由于“社會對政治興味非常亢進”,政法學校和大學法科學生猛增,“一時法政學校遍于全國”。——均摘編自李侃主編《中國近代史》(1) 根據材料一回答:從廣州起義到惠州起義,中國民眾對孫中山領導發動武裝起義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這一變化說明了什么?(2)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辛亥革命后,中國民眾對政治持什么態度?這一態度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回答2點)5.(2021成都市25.)( 25分)報刊作為一種近代以來新興的傳媒方式,記載了國家歷史與社會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啟蒙·救亡】材料一(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9和圖10兩份報刊宣傳的主張有何不同(4分)并歸納它們對中國近代社會的變遷產生了什么共同作用。(2分)【創新·破局】材料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時蘇俄和美國報刊中討論或提及的現象,分別發生在什么背景之下,(4分)為擺脫困境,蘇俄與美國羅斯福政府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發展·崛起】材料三(3)圖 11、圖 12、圖 13為新中國成立之后《人民日報》刊登的部分重大事件。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其表達的共同主題。(2分)任選其中一個事件,談談該事件的重大意義。(2分)【變革 ·轉型】材料四表2 改革開放后成都報刊行業發展概況1989 年 《成都晚報》的廣告收入達 600余萬元,較 1983 年的 56 萬元增長了近 11倍1995 年 《華西都市報》創刊,注重市民新聞的報道,關注報道角度與質量,贏得好評2010—2015 年 《成都商報》已擁有500 余萬微博粉絲,官方微信關注粉絲也超過20 萬—據秦紹德、沈國麟《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區新聞事業發展的軌跡(1978—2000)》、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課題組《成都商報媒體轉型觀察與思考》(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改革開放后成都報刊行業的發展特點,(4分)并請你為成都報刊行業的持續發展獻計獻策。(3 分)6.(2021臨沂市27.)以下兩則材料摘自《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S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11月11日)。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毛澤東同志把三民主義綱領、統一戰線政策、艱苦奮斗精神并稱為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的最中心最本質最偉大的遺產”,是“對于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貢獻”。(1)材料一中的“三民主義”是指哪三大主義?孫中山的“統戰線政策"在20世紀20年代有哪些主要表現?材料二 孫中山先生最大的特點是熱愛祖國,一生追求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的理想,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孫中山先生說:“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他總是以“愛國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國”等鞭策自己。(2)材料二認為孫中山一生追求實現的理想是什么?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通過哪一斗爭推翻了清朝統治?他們】發起的護國戰爭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什么?(3)上述材料所提及的孫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結合自身生活實際,我們應該如何踐行這些精神?7.(2020龍東地區29.)2020年1月23日起,全國29個省市4萬多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和武漢,一張請戰書,一顆赤子心。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英雄的祖國、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書寫了人類歷史上可歌可泣的抗疫篇章。慎終追遠,探究以下問題。【醫者仁心】疫情吹響集結號,直面生死大考。醫護人員是護佑健康、挽救生命的英雄。古往今來,涌現出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等許多以挽救人民生命為己任的醫者。(1)明朝時期,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的作者是?(2)發現治療瘧疾的新型有效藥物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是?【英雄之城】疫情催人急,家國共同體。“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歷史上從來沒有被艱難險阻壓垮過……”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飽含深情,令人振奮!(3)請你列出洋務運動時期與武漢相關的民用企業一例?洋務運動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一點即可)(4)辛亥革命的領導人是?他建立的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5)辛亥革命首義地點在哪里?寫出這次革命的歷史功績?(一點即可)【建設成就】疫情蔓延,離漢通道關閉,武漢進入“戰時”狀態,這個英雄的城市被按下“暫停鍵”。城市交通網的靜止并不能阻礙這個九州通衢之地續寫建國以來的輝煌。(6)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這個英雄的城市在交通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情感升華】(7)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青少年應該付諸怎樣的行動?考點精講中考真題1932年,紐約《晚畫報》報道了一系列餓死人的事件。類似慘劇在當時的《舊金山紀事報》《紐約時報》等報刊多有記載。僅紐約一市,1931年記錄在案的餓死街頭事件,就有 2000起。——據劉緒貽、楊生茂主編《美國通史》(第5卷)1921 年,蘇俄國內經濟崩漬,供應短缺,這種情況引起了廣大居民的不滿。《經濟生活報》針對此問題展開了長達數月的討論,列寧在閱讀大量農民給報社的來信后,經過調查得出結論∶ 若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繼續執行,勢必加深經濟危機,導致政治動亂。——據沈志華主編《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漬∶ 蘇聯歷史專題研究(1917—1991)》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學案(教師版)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一、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1、孫中山早期思想轉變------從變法自強到革命1894年,孫中山北上天津,上書李鴻章,提出變法自強等多項改革建議,遭到拒絕。失望之余,他開始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專制統治,才能拯救中國。2、早年的革命實踐(1)成立興中會 :檀香山 提出“振興中華”的宗旨,號召“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2)發動廣州起義 失敗 陸皓東犧牲(3) 廣州起義失敗后,流亡海外2、同盟會與三民主義(1)成立條件:①.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得到迅速傳播。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和《警世鐘》②革命團體成立:有華興會和光復會。(2)目的: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3)成立:1905年 日本東京。(4)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5)指導思想: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是孫中山領導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意義)。(6)機關報 :《民報》 孫中山為總理(7)性質: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5)建立的作用(意義):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名 稱 時 間 地 點 創建人 機關報 綱 領 性 質興中會 1894年 檀香山 孫中山 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 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 1905年 日本東京 孫中山 民報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記:孫中山 像)一.選擇題1.(2022紹興中考6.)近代一位紹興革命志士曾賦詩明志:“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這位革命志士是( B )A. 徐錫麟 B. 秋瑾 C. 陶成章 D. 何赤華2.(2022自貢中考8.)某校歷史社團組織成員參觀“吳玉章故居陳列館”,該館由“立志救國救民、投身辛亥革命、參與領導南昌起義、歸國抗戰等”部分組成。社員能在“投身辛亥革命”部分中看到( B )A.擁護維新變法 B.參加同盟會 C.加入中國共產黨 D.維護國共合作3.(2022廣安中考5.) 《辛丑條約》簽訂后,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鐘》等著作( C )A. 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 B. 宣傳維新思想,號召變法圖強C. 號召推翻清政府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 宣傳民主與科學思想,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4.(2022包頭中考5.)“扶清滅洋”“變法圖強” “三民主義”“工農武裝割據”這些口號和主張、理論共同說明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是( A )A. 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B. 發動革命,實現共和C. 革故鼎新,變法救國 D. 學習西方,挽救危機5.(2022營口中考7.)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 A )A. 結束了清王朝反動統治 B. 根除了國民的封建思想C. 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D. 推翻了帝國主義的壓迫6.(2022泰州中考11.)口號往往反映一場運動的目的和訴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下列口號體現了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歷程,其先后順序是( D)①自強求富②三民主義③變法圖強④民主與科學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7.(2022連云港中考12.)蔡元培在挽聯中寫道:“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該挽聯描寫的是( C )A.譚嗣同視死如歸的氣概 B.梁啟超變法圖強的濟世情懷C.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 D.李大釗開天辟地的首創精神8.(2022宜昌中考11.)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下列屬于他早期革命活動的是( B )A. 成立強學會 B. 成立興中會 C. 創辦《青年雜志》 D. 創辦黃埔軍校9.(2022北部灣經濟區中考8 .) “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這是蔡元培對中國近代一位歷史人物的高度評價。他評價的是(B )A. 洪秀全 B. 孫中山 C. 葉挺 D. 聶耳10.(2021達州市18.)某校八年級小李同學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為主題,制作了下面的資料卡片。并對其所涉及的史實進行了解讀,其中正確的是( B )圖1 輪船招商局 圖2 譚嗣同殉難圖 圖3 孫中山 圖4 《新青年》封面A.圖1涉及的史實是中國近代工業化的開端,從民用工業逐漸發展到軍事工業B.圖2涉及的史實作為政治運動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的作用遠不是改變所能刷洗干凈的C.圖3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他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干多年的封建制度D.圖4 《新青年》宣傳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但也不反對禮教、禮法11.(2021陜西省3.)1905年8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在成立大會上決定創辦《民報》,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宣傳的主要思想是( C )A.變法救國 B.民主科學 C.三民主義 D.扶清滅洋12.(2021包頭、巴彥淖爾市4.) 有學者說:“《辛丑條約》使中國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承受了賠款之苦,在晚清最后十年里,促成社會矛盾的進一步激化。”據此可知,《辛丑條約》的簽訂(A )A. 推動辛亥革命的發生 B. 使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生變化C. 導致義和團運動爆發 D. 使中國社會面臨被瓜分的危機13.(2021蘇州市7.)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說:“當初次之失敗也,舉國輿論莫不目予(我)輩為亂臣賊子。凡認識者,視(吾人)為毒蛇猛獸,而莫敢與吾人交游。惟庚子(1900年)失敗之后,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形勢的變化反映出( C )A.革命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B.革命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C.清王朝的統治已不得人心 D.民主共和觀念已深入人心14.(2021連云港市30.)某學者指出:“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國歷史從帝制走向共和。”實現這一成果的指導思想是( C )A.自強求富 B.變法維新 C.三民主義 D.民主科學15.(2021黃岡、孝感、咸寧市5.)陳老師辦公桌上題開的書頁如圖,據此,你認為陳老師在讀下列書籍中的哪一本( D )第七章 新生中國的領導人——袁世凱和孫中山◎袁世凱如何在清皇室與革命者間周旋◎篤信基督教的革命領袖孫中山◎讓中外人士倍感疑慮的總統職位大移交A. 《這個天國不太平》 B. 《洋務運動》C. 《戊戌政變記》 D. 《傳教士眼中的1911》16.(2021梧州市5.)下表是一位偉人為中國民主革命做出的部分貢獻。據此判斷,他是(B )A.康有為 B.孫中山 C.李大釗 D.陳獨秀17.(2021廣東13.)如題13表可見(D )人物 籍貫 活動康有為 南海 1891年,開辦萬木草堂,宣傳維新思想。孫中山 香山 1894年,建立興中會,傳播革命思想。楊匏安 香山 1919年,在廣東《中華新報》發文,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A.民主共和觀念已深入人心 B.馬克思主義在廣東得到廣泛傳播C.革命團體在廣東開始建立 D.近代廣東思想先驅走在時代前列18.(2020湘潭5.)1905年,某人在加入某革命組織時鄭重宣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他加入的是(A )A.中國同盟會 B.中國國民黨 C.中國共產黨 D.興中會19.(2020赤峰6.)在武昌起義爆發時,孫中山遠在海外并未直接參與,但我們仍稱他是辛亥革命的領導者,這是因為他早就為革命播下了火種。其中的“火種”是指( C )A. 自強求富 B. 變法圖強 C. 三民主義 D. 民主科學20.(2020北京14.)以下內容是一位歷史人物的部分經歷,他是( D )A.洪秀全 B.梁啟超 C.章炳麟 D.孫中山21.(2020南京6.)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孫中山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了( D )A.興中會 B.華興會 C.光復會 D.中國同盟會22.(2020自貢7.)右圖是同盟會的政治綱領,在《民報》發刊詞中被闡發為“三民主義”。其中“平均地權”是指( C )A.民族主義B.民權主義C.民生主義D.民主主義23.(2020孝感11.)蔡元培先生1925年曾經撰寫過一副挽聯:“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愿吾儕后死者,齊心協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該挽聯是寫給誰的 ( C )A.鄧世昌 B.譚嗣同 C.孫中山 D.張自忠24.(2019青島18.)歷史漫畫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詮釋歷史,讓人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引發對歷史的思考。與右圖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不相符的是( C )A.宣告了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B.領導者是孫中山C.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25.(2019雅安 2.)他從甲午中日戰爭時期就開始從事武裝反清斗爭,屢敗屢起,百折不撓,使民族民主革命成為波濤洶涌的時代潮流。他是( D )A.秋瑾 B.章炳麟 C.陳天華 D.孫中山26.(2019巴彥淖爾 4.)孫中山將民族主義放在了三民主義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統一民族國家及共和制度相結合,這反映出三民主義( A )A.適應了救亡圖存的需要 B.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口號C.推動新文化運動的開展 D.代表維新派的思想要求27.(2019無錫 6.)某學者指出:“這次革命的目標是:民族獨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國歷史從帝制走向共和。”下列哪選項最符合上述材料( D )A.自強求富 B.維新變法 C.民主科學 D.三民主義28.(2019漳州11 .)孫中山曾說:“國家之貧富,可以鐵道之多寡定之……修筑鐵路,實為目前惟一之急務,民國之生死存亡,系于此舉。”在此,孫中山闡釋的是( D )A.民族主義 B.民主主義 C.民權主義 D.民生主義29.(2019濰坊 9.)1901年,“建設新中國”一詞在報刊上頻繁出現,有人倡言“推翻舊政府”“立黨救國”。這反映了( C )A.維新變法影響深遠 B.中國同盟會力量壯大 C.革命思想迅速傳播 D.國民黨政權風雨飄搖30.(2019河北省13.)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抱憾而逝,革命與民國并未帶來預期的和平與秩序,民國時期教以前經歷史更多的痛苦與失序。但孫中山為進步定了基出,其追隨者得以在此基礎之上繼其遺業。材料中的“痛苦與失序”不包括( A )A.武昌起義 B.哀世凱獨裁統治 C.尊孔復古的逆流 D.北洋軍閥混戰31.(2018黃岡4.) 習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指出,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之所以這樣評價孫中山,是因為他領導的辛亥革命( C )A. 宣告中國君主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終結B. 開啟了中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近代化C. 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D. 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實現了民族獨立32.(2018包頭4.)1905年,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綱領闡發為“民族主義”。這一思想( D )A.完全符合當時的中國國情 B. 與維新派的政治目標一-致C.延續了民主共和國的精神 D.推動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33.(2018青島21.)《中華民國史》寫道:“他提議將分散的革命組織(合)成一個大團體,協力從事反清革命。 這個建議獲得一致贊成。”“大團體”是指( C )A.強學會 B.興中會 C.同盟會 D.國民黨二.非選擇題1.(2022通遼中考1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列強發動的主要侵華戰爭和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根據統編初中歷中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編制材料二 有說歐美共和的政治,我們中國此時尚不能合用的……我們中國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憲,萬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說大謬(錯誤)……且世界立憲,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稱為真立憲。同一流血,何不為直截了當共和……——摘自孫中山在東京留學生歡迎大會上的演講詞材料三 三年以來,吾人于共和國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痛苦。自經此次之實驗,國中賢者,寶愛共和之心,因以勃發,厭棄專制之心,因以明確。……以予觀之,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后之覺悟。——摘編自陳獨秀《吾人最后之覺悟》(1916年)材料四 中國在巴黎和會上蒙受的屈辱阻礙了中國尋求西方模式的國家認同。五四知識界對西方的幻滅,伴隨著親蘇社會主義思潮的興起,許多中國人認為俄國革命是中國進行國家建構的唯一成功楷模。——摘編自徐國琦《中國與大戰》(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的歷次反抗斗爭呈現的共同特點。(2)根據材料二,指出孫中山提出的與以往不同的理想目標。促使孫中山提出這一理想目標的外部因素是什么?(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陳獨秀所說“專制政治”指的是什么?“此次之實驗”是在哪一領域向專制政治宣戰的?(4)根據材料四,指出中國人的認識發生了怎樣的變化?(5)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四個歷史事件的相關知識,簡要指出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答案】(1)鴉片戰爭后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持續發展。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反抗斗爭具有自發性、持續性、反帝反封建的雙重性,經歷了由自發到自覺的轉變。(2)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歐美共和制和西方啟蒙思想的影響。(3)封建專制,袁世凱復辟,掀起了尊孔復古的逆流;在思想文化領域。(4)從尋求西方模式到追隨俄國革命的模式。(5)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袁世凱建立起北洋軍閥黑暗統治。進步知識分子認識到要建立名副其實的共和國,必須從思想上改造國民性,掀起了新文化運動。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2022山西中考.)探究題(本大題共15分)19.國家名片是代表國家形象的符號,以其獨特的風格與意蘊從不同側面展現了各國、各民族的文明成果。九年級(1)班的同學們以“國家名片”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下面是各小組承擔的不同任務,請你參與完成。任務一 【推介建筑遺址—設計文化名片】(4分)(1)一組同學準備介紹下面兩處建筑遺址。請根據他們給出的推介理由,幫他們寫出推介詞。名稱:中國北京故宮推介詞:____________________推介理由:體現中國建筑文化的獨特性,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 名稱:古羅馬大競技場推介詞: ____________________推介理由:體現古羅馬奴隸制的高度發達,是迄今遺留下來的古羅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任務二 【閱讀名人傳記——制作人物名片】(4分)(2)二組同學閱讀了馬克思和孫中山的人物傳記后,準備為其制作人物名片。請你仿照示例從中任選一位,和他們一起完成名片制作。人物:甘地身份: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主要事跡: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他多次領導印度人民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譽為“圣雄”甘地。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事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務三 【查閱文獻資料—展示中國名片】(7分)(3)三組同學查閱資料后,整理出下面代表國家形象的“中國名片”。他們準備以宣講的方式展示學習成果,請據此以“中國名片·點亮世界”為題,為其撰寫150字左右的宣講稿。【答案】(1)答:中國北京故宮:沿中軸線對稱;木結構為主,輔以磚瓦。設計蘊含中正觀念,大一統思想;是國家政治權力中心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古羅馬大競技場:拱形、穹頂,廊柱環繞;堅固結實,華麗宏偉;以石材為主。是公共活動場所;體現了古羅馬高度發達的奴隸制文明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2)答:示例:人物:孫中山身份: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等主要事跡:創建興中會、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等。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被譽為中華民國的“國父”。評分說明:任選一位人物,寫出人名和身份各得1分,主要事跡得2分,共4分。(3)示例:中國名片·點亮世界示例: 中國名片·點亮世界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宣講的題目是“中國名片·點亮世界”。古往今來,一張張代表國家形象的中國名片以其獨特的風格與意蘊點亮世界。漢代絲綢之路開通后,絲綢、瓷器、茶葉逐漸成為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印刷術、指南針等四大發明也沿著絲綢之路對外傳播,它們以其獨特的藝術文化和領先的科技水平,向世界展現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成為國家形象的符號。乒乓球被稱為“國球”,不僅是中國體育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而且在20世紀70年代以“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開啟了中美友誼之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中國高鐵、中國航天等為代表的“中國智造”成為新的國家名片。當今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思想理念,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些彰顯中國魅力的“國家名片”,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人對美的追求,對和平的熱愛,對共同發展的愿景,展現了大國風范的同時,也折射出中華民族開拓進取的風貌和自強不息的生命力。評分說明:圍繞主題,文章結構完整,層次分明,邏輯關系清晰,觀,點論述與3個關鍵詞及其影響建立聯系,并緊扣文章主題進行解釋和擴展可得7分。之后按等級逐條賦分。3.(2022長沙中考14.) 理論源于實踐并指導實踐,沒有科學的理論就不會有成功的實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思想的傳播】材料一1.凡為國人,男女一律平等,無上下貴賤之分。2.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屬天賦之權利。3.不得侵人自由,如言論、思想、出版等事。4.中華共和國為自由獨立之國。——摘自鄒容《革命軍》 由今以后,到處所見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戰勝的旗。到處所聞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的凱歌的聲。……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釗《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思想的實踐】材料二人物資料卡1:A__________,湖南長沙人。主要事跡:(1)參與組建華興會和中國同盟會(2)領導黃花崗起義(3)參與發動“二次革命” 人物資料卡2:B__________,湖南桑植人,被譽為“兩把菜刀鬧革命”的元帥。主要事跡:(1)領導南昌起義(2)領導洪湖和湘鄂西農民式裝斗爭(3)開辟湘鄂西根據地【新思想的發展】材料三 近世各國所謂民權制度,往往為資產階級所專有,適成為壓迫平民之工具。若國民黨之民權主義,則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也。——摘自《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1928-1930年間,毛澤東撰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系列文章,初步闡明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摘編自華東師范大學出版杜《高中歷史》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指出,鄒容和李大釗關于中國前途的構想分別受到西方近代什么思想的影響?(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二中的A、B兩位歷史人物是誰?(3)根據材料三指出,孫中山和毛澤東對新思想發展創新的具體表現。綜上,談談你對理論與實踐相互關系的認識。【答案】(1)鄒容:自由民主思想;李大釗:馬克思主義思想。(2)A、黃興;B;賀龍。(3)孫中山:主張平等的民權;毛澤東: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理論推動實踐的發展。4.(2022荊州中考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895年,孫中山領導發動了廣州起義,1900年,孫中山又領導發動了惠州起義,兩次起義均遭到失敗。孫中山后來說,廣州起義失敗時,“舉國輿論莫不目子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詛謾罵之聲,不絕于耳。”但惠州起義失敗后,“則鮮聞一般人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息,恨其事不成矣。前后相較,差如天淵。”材料二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一時報紙風起云涌,蔚為大觀”,許多報紙以監督政府為己任,議論時政得失,如《民國新聞》以“維護共和政體”為宗旨。各種政黨、社團紛紛成立, 1912年10月,僅在民政部登記的團體就有85個,包括政治團體22個。由于“社會對政治興味非常亢進”,政法學校和大學法科學生猛增,“一時法政學校遍于全國”。——均摘編自李侃主編《中國近代史》(1) 根據材料一回答:從廣州起義到惠州起義,中國民眾對孫中山領導發動武裝起義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這一變化說明了什么?(2)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辛亥革命后,中國民眾對政治持什么態度?這一態度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回答2點)【答案】【小題1】由恐懼到支持,由反對到接受;人民對清政府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民族意識的覺醒。【小題2】持贊賞、支持的態度;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民族危機的加深等。5.(2021成都市25.)( 25分)報刊作為一種近代以來新興的傳媒方式,記載了國家歷史與社會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啟蒙·救亡】材料一(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9和圖10兩份報刊宣傳的主張有何不同(4分)并歸納它們對中國近代社會的變遷產生了什么共同作用。(2分)【創新·破局】材料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時蘇俄和美國報刊中討論或提及的現象,分別發生在什么背景之下,(4分)為擺脫困境,蘇俄與美國羅斯福政府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發展·崛起】材料三(3)圖 11、圖 12、圖 13為新中國成立之后《人民日報》刊登的部分重大事件。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其表達的共同主題。(2分)任選其中一個事件,談談該事件的重大意義。(2分)【變革 ·轉型】材料四表2 改革開放后成都報刊行業發展概況1989 年 《成都晚報》的廣告收入達 600余萬元,較 1983 年的 56 萬元增長了近 11倍1995 年 《華西都市報》創刊,注重市民新聞的報道,關注報道角度與質量,贏得好評2010—2015 年 《成都商報》已擁有500 余萬微博粉絲,官方微信關注粉絲也超過20 萬—據秦紹德、沈國麟《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區新聞事業發展的軌跡(1978—2000)》、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課題組《成都商報媒體轉型觀察與思考》(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改革開放后成都報刊行業的發展特點,(4分)并請你為成都報刊行業的持續發展獻計獻策。(3 分)【答案】(1)不同主張:《時務報》宣傳變法維新,主張實行君主立憲;《民報》宣傳民主革命,主張實行民主共和。共同作用:宣傳了進步思想,促進了思想解放,推動了社會進步。(2)背景:蘇俄:國內戰爭結束,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繼續推行,導致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美國:1929年爆發經濟大危機,美國經濟和社會遭到重創。措施: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答出新經濟政策的具體措施亦可)。美國推行羅斯福新政(答出新政具體措施亦可)。(3)共同主題:新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或“新中國的外交成就”)。事件及意義:1955年,中國參加亞非會議(萬隆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有利于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在國際社會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1978年底中美發表"建交公報"并于1979年正式建交,有利于中美兩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發展;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出現了許多國家與中國建交的高潮。(4)發展特點:與時俱進;順應市場發展趨勢(或“注重經濟效益”);關注民生(或“注重市民新聞”);關注新聞質量;與互聯網發展相結合等。趣計獻策:突出地方特色,聚焦社會熱點;形式多樣等。6.(2021臨沂市27.)以下兩則材料摘自《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S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11月11日)。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毛澤東同志把三民主義綱領、統一戰線政策、艱苦奮斗精神并稱為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的最中心最本質最偉大的遺產”,是“對于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貢獻”。(1)材料一中的“三民主義”是指哪三大主義?孫中山的“統戰線政策"在20世紀20年代有哪些主要表現?材料二 孫中山先生最大的特點是熱愛祖國,一生追求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的理想,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孫中山先生說:“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他總是以“愛國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國”等鞭策自己。(2)材料二認為孫中山一生追求實現的理想是什么?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通過哪一斗爭推翻了清朝統治?他們】發起的護國戰爭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什么?(3)上述材料所提及的孫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結合自身生活實際,我們應該如何踐行這些精神?【答案】(1)民族、民權、民生;國民黨一大召開,創辦黃埔軍校,北伐。(2)民族獨立和發展振興;辛亥革命;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續陰謀,恢復了共和制。(3)精神:熱愛祖國、矢志不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天下為公、心系民眾;踐行:我們要把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結合起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處理好就業與升學的關系,將個人夢想的實現融入到“中國夢”中去;我們要學習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心系民眾的博大情懷。(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7.(2020龍東地區29.)2020年1月23日起,全國29個省市4萬多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和武漢,一張請戰書,一顆赤子心。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英雄的祖國、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書寫了人類歷史上可歌可泣的抗疫篇章。慎終追遠,探究以下問題。【醫者仁心】疫情吹響集結號,直面生死大考。醫護人員是護佑健康、挽救生命的英雄。古往今來,涌現出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等許多以挽救人民生命為己任的醫者。(1)明朝時期,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的作者是?(2)發現治療瘧疾的新型有效藥物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是?【英雄之城】疫情催人急,家國共同體。“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歷史上從來沒有被艱難險阻壓垮過……”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飽含深情,令人振奮!(3)請你列出洋務運動時期與武漢相關的民用企業一例?洋務運動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一點即可)(4)辛亥革命的領導人是?他建立的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5)辛亥革命首義地點在哪里?寫出這次革命的歷史功績?(一點即可)【建設成就】疫情蔓延,離漢通道關閉,武漢進入“戰時”狀態,這個英雄的城市被按下“暫停鍵”。城市交通網的靜止并不能阻礙這個九州通衢之地續寫建國以來的輝煌。(6)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這個英雄的城市在交通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情感升華】(7)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青少年應該付諸怎樣的行動?【答案】(1)李時珍。(2)屠呦呦。(3)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答出任意一點即可)作用: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創辦了一批企業,培養了人才,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4)孫中山;中國同盟會。(5)武昌;辛亥革命推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多年君主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6)建成了武漢長江大橋。(7)我們要做好個人防護,不聚會,不外出;做好個人衛生,佩戴口罩。考點精講中考真題1932年,紐約《晚畫報》報道了一系列餓死人的事件。類似慘劇在當時的《舊金山紀事報》《紐約時報》等報刊多有記載。僅紐約一市,1931年記錄在案的餓死街頭事件,就有 2000起。——據劉緒貽、楊生茂主編《美國通史》(第5卷)1921 年,蘇俄國內經濟崩漬,供應短缺,這種情況引起了廣大居民的不滿。《經濟生活報》針對此問題展開了長達數月的討論,列寧在閱讀大量農民給報社的來信后,經過調查得出結論∶ 若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繼續執行,勢必加深經濟危機,導致政治動亂。——據沈志華主編《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漬∶ 蘇聯歷史專題研究(1917—1991)》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學案(學生版).doc 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學案(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