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3課 古代印度 學案(考點精講+4年中考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3課 古代印度 學案(考點精講+4年中考真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上第3課 古代印度 (學生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一、課標要求
通過種姓制度和佛教的創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會。
二、主要知識點
(一)文明的源頭:印度河
1.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亞次大陸。
2.印度河:發源于青藏高原,流經今巴基斯坦境內,入阿拉伯海,水量豐沛。
(二)文明的興起:哈拉帕文化
代表:哈拉帕文化、摩亨佐·達羅文明
(三)文明的發展與鼎盛
1. 雅利安入侵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來,從事農業生產,后來出現了許多小國家。
2.孔雀王朝統治時期
(1)孔雀王朝統治時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
(2)統一:除半島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實現了統一,
(3)首都華氏城: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4)農業和工商業比較繁榮,出現了許多工商業中心城市。
(四)文明的表現
1.種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的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
(2)主要內容
第一等:婆羅門,掌管祭祀
第二等:剎帝利,掌管軍事、行政權力
第三等:吠舍,從事農業、畜牧業、商業
第四等:首陀羅,由被征服的居民構成,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為前三個等級服務
等級之外:賤民,最卑賤人“不可接觸者”
(3)特點:各等級世代相襲,彼此貴賤分明。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
2.釋迦牟尼創立佛教
(1)創立:公元前6世紀,由喬達摩·悉達多創立。
(2)教義:反對婆羅門的特權,提出“眾生平等”,宣揚“忍耐順從”。
(3)發展:信仰佛教的民眾日益增多,一度成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傳播:公元前3世紀后,開始外傳。公元前1世紀,佛教經中亞傳入中國新疆,再傳入中國內地,后又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往南經錫蘭,傳到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
一.選擇題
1.(2022湘西州中考9.)《西游記》是中國古代小說的經典作品,作品中描述了唐僧、孫悟空、如來佛祖等一系列角色,其中與“如來佛祖”有關的宗教是( )
A. 伊斯蘭教 B. 佛教 C. 道教 D. 基督教
2.(2022婁底中考11.)雅利安人在恒河等流域確立統治過程中,實行了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該制度發端于(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倫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臘
3.(2022張家界中考15.) 如圖是古代亞非文明的地圖,其代表性的四大文明古國按從右至左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 古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 B. 古印度、古中國、古巴比倫、古埃及
C. 古中國、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 D.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中國
4.(2022聊城中考18.)右面所列內容為馬克垚主編的《世界文明史》的目錄(部分)。據此推斷,第三章的標題應是( )
第一編農業文明時代第一章古代西亞文明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第三章____________第四章古代中華文明
A. 古代希臘文明 B. 古代印度文明 C. 古代羅馬文明 D. 古代阿拉伯文明
5.(2022恩施州中考10.)文物古跡見證歷史。如圖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區(  )
A. 古代埃及 B. 兩河流域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臘
6.(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17.)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特別是那些生活在擁擠貧民窟中的原低種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圖示中能夠反映和造成這個群體低種姓地位的是( )
A. B.
C. D.
7.(2022福建中考19 .)
文明古國 國家機器與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軍隊、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陽歷
古印度 種姓制度 佛教、發明十個數字符號
據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A 多樣性 B. 一致性 C. 互信性 D. 互鑒性
8.(2022株洲中考12.) 對如圖解讀正確的是( )
A. 阿拉伯人發明,古印度人改造 B. 古印度人發明,阿拉伯人改造
C. 古埃及人發明,古希臘人改造 D. 古希臘人發明,古埃及人改造
9.(2022綏化中考20.)“種姓制度”是一種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建立這種制度的國家是(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倫 C. 古印度 D. 古希臘
10.(2021牡丹江 雞西13.) 阿拉伯數字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運用相當廣泛,它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 )
A. 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 古代阿拉伯人、中國人
C. 古代印度人、巴比倫人 D. 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11.(2021通遼市8.)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種的大河流域產生的,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國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出現了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該制度發端于(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倫 C. 古代印度 D. 古代羅馬
12.(2021婁底市11.) 玄奘游歷印度時記錄:“城鎮和村莊都有幾扇內門,城墻又寬又高……屠夫、漁夫、舞 女、劊子手和清道夫之類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時只能走路的左邊……"這印證 了印度歷史上的哪一制度( )
A. 種姓制度 B. 莊園制度 C. 城邦制度 D. 封君封臣制度
13.(2021無錫市16.)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獨特的魅力。下列內容屬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數字 ③《馬可·波羅行紀》 ④種姓制度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4.(2021懷化市12.)樂山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與此尊坐像相關宗教的創始人是( )
A.耶穌 B.李耳 C.穆罕默德 D.喬達摩悉達多
15.(2021十堰市6.) 下圖反映了古代歷史上一種森嚴的社會制度,下列選項與圖片內容相符合的是( )
A. 古代中國--分封制 B. 古希臘---民主政治
C. 古巴比倫-君主專制制度 D. 古印度-一種姓制度
16.(2021綏化市22.)阿拉伯人改造的從0到9的計數法源于( )
A 古印度人 B. 古巴比倫人 C. 古埃及人 D. 古希臘人
17.(2021綏化市19.)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宗教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蘭教
18.(2021牡丹江、雞西13.)阿拉伯數字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運用相當廣泛,它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 )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代阿拉伯人、中國人
C古代印度人、巴比倫人 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19.(2021海南13.)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城、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 )
A. 自然資源匱乏 B. 文明成果豐硬 C. 文化積淀厚重 D. 適合農業耕作
20.(2020沈陽6.)到公元前6世紀,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雅利安人建立的國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出現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該制度發端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代印度 D.古代羅馬
21.(2020東營19.)某《法典》規定:“剎帝利辱罵了婆羅門要罰款100帕那(銀錢單位),吠舍罵了要罰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羅罵了,要用滾燙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這一規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
A.種姓制度 B.津貼制度 C.封建制度 D.福利制度
22.(2020宜昌14.)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在當時維持了社會秩序和穩定。新航路開辟,葡萄牙人到來之后,稱這個社會等級制度為(  )
A.種姓制度 B.城邦制度 C.封君封臣制度 D.莊園制度
23.(2020黔南州14.)下圖反映的是一個文明古國存在的一種社會等級制度。這個文明古國是( )
A.埃及B.巴比倫 C.印度 D.希臘
24.(2020菏澤13.)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產生的。與“種姓制度、創立佛教”相關的古代文明發祥地是(  )
A.兩河流域 B.尼羅河流域 C.黃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25.(2020青島30.)為有助于開展線上教學,某歷史公眾號推送了如圖專題資源包。請判斷該專題是(  )
A.古代歐洲文明 B.封建時代的歐洲
C.古代亞非文明 D.封建時代的亞洲
26.(2020張家界19.)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接觸到“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眾生平等”“大慈大悲”等詞語。這些詞語來源于公元前6世紀創立的(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27.(2019海南14 .)圖5中的“?"處應填(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臘 D.古羅馬
28.(2019無錫13 .)宗教的形成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與右圖所示信息相關的宗教是( )
A.伊斯蘭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29.(2019青島31.)亞洲是人類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數千年發展歷程中,亞洲人民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屬于亞洲人民創造的有( )
①金字塔 ②佛教 ③帕特農神廟 ④長城
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30.(2019攀枝花 1.)下表是某初三學生在整理古印度文化時的草稿,請你幫他指出有誤的一項( )
類別 成就 類別 成就
A.歷法 《太陽歷》 B.數學 真正創造了阿拉伯數字
C.城市 修建了華氏城 D.宗教 創立了佛教
二.非選擇題
1.(2019無錫36 .)制度文明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構成人類文明演進的全過程。請結合所學和提供的信息,列舉相應的制度名稱。
(1)為了對遼闊的疆城進行有效管理,元朝在中央設置中書省;其他地區,除吐蕃、畏兀兒地區外,設置了10個行中書省。請列舉此制度的名稱。
(2)雅利安人進人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將人分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請列舉此制度的名稱。
2.(2019德州市26.)(16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文化上的體現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文明之光】
材料一 公元前 6—5世紀東西方社會幾乎同時誕生了一批偉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個人在黃河邊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一個人在恒河邊思考人與神的關系:一個人在愛琴海邊思考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的問題。 ——摘自《千年一嘆》
(1)“在黃河邊思考”的是我國春秋時期哪位大思想家?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哪本書?
他的學說在西漢時被立為正統思想,是因為董仲舒的什么建議?(4分)
(2)“在恒河邊思考”的古印度思想先哲是誰?他創立了哪個宗教? (2分)
【文明傳播】
材料二 古代絲綢之路開創性地打通東西方大通道,首次構建起世界交通線路大網絡;……推動了科學技術的交互傳播;助推了多樣性文化交流,是東西方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紐帶。 ——摘自《求是》
(3)“打通(陸上)東西方大通道”的是誰?中國發明的哪項技術傳人歐洲后,對歐洲的作戰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2分)
【文明交融】
材料三
(4)圖1反映了我國古代史上哪一次改革?請寫出其中兩條改革措施。圖2反映了唐朝 與哪個少數民族的交往?(4分)
【文明之殤】
材料四 清朝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當時西方的殖民者正向東方擴展勢力,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到侵犯,又懼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于是限制對外貿易。
——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5)材料四反映了清政府制定了什么對外政策?結合所學知識說說這一政策帶來的危害。(3分)
【文明延綿】
材料五 世界上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除了中國以外的其他三個文明都出現過斷層,被野蠻文明取代、同化,然后滅絕。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鄧敏《走讀歷史》
(6)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文明延綿流傳的因素有什么?(1分)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上第3課 古代印度 (教師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一、課標要求
通過種姓制度和佛教的創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會。
二、主要知識點
(一)文明的源頭:印度河
1.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亞次大陸。
2.印度河:發源于青藏高原,流經今巴基斯坦境內,入阿拉伯海,水量豐沛。
(二)文明的興起:哈拉帕文化
代表:哈拉帕文化、摩亨佐·達羅文明
(三)文明的發展與鼎盛
1. 雅利安入侵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來,從事農業生產,后來出現了許多小國家。
2.孔雀王朝統治時期
(1)孔雀王朝統治時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
(2)統一:除半島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實現了統一,
(3)首都華氏城: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4)農業和工商業比較繁榮,出現了許多工商業中心城市。
(四)文明的表現
1.種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的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
(2)主要內容
第一等:婆羅門,掌管祭祀
第二等:剎帝利,掌管軍事、行政權力
第三等:吠舍,從事農業、畜牧業、商業
第四等:首陀羅,由被征服的居民構成,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為前三個等級服務
等級之外:賤民,最卑賤人“不可接觸者”
(3)特點:各等級世代相襲,彼此貴賤分明。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
2.釋迦牟尼創立佛教
(1)創立:公元前6世紀,由喬達摩·悉達多創立。
(2)教義:反對婆羅門的特權,提出“眾生平等”,宣揚“忍耐順從”。
(3)發展:信仰佛教的民眾日益增多,一度成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傳播:公元前3世紀后,開始外傳。公元前1世紀,佛教經中亞傳入中國新疆,再傳入中國內地,后又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往南經錫蘭,傳到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
一.選擇題
1.(2022湘西州中考9.)《西游記》是中國古代小說的經典作品,作品中描述了唐僧、孫悟空、如來佛祖等一系列角色,其中與“如來佛祖”有關的宗教是( B )
A. 伊斯蘭教 B. 佛教 C. 道教 D. 基督教
2.(2022婁底中考11.)雅利安人在恒河等流域確立統治過程中,實行了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該制度發端于( C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倫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臘
3.(2022張家界中考15.) 如圖是古代亞非文明的地圖,其代表性的四大文明古國按從右至左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 )
A. 古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 B. 古印度、古中國、古巴比倫、古埃及
C. 古中國、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 D.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中國
4.(2022聊城中考18.)右面所列內容為馬克垚主編的《世界文明史》的目錄(部分)。據此推斷,第三章的標題應是( B )
第一編農業文明時代第一章古代西亞文明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第三章____________第四章古代中華文明
A. 古代希臘文明 B. 古代印度文明 C. 古代羅馬文明 D. 古代阿拉伯文明
5.(2022恩施州中考10.)文物古跡見證歷史。如圖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區( C )
A. 古代埃及 B. 兩河流域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臘
6.(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17.)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特別是那些生活在擁擠貧民窟中的原低種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圖示中能夠反映和造成這個群體低種姓地位的是( A )
A. B.
C. D.
7.(2022福建中考19 .)
文明古國 國家機器與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軍隊、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陽歷
古印度 種姓制度 佛教、發明十個數字符號
據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A )
A 多樣性 B. 一致性 C. 互信性 D. 互鑒性
8.(2022株洲中考12.) 對如圖解讀正確的是( B )
A. 阿拉伯人發明,古印度人改造 B. 古印度人發明,阿拉伯人改造
C. 古埃及人發明,古希臘人改造 D. 古希臘人發明,古埃及人改造
9.(2022綏化中考20.)“種姓制度”是一種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建立這種制度的國家是(C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倫 C. 古印度 D. 古希臘
10.(2021牡丹江 雞西13.) 阿拉伯數字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運用相當廣泛,它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A )
A. 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 古代阿拉伯人、中國人
C. 古代印度人、巴比倫人 D. 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11.(2021通遼市8.)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種的大河流域產生的,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國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出現了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該制度發端于( C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倫 C. 古代印度 D. 古代羅馬
12.(2021婁底市11.) 玄奘游歷印度時記錄:“城鎮和村莊都有幾扇內門,城墻又寬又高……屠夫、漁夫、舞 女、劊子手和清道夫之類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時只能走路的左邊……"這印證 了印度歷史上的哪一制度( A )
A. 種姓制度 B. 莊園制度 C. 城邦制度 D. 封君封臣制度
13.(2021無錫市16.)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獨特的魅力。下列內容屬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C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數字 ③《馬可·波羅行紀》 ④種姓制度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4.(2021懷化市12.)樂山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與此尊坐像相關宗教的創始人是( D )
A.耶穌 B.李耳 C.穆罕默德 D.喬達摩悉達多
15.(2021十堰市6.) 下圖反映了古代歷史上一種森嚴的社會制度,下列選項與圖片內容相符合的是( D )
A. 古代中國--分封制 B. 古希臘---民主政治
C. 古巴比倫-君主專制制度 D. 古印度-一種姓制度
16.(2021綏化市22.)阿拉伯人改造的從0到9的計數法源于(A )
A 古印度人 B. 古巴比倫人 C. 古埃及人 D. 古希臘人
17.(2021綏化市19.)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宗教是( A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蘭教
18.(2021牡丹江、雞西13.)阿拉伯數字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運用相當廣泛,它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 A )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代阿拉伯人、中國人
C古代印度人、巴比倫人 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19.(2021海南13.)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城、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D )
A. 自然資源匱乏 B. 文明成果豐硬 C. 文化積淀厚重 D. 適合農業耕作
20.(2020沈陽6.)到公元前6世紀,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雅利安人建立的國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出現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該制度發端于( C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代印度 D.古代羅馬
21.(2020東營19.)某《法典》規定:“剎帝利辱罵了婆羅門要罰款100帕那(銀錢單位),吠舍罵了要罰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羅罵了,要用滾燙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這一規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A )
A.種姓制度 B.津貼制度 C.封建制度 D.福利制度
22.(2020宜昌14.)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在當時維持了社會秩序和穩定。新航路開辟,葡萄牙人到來之后,稱這個社會等級制度為( A )
A.種姓制度 B.城邦制度 C.封君封臣制度 D.莊園制度
23.(2020黔南州14.)下圖反映的是一個文明古國存在的一種社會等級制度。這個文明古國是( C )
A.埃及B.巴比倫 C.印度 D.希臘
24.(2020菏澤13.)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產生的。與“種姓制度、創立佛教”相關的古代文明發祥地是( D )
A.兩河流域 B.尼羅河流域 C.黃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25.(2020青島30.)為有助于開展線上教學,某歷史公眾號推送了如圖專題資源包。請判斷該專題是(C  )
A.古代歐洲文明 B.封建時代的歐洲
C.古代亞非文明 D.封建時代的亞洲
26.(2020張家界19.)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接觸到“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眾生平等”“大慈大悲”等詞語。這些詞語來源于公元前6世紀創立的(A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27.(2019海南14 .)圖5中的“?"處應填( B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臘 D.古羅馬
28.(2019無錫13 .)宗教的形成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與右圖所示信息相關的宗教是( C )
A.伊斯蘭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29.(2019青島31.)亞洲是人類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數千年發展歷程中,亞洲人民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屬于亞洲人民創造的有( B )
①金字塔 ②佛教 ③帕特農神廟 ④長城
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30.(2019攀枝花 1.)下表是某初三學生在整理古印度文化時的草稿,請你幫他指出有誤的一項( A )
類別 成就 類別 成就
A.歷法 《太陽歷》 B.數學 真正創造了阿拉伯數字
C.城市 修建了華氏城 D.宗教 創立了佛教
二.非選擇題
1.(2019無錫36 .)制度文明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構成人類文明演進的全過程。請結合所學和提供的信息,列舉相應的制度名稱。
(1)為了對遼闊的疆城進行有效管理,元朝在中央設置中書省;其他地區,除吐蕃、畏兀兒地區外,設置了10個行中書省。請列舉此制度的名稱。
(2)雅利安人進人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將人分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請列舉此制度的名稱。
【答案】(1)行省制度 (2)種姓制度
2.(2019德州市26.)(16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文化上的體現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文明之光】
材料一 公元前 6—5世紀東西方社會幾乎同時誕生了一批偉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個人在黃河邊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一個人在恒河邊思考人與神的關系:一個人在愛琴海邊思考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的問題。 ——摘自《千年一嘆》
(1)“在黃河邊思考”的是我國春秋時期哪位大思想家?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哪本書?
他的學說在西漢時被立為正統思想,是因為董仲舒的什么建議?(4分)
(2)“在恒河邊思考”的古印度思想先哲是誰?他創立了哪個宗教? (2分)
【文明傳播】
材料二 古代絲綢之路開創性地打通東西方大通道,首次構建起世界交通線路大網絡;……推動了科學技術的交互傳播;助推了多樣性文化交流,是東西方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紐帶。 ——摘自《求是》
(3)“打通(陸上)東西方大通道”的是誰?中國發明的哪項技術傳人歐洲后,對歐洲的作戰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2分)
【文明交融】
材料三
(4)圖1反映了我國古代史上哪一次改革?請寫出其中兩條改革措施。圖2反映了唐朝 與哪個少數民族的交往?(4分)
【文明之殤】
材料四 清朝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當時西方的殖民者正向東方擴展勢力,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到侵犯,又懼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于是限制對外貿易。
——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5)材料四反映了清政府制定了什么對外政策?結合所學知識說說這一政策帶來的危害。(3分)
【文明延綿】
材料五 世界上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除了中國以外的其他三個文明都出現過斷層,被野蠻文明取代、同化,然后滅絕。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鄧敏《走讀歷史》
(6)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文明延綿流傳的因素有什么?(1分)
【答案】(1)孔子。(1 分)《論語》。(1 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 分)
(2)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1分)佛教。(1分)
(3)張騫。(1分)火藥和火器。(1 分)
(4)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遷都洛陽;說漢語;穿漢服;改漢姓;與漢人貴族聯姻。(寫出任意兩條得2分)吐蕃(藏族)。(1分)
(5)閉關鎖國。(1 分)導致國家的閉塞,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2分)
(6)廣泛交流;向先進的文明學習;互相借鑒;開放包容;不能固步自封。(1分,本題為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浏阳市| 富宁县| 搜索| 盐山县| 彭阳县| 北碚区| 巴楚县| 新巴尔虎右旗| 彩票| 屏南县| 阳东县| 大英县| 通山县| 上虞市| 吴堡县| 东乡县| 错那县| 大同市| 灵山县| 苗栗市| 烟台市| 平湖市| 九龙坡区| 耒阳市| 永福县| 巨鹿县| 瑞丽市| 稻城县| 泸溪县| 郁南县| 南川市| 辉南县| 双鸭山市| 云梦县| 康保县| 大方县| 奉化市| 平舆县| 治县。|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