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2課 阿拉伯帝國 學案(考點精講+4年中考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2課 阿拉伯帝國 學案(考點精講+4年中考真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上第12課 阿拉伯帝國 (學生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一.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1.背景:6世紀末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的居民大多處于游牧時代,各部落之間為爭奪水源與牧場,相互仇殺。在伊斯蘭教誕生前,阿拉伯半島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麥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神靈。
2.伊斯蘭教的創立:7世紀初 穆罕默德闡述了獨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創立了伊斯蘭教。
3. 伊斯蘭教的發展:
(1)穆罕默德最初在麥加城傳教,由于遭到傳統勢力的反對。
(2)622年率領一些信徒遷居麥地那,建立了一個以共同信仰為基礎的宗教社團,即穆斯林公社。公社成員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殺,公社內外事務都要聽從穆罕默德的決定。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國家的雛形由此誕生。
(3)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領麥加。
(4)此后半島各部落紛紛遣使麥地那,承認穆罕默德的統治地位,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二.阿拉伯帝國
1.擴張的經過:(1)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繼承者繼續擴張。穆斯林軍北進敘利亞,東滅波斯,進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兵鋒直抵中國唐朝邊境;751年擊敗唐朝大將高仙芝的軍隊,控制了中亞大部分地區。
(2)在西線,他們攻克埃及,橫掃北非;在西南歐洲的戰場上,阿拉伯人長驅直入,占領了西班牙,接著越過比利牛斯山,為法蘭克王國軍隊所阻。
2.結果:至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形成。它的版圖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伴隨帝國的擴張,伊斯蘭教向阿拉伯半島以外廣泛傳播。
3.阿拉伯帝國的衰亡:從9世紀中葉起,帝國內訌不已。北非、西班牙等地的分裂勢力,以及長達近200年之久的十字軍東征,消耗了帝國的實力。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達,帝國滅亡。
三.阿拉伯文化
1.阿拉伯文化繁榮的原因:阿拉伯帝國繁榮時期,哈里發重視知識,認為“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830年,哈里發在巴格達設立設立“智慧宮”,集科學院、圖書館、翻譯館于一體。為延攬翻譯人才,以黃金支付稿酬,其重量與譯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阿拉伯學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
2.阿拉伯的文化成就:(1)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常用的“阿拉伯數字”。
(2)完整的代數學是阿拉伯人創造的。
(3)阿拉伯人著的《醫學集成》《醫典》兩部書,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醫學領域的經典。(4)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
3.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貢獻: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
一.選擇題
1.(2022株洲中考12.) 對如圖解讀正確的是( )
A. 阿拉伯人發明,古印度人改造 B. 古印度人發明,阿拉伯人改造
C. 古埃及人發明,古希臘人改造 D. 古希臘人發明,古埃及人改造
2.(2022湘西州中考10.)阿拉伯人被譽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下列作品屬于阿拉伯文學瑰寶的是( )
A. 《荷馬史詩》 B. 《神曲》 C. 《天方夜譚》 D. 《人間喜劇》
3.(2022重慶中考B卷11.)下圖為阿拉伯帝國示意圖。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
A. 阿拉伯國家興起于兩河流域
B. 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扼守紅海交通要沖
C. 8世紀中期,地中海已成為阿拉伯帝國的內湖
D. 阿拉伯帝國地跨亞非歐,便于溝通東西方文化
4.(2022重慶中考A卷13.)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均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它們都(  )
A.創造出了完整的代數學 B.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體 D.傳承并融合了東西方文化
5.(2022盤錦中考16.) 因地處歐亞之間,他們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度的數字經他們傳入歐洲。“他們”是( )
A. 古埃及人 B. 蘇美爾人 C. 古印度人 D. 阿拉伯人
6. (2022衡陽中考12.)邁爾斯教授認為,阿拉伯人幾乎把他們所能觸及的科學都加以改進和充實,然后再傳到歐洲。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
A. “儒略歷” B. 《天方夜譚》. C. 《荷馬史詩》 D. “阿拉伯數字”
7.(2022宜昌中考18.)7-8世紀,唐朝西部有一個政教合一政權,它迅速擴張為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并與唐朝發生了怛羅斯之戰。該帝國是( )
A. 亞歷山大帝國 B. 羅馬帝國 C. 拜占庭帝國 D. 阿拉伯帝國
8.(2022荊州中考9.)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從公元8世紀開始先后傳入阿拉伯,再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貢獻是(  )
A. 創造完整的代數學 B. 創造燦爛的文學成就
C. 創造輝煌的醫學成就 D. 溝通東西方文化交流
9.(2022連云港中考9.)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
A.發明與創新 B.冒險與挑戰 C.貿易與交流 D.統一與擴張
10.(2022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中考3.)這部著作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反映了阿拉伯帝國的社會生活。相傳山魯佐德為拯救無辜的少女,自愿嫁給生性殘暴的國王山魯亞爾。她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每每講到最精彩的地方剛好天亮。國王想聽完故事,不忍懲罰她。就這樣過了一千零一夜,國王終于被感動,與她白頭偕老。因此它又名《一千零一夜》。據此判斷,這部著作是( )
A. 《格林童話》 B. 《天方夜譚》 C. 《源氏物語》 D. 《哈姆雷特》
11.(2022黔東南州中考9 .) 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如果我們閱讀文學作品《天方夜譚》,主要可以了解( )
A. 古埃及文化 B. 阿拉伯文化 C. 古印度文化 D. 古希臘文化
12.(2021株洲市13.)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下列有關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錯誤的是( )
A.佛教的創立者是釋迦牟尼
B.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
C.伊斯蘭教誕生于阿拉伯半島
D.世界三大宗教產生的先后順序是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
13.(2021張家界19.)把握關鍵詞,獲取重要信息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引擎搜索某一關鍵詞,得到“穆罕默德”“穆斯林”“麥加”“真主安拉”等信息,這一關鍵詞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
14.(2021新疆11.)《醫典》、“智慧宮”、《天方夜譚》等關鍵詞所涉及的國家是( )
A. 羅馬帝國 B. 阿拉伯帝國 C. 法蘭克王國 D. 拜占庭帝國
15.(2021牡丹江 雞西13.) 阿拉伯數字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運用相當廣泛,它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 )
A. 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 古代阿拉伯人、中國人
C. 古代印度人、巴比倫人 D. 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16.(2021濰坊市18.)一位同學整理了一組有關阿拉伯人的成就。這說明阿拉伯人( )
A.開創了東西方貿易通道 B.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文化
C.推動了亞非人民友好往來 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
17.(2021宜昌市16.)中古時代,阿拉伯人在繼承了人類文化遺產之后,經過消化、吸收、發明、創造,又把它貢獻給了人類,從而對東西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典型代表是( )
A. 元首制 B. 公歷 C. 阿拉伯數字 D. 進化論
18.(2021牡丹江、雞西13.)阿拉伯數字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運用相當廣泛,它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 )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代阿拉伯人、中國人
C古代印度人、巴比倫人 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19.(2021河南16.)邁爾斯教授認為,阿拉伯人幾乎把他們所能觸及的科學都加以改進和充實,然后再傳到歐洲。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
A.“儒略歷” B.《天方夜譚》 C.《荷馬史詩》 D.“阿拉伯數字”
20.(2021福建22.)阿拉伯人將古印度人的數字改造為阿拉伯數字,并傳播到世界各地。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
A.創新與交流 B.冒險與挑戰 C.征服與重建 D.統一與擴張
21.(2020湘西州7.)下列宗教中,對維系阿拉伯民族的團結和促進阿拉伯國家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的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22.(2020江西8.).阿拉伯人伊本 西那的醫學著作《醫典》傳入歐洲后,長期是西方大學的醫學教科書,僅在15世紀最后30年中就重印15次。材料說明(  )
A.阿拉伯文化大量吸收、消化外來文化
B.阿拉伯人為世界文化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C.阿拉伯文化是西方文明的起源
D.阿拉伯人將中國的印刷術傳入歐洲
23.(2020青島32.)“帝國版圖內的居民經過長期融合,逐步形成了統一的阿拉伯民族,他們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字,統一的宗教信仰。”“統一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
24.(2020赤峰12.)在歷史上,阿拉伯人搭起東西方文明之間文化交流的橋梁。下列文明成果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是( )
A. 阿拉伯數字 B. 《漢謨拉比法典》
C. 《十二銅表法》 D. 基督教
25.(2019桂林13 .)穆罕默德起初在麥加傳教,后來帶領信徒移居麥地那,繼續傳教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奠定了后來阿拉伯國家結構的基礎。他宣傳的宗教是( )
A.印度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
26.(2019呼和浩特2 .)阿拉伯為世界文化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帝國時期,其文化發展的有利條件不包括(  )
A. 伊斯蘭教的多神崇拜 B. 國家與社會發展繁榮
C. 哈里發重視知識人才 D. 吸收和消化外來文化
27.(2019棗莊14 .)某歷史興起小組在研學旅行時,到達目的地麥地那,參觀了清真寺,了解了目的林的生活習俗。該研學旅行的主題與哪一宗教有關(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28.(2019菏澤13 .)中世紀時,“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種新宗教的產生,該宗教產生后不久,便沖出阿拉伯半島,影響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的廣大地區”。這一“新宗教”是指( )
A.佛教 B.猶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
29.(2019湘西9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蘭教誕生于( )
A.中國 B.巴勒斯坦地區 C.阿拉伯半島 D.古印度
30.(2019吉林7 .)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人類光輝燦爛的文化。與右圖呈現內容相關的文化成就是( )
A.“儒略歷” B.《醫學集成》
C.阿拉伯數字 D.《天方夜譚》
31.(2019南平26 .)《阿拉伯文學史》:一般人為求學而游歷歐亞非三洲,然后猶如蜜蜂一般,載蜜而歸,把他們儲蓄的寶藏,分發給發奮的學生們。這說明阿拉伯文學繁榮的主要原因是( )
A.經濟發達 B.注重吸收東西方文明
C.國家重視 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礎
32.(2019南京16.)“花刺子密改進印度數字、‘0’符號和十進位法,被改進的數字系統后來傳入歐洲,代替雜的羅馬數字,使人類的計算體系發生深遠變革。”材料評述的是( )
A.“公歷”的由來 B.阿拉伯數字
C.巴格達的“智慧官” D.計算機網絡
二.非選擇題
1.(2022吉林省中考14 .)請列舉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
2.(2022臨沂中考26.)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何題。
材料一唐朝時,世界上有70多個國家或地區與中國有往來。那時候,外國人除了與中國貿易,還學習中國的科技文化,引進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聲望很高,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
——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2019年12月)
材料二至德元年(756年)有三支西城唐軍被調回內地,參加了收復長安的戰爭,以后在此基礎上組成了戰斗力很強的鎮西北庭行營。到了乾元元年(758年)秋天,吐火羅葉護與西城九國首領來朝,請求“助國討賊”,肅宗派他們赴朔方行營效力。
——摘編自《新唐書》
材料三為了維護統一,消除不聽命的節度使,唐朝中央政府又不得不依靠其他節度使,造成國家分裂的局面。總之,各個藩鎮在名義上屬于中夾管轄,但實際上他們并不聽從中央,皆各行其是。唐朝最終被朱梁政權取代。
——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221年12月)
(1)上述三則材料反映了哪些主要史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唐朝社會發展歷程的特征。
(2)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時期(八世紀中期),世界局勢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當時世界上哪一個國家的疆域最大?它把中國的哪些重大科技成就傳入了歐洲?
(3)綜上所述,你能從中得到哪些有益的歷史啟示?
3.(2020濱州28.)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逐步擴展,彼此之間的交流日趨復雜與多樣,人類社會在封閉與開放、奴役與解放、霸權與主權、失衡與平衡的交替中不斷向前發展。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7 分) 【文明傳播】材料一
新石器時代,農業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隨即產生了金屬制造和其他各種技術……并向四周擴散,從而發展了歐亞大陸諸偉大的文明,包括中國文明、印度文明、中東文明和歐洲文明。——【美】斯塔夫理阿諾斯《全球通史》
(1)“歐亞大陸諸偉大的文明”中 ,以和平交流的方式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角色的是什么人?說出能體現他們民族文化的宗教。材料右側內容是他們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請寫出該貢獻的名稱。【殖民擴張】
材料二
它打破了以往人類文明區域性分割和孤立發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類聯系起來,開始了人類文明一體化的進程..... ——馬世力《世界史綱》
2)以上兩則材料分別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請分析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3分)
【危機迭起】材料三
獨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堅靈魂深處,為此它不惜與母邦兵戎相見。一位偉人帶領美利堅人民取得了勝利。——《大國崛起》解說詞 在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歐洲主要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它們憑借強大的軍事瓜分世界。為了奪取更多的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歐洲列強展開激烈爭奪。——部編教材《世界歷史》下冊
(3)材料中的“母邦”指哪國?“根植于美利堅靈魂深處”的“獨立和自由”在哪-法律文件中得到充分體現?這“勝利”對“美利堅”的歷史發展有何影響? 材料中列強出于“瓜分世界”目的而進行的“激烈爭奪”最終導致了哪幾次世界性戰爭? (5分)
【秩序重建】
材料四
(4)圖一所示會議中勝利的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什么條約?圖二所示會議決定戰后如何處置德國?兩次會議后形成的新國際秩序有哪些相似之處? (4分)
【休戚與共】
材料五聯合國中央應急基金3月1日撥款1500萬美元,用以支持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做的努力,尤其重點援助醫療衛生系統較為薄弱的國家。據悉,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利用該筆資金開展疫情傳播監測、病例調查,以及支持各國實驗室運轉等必要工作;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將利用這筆資金,進一步向全球的兒童、孕婦和家庭普及正確的防護知識。
——摘自《經濟日報》
(5)為了防止新冠病毒在全球進一步蔓延,聯合國積極協助各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這體現了聯合國在承擔哪一主要責任?中國同世界攜手抗擊疫情,為全球抗疫樹立了典范。根據材料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看法。(2 分)
4.(2020河南2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漢時,人們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阿拉伯人將中國的造紙術傳入歐洲,世界各國的造紙術也大都是從中國輾轉流傳過去的。
唐朝時,中國已發明了火藥。中國的火藥在13世紀傳入阿拉伯地區,14世紀初又
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摘編自統編教材《中國歷史》
材料二
(1)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說出這些發明傳播的特點。(3分)
(2)英國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說,中國“在3到13世紀之間保持著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請再舉出一例說明這一觀點。(2分)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上第12課 阿拉伯帝國 (教師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一.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1.背景:6世紀末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的居民大多處于游牧時代,各部落之間為爭奪水源與牧場,相互仇殺。在伊斯蘭教誕生前,阿拉伯半島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麥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神靈。
2.伊斯蘭教的創立:7世紀初 穆罕默德闡述了獨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創立了伊斯蘭教。
3. 伊斯蘭教的發展:
(1)穆罕默德最初在麥加城傳教,由于遭到傳統勢力的反對。
(2)622年率領一些信徒遷居麥地那,建立了一個以共同信仰為基礎的宗教社團,即穆斯林公社。公社成員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殺,公社內外事務都要聽從穆罕默德的決定。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國家的雛形由此誕生。
(3)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領麥加。
(4)此后半島各部落紛紛遣使麥地那,承認穆罕默德的統治地位,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二.阿拉伯帝國
1.擴張的經過:(1)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繼承者繼續擴張。穆斯林軍北進敘利亞,東滅波斯,進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兵鋒直抵中國唐朝邊境;751年擊敗唐朝大將高仙芝的軍隊,控制了中亞大部分地區。
(2)在西線,他們攻克埃及,橫掃北非;在西南歐洲的戰場上,阿拉伯人長驅直入,占領了西班牙,接著越過比利牛斯山,為法蘭克王國軍隊所阻。
2.結果:至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形成。它的版圖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伴隨帝國的擴張,伊斯蘭教向阿拉伯半島以外廣泛傳播。
3.阿拉伯帝國的衰亡:從9世紀中葉起,帝國內訌不已。北非、西班牙等地的分裂勢力,以及長達近200年之久的十字軍東征,消耗了帝國的實力。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達,帝國滅亡。
三.阿拉伯文化
1.阿拉伯文化繁榮的原因:阿拉伯帝國繁榮時期,哈里發重視知識,認為“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830年,哈里發在巴格達設立設立“智慧宮”,集科學院、圖書館、翻譯館于一體。為延攬翻譯人才,以黃金支付稿酬,其重量與譯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阿拉伯學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
2.阿拉伯的文化成就:(1)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常用的“阿拉伯數字”。
(2)完整的代數學是阿拉伯人創造的。
(3)阿拉伯人著的《醫學集成》《醫典》兩部書,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醫學領域的經典。(4)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
3.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貢獻: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
一.選擇題
1.(2022株洲中考12.) 對如圖解讀正確的是( B )
A. 阿拉伯人發明,古印度人改造 B. 古印度人發明,阿拉伯人改造
C. 古埃及人發明,古希臘人改造 D. 古希臘人發明,古埃及人改造
2.(2022湘西州中考10.)阿拉伯人被譽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下列作品屬于阿拉伯文學瑰寶的是( C )
A. 《荷馬史詩》 B. 《神曲》 C. 《天方夜譚》 D. 《人間喜劇》
3.(2022重慶中考B卷11.)下圖為阿拉伯帝國示意圖。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D )
A. 阿拉伯國家興起于兩河流域
B. 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扼守紅海交通要沖
C. 8世紀中期,地中海已成為阿拉伯帝國的內湖
D. 阿拉伯帝國地跨亞非歐,便于溝通東西方文化
4.(2022重慶中考A卷13.)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均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它們都( D )
A.創造出了完整的代數學 B.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體 D.傳承并融合了東西方文化
5.(2022盤錦中考16.) 因地處歐亞之間,他們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度的數字經他們傳入歐洲。“他們”是( D )
A. 古埃及人 B. 蘇美爾人 C. 古印度人 D. 阿拉伯人
6. (2022衡陽中考12.)邁爾斯教授認為,阿拉伯人幾乎把他們所能觸及的科學都加以改進和充實,然后再傳到歐洲。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D )
A. “儒略歷” B. 《天方夜譚》. C. 《荷馬史詩》 D. “阿拉伯數字”
7.(2022宜昌中考18.)7-8世紀,唐朝西部有一個政教合一政權,它迅速擴張為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并與唐朝發生了怛羅斯之戰。該帝國是( D )
A. 亞歷山大帝國 B. 羅馬帝國 C. 拜占庭帝國 D. 阿拉伯帝國
8.(2022荊州中考9.)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從公元8世紀開始先后傳入阿拉伯,再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貢獻是( D )
A. 創造完整的代數學 B. 創造燦爛的文學成就
C. 創造輝煌的醫學成就 D. 溝通東西方文化交流
9.(2022連云港中考9.)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C )
A.發明與創新 B.冒險與挑戰 C.貿易與交流 D.統一與擴張
10.(2022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中考3.)這部著作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反映了阿拉伯帝國的社會生活。相傳山魯佐德為拯救無辜的少女,自愿嫁給生性殘暴的國王山魯亞爾。她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每每講到最精彩的地方剛好天亮。國王想聽完故事,不忍懲罰她。就這樣過了一千零一夜,國王終于被感動,與她白頭偕老。因此它又名《一千零一夜》。據此判斷,這部著作是( B )
A. 《格林童話》 B. 《天方夜譚》 C. 《源氏物語》 D. 《哈姆雷特》
11.(2022黔東南州中考9 .) 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如果我們閱讀文學作品《天方夜譚》,主要可以了解( B )
A. 古埃及文化 B. 阿拉伯文化 C. 古印度文化 D. 古希臘文化
12.(2021株洲市13.)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下列有關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錯誤的是( D )
A.佛教的創立者是釋迦牟尼
B.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
C.伊斯蘭教誕生于阿拉伯半島
D.世界三大宗教產生的先后順序是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
13.(2021張家界19.)把握關鍵詞,獲取重要信息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引擎搜索某一關鍵詞,得到“穆罕默德”“穆斯林”“麥加”“真主安拉”等信息,這一關鍵詞是( D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
14.(2021新疆11.)《醫典》、“智慧宮”、《天方夜譚》等關鍵詞所涉及的國家是(B )
A. 羅馬帝國 B. 阿拉伯帝國 C. 法蘭克王國 D. 拜占庭帝國
15.(2021牡丹江 雞西13.) 阿拉伯數字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運用相當廣泛,它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A )
A. 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 古代阿拉伯人、中國人
C. 古代印度人、巴比倫人 D. 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16.(2021濰坊市18.)一位同學整理了一組有關阿拉伯人的成就。這說明阿拉伯人( D )
A.開創了東西方貿易通道 B.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文化
C.推動了亞非人民友好往來 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
17.(2021宜昌市16.)中古時代,阿拉伯人在繼承了人類文化遺產之后,經過消化、吸收、發明、創造,又把它貢獻給了人類,從而對東西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典型代表是( C )
A. 元首制 B. 公歷 C. 阿拉伯數字 D. 進化論
18.(2021牡丹江、雞西13.)阿拉伯數字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運用相當廣泛,它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 A )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代阿拉伯人、中國人
C古代印度人、巴比倫人 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19.(2021河南16.)邁爾斯教授認為,阿拉伯人幾乎把他們所能觸及的科學都加以改進和充實,然后再傳到歐洲。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D )
A.“儒略歷” B.《天方夜譚》 C.《荷馬史詩》 D.“阿拉伯數字”
20.(2021福建22.)阿拉伯人將古印度人的數字改造為阿拉伯數字,并傳播到世界各地。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A )
A.創新與交流 B.冒險與挑戰 C.征服與重建 D.統一與擴張
21.(2020湘西州7.)下列宗教中,對維系阿拉伯民族的團結和促進阿拉伯國家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的是( C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22.(2020江西8.).阿拉伯人伊本 西那的醫學著作《醫典》傳入歐洲后,長期是西方大學的醫學教科書,僅在15世紀最后30年中就重印15次。材料說明( B )
A.阿拉伯文化大量吸收、消化外來文化
B.阿拉伯人為世界文化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C.阿拉伯文化是西方文明的起源
D.阿拉伯人將中國的印刷術傳入歐洲
23.(2020青島32.)“帝國版圖內的居民經過長期融合,逐步形成了統一的阿拉伯民族,他們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字,統一的宗教信仰。”“統一的宗教”是(D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
24.(2020赤峰12.)在歷史上,阿拉伯人搭起東西方文明之間文化交流的橋梁。下列文明成果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是( A )
A. 阿拉伯數字 B. 《漢謨拉比法典》
C. 《十二銅表法》 D. 基督教
25.(2019桂林13 .)穆罕默德起初在麥加傳教,后來帶領信徒移居麥地那,繼續傳教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奠定了后來阿拉伯國家結構的基礎。他宣傳的宗教是( D )
A.印度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
26.(2019呼和浩特2 .)阿拉伯為世界文化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帝國時期,其文化發展的有利條件不包括( A )
A. 伊斯蘭教的多神崇拜 B. 國家與社會發展繁榮
C. 哈里發重視知識人才 D. 吸收和消化外來文化
27.(2019棗莊14 .)某歷史興起小組在研學旅行時,到達目的地麥地那,參觀了清真寺,了解了目的林的生活習俗。該研學旅行的主題與哪一宗教有關( C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28.(2019菏澤13 .)中世紀時,“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種新宗教的產生,該宗教產生后不久,便沖出阿拉伯半島,影響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的廣大地區”。這一“新宗教”是指( D )
A.佛教 B.猶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
29.(2019湘西9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蘭教誕生于( C )
A.中國 B.巴勒斯坦地區 C.阿拉伯半島 D.古印度
30.(2019吉林7 .)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人類光輝燦爛的文化。與右圖呈現內容相關的文化成就是( C )
A.“儒略歷” B.《醫學集成》
C.阿拉伯數字 D.《天方夜譚》
31.(2019南平26 .)《阿拉伯文學史》:一般人為求學而游歷歐亞非三洲,然后猶如蜜蜂一般,載蜜而歸,把他們儲蓄的寶藏,分發給發奮的學生們。這說明阿拉伯文學繁榮的主要原因是( B )
A.經濟發達 B.注重吸收東西方文明
C.國家重視 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礎
32.(2019南京16.)“花刺子密改進印度數字、‘0’符號和十進位法,被改進的數字系統后來傳入歐洲,代替雜的羅馬數字,使人類的計算體系發生深遠變革。”材料評述的是( B )
A.“公歷”的由來 B.阿拉伯數字
C.巴格達的“智慧官” D.計算機網絡
二.非選擇題
1.(2022吉林省中考14 .)請列舉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
【答案】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2.(2022臨沂中考26.)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何題。
材料一唐朝時,世界上有70多個國家或地區與中國有往來。那時候,外國人除了與中國貿易,還學習中國的科技文化,引進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聲望很高,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
——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2019年12月)
材料二至德元年(756年)有三支西城唐軍被調回內地,參加了收復長安的戰爭,以后在此基礎上組成了戰斗力很強的鎮西北庭行營。到了乾元元年(758年)秋天,吐火羅葉護與西城九國首領來朝,請求“助國討賊”,肅宗派他們赴朔方行營效力。
——摘編自《新唐書》
材料三為了維護統一,消除不聽命的節度使,唐朝中央政府又不得不依靠其他節度使,造成國家分裂的局面。總之,各個藩鎮在名義上屬于中夾管轄,但實際上他們并不聽從中央,皆各行其是。唐朝最終被朱梁政權取代。
——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221年12月)
(1)上述三則材料反映了哪些主要史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唐朝社會發展歷程的特征。
(2)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時期(八世紀中期),世界局勢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當時世界上哪一個國家的疆域最大?它把中國的哪些重大科技成就傳入了歐洲?
(3)綜上所述,你能從中得到哪些有益的歷史啟示?
【答案】(1)史實:唐朝對外交往頻繁;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唐朝被朱梁政權取代。特征:唐朝前期呈現出繁盛景象,安史之亂后由盛轉衰、逐漸滅亡。
(2)阿拉伯帝國。造紙術、指南針、火藥。
(3)要具有憂患意識,學會居安思危;要勤政愛民,反對腐敗;要注意化解各種社會矛盾,避免發生戰亂;要重視科技發展,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要務力維護國家的統一;要善于學習,加強交流;必須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3.(2020濱州28.)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逐步擴展,彼此之間的交流日趨復雜與多樣,人類社會在封閉與開放、奴役與解放、霸權與主權、失衡與平衡的交替中不斷向前發展。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7 分) 【文明傳播】材料一
新石器時代,農業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隨即產生了金屬制造和其他各種技術……并向四周擴散,從而發展了歐亞大陸諸偉大的文明,包括中國文明、印度文明、中東文明和歐洲文明。——【美】斯塔夫理阿諾斯《全球通史》
(1)“歐亞大陸諸偉大的文明”中 ,以和平交流的方式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角色的是什么人?說出能體現他們民族文化的宗教。材料右側內容是他們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請寫出該貢獻的名稱。【殖民擴張】
材料二
它打破了以往人類文明區域性分割和孤立發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類聯系起來,開始了人類文明一體化的進程..... ——馬世力《世界史綱》
2)以上兩則材料分別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請分析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3分)
【危機迭起】材料三
獨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堅靈魂深處,為此它不惜與母邦兵戎相見。一位偉人帶領美利堅人民取得了勝利。——《大國崛起》解說詞 在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歐洲主要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它們憑借強大的軍事瓜分世界。為了奪取更多的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歐洲列強展開激烈爭奪。——部編教材《世界歷史》下冊
(3)材料中的“母邦”指哪國?“根植于美利堅靈魂深處”的“獨立和自由”在哪-法律文件中得到充分體現?這“勝利”對“美利堅”的歷史發展有何影響? 材料中列強出于“瓜分世界”目的而進行的“激烈爭奪”最終導致了哪幾次世界性戰爭? (5分)
【秩序重建】
材料四
(4)圖一所示會議中勝利的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什么條約?圖二所示會議決定戰后如何處置德國?兩次會議后形成的新國際秩序有哪些相似之處? (4分)
【休戚與共】
材料五聯合國中央應急基金3月1日撥款1500萬美元,用以支持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做的努力,尤其重點援助醫療衛生系統較為薄弱的國家。據悉,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利用該筆資金開展疫情傳播監測、病例調查,以及支持各國實驗室運轉等必要工作;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將利用這筆資金,進一步向全球的兒童、孕婦和家庭普及正確的防護知識。
——摘自《經濟日報》
(5)為了防止新冠病毒在全球進一步蔓延,聯合國積極協助各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這體現了聯合國在承擔哪一主要責任?中國同世界攜手抗擊疫情,為全球抗疫樹立了典范。根據材料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看法。(2 分)
【答案】(1)阿拉伯人;(1分)伊斯蘭教;(1分)阿拉伯數字。(1分)
(2)新航路開辟;(1分)三角貿易;(1分)新航路開辟為三角貿易提供了前提條件。(或隨著新航路開辟殖民掠奪和擴張開始了,符合題意即可,1分)
(3)英國;(1分)《獨立宣言》;(1分)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翻英國殖民統治、取得民族獨立也可,1分)-戰和二戰。(2分)
(4)《凡爾賽條約》;(1分)戰后德國由美、英、蘇等國實行分區占領;(1分)都是在世界大戰后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體系、都帶有大國強權政治和大國爭霸性質、都建立了國際性組織機構、都損害了中國的利益、都帶有不穩定性質、都隨著大國間經濟軍事實力的變化而瓦解等。(符合題意、任答兩點即可,2分)
(5)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體現維護安全即可,1分)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認真應對。(或在全球性問題面前,沒有國家能獨善其身,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等,言之成理即可,1分)
4.(2020河南2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漢時,人們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阿拉伯人將中國的造紙術傳入歐洲,世界各國的造紙術也大都是從中國輾轉流傳過去的。
唐朝時,中國已發明了火藥。中國的火藥在13世紀傳入阿拉伯地區,14世紀初又
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摘編自統編教材《中國歷史》
材料二
(1)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說出這些發明傳播的特點。(3分)
(2)英國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說,中國“在3到13世紀之間保持著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請再舉出一例說明這一觀點。(2分)
【答案】(1)都是由中國向外傳播的;大都經阿拉伯人外傳;傳播的地域范圍較廣;在傳播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改進。(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點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2)舉例:南朝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數字。說明: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千年。(2分,舉例1分,說明1分,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长丰县| 星座| 合肥市| 南充市| 明光市| 库尔勒市| 无极县| 高阳县| 湘乡市| 江山市| 樟树市| 财经| 图木舒克市| 八宿县| 静宁县| 图木舒克市| 宁远县| 宝清县| 博白县| 涿州市| 连江县| 洛南县| 贵阳市| 青岛市| 长阳| 土默特左旗| 文安县| 绥阳县| 磐安县| 乌恰县| 沙湾县| 北宁市| 乾安县| 资溪县| 墨脱县| 吉木乃县| 武山县| 孝感市| 昆山市| 台安县|